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甲騎具裝,驚天噩耗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落葉凋謝字數:6132更新時間:24/06/26 20:35:21
    “啊.……”

    突然一道道慘叫聲從四面傳過來。

    吐蕃千戶長和悉弄參面色一變。

    唐軍竟然提着一桶桶沸騰的熱水往下倒。

    滾燙的熱水直接倒在頭上,吐谷渾士兵瞬間失去戰鬥力。

    這一定是燒到極致的熱水。

    關鍵這不是一點,四面城牆,一起往下倒熱水。

    足足倒了一刻鍾。

    把吐谷渾士兵當死豬一樣燙。

    他將輕騎分爲六個隊,每隊五百人,不得近戰,騎射遊弈。

    “需要多久才能燒這麼多熱水?”悉弄參開口說道。

    這樣下去,他們一萬人不一定攻下平夷守捉城。

    甲騎具裝,據他們所知,這是湟水城中才有的精銳。

    “報……”

    更何況唐軍的甲騎具裝皆披唐軍制式魚鱗重甲,防禦力和衝擊力更強大。

    在這種情況下,不騎馬就是找死。

    “邊退邊射!”

    像袋子一樣,將吐蕃騎兵後退的路堵住。

    吐蕃有人馬俱披鎖子甲的重騎,但那是吐蕃的禁軍千戶所。

    無奈之下,這隊吐蕃騎兵又退回到千戶長和悉弄參的身邊。

    吐蕃千戶長沒說話,但心中卻升起一種不妙的感覺。

    就算吐蕃千戶長和悉弄參再蠢,也知道唐軍有所準備。

    有的吐蕃騎兵、吐谷渾騎兵還未摸到自己的馬,辛雲京就率領三千輕騎,遊弈在後方。

    “可惡,你怕死而退回來,使我們如何離開!”

    連論悉諾匝也沒有資格調動。

    “報……”

    唐軍輕騎穿皮甲,只攜弓箭和橫刀。

    他們都是衝陣騎兵,雖有馬弓,但和訓練有素的唐軍相比差太遠,對唐軍輕騎所造成的傷害十分有限。

    這使吐蕃騎兵難以追上。

    “不好,我們中計了!”

    “啓稟千戶長,我們前方有一支最少千人的甲騎具裝,正猛衝而來。”

    又有兩隊輕騎在側翼支援。

    但士兵分散在四面城牆,想騎上馬,組成陣勢,一時半會難以做到。

    周圍巡視的吐蕃騎兵,神色慌張,飛馬向千戶長稟告。

    “啓稟千戶長,我們後方突然出現數千唐騎。”

    吐蕃千戶長驚愕片刻,立刻下達命令。

    唐軍奔跑時回頭彎弓,不斷有吐蕃騎兵下馬。

    吐蕃騎兵知道退路被斷,直衝擋住他們退路的一千唐軍輕騎。

    殘酷的攻堅戰,又進行半個時辰。

    悉弄參猛然拍自己的胸口。

    四隊左右側擊,兩隊後方遊擊。

    “咻咻咻!”

    “快,快去傳令其他三面城牆,放棄攻城,騎上戰馬準備抗敵。”

    辛雲京調馬回頭。

    六支輕騎隊伍,互爲犄角。

    他們的目的是拖住吐蕃騎兵撤退,或者暫緩吐蕃騎兵的撤退速度,使重騎與精騎衝進來,絞殺敵人。

    這一千吐蕃騎兵還未摸到唐軍輕騎,就有半數被射下馬。

    吐蕃千戶長臨時組織上千騎兵,去衝擊辛雲京的輕騎。

    唐軍竟然還有石頭往下扔。

    馬匹上除了士兵攜帶的水壺,沒有多餘的累贅。

    “噗嗤!”

