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汗血寶馬的速度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落葉凋謝字數:5928更新時間:24/06/26 20:35:21
    諧拱、悉頰藏和統牙胡的親衛,在主將死殘後,失去活着的希望,他們不要命地衝向李瑄和神策隊。

    吐蕃和大唐一樣,主將死,親衛斬!

    “噗嗤!”

    李瑄率領親衛,馳馬奮矛,一往無前。

    凡接矛刃者,甲身皆破。

    鋒刃所攖,無不落馬。

    神策衛跟隨李瑄左右馳衝,向吐蕃近衛之士突刺。

    幾復衝殺,就將這些吐蕃親衛全部斬於亂軍之中。

    不遠處的吐蕃騎兵望風披靡,竟開始向南潰逃。

    已經成廢人的統牙胡目睹李瑄的兇猛,他今日才知自己坐井觀天。

    不論是衝陣,還是殺敵,李瑄都乾脆利落,遠非他所能及。

    基本沒有吐蕃騎兵投降,他們以爲只要跑回三十裏外的軍營,就會安全。

    一下刺死諧拱不說,悉頰藏竟被李瑄一拳打死。

    李瑄嚇得他失去一切膽氣。

    如果他面對李瑄,免不了是諧拱那樣的結局。

    他不願受到此侮辱。

    “那是李瑄的大纛!”

    統牙胡咬碎牙齒,雙腿一夾馬腹,猛地衝向李瑄。

    不降便死,沒有任何餘地。

    “今勢已成,敵軍盡爲魚肉!”

    他們已經傷痕累累,連一千名騎兵預備隊都用上,他們嘗試一次堵截,結果死傷慘重。

    由吐蕃千戶長率領的輕騎還在與大唐精騎逐戰。

    “若被俘,寧可死!”

    就如傳說中的神一樣,令人畏懼。

    當郎將彭任率領精騎跑到吐蕃騎射和投石騎兵後方的時候,其陣腳大亂。

    統牙胡知道唐軍未動他,是想要生擒他。

    吐蕃諧拱、統牙胡、悉頰藏等猛將戰死,悉諾谷慌亂而逃,使吐蕃騎兵連撤退的號角都未吹響。

    “既想死,就成全你!”

    他猛抽戰馬,死命狂奔。

    此時悉諾谷心中害怕極了,李瑄根本就不是人。

    李瑄剛纔看到用投石索偷襲他的吐蕃將領逃跑。

    在統牙胡準備飛撲李瑄時,他一矛刺出,正中其脖頸。

    輕騎才是追擊敵軍的最佳兵種。

    李瑄確實想要活捉身懷大金字告身的統牙胡。但統牙胡已經是廢人,又瘋了一樣,所以他準備結果統牙胡性命。

    辛雲京看他肩膀上的金字告身,就知道他非同一般,令人將其綁住。

    那千戶長沒有勇氣去死,請求饒恕。

    他不顧唐軍騎兵在擊殺吐蕃潰兵,也不顧南霽雲突然殺出摧殘軍陣。

    悉諾谷回頭的時候,看到李瑄的大纛正在向他移動,這說明李瑄在追擊他。

    在人數的優勢下,兩面夾擊,不到一刻鍾就崩潰,四散而逃。

    在吐蕃成亂潰散的時候,李瑄率領神策隊展開追擊。

    一直以勇猛自稱的悉諾谷神色慌亂,在親衛的掩護下遁逃。

    這是李瑄殺死的第三個金字告身的猛將。

    辛雲京瞅準機會,讓麾下士兵收弓,拔出橫刀衝擊將近崩潰的吐蕃輕騎。

    李瑄下令唐軍精騎展開追擊,同時令郎將彭任率領五百精騎,去攻擊吐蕃騎射和投石騎兵的後方,解放辛雲京麾下的輕騎。

    “噗嗤!”

    李瑄並非只追悉諾谷,所有擋在他前方的吐蕃士兵,都會被他率領親衛衝殺。

    他只顧逃跑。

    他要報仇!

    唐軍精騎竟然能出現在他們後方,很明顯是他們的主力騎兵已敗北。

    他們都是憑藉求生本能在亂逃。跑到哪裏算哪裏。

    辛雲京看到吐蕃千戶長,認爲他是統領,遂猛衝而來,他鞭馬長馳,左拂右縈,連刺十幾名千戶長的親衛後,將千戶長抽下馬。

    葉如第一猛將統牙胡勇力遠勝於他,卻被一下打廢。

    辛雲京率一部分輕騎,繼續追擊潰兵。

    他又派遣一名唐軍郎將,率另一部分輕騎迂迴,幫助主力精騎對付吐蕃騎兵。

    李瑄依舊對悉諾谷窮追不捨。

    “爾等隨意馳戰,我去追擊!”

