第一百七十二章 全軍覆沒,豐厚的戰利品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落葉凋謝字數:5795更新時間:24/06/26 20:35:21
    磨延啜周圍跟着上千名鐵騎和十幾名回紇貴族官吏。

    鐵甲耽誤他們的行進,卻又不得不如此。

    如果僅率幾人逃離,遇到唐軍風險更大。

    “李瑄想置我於死地啊!”

    見唐軍追擊一夜,磨延啜憤懣地說道。

    他雙目佈滿血絲,身心疲憊。

    本以爲有夜色掩護,大量部族能逃脫,但唐軍換乘戰馬後,他們的騎兵根本熬不過。

    “葉護,白天唐軍可以騎射,我們要小心。”

    回紇官吏向磨延啜提醒道。

    他們覺得唐軍輕騎一直在等天亮,所以遲遲未攻。

    “前面是什麼地方?”

    磨延啜問左右官吏。

    “前面是陽沙嶺,過去陽沙嶺,唐軍想追擊就很難了。”回紇官吏向磨延啜回道。

    磨延啜點了點頭。

    他記得那一段路程,除了一條大道,其他都是一些小道,沙丘高聳。

    唐軍輕騎在東西百里方圓佈置,想集結通過沙丘大道,需費一番功夫。

    他們的援軍,一定會來接應,唐軍有顧忌,絕不敢深追。

    又行進一刻後,前方出現一陣騷亂,更有不少潰兵帶着驚恐之色調頭返回。

    “前方發生何事?”

    磨延啜的心咯噔一跳,令人抓住一名折返的回紇潰兵問道。

    “啓稟……葉護,前方沙丘上有無數唐軍強弩手,沙丘與沙丘之間的道路上,有許多舉着盾牌的重步兵。那最寬闊的沙丘道路,有一羣手持大刀,戴着面具的鐵甲步兵……”

    回紇騎兵認出磨延啜後,心驚膽戰地回覆。

    陌刀軍殺敵的一幕,他將終身難忘。也慶幸自己沒有衝得太前,得以逃脫。

    “什麼!”

    聽到此驚天噩耗,磨延啜險些從馬上栽倒。

    他不解,爲什麼唐軍步兵會出現在這麼遠的地方?

    陡然間,磨延啜想起昨日探馬彙報有一人四馬的騎兵在他們後方出現。

    他以爲那些騎兵是重騎兵,早已參加戰鬥。

    現在磨延啜才反應過來,那些一人四馬的軍隊,早就迂迴到沙丘一帶,堵絕他們撤退之路。

    “能不能突圍過去?我記得我們來時的道路,有近百丈寬。”

    磨延啜詢問道。

    “回葉護,那條路被堵得嚴嚴實實。除非能將唐軍陣形衝破,可前方已有數千騎嘗試過,根本無法衝入,那種手持大刀的唐軍士兵全身被鐵甲,還有面甲。他們殺人如麻,一揮之下能把馬斬死。有的騎兵爬上沙丘,被沙丘的唐軍強弩手突然出現伏擊,連退的餘地都沒有……”

    回紇士兵向磨延啜回答。

    “我們人困馬乏,而唐軍前方的步兵養精蓄銳。貿然突擊,必會死傷殆盡。從兩側開始突圍吧!”

    磨延啜感覺到埋伏的兵種是硬骨頭,他身邊只有一千鐵甲近衛,哪怕再收攏潰兵,也無法衝過去。

    “可兩側有不少唐軍輕騎……他們騎射高超,恐怕不易突破……”

    回紇官吏們心有顧慮。

    昨日他們騎射已經與唐軍輕騎交過手,最終大敗。

    “收攏潰兵,告訴他們,前方陽沙嶺有唐軍埋伏,後方有唐軍追兵。想要離開,必須從兩側突圍,唐軍數量有限,一定有空隙可以突圍出去。”

    磨延啜當機立斷,而且他別無選擇。

    他準備讓替身作爲主力,他只選十幾名猛士跟隨伺機脫困。

    希望替身能爲他吸引注意力。

    至於隨行的貴族官吏,只能讓他們自求多福。

    如果這些穿着華麗大衣的官吏跟着他,一定會爲他帶來麻煩。

    貴族和官吏心中也在想,趁着葉護替身吸引注意力,他們帶着自己的奴僕逃跑。

    唯有那替身視死如歸,自當葉護替身的那一刻,他就沒想過活着回去。

    “趁唐軍鐵騎未追上,就是現在……”

    磨延啜下達命令:“隨我去西面!”

