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楊釗的野望,李隆基召見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落葉凋謝字數:5481更新時間:24/06/26 20:35:21
    長安城南,啓夏門前。

    “終於到達長安了,我楊釗一定可以出人頭地,真正富貴!”

    一名穿着寬袍的男子看着人行如織的大門,目光熾熱。

    他看起來三十多歲,身材高大,面白多須,他身後有一輛車隊,由奴僕護衛。

    但他現在需要排隊,接受金吾衛的身份檢查和貨物檢驗。

    “唉!這要等到什麼時候啊!早知道就不從啓夏門通過了。”

    只是等了半個時辰,都遠遠未排到他,楊釗沮喪地抱怨一聲,覺得自己選錯門了。

    “老兄,看你是第一次押送貨物來長安吧!城東的開遠門、金光門、延平門靠近西市,最爲擁堵。城西靠近禁中,春明門不允許走貨,通化門,延興門靠近東市,查得更嚴格。我們左邊的明德門,可是連通天街,你覺得那裏容易通過嗎?耐心等等吧,再過一個多時辰,我們必可通過。”

    排在楊釗前面的一名商人,看楊釗頗有氣質,就向他迴應一句。

    “要是進入長安,不用被搜查,不用排隊就好了!”

    楊釗感嘆一聲。

    他來長安有兩個目的,一是攜帶劍南節度使章仇兼瓊的禮物,拜訪楊玉環的三個姐姐,希望能在聖人面前,說一些章仇兼瓊的好話。

    二是想藉助以前和楊玉環三姐楊玉瑤的關係,能在長安混一個職位。

    楊釗年輕時遊手好閒,嗜賭成性,三十歲從軍劍南幕府,負責屯田的工作,後來因爲能力突出,被推薦爲新都縣尉。

    但沾上賭後,別說是縣尉,宰相的俸祿都不夠賭的。除非別人巴結你,一直讓你贏。

    更何況楊釗還喜愛美酒,所以任期到後,他更加窮困,只能依靠大族鮮于仲通。

    劍南節度使章仇兼瓊與李林甫關係差得很,本想讓鮮于仲通來長安走走楊玉環的關係,讓他在地方上好混一點。

    但鮮于仲通想到他的下屬楊釗與楊玉環有一點沾親帶故的關係,於是向章仇兼瓊推薦楊釗。

    當章仇兼瓊看到儀表堂堂,能說會道的楊釗後,立刻舉薦楊釗爲幕府推官。

    楊釗也拍着胸脯應了此事。

    這一次楊釗從劍南攜帶的“土特產”,價值數百萬錢,都是要送給楊玉環的幾個姐姐。

    實際上楊釗與楊玉環關係較遠,他們也就是一個曾祖父,都是楊令本的後代。

    他無法與楊銛和楊錡相比,那是楊玉環叔父楊玄珪的兒子。

    更別說楊氏三姐妹,是楊玉環的親姐姐。

    “哈哈……連王公貴族入長安,都需要門籍,想要入城不被搜查,那得是什麼身份啊!”

    旁邊的商人聽到楊釗的話後,哈哈大笑。

    他笑聲剛落,監門校尉下令所有過往車子、馬匹靠邊。

    所有行人更換其他門入城,或者等半個時辰後再從啓夏門通過。

    與此同時,一隊隊身披黑色明光甲的龍武衛騎兵出城。

    前面還有百騎爲羽林儀仗,由宦官執首。

    又有一隊隊金吾衛步兵出門將車馬隔開。

    這個時候,過往行人還可以離開。

    但商販的車馬,無法挪用,只能在這裏等待啓夏門重新“開啓”。

    威風凜凜的龍武衛和羽林儀仗,足足有六七百名,看得楊釗心潮澎湃,同時好奇這是何緣故。

    “老兄,這麼多騎兵,是發生什麼了?”

    楊釗向剛纔那名商人詢問道。

    “看鎧甲,應該是守護聖人的近衛龍武衛,不像是聖人出行,應該是迎接某位大臣入城。”

    這名商販有些眼力勁,一眼看出禁軍的名字。

    “地方有什麼大臣能讓聖人出動禁軍相迎嗎?”

    楊釗心中更驚。

    他一個久居蜀地的鄉巴佬都知道當今聖人的貼身禁軍,不是千牛衛,更不是金吾衛。而是羽林衛和龍武衛。

    以前大名鼎鼎的千牛備身,早已換成羽林郎。

    能讓龍武衛和羽林儀仗隊迎接的大臣,那該多尊貴啊!

