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龍駒島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落葉凋謝字數:5690更新時間:24/06/26 20:35:21
    天色逐漸變亮。

    由王難得率領的五百騎,護衛着百姓距離大唐邊境越來越近。

    同時,也接近吐蕃的諸戍堡,王難得雖有精騎,卻也得萬分小心。

    “啓稟將軍!前方有一隊吐蕃士兵,約五十人左右。”

    探馬向王難得稟告道。

    “保持陣形,如若吐蕃騎兵想要靠近,立刻衝殺過去。”

    王難得向麾下吩咐道。

    他專門列有精銳,善騎善射。

    一旦那些吐蕃騎兵靠近,這些精銳就會殺上去。

    在一側五十名吐蕃騎兵靠近時,王難得讓麾下不要急,繼續行進。

    “南將軍,率騎到龍駒島北面。”

    雙方近,唐軍皆彎弓矢。箭矢出,十餘名吐蕃騎兵落馬。

    他們拿出投石索,想要投石還擊,但王難得控制騎兵距離,數十步外,在馬上投石的吐蕃士兵力量堪憂,唐軍又穿着明光甲,即便砸到唐軍,最多也只是輕傷而已。

    反轉來回,五十吐蕃騎兵已經無人坐在馬上,王難得引馬而歸。

    龍駒島因爲海拔高度,早在很遠的時候,唐軍就看到龍駒島上的山脈。

    確認可以騎兵奔跑的時候,李瑄才下令士兵繼續前行。

    至此,再無吐蕃戍兵能阻攔住唐軍。

    雖然知道會有苦戰,但能爲他爭取一些時間。

    距離龍駒島三裏的地方,李瑄向士兵下達命令。

    他們算盤雖然打得精妙,但忽略了王難得的勇猛。

    王難得衝馳進去,長槊揮舞,凡是與他馬匹交錯,必然被其一擊刺下。

    “咻咻咻……”

    擺出一副要進攻青海的架勢。

    吐蕃騎兵先是逃竄。

    ……

    在跑數裏後,確定唐軍只有十幾騎回殺而來。

    他只率領十幾名親衛,向五十名吐蕃騎兵衝去。

    想要一回合就將王難得的十幾騎拿下。

    確認身份後,安人軍使張守瑜親自來迎接。

    在踏上青海後,李瑄一直派遣騎兵在諸隊前方,鑿出青海的厚度。

    “遵命!”

    兩輪下來,吐蕃隊伍就被擊潰。

    同時,吐蕃戍兵將這裏的情況稟告給在青海以南的大論。

    麾下領命道。

    吐蕃騎兵暗自心驚,他們未想到唐軍馳射這麼厲害。

    “辛將軍,率騎到龍駒島東面。”

    當天中午,王難得率領騎兵來到湟水的上游。

    “安將軍,你和我一起在南面。將龍駒島團團圍住,不要讓上面一個人離開!”

    也不知是幸運,還是多慮。中途並未有人掉入冰窟之中。

    藉此機會,王難得繼續令親衛射箭。

    李瑄要讓吐蕃探查不到他的信息,然後突然一擊。

    不久後,威戎軍、赤水軍、河源軍、臨洮軍,都在李瑄的軍令下,紛紛向湟水匯聚。

    王難得知道吐蕃在邊境衛戍的士兵,一定知道苦拔海發生的事情。

    “車將軍,率騎到龍駒島西面。”

    王難得立刻帶着李瑄的軍令,下令安人軍依湟水駐紮。

    與此同時,另一處也有五十名吐蕃騎兵想要襲亂,卻被唐軍提前準備好的精騎衝散。

    在王難得帶領人過湟水的時候,李瑄已經來到青海的中心。

    吐蕃戍兵也是藝高人膽大,他們探查唐軍騎兵,要護衛近兩千漢人奴隸後,立刻召集周圍數個衛戍隊,希望通過騷擾,阻止或者暫緩唐軍進入他們的巡視地界。

    他們渡過冰封的湟水,看到隸屬於安人軍的衛戍騎兵。

    他們孤軍入吐蕃境內,吐蕃的援軍現在估計還未到苦拔海。

    唐軍騎兵迅速分開,向龍駒島疾馳。

    龍駒島上有一個吐蕃戍堡。

    幾年後,哥舒翰征服青海,就是依此戍堡,建立應龍城。

    “什麼聲音?”

    龍駒島士兵正在煮肉的時候,突然聽到“嘚嘚”的聲音。

    起初還不覺。

    漸漸地,這聲音越來越大,像是無數鼓聲結合在一起在敲。

    “那不是我們的勇士,好像是唐軍!”

