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大雪滿弓刀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落葉凋謝字數:3645更新時間:24/06/26 20:35:21
    從戰報上,李瑄得知回紇和葛邏祿已經攻破拔悉密的牙帳。

    頡跌伊施可汗率領殘部,投靠突厥汗國牙帳。

    現在回紇可以集中所有力量,與突厥牙帳大戰。

    “攻破突厥左廂,收服這些部落,遷河套邊境,我大唐的戰略已經完成。我軍可以不費一兵一卒,坐等突厥覆滅。”

    王忠嗣觀形勢,不想在冬天的時候用兵,讓士兵們凍傷,凍死。

    突厥左廂、右廂那麼多部落都被大唐打敗、收服,突厥汗國的覆滅只是時間問題。

    凜冬將至,大雪將覆蓋原野,累月不化,再跋涉數千裏,必然會有大量唐軍非戰鬥減員。

    “王帥想的周到啊!突厥汗國已沒有力量翻身。”

    李瑄知道,歷史上大唐對後突厥的進攻,就是在此刻畫上句號。

    大唐雖然沒有直接參與對後突厥的滅亡,但王忠嗣先破右廂,再破左廂,又使用離間計。基本上是一手策劃後突厥的覆滅。

    威逼突厥王庭的目的已經達到,已經可以勝利回國。

    “七郎先前說要親自擒獲對聖人不敬的烏蘇米施可汗,現在還有這種想法嗎?”

    在李瑄遺憾的時候,王忠嗣突然又問。

    “男兒在世,誰不想效霍去病故事!”

    李瑄不掩飾自己的心思,對王忠嗣直言道。

    “數萬騎去追突厥可汗,所得不如所失。七郎需要多人呢?”

    王忠嗣又問李瑄。

    “只需要豐安軍麾下九百騎,但需一人三馬,皆配明光鎧甲。”

    李瑄激動不已。

    他聽出王忠嗣不願意興師動衆,但如果只派少數士兵,就擒獲突厥可汗,王忠嗣還是願意嘗試的。

    很明顯,在朔方軍諸將中,王忠嗣看到李瑄有這樣的潛力。

    “我同意七郎的請求。等我獲得更多線索後,七郎再出發。”

    王忠嗣微微點頭,同時還不望提醒李瑄:“本帥不會強求你完成壯舉。敵人若勢大,可以依三馬避戰。頂級的戰功還需要運氣,或許沒過幾日,回紇就會將烏蘇米施的首級傳過來。”

    “末將明白。”

    李瑄拱手聽是。

    就食的時候,李瑄和王忠嗣一起享用香噴噴的羊肉。

    這一次獲得上百萬只牛羊,大軍少不了肉吃。

    王忠嗣還分給那些運送糧草輜重的民夫一些牛羊肉。

    至於突厥左廂諸部,他們吃唐軍的糧食,給他們換換口味。

    在等待的時間,李瑄沒閒着,他率領麾下九百騎,適應一人三馬。

    李瑄也嘗試在奔跑的時候換馬。

    七日後,王忠嗣又將李瑄召入帳中。

    “五日前,突厥牙帳聯合拔悉密頡跌伊施,在嗢溫水上游與回紇骨力裴羅率領的回紇主力大軍一戰。烏蘇米施再次敗北,他能調動的騎兵不會超過兩萬人,突厥貴族草木皆兵,已經有離開燕然山,向北而逃。七郎可以行動了。”

    王忠嗣將密報交給李瑄。

    “王帥,末將一定傾盡全力。”

    李瑄不能確保擒獲烏蘇米施。

    “嗯!落幕了,冬天也來了。我要逐漸將突厥左廂諸部和軍士、民夫撤回大唐。渾義河會駐紮一萬騎策應你。”

    王忠嗣準備在下雪前凱旋而歸。

    “末將告辭。”

    李瑄拱手退下,點麾下僅剩的九百餘騎。

    除了羅興、薛錯,李瑄還有親衛十一名。

    他們的明光甲內,都裹着厚厚的纊衣。

    馬上攜帶有牛肉乾、水、糧食,還有帳篷、馬匹飼料。

    人人配弓,囊五十箭,持長槍。

    真要大戰,或者追逐的時候,馬上的東西可以捨棄。

    士兵們騎上一匹馬,又將牽兩匹馬。

    除了一匹攜帶物品的戰馬,另一匹馬可隨時換騎。

    他們從渾義河最南起,並沒有順渾義河而走,而是從偏僻崎嶇的曠野奔行。

    李瑄分五十士兵作爲探馬,到前方百里外探查。

    其他馬以快步兩刻鐘,慢步一刻鍾的方式快速疾馳。

    一日便可行進二百多裏。

    四天後,他們到達嗢昆水以南的橫嶺。

    突厥牙帳就在嗢昆水的源頭,背靠他們心中的天山。

    李瑄下令在橫嶺西最偏僻的丘陵駐紮。

    這裏荒無人煙。馬匹在這裏啃乾草都不會被發現。

    順着嗢昆水而上,只需要一百多裏就能到突厥牙帳。

    但李瑄在不清楚突厥牙帳動向的時候,不敢太接近。

    如果烏蘇米施和突厥貴族知道有一隊唐軍來臨,他們就會功虧一簣。

    李瑄所派遣的探馬,都穿着皮衣、帶着羊皮帽,喬裝成突厥牧民的模樣。

    兩天後,一股寒流直下,天氣變得驟冷,士兵們凍得哆嗦,只能縮在帳篷中烤火。

    戰馬不怕冷,冒着風寒照樣尋找乾草吃。而且朔方的馬基本都是突厥馬,更耐寒。

    “將軍,我們無法靠近,不知突厥牙帳的騎兵數量。這兩日天氣陡寒,回紇在整兵,向突厥牙帳而來,估計很快就會再次對上。”

    包裹地嚴嚴實實的探馬回來向李瑄稟告。

    “嗯!一旦回紇攻入突厥牙帳,突厥堅持不了多久。戰鬥一開啓,立刻回來向我稟告。”

    李瑄向探馬吩咐。

    “遵命!”