    “當然有,傳說去年李將軍從明德門入城,整條天街戒嚴,李將軍玉帶金袍,英武倜儻,他騎着銀白色的汗血寶馬,順着天街一路慢走至皇城。長安百姓,競夜等待,萬人空巷,來觀看李將軍入城。”

    商人說話的時候,憧憬那一幕,可惜他當時在揚州,未能目睹這樣的大英雄。

    “那位擒拿雙可汗的李將軍,他的威名,我也聽說過。”

    楊釗在劍南從軍,且劍南軍主要任務是西川防禦吐蕃。

    李瑄去年把吐蕃打得沒脾氣,連駐紮在西川邊境的士兵,都往裏面收縮。

    前不久更言要與大唐求和,使者已在路上。

    他們毀掉西川邊境上的一個戍堡,證明不言戰事。

    這時,不遠處有數十騎快步而來。

    但這數十騎上,只有十餘人,其他馬匹上只攜帶少量行李,看樣子是備用馬。

    此一行,正是跋涉歸來李瑄。

    在靠近長安的驛站,驛卒向長安報信。

    李隆基也是不久前才得知李瑄歸來,立刻下令陳玄禮和高力士安排近衛迎接。

    李瑄見龍武衛和羽林儀仗立於門前,勒馬停下。

    羽林衛將軍執節上前:“奉聖人之命,迎入興慶宮沐浴,未時六刻,聖人在沉香亭接見!”

    “遵旨!”

    李瑄下馬一拜後,在羽林衛儀仗和龍武衛的擁簇下,準備前往興慶宮。

    他的親衛由羅興帶回宋國公府。

    光明正大從啓夏門入,行禮皆未盤查。

    “這是李將軍啊!”

    李瑄雖然穿着圓領長袍,但周圍有百姓還是認出李瑄來。

    胯下神俊的白馬,不就是聖人賞賜的汗血白馬嗎?

    看周圍禁軍拱衛,天下間也唯有李將軍能得到這樣的厚愛。

    “李將軍現在爲河隴的元帥,打得吐蕃向大唐求和,他躍馬彎弓間,吐蕃望而生畏,於萬軍之中斬將拔旗,如入無人之境。”

    “斬大將,擒元帥,真一代戰神!”

    “據說李將軍能爲我們這樣的平民百姓,孤軍深入吐蕃國境,這等大丈夫,古今一人而已,引得五陵俠少爭入河隴。”

    “唯有大唐盛世,能誕生李王這樣的天下英雄!”

    “王將軍比不上李將軍的英雄氣長,李將軍的故事太振奮人心!而且李將軍能上馬能歌唱邊塞雄壯,下馬能賦梅蘭竹,看曲江的石碑上‘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這天下間,唯有李將軍,獨領風騷!”

    ……

    無數百姓震動於能見到李瑄,有人的話語中毫不掩飾對李瑄的崇拜和仰慕。

    “貴之極也,莫過如此!”

    楊釗怔怔地看着,雙眼出神。

    這樣風光的場面,讓他心癢難耐。他覺得即便位至宰相,也不過如此了。

    他握緊拳頭,此行長安,就不打算再回蜀地,長安才是一個男人的舞臺,想想李瑄才十八歲,就名動天下。他三十多歲了,還是默默無聞。

    他在心中發誓,一定要在長安富貴,位極人臣!