    千戶長抽刀,將領頭的千夫長砍死。

    其他吐蕃騎兵心中一凜。

    “勇士們,沒有退路了,我們憑藉勇氣和榮耀而戰吧!只有如此,才能搏一條生路。”

    千戶長有血性,不想再後退。

    因爲後退,必一潰千里。

    他們還有七八千騎,組織起來一起,或許有一戰之力。

    他令一些鐵甲騎,去擋住即將衝過來的唐軍甲騎具裝,爭取時間。

    其他騎兵上馬組陣,對付後方的唐軍輕騎。

    “兒郎們,不去搏命,會死得很慘,本王子與一起死戰。”

    悉弄參割斷自己的袍子,像是要寧爲玉碎,不爲瓦全一樣。

    ……

    “轟隆隆!”

    甲騎具裝的奔騰,使大地都在顫動。

    人和馬都包裹得嚴嚴實實,魚鱗鐵甲在陽光下閃閃發亮。

    整支隊伍宛如鐵甲的洪流,在這初冬時節,猛馳而下。

    唐軍皆挾着長槍。

    數百吐蕃甲騎,悍不畏死地衝向唐軍甲騎具裝。

    車神塞亦是人馬俱甲,手持一把長柄刀。

    “將士們,用敵人的鮮血,鑄造我們的戰功。不要去在乎殺敵數量,我等是一個整體,李帥不會虧待對我們甲騎具裝的的賞賜。”

    “直接衝到最後方,沒有軍令,不得中途停下,不得掉頭。”

    在相距敵軍只有三十丈的時候,車神塞單臂舉長刀,大吼一聲。

    他話音剛落不久,甲騎具裝與吐蕃騎兵交鋒。

    “噗嗤!”

    車神塞雙手緊握長刀,猛然揮下,一名吐蕃鐵甲被他斬下腦袋。

    “鐺鐺!”

    吐蕃的攻擊,又被車神塞揮舞長刀擋住,他連連揮刀,斬死數人。

    有唐軍士兵挾着銳利的長槍,藉助戰馬的力量,將敵人的鐵甲刺破。

    排山倒海搬的氣勢,一股腦壓上去。

    “轟隆隆!”

    雖然吐蕃騎兵也披鐵甲,但他們的戰馬無甲。

    唐軍甲騎具裝如若一時無法刺透敵軍盔甲,會用長槍刺敵人戰馬。

    落馬後的吐蕃甲騎,必然會被唐軍馬匹踩死。

    頃刻間,數百吐蕃鐵騎就被擰成一股繩的唐軍甲騎具裝衝散。

    車神塞最爲勇猛,他一刀刀揮斬,大開大合,勢不可擋,專門去砍吐蕃騎兵的腦袋。

    他的刀技刁鑽,待從這些吐蕃鐵騎中穿過的時候,殺死十幾人。

    那些“漏網之魚”,甲騎具裝並未停下清理,他們聽從車神塞的命令,以馬匹的衝勢,直接衝到吐蕃士兵的最後方。

    臨時組織的數百甲騎,在唐軍甲騎具裝前,不堪一擊。

    吐蕃千戶長和悉弄參此時還未整好兩族騎兵。

    見甲騎具裝衝來,許多吐蕃、吐谷渾士兵,因爲懼怕,策馬躲得遠遠的。

    千戶長和悉弄參也非常絕望,他們的豪言壯志在絕對實力面前,如同開玩笑。

    士兵們血肉之軀,如何去抵擋甲騎具裝?

    “如果我擺開陣勢,勝負猶未可知!”

    千戶長咬牙切齒,唐軍輕騎與重騎,前後偷襲,再加上他們剛在平夷守捉城碰得頭破血流,根本來不及組陣。

    否則不論是甲騎具裝,還是輕騎,都會有缺陷,有可能被他們擊破。

    “千戶長,你看甲騎具裝後方的煙塵。”

    突然,悉弄參指着甲騎具裝後方。

    還有不時在冬日之下,閃爍的金光。

    “大唐精騎,可能有數千之數。”

    吐蕃千戶長面已然絕望。

    輕騎,重騎,精騎。

    唐軍一環扣着一環,不給他們反撲的機會。

    哪怕他們這支騎兵全勝的狀態,也不好去面對。

    “現在只能全軍向南,與主力匯聚,希望蒼天保佑!”