    探馬領命離開。

    李瑄在帳篷中窩了半天,走出呼口新氣。

    天陰沉沉的,像是要下雪一樣。

    苦等讓李瑄很不適,但李瑄此時只能等待。

    翌日清晨,探馬又報,回紇已向突厥牙帳發起進攻。

    突厥騎兵應戰,雙方殺在一起。

    “機會來了!”

    李瑄下令士兵們將帳篷遺棄在此,將飼料餵給戰馬。

    一個時辰後,李瑄率領近九百騎,以快步的方式奔襲。

    士兵們輪換三馬,下午就到達突厥牙帳附近。

    “將軍,三個時辰前,突厥的狼旗趁大戰的時候,向北而去。”

    李瑄與一名探馬相遇。

    “你確定是突厥烏蘇米施可汗嗎?”

    李瑄鄭重詢問。

    “突厥牙帳有一種衣着鮮豔的鐵甲騎士,那是突厥的近侍軍。最少五百鐵騎,兩千騎兵護送着大量車馬。隊伍中還有拔悉密的旗幟,屬下懷疑拔悉密的頡跌伊施可汗也在其中。”

    探馬將細節告訴李瑄。

    烏蘇米施逃離的時候,只有一些貴族自行跟隨,並沒有帶上那些普通的牧民,所以逃跑的速度不慢。

    向北逃跑,是尋找河泊十八部、以及再往北的小部落。

    王庭一向鄙視那些小部落,不賜予他們高官。如果過去,必然寄人籬下。

    但總比失去性命好!

    “那一定是突厥可汗。”

    李瑄點頭。

    拔悉密的牙帳被攻破後,頡跌伊施可汗來投靠烏蘇米施,以圖東山再起。

    但烏蘇米施也自身難保。

    “能否繞過王庭的戰場,去追擊突厥可汗?”

    李瑄又問探馬。

    現在突厥的騎兵還在和回紇的騎兵大戰,李瑄可不想參與進去。

    “很難。我軍需要通過嗢昆水的橋樑,才能對突厥可汗進行追擊。我軍一人三馬的動靜,一定會驚動回紇人。”

    探馬搖頭回道。

    嗢昆水發源於鬱督軍山,突厥王庭又在嗢昆水的源頭附近。

    想不被發現,只有繞過鬱督軍山。那樣的話,就別想去追擊了。

    “只能強行通過!”

    或許回紇意識到烏蘇米施已逃跑,也在追擊。李瑄必須嘗試一番。

    “帶我們去嗢昆水的橋上。”

    李瑄向探馬吩咐一聲後,九百騎飛奔而去。

    越是靠近突厥牙帳,周圍回紇騎兵越多。

    看到清一色的明光甲和大唐的戰旗,回紇士兵很吃驚。

    怎麼會突然冒出一隊大唐的精騎?

    回紇欲立汗國,耗盡力氣滅突厥汗國,根本不敢去惹如日中天的大唐,他們只能稟告自己的上司。

    在嗢昆水的橋前,一名回紇大將攔住李瑄,用漢語問:“敢問天兵來此有何貴幹?”

    “奉王帥之命,幫助回紇部戰勝突厥汗國。”

    李瑄向回紇大將喊道:“快讓開,我們要過河。”

    “將軍且慢,突厥只剩殘兵敗將,我們酋長請您到帳中一敘。”

    回紇大將制止李瑄,並向李瑄邀請道。

    “我等奉命協助,如果不出一點力,王帥定會怪罪。我們看到有一隊突厥騎兵逃跑。待將他們擊潰,再去拜見伱們酋長。”

    說完,李瑄不待回紇大將同意,讓高鍇打頭,強行過橋。

    回紇騎兵不敢阻攔,只能眼睜睜地看着越來越多的唐軍騎兵涌上橋。

    回紇大將無奈。

    他心裏清楚李瑄要去追擊烏蘇米施和頡跌伊施。

    兩個可汗離開的時候攜帶大量財寶,回紇也是不久前才發現他們已經逃跑。

    回紇人以爲李瑄是來搶財寶的。

    但他不能強行制止。

    回紇汗國想要建立,必須有大唐帝國點頭,值此關鍵時刻,不能有一絲冒犯。

    李瑄帶着親衛最後過河,揚長而去。

    一路追擊百里,逐漸黑夜。

    此時,天空中突然飄起鵝毛大雪。

    他們迎風追擊,飛舞的雪花打在臉上,如同刀片一樣。

    士兵們來的時候,李瑄就告訴他們要行霍去病故事,擒拿突厥可汗。

    這是男兒一生中最英雄的時刻。

    他們不畏風雪,熱血沸騰。

    “將士們,突厥可汗攜帶車輛,他們一定跑不過我們一人三馬。”

    “風雪亦阻擋不住我們的腳步,今我吟詩一首,祝願我們旗開得勝,擒拿可汗。”

    “月黑夜風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通俗易懂的小詩,即便不識字,也能理解其中的意思。

    因爲他們正在大雪紛飛的夜晚,幹這樣的事情。

    他們的盔甲上,他們的長槍上,他們的弓上,他們的刀上,都落滿積雪。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有的士兵能將李瑄的詩重複,有的士兵只吼出四個字:

    擒拿可汗!

    感謝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終於有時間了、易安、7s的打賞。多謝讀者老爺們的月票、推薦票、訂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