    最先看到唐軍騎兵的,是龍駒島上的牧民。

    他們本想逃跑,忽然發現四面八方都是都是唐軍騎兵。

    他們飛奔入戍堡,通知戍堡內的吐蕃士兵。

    “關閉戍堡!”

    戍堡內的吐蕃士兵沒想到唐軍會到來,不顧一些牧民還未入戍堡,就強行將戍堡關閉。

    戍堡也只是一丈高的小土城而已,裏面不過百餘名吐蕃士兵。

    唐軍登上龍駒島後大開殺戒,即便是牧民也不放過。

    這些牧民皆佩刀,都是敵人!

    留活口,他們就會離開報信,讓吐蕃掌握他們的動向,將他們置於險地。

    有些吐蕃牧民在危機時刻,逃往山上,李瑄下令士兵上山搜尋。

    小山雖高,但在冬季很難藏身。

    一衆人將城堡圍住。吐蕃士兵在城堡的小牆上,瑟瑟發抖。

    即便有一部分牧民幫守,也無法掩飾住他們心中的膽怯。

    如果唐軍強攻,他們不可能守住。

    “勇士們,我們無路可逃,唐軍一定會殺光我們,唯有死守。我們堅持住,我們援軍一定發現唐軍的動向,很快就會追上來。”

    吐蕃守將雖然心中也很懼怕,但他還是鼓起勇氣,向守戍堡的勇士喊道。

    吐蕃士兵心中一橫,打算與唐軍死磕到底。

    李瑄讓士兵不要貿然攻戍堡!這時候不必付出無所謂的死傷。

    他手持強弓,一馬上前,距離吐蕃城堡一百二十步外。

    城堡守將見李瑄一人前來,不由嗤笑:“難道他想在這個距離射我們嗎?”

    “噗嗤!”

    吐蕃守將話落,一支箭矢射中他的眉心,鮮血飆出。

    其他吐蕃士兵大驚失色,這怎麼可能?

    他們第一次見到有人能在這麼遠的距離,命中目標。

    “將軍天威!”

    唐軍士兵皆舉弓大喝。

    “噗嗤!”

    城堡上沒有足夠掩護的女牆,即便蹲下,也會有一截身體露出來。除非他們全部趴下。

    那樣的話,就是將城堡拱手相讓。

    李瑄一箭接着一箭,連着奪去數名吐蕃士兵的生命。

    同時,南霽雲也策馬上前,他需要在七八十內,確保命中目標。

    其他將領,善射者,紛紛主動請纓,來到城堡前,射殺吐蕃士兵。

    李晟作爲李瑄的親衛,是軍中排行前三的神射手,他在七十步內也可以做到例無虛發。

    吐蕃士兵絕望之下,不敢在城堡上,紛紛跳下城牆。

    李瑄一揮手,騎兵奔馳到牆下,他們踩到馬背上,就能摸到城牆,旁邊士兵再幫襯一下,很輕易跳到城牆上。

    士兵們拿起弓箭,對城內的士兵射箭。

    一部分跳下去,將城門打開。

    唐軍大呼殺入,一刻鍾後就將裏面的吐蕃士兵殺戮一空。

    “南將軍,派遣幾名士兵,站在山上放哨!其他士兵開始煮肉吃,用龍駒島上的牧草喂馬。”

    在龍駒島上,李瑄要修整一番,保持精力。

    等天色黑下去後再出發。

    他更清楚一支疲憊之師,對大軍產生的影響。

    吐蕃一定料不到唐軍敢以一千多騎,深入境內到達伏俟城一帶。

    龍駒島上有三百匹良馬,還有一些羊。

    這些良馬都是吐蕃挑選的上好牝馬,另外,還有一些西域極品種馬。

    吐蕃也想延續吐谷渾,創造出“青海驄”這樣的寶馬。

    李瑄不信邪,他會將這些好馬帶回去,在湟水城北部設一牧監。讓柳錫管理。

    ……

    苦拔海,吐蕃騎兵最先支援到。

    騎兵的統領是一名叫做沒廬諧曲的將領。

    只看他佩戴的玉字告身,就知道他的功績。

    開元二十九年,就是他帶領士兵,攻下石堡城。

    他與吐蕃大論沒廬窮桑倭兒芒是同族,並深受沒廬窮桑倭兒芒的喜愛。

    “唐軍竟然會在這個時候突襲我軍!據說納囊家的蠢貨,只堅持半個時辰,就被唐軍兩千騎兵擊破兩營!”