    唐軍騎兵終於掃清障礙,現在前方是開闊地。

    他見悉諾谷越跑越遠,立刻將他的汗血寶馬從羅興旁邊引出。

    汗血寶馬一直在羅興身邊,它雖和軍隊一起奔跑,卻未費什麼力氣。

    李瑄只攜強弓和箭囊,跨上汗血寶馬。

    他吩咐親衛各自追擊,只是將其中兩名親衛的箭囊一併帶走。

    神策隊無法違背李瑄的命令,只能看着李瑄騎着銀白色的汗血寶馬,疾馳而去。

    “咴!”

    衝刺起來汗血寶馬,比火雲馬還快,更何況它基本上還是巔峯狀態。

    一匹匹戰馬迅速被超過。李瑄染血的披風飄蕩起來。

    “咻!”

    遇到一名吐蕃騎兵,李瑄從箭囊取箭。

    “噗嗤!”

    百步之外,箭矢破空,正中其後心。

    隨後,原野上就能看到李瑄一騎衝突,凡是在他百步內的吐蕃騎兵,必然是他的目標。

    他張弓搭箭,一氣呵成,吐蕃騎兵無不應弦而倒。

    僅僅半刻鐘,李瑄就距離悉諾谷只有一百丈左右。

    “他的馬怎麼這麼快?”

    悉諾谷已經將李瑄的身形記在心中。

    雖然李瑄換了白馬,但他還是一眼認出。

    持箭猛馳,例無虛發。

    悉諾谷看在眼中,心驚膽戰。

    “啪啪啪……”

    鞭子猛抽戰馬的屁股,卻依舊無法改變李瑄距離他越來越近。

    不一會兒,李瑄與悉諾谷只有不到一百五十丈。

    再近一點,李瑄就能對他們射出箭矢。

    “你們都去擋住他。”

    失去勇氣的悉頰藏向身邊剩下的十幾名親衛下達命令。

    “遵命!”

    親衛們明知必死,卻不得不遵從。

    他們調轉馬頭,持刀、矛殺向李瑄。

    “嘣嘣!”

    李瑄連連拉弓射箭,吐蕃騎兵還未衝過來,已有數人落馬。

    一騎近,持矛大呼直刺李瑄。

    “噗嗤!”

    李瑄側身躲矛的同時,伸手奪其矛,反手將其刺下馬。

    他用矛左右揮擊,又有數名吐蕃騎兵被刺死。

    其他吐蕃騎兵與李瑄錯馬而過。

    李瑄丟下長矛,再次引弓,在他們馬匹沒跑遠的時候,將他們全部射殺。

    “我命休矣!”

    李瑄再追悉諾谷,並駕馭汗血寶馬以最快的狀態衝刺。

    白馬如流星,風馳電掣,很快離悉諾谷只有一百步,使悉諾谷絕望一喊。

    身爲軍中武力僅次於統牙胡、悉頰藏的猛將,竟沒有與李瑄一拼的勇氣。他引以爲傲的投手技藝,也已經忘去。

    他只能在李瑄張弓搭箭時瑟瑟發抖。

    他爲了躲避李瑄的一箭,在馬匹上不斷扭身,時左時右,時而爬伏。

    “咻!”

    李瑄冷笑一聲,鬆開弓弦。

    “咴….”

    悉諾谷胯下戰馬一聲悲鳴,栽倒在地,它的屁股上箭簇入骨。

    而悉諾谷也從馬下摔落。

    身披鎖子甲的悉諾谷沒有一下被摔死,他在地上打幾個滾,站起來的一瞬,本能地要逃跑。

    但此時李瑄已經騎着汗血寶馬衝過來。

    “還不受縛?”

    李瑄持寶劍,大喝一聲。

    悉諾谷身體一軟,癱在地上,可見他對李瑄的畏懼。

    他不敢拔刀,跪在地上,更不敢擡頭。

    待後方唐軍趕來,李瑄令人將悉諾谷綁起來。

    此時李瑄才發現,他距離吐蕃的大營,不足五里。

    而且已是黃昏時刻,天地即將拉上黑幕。

    唐軍也追得差不多了。

    估計能回去吐蕃騎兵,不會超過千人。

    ……

    安鄉橋。

    “怎麼會這樣呢!唐軍沒有援軍,我軍卻敗得如此之慘。”

    噩耗接連不斷地傳來,使論悉諾匝失魂落魄。更難以接受的是唐軍沒有援軍,僅用大概五千的騎兵,用一下午時間,就將他們一萬騎兵擊潰。

    騎兵的大敗,預示着他們真正地走向窮途末路。

    即便現在撤離唐境,若沒有騎兵掩護,他們必會被拖垮。

    兩萬餘步兵,不到一千騎兵,還能做什麼?