    甲騎具裝不斷衝鋒着己方的騎兵,東面是灕水,西面有山丘。

    只有南面!

    千戶長終於認識到硬拼就是送命,只希望主力能察覺到異常,派遣援軍接應他們。

    在唐軍精騎衝來之前,凌亂的吐蕃騎兵冒着唐軍輕騎的騷擾向南。

    甲騎具裝和精騎在後方追趕。

    辛雲京遊刃有餘地去指揮輕騎,遊射阻礙吐蕃騎兵南下之路。

    甲騎具裝衝擊十餘里後,被李瑄下令停下馬,解甲休息。

    接下來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他們要恢復精力,把其他馬匹牽過來,繼續南下。

    安鄉城附近,才是真正的決戰之對。

    李瑄率領親衛,最先追上這些七零八落的吐蕃士兵。

    “噗嗤!”“噗嗤!”

    這些吐蕃士兵、吐谷渾士兵背對着李瑄,被李瑄持馬槊輕而易舉地刺死。

    親衛神策隊,拿這些吐蕃、吐谷渾潰兵練手。

    他們不彎弓箭,每追上必用手中長槍殺敵人。

    僅僅二百騎,輕捷如飛,風捲殘餘搬吞噬着逃跑的士兵。

    三千精騎也分數隊壓上來,左右側擊。

    唐軍搖動旌旗,高歌猛進,氣雄雷霆,聲疾風雨。

    一直追到下午日昳時刻,斬殺超過七千吐蕃、吐谷渾騎兵。

    在攻城的時候,吐蕃、吐谷渾亦損失近兩千士兵。

    吐蕃、吐谷渾以性命逃過唐軍輕騎的圍堵,雖然所剩無幾,但李瑄看到吐蕃的將旗,率領神策隊,和南霽雲麾下的一部分精騎緊追不捨。

    “彎弓!”

    李瑄對神策下達命令。

    “咻!”

    數十步外,李瑄彎一石強弓,將一名吐蕃士兵射下馬。

    除了李瑄,李晟的箭術最好,他也命中一名吐蕃騎兵。

    其餘親衛,有中有空。

    逃跑的吐蕃千戶長和悉弄參肝膽俱裂。

    他們明顯感覺到神策隊和其他唐軍不同。

    這箭術也太準了。

    這樣下去,沒幾個回合就能將他們射死完。

    “咻咻咻……”

    果然,第二輪箭至,又射死數十人。

    “轟隆隆……”

    就在這時,辛雲京率領一隊數百輕騎從側面迂迴上來,似乎就要堵住吐蕃千戶長和悉弄參。

    “天亡我也……”

    這名吐蕃千戶長比贊那有勇氣,他不再逃跑,也不想被俘,對左右說道:“無非一死見神明,跟隨我吧!元帥會爲我們報仇雪恨!”

    “殺!”

    吐蕃千戶長帶着他的手下,最後殊死一搏。

    李瑄本來已張弓搭箭,但最終又將箭矢收起。

    這佩戴金字告身,和幾個銀字告身的敵人,就交給麾下立功吧!

    最終,相當於大唐太守加刺史的吐蕃千戶長,被南霽雲一槍刺死。

    其餘的吐蕃騎兵、官吏、將領盡被殺死。

    “我是吐谷渾王子,我投降!”

