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海賊王吳令光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落葉凋謝字數:3518更新時間:24/06/26 20:35:21
    “別告訴我八年時間,郡兵沒有與海賊戰鬥過。這話要是傳到聖人耳中,還以爲你們和海賊是一夥的。”

    李瑄用最清淡的語氣,說出最狠的話。

    “非如此,在下上任以來,最少剿滅上百名海賊。”

    黃望衡面色大變,向李瑄說出自己的戰績。

    “聽說海賊數千。”

    李瑄諷刺一句,然後問道:“那這三年來,有多少百姓被海賊殺死,有多少婦女被海賊擄走玷污,又有多少百名流離失所?”

    “這……”

    黃望衡和長史、別駕,你看我,我看你,竟沒有一人能夠回答。

    就這樣,營帳內又僵持半盞茶的時間。

    “足下身爲父母官,連這麼重大的事情都不清楚?”

    李瑄見這三個官吏連最基本的數據都答不上來。穿着緋色的官服,真是徒有其表!

    “傷亡和擄走應該不過百人吧!百姓們也被郡兵保護的很好。”

    黃望衡頭冒冷汗,只該這麼回答。

    “足下出去看看外面漫山遍野的戰馬,整整一萬名千牛衛禁軍。如果真如伱所說的那樣,那我們來幹什麼?聖人還會在朝堂上勃然大怒嗎?”

    李瑄最恨這些官吏說話不經過腦子。

    “在下忘了,請允許在下回城探查清楚。”

    若非李瑄父親是左相李適之,黃望衡絕對拂袖離去。

    畢竟李瑄不是採訪處置使,一個黃口小兒,卻像訓孫子一樣訓他。

    “我爲足下講一個故事,當然,足下肯定聽過。”

    “春秋時,孔子過泰山,有婦人墓前痛哭。孔子讓弟子子路去問,得知此地有猛虎,婦人的翁、夫、子,皆喪於猛虎之口。而婦人一家一直未離開老虎盤踞的地方,只因那裏沒有苛刻的政令。”

    “臨海郡與春秋時泰山腳下,應該差不多吧!”

    李瑄以猛虎比做海賊,來質問黃望衡。

    “李將軍的意思,屬下實在不懂!”

    黃望衡心中憤怒,李瑄竟然把臨海當做殘暴不堪的亂世之地。

    如果回去稟告李適之,不需要監察御史到,他們都沒有活路。

    “我聽說臨海官吏,要收五貫錢,才會讓被海賊肆虐的百姓搬離。所以至今有許多百姓因爲湊不齊五貫錢,不得不在海賊出沒的地方生活。這不就是苛政猛如虎嗎?”

    李瑄淡淡地向黃望衡說道。

    他還是不相信官府會與海盜勾結。那樣海盜被抓的時候,一定會供出地方官吏。

    歷史上沒有這樣的痕跡!

    他覺得會有其他不可告人的目的。

    黃望衡表情一瞬間凝固,但很快就恢復過來,向李瑄說道:“在下不知有這樣的情況,我一定會調查清楚。不過想來,即便有,也是極個別的例子。”

    “或許吧!”

    孫六一面之詞,他不好斷論。等他去海遊鄉,是否如此,就會一清二楚了。

    “海賊到底在哪個島嶼盤踞,你們還沒弄清楚嗎?”李瑄又問道。

    “海賊狡猾,在下還未探查清楚。”

    黃望衡搖頭道。

    他雖知道李瑄文武雙全,卻沒想到李瑄這麼強勢。

    早知道就不來見李瑄了!

    “你們不是殺了上百個海賊嗎?難道沒有留下一個活口?”李瑄皺眉。

    “普通的海賊不知道航路,只有抓到掌船者才有用。”

    黃望衡向李瑄回答道。

    “海賊這麼猖獗,你們還能爲我提供渡海船隻嗎?”

    李瑄以海船之事說道。

    “臨海諸縣,已經沒有海船。”

    黃望衡難爲情地說道。

    臨海的船隻,五年前都被海賊搶走了。

    “聖人讓臨海、餘姚諸郡爲我提供海船。如果我出海前,沒有看到足夠的船隻,就別怪我到聖人面前彈劾你貽誤軍機!還有,後天之前,送來三十輛車子,上面要滿載絹布。”

    李瑄知道船隻肯定是從大郡餘杭出,餘杭郡靠着錢塘灣(今杭州灣),那裏沒有海賊進犯。

    他這麼說,就是純粹對黃望衡印象太差,認爲他太愚蠢。

    “李將軍……”

    “送客!”

    黃望衡還想再辯解的時候,被李瑄打斷,並擺手讓他們離開軍營。

    幾個人如喪考妣地走出營帳。

    回到馬車上時,臨海長史氣憤地道:“李瑄如此羞辱太守,我們把他糧草斷了,看他還是否囂張……”

    “你不要命了,李瑄奉聖人之命討賊。如果不給他糧草,他會按軍法把我們就地正法。”

    黃望衡指着臨海長史罵道。他把在李瑄面前受的氣,全部撒在臨海長史身上。

    “那該如何?”

    臨海別駕問黃望衡。

    “現如今只希望李瑄能夠快點剿滅吳令光,離開這裏。餘杭一定有不少大船,請餘杭太守調集船隻吧!”