    當李瑄通過啓夏門,監門縣尉才重新監察行人和貨物出入長安城。

    一般行人持門籍出入方便,但商人攜帶貨物,必須嚴格監察。

    如果有兵甲強弩入長安城,監門校尉的腦袋都得搬家。

    ……

    李瑄入興慶宮後,先在偏殿沐浴洗漱更衣。

    換上正裝後,李瑄一身清爽,在宮女和宦官的帶領下,前往沉香亭。

    當然,李瑄不是空手去拜見李隆基。

    一名宮女手中拿下一個鳥籠,裏面有一隻鸚鵡,共七種顏色。

    它的腦袋上方是淡黃色,腦袋到背部的頸部爲深黃色,從喙到脖子都是深黃色,兩個翅膀到背部爲綠色,腹部爲淡紫色,尾巴爲藍色,額頭處還有一抹白色。

    這樣七種顏色的鸚鵡很罕見,回來的路上,見金城有胡商攜之,故重金買下。

    胡商聽說過李瑄的名聲,得知是李瑄要買,本想相贈,但李瑄還是給予十金。

    因爲李瑄發現此鸚鵡十分聰明,一般一句話教幾遍就會立刻重複,也會在適合的時候叫出來,很討人歡喜。

    鸚鵡多出自於隴西,所以在大唐也被稱爲“隴客”。它是“英武”的諧音,寓意英姿勃勃的美好與欣欣向榮的繁盛。

    大江南北,上至皇帝王公,下至黎民百姓,都十分流行馴養鸚鵡。鸚鵡也成了周邊鄰國向唐朝進貢的重要貢品。

    李隆基已有“高居無爲而治”的心思,沉迷於玩樂,李瑄投其所好,會讓李隆基更信任。

    “七郎!”

    距離沉香亭還有一段路程的時候,高力士到來,叫住李瑄。

    “高翁!”

    諸宮女宦官拜見,李瑄上前一禮。

    “近一年未見,七郎更成熟穩重了。”

    高力士見李瑄長得幾乎和他一樣高大,微微點頭。

    這段時間李瑄所作所爲,深得聖人心意。

    他跟隨在聖人身邊,每天都能聽到聖人誇讚。

    連帶着李適之也深受寵信。

    每次宴會,哪怕是小宴也會宴請李適之。

    “高翁依舊龍馬精神,神采奕奕!”

    李瑄一邊走,一邊向高力士誇讚道。

    “老了,最近因爲印刷術之事,心力憔悴,帽子下的白髮更多了。”

    高力士雖然嘴上這麼說,但臉上卻露出微笑。

    他一手推廣活字印刷術和雕版印刷術,文字士子對他更加恭敬,他也聽到一些坊間的傳聞。

    人這一生,總要留下點什麼。

    如果沒有印刷術,怕是百年後,人們提起他,最多是一個與曹騰一樣的宦官。

    現在不同了,莘莘學子們用印刷術的書籍學習,自然會對他有好感。

    雖然頗爲勞累,但高力士心中是滿足的。

    高力士被李隆基任命爲兩京印刷使,負責先在東京與西京推廣,然後再試驗地方。

    他很看重這一成就,不允許任何人去破壞,已經懲治十幾名貪腐、弄權、瀆職的印刷官吏。

    諸坊爲之一震!

    “高翁若有足夠的工匠,可在武威姑臧城開設一印刷坊,讓河西的寒士也能讀上聖賢之書,體會高翁的恩德,與聖人的仁政。”

    李瑄藉機向高力士請求道。

    姑臧城若能先揚州、蘇州等地一步,出現印刷坊,可以增加底蘊。

    李瑄知道高力士在培養大量的雕版工匠。

    這類工匠需要後天的努力和先天的天賦,李瑄可搞不來。

    “我怎麼會拒絕七郎這小小的請求呢。我會調派五十名雕版、活字工匠,到姑臧成立印刷坊,不過建立印刷坊的錢,由你們河西出了。”

    高力士很給李瑄面子,雖然長安、洛陽還沒完成佈局,但分出去五十名工匠,沒有什麼影響。

    “多謝高翁,那自然是我們河西來承擔!”

    李瑄向高力士謝道。

    “我來是爲了提醒七郎,玉環娘子的三個姐姐來長安,現正在沉香亭陪玉環娘子賞花,她們與玉環娘子關係很好,聖人很寵愛,還在長安城中賜予她們豪宅,七郎可別得罪她們!”

    高力士向李瑄提醒一聲。

    他能看出來,玉環娘子的三位姐姐都不是省油的燈,特別是那個三姐,容貌秀麗,不施粉黛,風情萬種,連聖人都多看一眼。

    “高翁放心,我一向很有分寸。”

    李瑄知道楊玉環因爲思念姐姐,李隆基特意將三個姐姐接入皇宮。

    分別是歷史上有名的大姐韓國夫人,三姐虢國夫人,八姐秦國夫人。

    排行是她們族中的排名。

    她們與楊玉環堂兄楊銛、楊錡,不久後就會被稱爲“五楊”,這種稱呼自然是對他們的諷刺。

    因爲以後的官場,就是她們說的算,只要官吏們受賄到位,她們就會幫其搞到稱心如意的官職。

    高力士點了點頭,對李瑄的氣度很放心,相信不會出現差池。

    當李瑄來到沉香亭前的時候,看到李隆基正穿着便服,與一羣女子觀看龍池旁的花朵。

    看他好像在說什麼大道理一樣,引得周圍人的女子嬌聲細語,不斷鼓掌。

    “啓稟聖人,李將軍到來!”