    悉弄參和歷史上一樣,他珍愛生命,沒有選擇死戰到底。

    李瑄聽到吐谷渾王子的名頭,吩咐士兵不要殺他。

    總要俘虜幾個身份不一般的敵人,讓李隆基漲漲面子,李隆基一高興,他就有賞賜。

    “李帥,逃跑的吐蕃騎兵,只有數百人。”

    南霽雲向李瑄稟告。

    他麾下總共三千輕騎,不可能將亂逃的吐蕃騎兵、吐谷渾騎兵全攔住。

    “不要緊,首戰告勝。我等休息片刻,重新將輕騎、精騎、重騎聚攏,分陣南下。”

    李瑄下令將備用馬匹帶過來,在原地養精蓄銳。

    平夷守捉的士兵,負責打掃戰場,收攏吐蕃的馬匹。

    ……

    在吐谷渾士兵猛攻平夷守捉城的時候,安鄉城隔灕水的南部十里處。

    “我軍應該在攻平夷守捉城了。”

    論悉諾匝在行軍的時候,看了一眼天空中的太陽。

    吐蕃有大量步兵,且用牛車拉重甲,所以行進速度慢。

    吐蕃雖是農、牧國家,但依然無法供養人皆戰馬。

    如果吐蕃四五十萬士兵,都有戰馬,那也太離譜了。

    更何況吐蕃人更喜歡步戰。

    騎弱弓弱,唯重步驍勇異常。這是名將們對吐蕃的評價。

    但吐蕃的附屬吐谷渾、蘇毗等部,善騎善射。

    “想來已經攻破平夷守捉,只待傳令兵歸來。”

    高秀巖在一旁拍着馬屁,一邊想着如何脫身。

    他將自己的麾下士兵留在安邊戍堡。

    他吩咐過,如果大軍走遠,這二百名士兵留在山中藏起來。

    另外還有八百邊軍,九百郡兵,在安鄉城中。

    所以就高秀巖一個人逃脫即可。

    估算吐蕃騎兵去平夷守捉的時間,高秀巖知道自己必須在兩個時辰內逃跑,否則事情敗露,論悉諾匝必殺死他泄憤。

    “以我軍之銳,最多兩個時辰陷平夷守捉城。”

    論悉諾匝當然聽出高秀巖恭維的話,他保守估計。

    “枹罕城的安思順是一名宿將,他父親安波注,曾任河西節度使副使。安思順沙場三十年,一定很難對付,我建議先讓重步兵過河在安鄉城北佈陣,等待安思順率領鎮西軍而來。”

    高秀巖向論悉諾匝建議道。

    他心中暗想再等等,如果有一批吐蕃士兵度過安鄉橋,就再好不過。

    “我早就聽過安思順的大名,知道他在許多軍中當過軍使。”

    論悉諾匝點頭,贊成高秀巖的建議。

    又過半個時辰,他們來到安鄉城南三裏外的安鄉橋。

    這是一座堅固的石橋,寬近兩丈。

    論悉諾匝下令重步兵先過橋。

    “元帥,離安鄉城不到三裏,我去令麾下將安鄉城門打開,待我準備好美人和美酒,再請元帥入城!”

    在吐蕃重步兵過河的時候,高秀巖眼睛一轉,向論悉諾匝說道。

    “高將軍有心了,不過還是以戰事爲重。”

    論悉諾匝客套一句,他沒有懷疑高秀巖。

    就算是等會入城,也是麾下士兵先入城打頭陣。

    高秀巖過橋,立刻騎馬回安鄉城。

    到安鄉城南門後,高秀巖近前,示意城牆上的守軍開城門。

    不一會兒,城門緩緩打開。

    “不要關,就開着!聽我的命令,隨時關閉城門。”

    高秀巖回城後,士兵們想把安鄉城南門關閉,卻被高秀巖制止。

    十幾名士兵站在門後面,等待高秀巖關城門的命令。

    一個時辰過後,吐蕃重步兵已經全部過河。

    “高秀巖還不回來?”

    論悉諾匝眉頭一皺,令麾下去看看。

    一隊親衛來到安鄉城邊,見城門大開。

    他們心中頓時沒有疑慮。

    以爲已征服安鄉城,城中寶物和女人都該屬於他們。

    於是大搖大擺地準備進城。

    殊不知,城牆的女牆後面,上百名強弩手靜靜地蹲着。

    “大膽!誰讓你們進城的!”