    黃望衡這句話說完,眼睛一厲,道:“現在最關鍵的是不讓那羣賤民生事,李瑄明顯是得到什麼消息……”

    ……

    軍營中。

    李瑄共派遣千牛衛斥候百騎,打扮成遊人,在餘姚、臨海等郡打探消息。

    留意任何可能出現海賊的地方。

    一有消息,立刻向大軍所在地稟告。

    同時,李瑄制定計劃,親自帶人僞裝成商隊到海遊鄉等海邊鄉里。

    商隊有三十輛車,載着絹物,僞裝成用絹換取珍珠、寶石的商人。

    令大軍分八百鐵甲騎士,過臨海江駐紮。

    怕被海賊的眼線發現,不敢再靠近。

    其他的千牛衛騎士,依然駐紮在括蒼山下。

    因爲第一階段,不需要這麼多騎士一起出動。

    八百鐵甲騎兵,可以輕易突破陸上的海賊,哪怕是數千人。

    等渡海的時候,再將主力調過來。

    次日,黃望衡令人將三十輛車子送到,大軍正式開拔。

    又過一日,到臨海江前,過臨海江。

    李瑄率先帶着親衛,和百名護衛打扮的千牛衛,到來沿海諸鎮。

    他讓不靠譜的李丘銘留守在括蒼山,令陳琥率八百鐵甲騎,隨時聽號令。

    如果發現海賊的蹤跡,會立刻通知八百鐵騎趕過來。

    ……

    石塘鄉。

    李瑄坐在馬車上,讓薛錯僞裝成富商。

    明明是近海之鄉,卻有一種破敗、寂寥的感覺。

    還有許多田地荒蕪。

    “你們是幹什麼的呀?”

    一名老者好奇這麼大的隊伍,出現在此地。

    “我們要用絹換珍珠、寶石。”

    薛錯向老者打招呼道。

    “唉!要是有珍珠、寶石,可不會留在這裏。這裏有海賊出沒,你們趕緊離開吧,別把海賊吸引來。”

    老者擺了擺手,勸他們離開石塘鄉。

    “長者說笑,當今天下歌舞昇平,哪有什麼海賊!”

    薛錯裝作不理會,一行人繼續行進。

    一天時間,都呆在石塘鄉轉悠。

    李瑄讓人詢問石塘鄉的情況,發現此地也需要繳納五貫錢才能離開。

    否則要麼留在這裏面對海賊的威脅,要麼成爲流民。

    李瑄覺得對待黃望衡他還是太客氣了,回去後就將這件告知李隆基。

    接下來的十來天,李瑄的“商隊”繞着臨海的海邊而上。

    路過一個個鄉里。

    但依舊沒引來海賊。

    陳琥帶着甲騎,一直距離李瑄三十到四十裏,這是隨時可以支援的距離。

    他不是沿海移動,而是在內陸移動。

    李瑄沒有心急,只要沒被海賊的眼線識破,海賊一定經受不住數十車絹的誘惑。

    如果再過十天沒有動靜,那就是被識破了,李瑄會另想其他辦法。

    這一天,李瑄終於來到海遊鄉。

    這是孫六的家鄉,這裏更慘,有許多房屋被燒燬。

    李瑄決定在海遊鄉待幾天再走,試試能不能釣到魚。

    在海遊鄉第三晚,天剛黑下,羅興跑來向正在吃飯的李瑄說道:“將軍,海上突然出現數十艘船。”

    “快馬加鞭通知陳將軍!”

    李瑄吩咐傳令兵騎三馬去傳訊。

    終於被他等到了。

    他下令千牛衛不要急着戰鬥,海賊上岸後駕車向內陸跑。

    將海賊往內陸引,給鐵騎發揮的空間。

    如果能一下抓住吳令光最好,但必須做兩手準備。

    把海賊的船截下來,抓獲上面的船手。

    海賊老巢一定要被覆滅,否則以臨海這種環境,海賊必會再壯大。

    “跑啊!”

    “海賊來了!”

    海遊鄉諸裏也有巡邏的百姓,有過幾次遭遇,不再報任何僥幸心理,連連攜幼扶老逃離家中。

    等海賊走後再回來。

    雖然房屋可能不在,糧食也會被洗劫一空,但總歸能保住性命。

    海賊們從出現到下船,一共半個時辰。

    “快快快,有一個大商隊停留在遊海鄉,車的的絹夠兄弟們都穿上新衣服,一定要抓住他們……”

    海賊首領催促海賊們趕緊追擊。

    他正是讓李隆基都唸叨的海賊王吳令光。

    此次聽說有大生意,他親自出馬。

    而後一羣披頭散髮的海賊嗷嗷叫地衝上來。

    “那野外的篝火,一定是他們!”

    吳令光到遊海鄉的邊緣後,指着數團彷彿指引他們的篝火說道。

    他們不再直奔村子,迅速衝到篝火旁。

    “可惡,他們駕車跑了。追!”

    吳令光大喝一聲。

    獨馬拉絹,一定跑不快。而且據說這商人還有上百名護衛。

    至於官兵?

    他們根本不怕,因爲幾年來,他們寇掠沿海,如入無人之境。

    好像官兵怕了他們一樣,即便偶爾遇到,也掉頭就跑。

    起初吳令光也認爲有詐。

    但連續五六年都這樣,他麾下越來越多,甚至多過一郡官兵。

    這也使吳令光越來越膽大,寇掠時無所顧忌。

    他潛意識認爲,天老大,海老二,他老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