    高力士先前一步,向李隆基說道。

    “噢!七郎來了。”

    李隆基心情更好,又對周邊的幾位女子說道:“你們不是想看赫赫威名的李將軍嗎?我爲你們引薦。”

    這幾名女子就是楊玉環的大姐、三姐和八姐。

    幾女聽後很高興,執扇探頭,入眼是一名挺拔英武的男子。

    特別是三姐楊玉瑤眼中流露光彩,和她想象中的李將軍風度一樣。

    世人聯想到李將軍,第一念想就是英武不凡,而非膀大腰圓、虎背熊腰的武將形象。

    詩文給了世人很多浮想。

    李瑄近前,向李隆基一拜:“臣拜見聖人。”

    然後拜楊玉環:“拜見娘子!”

    此時的楊玉環,還未被封爲貴妃,歷史上要到九月。

    “七郎免禮!”

    李隆基擡手示意李瑄起身,笑着向李瑄介紹道:“這是玉環的大姐,這是玉環的三姐,這是玉環的八姐,以後七郎要和她們多親近!”

    “見過三位娘子!”

    李瑄對楊玉環的姐姐們微微一拜。

    他知道李隆基這麼說,是沒把他當外人。

    歷史上李隆基讓安祿山與楊玉環的姐姐和堂兄,以兄弟姐妹相稱。

    “李將軍,妾身在蜀地,便聽過你的故事,今日一見,果然不同凡響。”

    楊玉瑤最爲放蕩不羈,她靠近李瑄幾步,說話的時候暗送秋波。

    此時天氣轉暖,她穿得十分大膽,胸前的雪白,如凝脂一樣。

    雖然楊玉瑤已經三十歲出頭,但她天生麗質,又很會打扮,是最有風情的時候。

    “都是虛名,全賴聖人的威德,我才會有此成就!”

    李瑄微微一笑後,故意岔開話題,向李隆基一拜:“臣在隴西的時候,見一七彩鸚鵡,世間稀有,苦守數夜,終將其抓獲,此七彩鸚鵡非常聰慧,臣的詩歌,它一學就會,現將此獻給聖人,祝聖人能萬壽無疆,祝我大唐江山繁華錦繡!”

    他要對放浪的楊玉瑤敬而遠之,因她真有可能叫李瑄去喝“一夜酒”。

    兩世爲人,他還是處男之身,可不能被這樣的女人玩弄。

    李瑄說完,從身後宮女手中接過一個籠子,並輕輕揭開蓋着籠子的絹布。

    他看到七彩鸚鵡好像睡着了一樣,輕輕搖了搖籠子。

    七彩鸚鵡忽然跳起來,用空靈悅耳的聲音叫道:“聖人萬壽無疆,大唐繁華錦繡。”

    隨後,七彩鸚鵡在籠中跳來跳去,不斷地重複這兩句話。

    “哈哈……漂亮!瀟灑!聰慧!”

    李隆基被逗得合不攏嘴。

    “三郎,真是七種顏色,這和雪衣女一樣好看!”

    楊玉環目光一下被吸引,來到籠子前,注視着七彩鸚鵡,眼中泛着光彩。

    她輕輕看了李瑄一眼後,接過小巧的籠子。

    楊家姐妹也圍了上來,嘰嘰喳喳地誇讚七彩鸚鵡。

    她們也第一次見這麼豔麗的鸚鵡。

    不久前,嶺南上貢一隻鸚鵡,模仿人語迅速,李隆基和楊玉環十分喜歡,由於全身羽毛如雪,稱它爲“雪衣女”,近侍的宦官和女官則稱它爲“雪衣娘”。

    李隆基令侍從教以詩篇,數遍之後,雪衣娘就能吟頌出來,逗人喜愛。

    李隆基每與楊玉環下棋,如果局面對玄宗不利,高力士怕玄宗輸了棋,就叫聲“雪衣娘”,雪衣娘便飛入棋盤,張翼拍翅,把棋局毀掉,幫助李隆基耍賴皮。

    “雪衣娘將來有伴了!”

    看到楊玉環不斷誇讚,李隆基笑着說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