    他最擔心的是李瑄追上來,所以一刻不想耽擱。

    回紇近衛鐵騎馬蹄起塵沙,向西面奔跑。

    磨延啜還收攏一些潰兵跟隨。

    爲證明自己在軍中,他將狼頭大纛升起。

    看着狼頭大纛,磨延啜目露屈辱,他將頭別過,握緊拳頭。

    在西側守衛的輕騎,爲辛雲京率領。

    巡防時的唐軍輕騎,都是以五十人一隊。

    “狼頭大纛!一定是李帥所說的回紇葉護磨延啜。”

    “嗚……”

    一隊唐軍輕騎的隊頭看到狼頭大纛後,立刻讓副隊頭吹響緊急支援的號角。

    小隊與小隊之間相隔並不遠,號角連着號角,很快就能傳到辛雲京的耳中。

    從號角的旋律中,得知這是緊急軍情。

    幾隊騎射不可能去阻攔這些回紇鐵騎,必須集結大部隊,遊射他們的戰馬。

    所以即便回紇鐵騎衝過來,輕騎也保持一里以上的距離,等待大部隊集結。

    半個時辰過去……

    回紇騎兵一路向西。

    而唐軍已經集結兩千五百輕騎,辛雲京也親自到場。

    “我軍遊射之時,回紇鐵騎一定衝鋒,與他們保持距離。敢貪功不聽者,斬!”

    辛雲京見時機已至,開始下令輕騎出擊。

    “用你們最後的力氣,與唐軍論騎射,讓唐軍看看我們草原男兒的箭矢!”

    回紇近衛軍的統領向收攏的潰兵下達命令。

    雖只有數百騎兵,有的還缺少弓箭,但總能拖住唐軍一時。

    近衛軍統領則帶着禁軍驅趕唐軍,爲葉護謀求生路。

    “殺!”

    回紇潰兵只能硬着頭皮衝上去,他們大喊大叫,自己爲自己提振膽氣。

    郎將彭任帶着一隊五百人的輕騎出列,去應對回紇的騎射。

    “勇士們,我們的腳下是回紇汗國的土地,我們即便死去,也無愧神明!重兵死而恥病終。阿勒卜將軍完成了,我們也要如此,爲草原上的英雄。”

    “展開你們的雙翅,露出你們的獠牙。衝鋒!”

    近衛軍統領一聲大喝,率領八百鐵騎,組成四個隊伍,去驅逐唐軍輕騎。

    因爲他們的馬匹疲倦不堪,負遠比明光甲沉重的鐵扎甲根本不可能追得上唐軍。

    只能驅逐!

    “分引射馬!”

    辛雲京雖然眼饞狼頭大纛下的磨延啜,但他不得不全力應對回紇鐵騎。

    他也統領過精騎,知道精騎入輕騎陣中的殺傷力。

    “遵命!”

    唐軍諸郎將、衙將領命,在輕騎奔跑的時候,迅速散開,以三百人爲一隊,襲射回紇二百鐵騎。

    “咻咻咻……”

    半刻鐘時間,唐軍完成變陣。

    三百唐軍輕騎對兩百回紇鐵騎的馬匹疾射,不斷有回紇鐵騎人仰馬翻。

    回紇鐵騎配有弓矢,但在這種追逐戰中,馬匹速度慢,就失去先機。

    “此時不走,更待何時?”

    回紇的貴族、官吏,帶着自己的奴僕騎馬向未有唐軍的地方逃竄。

    磨延啜的替身率領二百鐵騎,向西北方而逃。

    隨着替身移動的,還有回紇的狼頭大纛。

    “堵截回紇葉護,千萬不能讓他們逃了。”

    辛雲京見此情形,立刻轉率四百騎去阻攔“磨延啜”。

    至於其他亂跑的回紇貴族、官吏,則由沿途的唐軍隊伍堵截。

    西邊可遠不止這兩千多輕騎。

    真正的磨延啜,也趁此機會向西南而行。

    等出包圍圈後,再轉行北上。

    見唐軍中計,被替身吸引,磨延啜鬆一口氣。

    但他不能懈怠,逃亡路上可能還會遇到其他唐軍輕騎。

    “脫去鎧甲!”