    就在這隊吐蕃騎兵準備進入安鄉城的時候,高秀巖突然起身,居高臨下一喝。

    這些吐蕃騎兵還在懵逼狀態時,女牆上突然冒出上百強弩手,並瞄準僅距離十幾步遠的吐蕃騎兵。

    “咻咻咻!”

    扣動扳機,強弩飛射。

    這麼近的距離,即便身穿鎖子甲也被輕鬆貫穿,而且強弩手很容易瞄準。

    數十名吐蕃騎兵瞬間被射死。

    “咴……”

    “啊……”

    馬匹嘶吼,人聲慘叫。

    明明大門開着,但僥倖活着的吐蕃士兵卻瘋狂後退。

    趁此時機,強弩手又引弩箭入弩臂。

    這一次距離遠,只射死十幾人。

    ……

    安鄉橋前。

    “高秀巖吃了熊心豹子膽,敢殺我親衛。”

    看到親衛勇士死了大半,論悉諾匝怒不可遏。

    這是怎麼回事?

    難道高秀巖這豎子是假意投靠?

    如果是那樣的話,後果不堪設想。

    論悉諾匝一瞬間有些呼吸困難。高秀巖突然變臉,明顯是引誘他們深入。

    他才發現,周圍一切都太“空曠”,除了他們,沒有一個人。

    哪怕是周圍的田地中,也沒有一個身影。

    “元帥,高秀巖敢耍我們,請讓我攻下安鄉城,將高秀巖碎屍萬段。”

    猛將統牙胡向論悉諾匝請纓。

    “去看看安鄉城怎麼回事?是否有許多唐軍。”

    論悉諾匝下達命令。

    他們已經很小心,專門派隸屬的羌人到湟水城打探高秀巖是否與隴右主帥李瑄有矛盾。

    李瑄先入隴右,佔了高秀巖的臨洮軍使,又在宴會上當着官吏和將領的面與高秀巖角力,讓高秀巖難堪。

    後來李瑄身爲隴右羣牧使,到安鄉郡視察牧監,以高秀巖無禮爲由,彈劾高秀巖爲安鄉別駕。

    這種矛盾,讓吐蕃信以爲真。

    高秀巖的奴僕,被他們折磨死一個,另一個被打得遍體鱗傷,依然哭喪着臉說主人是真心實意投靠。

    再加上安邊戍堡的數十具唐軍屍體。

    一切的一切,都是唐人的手段。

    “真狠啊!爲了引誘我們入內,不惜殺死自己的士兵。”

    論悉諾匝喃喃自語,又突然擡頭命令:“平夷守捉,快去通知平夷守捉的將士,讓他們不要再攻城。”

    用屁股都能想出,平夷守捉已經準備好,坐等他們去進攻。

    “遵命!”

    傳令兵離開不久,探查安鄉城的士兵回來:“稟元帥,安鄉城中的守軍並不多,而且南門還是大開着。”

    “元帥,我們好不容易來一趟,請下令先將這安鄉城拿下,末將親自先登!”

    統牙胡怒道。

    門開着,這不就是挑釁他們去攻城嗎?

    “元帥不可,爲今之計,唯有退兵!”

    有吐蕃官吏勸說道。

    既然是圈套,唐軍肯定不止鎮西軍。

    “懦夫,唐軍的主力被牽制在赤嶺一帶。難道唐軍有援軍從河西而來嗎?”

    論悉諾匝的弟弟悉諾谷也是一個好戰分子。

    他也主張攻下安鄉城。

    “不好了!啓稟元帥,進攻平夷守捉的將士被唐軍甲騎具裝、明光鐵騎、遊弈輕騎先後截擊,幾乎全軍覆沒。”

    就在這時,吐蕃的潰兵終於與主力接近。

    同時傳來的還有驚天噩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