    沒廬諧曲到此後,看到被燒燬的營帳。

    唐軍還有埋鍋造飯的痕跡,到處是吃剩下的羊骨頭,還有一些鍋中剩有羊湯,讓吐蕃士兵感受到奇恥大辱。

    唐軍竟然攻下此地後,吃飽喝足才離開。

    “這羣唐軍好狠,不留任何俘虜。”

    沒廬諧曲看到遍地的屍體,他聽說有的士兵已經投降,依然被唐軍殺死。

    “啓稟將軍,邊境戍堡探查到五百左右的唐軍護送着那羣賤民進入唐境。那羣唐軍非常精銳,戍堡的士兵想要騷擾,卻被追上衝殺。”

    有一騎奔來,向沒廬諧曲稟告道。

    “不是說唐軍超過兩千騎,我軍幾無殺生嗎?只有五百騎離開?難道唐軍捨近求遠,另一部分從祁連山孔道返回嗎?”

    沒廬諧曲眉頭皺起來,他思索片刻,突然間將頭擡起來:“不對,他們一定還想偷襲我軍!”

    沒廬諧曲思考附近有哪些堡壘。

    他們的精華地帶在青海南面。

    “將軍,唐軍會不會突襲青海北面的吐谷渾部落。”

    副將向沒廬諧曲說道。

    “有這個可能!現在雪未消,去尋找唐軍的馬蹄痕跡。”

    沒廬諧曲微微點頭,他立刻又想到掌握唐軍行蹤的方法。

    如果唐軍原路返回就作罷,如果唐軍真要去哪個方向,要提前做出預警。

    吐蕃騎兵開始順着疑似唐軍的足跡,去尋找唐軍的去向。

    李瑄麾下近五千匹馬,自然很容易被探查道。

    兩個時辰後,吐蕃士兵順着一條路線,到達青海邊。

    看到那橫過青海的痕跡,他們立刻回去向沒廬諧曲稟告。

    “什麼?唐軍大軍竟橫過青海?他們瘋了嗎?”

    沒廬諧曲驚得瞪大眼睛。

    青海一帶到處都是他們族落,千戶所。

    他以爲唐軍只敢在靠近大唐邊境的外圍襲擊。

    一過青海,可是到吐蕃的深處了。

    “不對!唐軍去青海對面,一定是爲了伏俟城北部的漢人奴隸。”

    沒廬諧拱立刻意識到這一點。

    “將軍,他們這是找死。伏俟城北部的漢人奴隸只剩婦孺,就算唐軍救出婦孺又如何?她們不會騎馬,最多用馬載運,這樣他們必不可能逃脫我們的追擊。”

    副將大喜,如果能將入境的唐騎消滅,不僅可以向贊普交待,還可以打擊唐軍的囂張氣焰。

    “嗯,唐軍確實愚蠢至極!迅速向中論稟告,請求中論率領步兵向此地移動,封鎖青海,以免唐軍從青海逃竄。另外,請求青海北面的騎兵,攔截住通往祁連山孔道、蒙谷一帶的道路,屆時唐軍一定會從青海北部逃走。”