    爲加速逃跑,磨延啜令道。

    他胯下爲寶馬,耐力良好,堅信脫去盔甲後,唐軍無法追上。

    回紇近衛軍猛士將頭盔、鎧甲全部脫下,從馬上丟下。

    只攜帶兵器和水,以及一些乾糧。

    戰馬減輕負擔,速度更快一分。

    “嘚嘚……”

    幸運並沒有伴隨磨延啜多久,僅僅奔行一刻多鍾,就看到近五十騎的唐軍輕騎向他們揚沙而來。

    “葉護,您先離開,由我們擋住唐軍。”

    麾下猛士向磨延啜說道。

    唐軍直衝他們而來,如果不擋住,他們就會被輕騎遊射。

    “你們的家人,必將得到富貴。”

    磨延啜承諾道。

    他只帶着一名忠心耿耿的奴僕,隨時準備脫離隊伍。

    唐軍隊頭見回紇未着鎧甲,又只有十幾人,自然不會呼叫支援。

    “一輪騎射,衝過去殺死他們。”

    隊頭下達命令。

    就在這時,有兩騎從這夥隊伍中脫困,向西方飛奔。

    “分十騎追擊,不要放跑一人。”

    隊頭立刻讓副隊長去追擊磨延啜。

    然而,不僅磨延啜有勇力,他旁邊的奴僕更是一名經常陪磨延啜打獵的神射手。

    “噗嗤……”

    唐軍副隊頭剛追至磨延啜八十步,就被那神射手射落馬。

    七十步,又落馬一人。

    磨延啜也趁機取出玉弓射擊,將一名唐軍輕騎射死。

    主僕二人配合默契,不一會就只剩下四名唐軍輕騎站着。

    他們知道磨延啜是神射手,連忙勒馬,再追與送死無異。

    只是其他回紇猛士沒那麼好運,他們中途褪去鎧甲,被一輪箭矢射落只剩幾人。

    唐軍輕騎持橫刀衝來,幾名回紇猛士,每人最少換了兩名唐軍輕騎。

    “可惡!”

    唐軍隊頭脫帽大怒,這些人怎麼這麼厲害。

    他的副手即將要獲得軍功,卻死在那兩名回紇騎兵箭下。

    看揚塵而去的兩騎,隊頭知道無法再追上。

    他們只能帶着回紇騎兵的腦袋,和隊友的屍體回去。

    磨延啜一路向西,一直跑到晚上,見沒有人追來,才選擇北上。

    這一次,上天眷顧了磨延啜,他遇到一片綠洲,補充了水源,得以回到鬱督軍山。

    但磨延啜卻高興不起來,想到阿勒卜與近衛軍統領凶多吉少,想到全軍覆沒,他一人苟活,不禁悲從心來。

    他還是大可汗的繼承人嗎?

    又如何面對父親?

    “今日之恥,我必記下。常言功高震主,你最好的結局,就是霍去病一樣的結局。”

    磨延啜精通漢史,他將此次仇恨藏在心裏。

    今生必定一雪前恥!

    ……

    另一邊。

    在唐軍輕騎與回紇鐵騎大戰的時候,荔非元禮通過戰馬換乘,趕到戰場。

    精騎配合輕騎,將回紇鐵騎全殲。

    回紇近衛軍統領,被一支流矢射中眼睛死亡。

    李瑄令每一支箭矢上,寫上使用者的名字,很容易統計到軍功。

    磨延啜的替身,也被一隊唐軍配合活捉。

    這也代表着一場圍殲戰的落幕。

    在得知磨延啜被活捉後,李瑄興致勃勃地策馬而來。

    “磨延啜在哪?”

    李瑄從汗血寶馬上跳下來詢問。

    “啓稟李帥,磨延啜在此!”

    辛雲京立刻將磨延啜替身押送到李瑄面前。

    穿着金甲,看着不同尋常。

    但當李瑄看到替身的面部後,眉頭一皺。

    “本帥見過磨延啜,而非此人。”

    李瑄搖頭說道。

    他還想着調侃磨延啜一句:如果有火雲馬,你或許已經逃走了。

    辛雲京心中一驚,爲了抓活的,多犧牲好幾個兄弟的性命,卻擒拿一個冒牌貨。

    “李帥恕罪!”

    想到此,辛雲京趕緊向李瑄謝罪。

    “將軍何罪之有?雖是假冒,但我們繳獲磨延啜的金甲和狼頭大纛,已經算是大功一件。抓獲磨延啜替身的那一隊輕騎,皆賞絹十匹,錢十貫!”

    李瑄將辛雲京扶起,沒有絲毫怪罪。

    照樣給了那一隊騎兵不少賞賜。

    磨延啜活着也好,等時機到來,李瑄慢慢對付他。

    一個主帥丟掉金甲、大纛而跑,是莫大的恥辱。

    將回紇狼頭大纛和金甲送到長安,是僅次於活捉磨延啜的軍功。

    “謝李帥!”