    “元帥,敵軍主帥太厲害,他如同天神一樣。我軍的統牙胡將軍、悉頰藏將軍、諧拱將軍,都是被他一下擊斃。我們數十重圍,亦可不鐺!”

    一名逃回來的大五百,依舊心有餘悸。

    他氣喘吁吁地向論悉諾匝說道。

    親眼看着李瑄殺死諧拱、悉頰藏,一擊廢了統牙胡的畫面。

    如果能活着回去,這一幕他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他腦海中還飄蕩着李瑄的大纛,每每想起,全身都沒有力氣。

    “李瑄,真這樣厲害啊!我今日是敗了,但以後有李瑄坐鎮隴右,我們吐蕃還如何擴張?”

    論悉諾匝不可思議。

    他本以爲李瑄身爲主帥去衝鋒陷陣,是將自己立足危牆之下,給他反敗爲勝的機會。

    現在才知道李瑄是殺不死的!

    統牙胡和悉頰藏的勇猛,他一清二楚,一回合都無法接下。

    他想不出吐蕃有哪個猛將可以接過李瑄一招。

    “啓稟元帥,悉諾谷元帥被唐軍主帥生擒。”

    一名看到悉諾谷落馬的探馬,慌慌張張地跑過來向論悉諾匝稟告。

    “阿弟!”

    論悉諾匝仰天悲呼。

    他以爲悉諾谷可回營中,現得到這樣的消息,心如刀絞。

    他與悉諾谷關係很好,一時無法接受這樣的現實。

    被李瑄當軍功俘獲,小兵或許會能爲奴隸,但將領估計凶多吉少。

    “元帥節哀!我軍六萬五千勇士出,現在只剩下兩萬餘人,將士們還要靠您回到部族!”

    一名千戶長向論悉諾匝勸說道。

    “即便唐軍沒有援軍,我們孤軍深入,攜帶糧食不多,唐軍只要圍而不攻,就能將我們餓死在這裏。現在沒有騎兵,連撤退的機會都已經沒有!”

    論悉諾匝知道失敗已成定局。

    他們沒有援軍。

    就算他們求援,他們援軍到之前,唐軍援軍也一定能趕到。

    “正如元帥所說,我軍此時留下,必然會被餓死。只有離開這一條路可走。”

    “我軍還有一千騎兵,請元帥率領騎兵返回。”

    千戶長又向論悉諾匝說道。

    經過這些天的博弈,所有人都知道唐軍不可能主動攻擊他們的陣形。

    既然知道留下來必死,何不立刻逃離呢?

    能跑多少是多少!

    總比全軍覆沒強!

    “身爲主帥,我哪有臉獨自帶着殘餘騎兵逃跑!我會親自率領步兵。”

    論悉諾匝別無他法,只能立刻撤出。

    “那元帥什麼時候動身!”

    千戶長問道。

    “傳令全軍,毀掉安鄉橋,做好準備,今夜子時動身。”

    論悉諾匝下達軍令。

    不可耽擱太久,唐軍一定在策劃過河。

    一旦灕水東岸的唐軍全部渡河,他們更沒有機會逃出生天。

    “遵命!”

    諸將領、千夫長領命。

    他們組織吐蕃士兵,準備離開。

    ……

    “下令安將軍、鉗耳將軍、車將軍,大軍立即乘船渡過灕水,騎兵會爲他們守護。重騎兵和輕騎兵爲先。”

    在吐蕃軍營數裏外,李瑄下達軍令。

    就在他所在的位置渡過灕水。

    李瑄料定吐蕃僅剩的兵馬,會連夜逃離。

    這時候如果吐蕃敢慢一天,灕水東岸大部分唐軍都可以渡過灕水。

    只要重騎和輕騎渡河,就可以讓吐蕃步兵寸步難行。

    安思順和車神塞得到李瑄的命令後,將小船擡到李瑄駐紮的地方。

    李瑄早已吩咐綏和守捉城稍大的船隻,順河而上,一併承擔運送任務。

    到夜半子時,重騎兵已經全部渡過灕水,只是備用馬匹還在對岸。

    “啓稟李帥,吐蕃士兵將安鄉橋毀了,他們外部的柵欄已經被拔除,戰車也被推開。”

    探馬向李瑄稟告。

    “吐蕃要逃跑了。辛將軍、南將軍,做好準備吧!”

