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李瑄亦是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落葉凋謝字數:3542更新時間:24/06/26 20:35:21
    “拔悉密投降!”

    頡跌伊施可汗見李瑄烏蘇米施挾在腰間,勒馬停下。

    不想死,也不想被羞辱。

    哪怕這也很恥辱!

    剩下的突厥貴族知無力回天,紛紛停馬受降。

    唐軍騎兵衝過來,將他們團團圍住。

    “已經無路,還逃什麼?將他綁了。”

    李瑄將烏蘇米施可汗丟下馬,向麾下吩咐。

    幾名士兵下馬,將烏蘇米施可汗如糉子一樣綁起來。

    至於拔悉密頡跌伊施可汗,讓他與突厥貴族待在一起。

    他的分量,遠沒有突厥烏蘇米施可汗重。

    拔悉密汗國建立也才一年,在草原上幾無影響力。

    擒獲他,對李瑄來說只能算錦上添花。

    不說DTZ、西突厥,就是後突厥也建立六十多年,真正制霸草原,讓大唐吃過苦頭。

    “帶我去見你們的聖人,我突厥汗國願意臣服。”

    烏蘇米施可汗身爲階下囚後,才向李瑄喊道。

    “他說什麼?”

    李瑄問阿史那扶汶。

    阿史那扶汶將烏蘇米施的話重複一遍。

    “國家都已經沒了,才想着臣服?去年聖人傳詔時,給過你機會,可惜你沒把握住。”

    烏蘇米施的天真,讓李瑄覺得可笑。

    毗伽可汗時代,再也回不去了。反覆無常,李隆基不能容忍突厥存在於北方。

    草原需要新換一個主人。

    李隆基也需要徹底滅亡突厥的赫赫武功。

    “我可以給將軍許多財寶,可以把寶刀和帽子也給將軍。只要將軍放過我,那些都是將軍的,沒有人會知道。”

    烏蘇米施可汗語氣軟下來,以財富誘李瑄。

    “那已經是我們的。伱失去象徵着尊位的帽子,丟棄象徵着武力的寶刀,什麼都已不在。你落到回紇手中,必死無疑。乖乖跟我回長安,聖人高興,或許會饒你一命。讓你如頡利可汗一樣,安享晚年。”

    聽到阿史那扶汶的轉述,李瑄嗤笑一聲。

    他撿起華而不實的寶刀,看到不太能禦寒的帽子。

    以李隆基的虛榮,不會直接殺死烏蘇米施可汗,多半會封個閒官,幽禁在長安養老。

    李瑄見烏蘇米施氣急敗壞地咆哮一聲,不用想,就知道他在罵人。

    便不再理會他。

    果然在死亡士兵的馬上,找到二十幾個袋子。

    袋子中全是珍珠玉石,價值不菲。

    “待回靈武,售賣其中一包,獎勵諸位將士。”

    李瑄拿起一包財寶,向士卒們說道。

    唐軍戰鬥,所獲得的戰利品,主將有資格將一部分獎勵士卒,激勵士氣。

    朝廷認可這樣的做法。

    同時,士卒獲得戰利品需要上交,但會獲得戰利品價格一成的補償。

    募兵制度下,只要打仗,並在戰場活下來,就很容易發財。

    如薛錯在安西從軍三年,就弄到不少錢財,所以能打扮成衣着華麗的遊俠去刺殺京兆少尹。

    “拜謝將軍!”

    將士們驚喜,皆半跪拜謝。

    能跟着李瑄這樣的將軍戰鬥,是他們的榮幸。

    李瑄擡手示意士兵免禮。

    卸下胡人貴族的兵器,讓他們在隊伍中間。

    將烏蘇米施可汗綁在馬上,由阿史那扶汶牽着。

    李瑄原路返回。

    戰死唐軍的屍體,他們要收攏就地埋葬。

    即便天寒地凍,他們也無法帶回去。

    這裏距離豐安軍城,即便騎馬,也得一個多月。

    曠野捐軀,也是軍人的宿命。

    只能將他們的衣物帶回去,立衣冠冢,將撫卹交給他們的家人。

    李瑄率隊回程的時候,與率隊而來的磨延啜相遇。

    李瑄將手放在馬槊上,下令戒備。

    他心中並不害怕,如果回紇人敢亂來,他就把這不到兩千人給衝了。

    磨延啜爲讓唐軍放下戒備,獨騎上前。

    “磨延啜!”

    李瑄這才發現是他的熟人。

    不過磨延啜可不是省油的燈。

    磨延啜也認出率軍的唐將,是他見過一面的豐安軍使李瑄。

    起初他以爲李瑄是以門蔭入軍者,能力平平。

    李瑄降伏寶馬後,他改變對李瑄的看法,當時就覺得此非凡人。

    前不久,草原上傳來李瑄在賀蘭山一戰的消息。

    以五六千人戰五萬騎,殺死一半人,最終使突厥左廂諸部崩潰。

    據說在那一戰,李瑄斬了包括主帥頗黎在內的數十將,殺死上千人。

    草原上的大小部落,無不震驚。

    包括磨延啜和他父親骨力裴羅。

    怪不得剛纔看唐軍斬殺上千人,才戰死幾十人。

    “李將軍,有幸與你再見。”

    磨延啜主動向李瑄問好。

    “回樂城一別,我也一直記掛着你。”李瑄見磨延啜未下馬,他也在馬上拱手回禮。

    “將軍您天下無雙,又生擒突可汗和拔悉密可汗,就算一千年後,草原也會記住您的名字。只是不知道如何處置他們。”