    辛雲京非常感激李瑄提攜。

    李瑄如此賞賜,更讓軍中敬服。

    “李瑄,你背信棄義,偷襲盟友,爲人不齒……”

    這時,一名被活捉的回紇貴族用漢語對李瑄一頓痛罵,但他還沒罵完,就被押着他的士兵一頓暴打。

    “若爾等老老實實待在嗢昆水王庭,何用我將騎而來?這白亭海是你們能來的地方嗎?”

    李瑄讓人放開這名回紇貴族,並走到他面前。

    “我軍閱兵,始終在回紇國境之內。若是正戰,勝負猶未可知!”

    這回紇貴族不服氣道。

    “伱們來此閱兵的目的,路人皆知。大唐秉承着與回紇的和善,卻遭到背叛,這是不能容忍的地方。突厥汗國覆滅的教訓,還是不太夠啊!骨力裴羅也不掂量一下的實力,還想跟大唐玩合縱連橫這套?”

    現在可不是後世。拳頭能決定一切真理。

    回紇趁大唐攻擊吐蕃的時候南下閱兵,這是對大唐的挑釁。

    李瑄的話,讓回紇貴族啞口無言。他還想說什麼的時候,被李瑄揮手帶下去。

    “清掃戰場,收攏戰馬、戰利品,大軍撤回白亭海。”

    李瑄開始吩咐麾下。

    傷兵先一步回白亭守捉。

    包括安思順帶領的胡騎,都參與收攏戰馬和戰利品之中。

    凡是回紇的鐵甲,都扒下來帶回去,即便毀壞,也可以回爐重造。

    唐軍戰死士兵的屍體放在備用馬上,帶回白亭海。

    包括回紇死去的戰馬,能帶走都儘量帶走。

    四天後,大軍才收攏完畢,回到白亭海的綠洲上。

    李瑄將戰死的士兵,埋葬在蘇武山下,並舉行一個隆重的葬禮。

    當年蘇武奉漢武帝之命出使匈奴,卻被匈奴王無故囚禁,放牧於白亭海,要求公羊生崽方可回去。

    期間,他一直拒絕匈奴的招攬,整整十九年後,才回到家鄉。

    仰承大漢,白亭海和蘇武山現是大唐的領土,在此青山下埋葬勇士,希望他們在天之靈,能夠安息。

    此次大唐一共陣亡兩千三百餘人,傷殘兩千八百餘人。

    這還是取得偷襲的先機,憑藉甲堅的情況下,否則傷亡會更大。

    戰果也十分豐厚。

    共斬殺回紇騎兵、回紇僕從騎兵三萬五千餘人,前後俘一萬三千餘人。

    只有極少一部分回紇騎兵逃跑。

    一天一夜的鏖戰,平均每個士兵,殺死一名回紇騎兵。

    另外,還俘獲牛四千餘頭,羊十八萬只,完好無缺的戰馬三萬餘匹。

    回紇有許多戰馬都跑壞了,雖然沒死,但已經不能再擔任戰馬之責。

    當然,唐軍也因此戰死、報廢五千餘匹戰馬。

    其餘一些鐵甲、兵器,弓箭,都要拿回河西、隴右的鐵坊,進行改造。

    秋色的夜晚,月明星稀,諸軍在白亭海旁生起篝火,吃着水煮羊肉。

    雖然有許多馬匹屍體,但馬肉哪有羊肉鮮美。

    回來的時候,吃了幾天的馬肉。李瑄下令宰殺上千頭羊,當犒勞一下匯聚在白亭海的將士。

    雖然戰友的死亡令人傷感,但此刻士兵們都非常盡興,有的還在篝火前跳起舞蹈,惹得周圍陣陣掌聲。

    這就是戰場!

    並非士兵無情,而是他們知道自己隨時會死去,與戰友黃泉相遇。

    就像“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一樣。

    “以微小代價,在曠野中完成圍殲,一戰得敵完全,古今也只有李帥可以做到……”

    坐在篝火前,高適吟出《賀李都督白亭海大破回紇歌》來讚揚李瑄的功績。

    “此一戰,回紇損失慘重,現朔方節度使也出兵震懾,他們必然不敢再南下白亭,李帥的神勇,千古無二……”

    繼高適後,岑參也吟下《黃沙歌》,描述此戰從行軍到戰鬥結束的過程,歌頌李瑄和唐軍將士英勇奮戰,將回紇驅逐出蘇武山。

    雖然李瑄的名聲已經不需要人去傳頌。

    但世人能從高適和岑參的諸多詩歌中,看到李瑄的英雄豪氣。

    因爲詩歌總是有誇張成分在內。

    羊肉煮熟後,李瑄帶着親衛親自爲重傷無法到來慶賀的士兵送上羊肉和羊羹。

    軍中士兵動容,不禁涕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