    李瑄向南霽雲和辛雲京下達命令。

    現在唐軍能戰的精騎還有一千七百餘人,能戰的輕騎還有兩千餘人。

    李瑄麾下能戰的神策衛有一百五十人。

    他們已經吃過烤肉,稍微休息過。

    夜間只是騷擾,李瑄不會讓士兵託着疲倦戰死戰。

    至於被毀壞的安鄉橋,到時候讓俘虜的吐蕃士兵重新修建。

    “遵命!”

    南霽雲和辛雲京領命離去。

    “李帥,我們重騎兵隨時可以投入戰鬥。”

    車神塞向李瑄請命道。

    “不急!先讓輕騎和精騎騷擾,在他們疲憊不堪之際,發動最後的衝擊。我們已經付出很大死傷,所以要盡量避免這樣不必要的傷亡。”

    李瑄搖了搖頭,正色地說道。

    “李帥仁義!”

    車神塞由衷地敬佩。

    自古太多將領爲了邊功,不顧士兵的生命。

    有些據點,明明可以通過圍堵來瓦解,卻非讓士兵用生命去強攻。

    似乎只有通過這樣,才能證明自己的功勳。

    ……

    吐蕃的大營中,論悉諾匝下令兩千重步兵列陣,擋在大軍外圍。

    以防唐軍趁他們撤退的時候,突然襲擊。

    吐蕃的車牛隊伍,被論悉諾匝安排在隊伍的前後左右。

    如果唐軍突襲,他們隨時以車子爲掩護。

    “唐軍輕騎來了!”

    辛雲京率領輕騎從吐蕃重甲步兵前方掠過,同時,一起彎弓拋射。

    黑夜中,雖然沒對吐蕃士兵造成殺傷,卻讓他們的心蒙上一層陰影。

    唐軍輕騎射幾輪後,就立刻馳走。

    吐蕃僅剩下的千騎龜縮起來,不敢亂動。

    因爲唐軍精騎在附近虎視眈眈,他們顯露獠牙,像是會隨時撲上來一樣。

    “全軍戒備!”

    論悉諾匝不得不放緩拔營的速度。

    過了一會兒,他們發現唐軍並未衝擊他們的陣形,才放下心。

    論悉諾匝認爲這又是對他們的騷擾。

    如此好幾次,令吐蕃上下提心吊膽。

    足足用了三個時辰,吐蕃才拔寨啓程。

    天已經逐漸放亮。

    吐蕃全軍無一人休息。

    唐軍騷擾的時候,卻可以輪流睡覺。

    論悉諾匝不敢耽誤一刻,他下令士兵向南急行軍。

    “轟隆隆!”

    剛行軍不久,就聽到震天動地的馬蹄聲,像是有千軍萬馬向他們襲來。

    “防守,防守!”

    論悉諾匝連忙令麾下吹動號角,組成防禦陣形。

    車子停靠在外,士兵在內。

    那些缺口處,由重步兵攜大盾頂着。

    一千騎兵在側翼,受步兵的保護。

    論悉諾匝沒有讓騎兵離去,是希望騎兵在關鍵時刻,能對他們提供幫助。

    吐蕃士兵組織好陣形後,緊張地等待。

    “……”

    剛纔萬馬奔騰的聲音,突然戛然而止。

    “探馬查探!”

    論悉諾匝不得已派再出去十幾名探馬。

    因爲在不久前先後派遣數十名探馬,只有一騎歸來。

    那一名活着的探馬告訴論悉諾匝,唐軍有一種穿着黑色明光甲的騎士,射箭極準。

    探馬沒有捕捉到任何有用的信息,就被追擊射死。

    果然,派出的探馬一個時辰都未回來。

    “這又是唐軍的疲兵之計,不用去管,我軍撤退爲上。”

    吐蕃千戶長向論悉諾匝提示。

    “如果我們不管不管,唐軍甲騎具裝衝過來,該如何是好?”

    論悉諾匝向千戶長質問。

    “這……”

    千戶長支支吾吾說不出話。

    如果沒有組陣,被甲騎具裝衝突,安鄉城外士兵的結局,就是他們的結局。

    “唉!繼續行軍吧!”

    論悉諾匝突然嘆口氣,這樣也不是辦法,只能繼續行軍。

    吐蕃大軍又組織好隊伍陣形,帶着迷茫,託着疲憊不堪的身體,向南而行。

    “轟隆隆!”

    不到一刻鍾,萬馬奔騰的聲音再次響起。

    論悉諾匝不敢去賭,他只能令大軍停下,繼續組陣。

    “行軍!”

    當馬蹄聲停止,這次剛過一刻鍾,論悉諾匝就下令士兵繼續。

    “轟隆隆!”

    只是沒想到唐軍的馬蹄聲在一刻鍾後又響。

    “啊……”

    論悉諾匝長嘯一聲,抓着自己的頭髮發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