    得知是李瑄這個狠人後,磨延啜不再奢求獲得烏蘇米施。

    他領教過李瑄的口辯。他自以爲能說會道,卻在李瑄面前啞口無言。

    硬來更不行。

    先不是說他能否打敗李瑄率領的唐軍。

    一旦開戰,有一個唐軍逃跑,就會爲回紇引來災禍。

    唐軍一人三馬,必定能逃跑一些。

    身爲骨力裴羅最看重的兒子,他知道父親的目標是接受大唐聖人的冊封。

    這樣回紇就可以慢慢蠶食草原上的其他部落,盡擁匈奴故地,積蓄力量。

    “當然是交給聖人處置。”

    李瑄含糊其辭。

    “李將軍遠道而來,現天寒地凍,雪下不止。不如隨我們回牙帳,那裏有美酒美人的溫暖。”

    磨延啜向李瑄邀請道。

    “恐無福消受。現突厥汗國已經覆滅,可汗活捉,我等要儘快回去,向王帥覆命。”

    李瑄不想多事,越早回去越好。

    “也罷!祝李將軍加官進爵,早日節度。”

    磨延啜情商很高,知道李瑄不想多說,遂拱手向李瑄告辭。

    未殺死烏蘇米施,雖不完美。但草原上已經沒有和他們回紇抗衡的部落。他們遲早能一統草原。

    “我也祝願回紇汗國可儘快建立,後會有期!”

    李瑄回覆一句後,率騎從回紇騎兵不遠處而過。

    “統領,爲何不將唐軍攔下,突厥可汗對我們很重要。酋長下達死命令,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磨延啜回隊伍後,他手下一名脾氣暴躁的大將問道。最起碼也要讓唐軍交出烏蘇米施,再放唐軍離開。

    “你知道老虎在叢林俯下身子,蒼鷹從天空飛撲而下,是要幹什麼嗎?”

    磨延啜臉色微變,冷聲向這名暴躁的大將反問道。

    “那是捕食!”

    暴躁大將未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脫口而出。

    “李瑄亦是!”

    磨延啜回望唐騎的背影。

    他將李瑄騎馬持槊的樣子,比喻成老虎蒼鷹捕食。寓意一旦與李瑄發生衝突,他們會如獵物般,被撕成碎片。

    此成爲一個典故,在回紇流傳下來。將來也會進入“唐史”之中。

    ……

    李瑄的歸途沒有來時匆忙。爲防止烏蘇米施凍死,李瑄用好幾層獸皮,將他包裹得嚴嚴實實。

    一路下雪。

    連戰馬吃草,都要唐軍輔助。

    用五天時間,才來到橫嶺西的帳篷處。

    士兵們終於可以暖和一下,好好休息休息。

    李瑄在營帳休整,等大雪停下。

    攜帶的糧食吃完,他們將繳獲的戰馬殺死,煮馬肉吃。

    三天後,雪停。

    李瑄這才收營出發,踩着厚厚的積雪返回。

    又過十天,他們回到渾義河。

    “李將軍,你終於回來了。”

    程圭奉王忠嗣之命,率領一萬騎一直駐紮在此。

    “勞程將軍和將士們久等!”

    李瑄向程圭拱手道。

    “王帥爲我們留下不少牛羊,將士們在軍營天天煮肉吃,滋潤得很。李將軍此行有沒有完成目的?”

    滿面紅光的程圭擺了擺手,當即又問。

    “不僅擒獲突厥可汗,還順手獲得拔悉密可汗。”

    李瑄向程圭回覆。

    “啪!”

    “千里奔襲,擒兩可汗,這是爲將者夢中才能想到的豐功偉績。李將軍經此一役,必青史流芳。”

    程圭一拍手掌,滿目羨慕。

    他沒有嫉妒李瑄,因爲他佩服李瑄的勇力。

    這種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的事情,他自認爲難以做到。

    “我只是運氣而已。”李瑄謙虛道。

    擒突厥可汗,確實有很大的運氣成份。

    如果烏蘇米施可汗有血性,與王庭共存亡。他不會有一點機會。

    “準備煮羊肉,爲豐安軍接風洗塵。”

    李瑄和程圭聊一會後,得知李瑄這段時間一直殺馬爲食,程圭立刻向麾下吩咐。

    當晚,豐安騎兵終於換一種口味。

    兩日後,豐安軍和唐軍收拾完一切,向靈武郡進發。

    中途又下一場大雪,足足二十多天時間,到十一月底,才回到回樂城,結束三個月的征戰之旅。

    探馬先行向王忠嗣稟告李瑄擒拿兩可汗的消息。

    所以李瑄到回樂的這一天,王忠嗣帶着將領、佐吏,以及靈武郡的官吏,親自出城迎接。

    而這樣的事蹟,早已傳遍回樂城,百姓們都知道豐安軍使李瑄,是一名神勇無敵的將領。

    率九百騎千里奔襲,擒拿兩可汗,短短一句話,可以讓人腦補無數畫面。

    回樂城是邊塞重要的商城,往來的胡商非常多,李瑄的事蹟,對他們衝擊力巨大。

    要將這消息告訴他們部落酋長,以後一定要避免和大唐發生衝突。

    大唐如果派遣李瑄這樣的將領討伐,誰能御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