    沒廬諧曲向士兵下達命令。

    他說的中論爲吐蕃政務大臣之一的末結桑東則布,是攻小勃律的吐蕃名將,也頻頻在邊境與唐軍戰鬥,有着豐富的經驗。

    如果不出意外,年富力壯的末結桑東則布將接替沒廬窮桑倭兒芒爲吐蕃的下一任大論。

    一切準備就緒,沒廬諧曲率領麾下一萬騎兵,同樣過青海,沿着腳印向唐軍追擊。

    沒廬諧曲知道唐軍八成會進入龍駒島,龍駒島的守軍,不可能是唐軍的對手。

    ……

    龍駒島。

    直到戌時,李瑄才叫醒士兵。

    羊肉已經在鍋中煮了好幾個時辰,已經酥爛。

    士兵們吃完羊肉,喝完羊湯後,準備出發。

    馬匹也已經吃飽。

    李瑄將島上的羊宰了,在馬背上馱運。

    他提前派遣數十名僞裝成吐蕃的探馬,觀察對岸的情況。

    一夜行軍,至清晨時刻,順利到達青海的西岸。

    這裏距離伏俟城只有數十裏。

    但根據百姓描述,那處營地在伏俟城北部約十里的地方。

    那裏的漢人奴隸以放牧,耕地,爲吐蕃人製作衣服爲主。

    其他方面,只要有求,無條件徵調。

    但凡有點姿色的婦女,早就被送往吐蕃內地,由吐蕃貴族分享。

    李瑄在海岸邊暫等一會,讓僞裝成吐蕃士兵的探馬,具體探查一番。

    不一會,就抓住兩名吐蕃士兵回來。

    李瑄麾下典軍會吐蕃語,問清楚他們的目的地方位。

    探馬重新將明光甲披在身上,他們迅速向目的地奔馳。

    一路上,遇到有吐蕃人。他們看到唐軍,感覺天都要塌陷,他們還以爲前線士兵崩潰,唐軍已經打到這裏了。

    前不久剛聽到吐蕃軍隊入唐境,死亡六萬多的消息。

    吐蕃士兵在探查到大量唐軍後,第一時間向伏俟城傳遞消息。

    伏俟城北面看管漢人奴隸的軍營,也被傳信。

    但他們最多比唐軍快一點,根本來不及準備。

    一個時辰後,唐軍到達目的地。

    數裏距離時,李瑄下令唐軍換乘,準備戰鬥。

    許多簡陋的茅草屋,還有一個吐蕃軍營,但都被一個大柵欄圍住。

    這裏有五百名吐蕃士兵,他們都是一些老弱病殘,平時看管漢人奴隸,根本就不參加戰鬥。

    雖然提前半刻鐘得知消息,但他們沒有時間去準備。

    所以,他們只能將柵欄的大門關閉,希望能阻擋住唐軍,支撐到伏俟城的士兵來援。

    大營外的柵欄高一丈,是爲防止漢人奴隸逃跑。

    東南西北各有幾扇門,但都是尋常的木門。

    吐蕃士兵在門前嚴陣以待,異常緊張。

    “放箭!”

    “咻咻咻!”

    衝擊而來的時候,唐軍能通過柵欄的縫隙,看到拿着長矛,弓箭準備防守的吐蕃士兵。

    李瑄一聲令下,朝裏面射箭。

    “噗嗤!噗嗤!”

    吐蕃連甲冑都不齊全,唐軍的箭矢穿過柵欄,吐蕃士兵紛紛倒地。

    其他士兵潰亂,不打算堅守,想要從其他門逃跑。

    等唐軍幾輪箭矢,衝到門前的時候,那裏已經沒有吐蕃士兵把守。

    “讓開!”

    李瑄一聲大喝後下馬。

    “嘭!”

    他飛身一腳,直接將大門踹倒。

    不同於其他軍營,這所關押漢人奴隸的大營中,障礙頗多。

    一部分士兵棄馬步行涌入。

    許多吐蕃士兵,還未逃出大營,就被唐軍追上殺死。

    僅僅半個時辰,李瑄就完全控制住大營。

    他留下一千騎在外部,盯住伏俟城的援兵。

    李瑄不知道的是,伏俟城由於遠離大唐邊境,裏面只駐紮一千吐蕃軍隊,而且戰鬥力很一般。

    當得知大唐軍隊皆披明光甲後,嚇得將大門封閉,不敢應戰。

    同時,他們也向周圍求援,向正在青海以南的沒廬窮桑倭兒芒稟告!

    “諸位,我等是大唐隴右軍,特來拯救你們!你們的家人,已經回到唐國,請不要有任何顧慮!”

    李瑄將婦女們召集在一起,向她們說道。

    其實李瑄所救的人,不一定有她們的家人,她們的丈夫、兒子,也不一定活着,李瑄這麼說,是想讓她們心安。

    “將軍能來救我們,感激不盡,請問我們有的孩子才幾歲,怎麼樣才能在這天寒地凍中回到大唐。”

    婦女和孩子們,本來很害怕唐軍。聽到李瑄的話後,其中有一部分婦女非常激動。

    終於,一名婦女鼓起勇氣站出來說道。

    “我攜帶一些皮衣,你們這裏應該也有吐蕃留下的衣服,多穿幾層。等會有戰馬代步!”

    李瑄向婦女們說道。

    婦女們本就是爲吐蕃製造衣服。

    “可我們都不會騎馬!”

    聽到戰馬,她們眼神一暗。

    “你們只需坐在戰馬上。這些馬匹溫馴,不需要奔跑,慢走即可!”

    李瑄向她們說道。

    一旦發現敵人,他們會主動出擊。

    婦女、孩子們下馬,以長槍爲樁,用一羣戰馬在裏裏外外圍住幾層,敵人就算想衝也衝不進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