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新任軍使盧瑜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落葉凋謝字數:2465更新時間:24/06/26 20:35:21
    “莎莎……”

    馬蹄踏着黃沙,來到豐安軍城外。

    一邊是波瀾壯闊的黃河,一邊是一望無際的沙漠。

    李瑄來到了真正的邊塞,一股豪情壯志產生。

    他的威名,必從這裏開始。

    “來者何人?”

    這時,一隊巡邏的騎兵執刀,飛奔至李瑄面前質問。

    “新任豐安軍副使,李瑄。”

    李瑄駐馬挺胸,向這一隊騎兵回覆。

    “有何憑證?”

    這些騎兵看李瑄的眼神不對味,讓李瑄出示證明。

    “敕牒在此,叫判官過來見我。”

    李瑄拿出敕牒,向這隊騎兵吩咐。

    豐安軍的構成,他已經瞭如指掌。

    正常情況下,是軍使一人,副使二人,判官一人,推官兩人,典軍四人。

    司兵、司騎、司胄、司倉、城防各一人。

    衙將八名。

    執鼓十二人,吹角十二人。

    斥候營內有一百名探馬,兩百匹馬匹。

    還有一些輔助人員,雜役僕從。

    八千豐安軍士兵,騎兵五百人,弩兵五百人,弓手一千人。

    剩下六千名步兵中,有跳蕩軍五百。

    唐初的時候,唐軍着甲率有百分之七十左右。

    在盛唐大發展以後,正式軍隊的着甲率已經到達百分之百。

    着甲,指的是皮甲、鐵甲,沒有任何防禦的布甲,不被稱爲甲冑。

    鐵甲製作繁瑣,不可能人人都披鐵甲。

    在豐安軍中,披鐵甲的除了最精銳的五百跳蕩軍,就是排兵佈陣最前列的五百陷陣士卒。

    豐安軍的騎兵都是輕騎,所以只披輕甲。

    而這些軍種,都分若干個隊。

    每隊五十人,設押官一名統領,隊頭一名,副隊頭兩名,執旗手一名,副執旗手兩名,火長五名。

    軍中各司其職,尊卑有序,涇渭分明。

    “軍使賞功罰過,難道副使就不可以了嗎?”

    見他們無動於衷,李瑄言語一厲。

    他在決定調走陳回光的那一刻起,就知道想要立威不容易。

    雖然調走陳回光是錯誤的決定,但李瑄心裏一直有準備。

    “是,將軍。”

    巡邏騎兵不敢再怠慢。

    軍令如山,特別是王忠嗣統帥朔方軍的時候,治軍極爲嚴謹。不服從上級,重則可處死。

    一騎入城稟告。

    李瑄來到城下等候片刻,看見一名身穿布衣的男子快步出城。

    此男子鬍鬚稀疏,看起來很儒雅,他就是豐安軍的判官,柳錫。

    軍中判官多是文官出身,輔佐一軍將領,處理公務。

    “豐安軍判官柳錫拜見將軍。”

    柳錫見李瑄後,還沒有看敕牒,就先行禮。

    “免禮吧!”

    李瑄下馬,將敕牒交給柳錫,並出示魚符。

    “將軍一路勞頓,請入軍城歇息。”

    證明身份無誤後,柳錫向李瑄請道。

    柳錫出自河東柳氏,開元二十四年進士及第。

    他不是豐安軍那些只會意氣用事的粗人,明白李瑄所代表的是什麼。

    李瑄年僅十六,就被皇帝任命爲豐安軍副使,前途無量。

    當初王忠嗣十八歲任代州別駕,不也是備受爭議嗎?

    “我身爲副使,要先拜見正使。請柳判官引我過去。”李瑄向柳錫要求道。

    陳回光離開後,原本另一名的副使盧瑜,被任命爲正使。

    “將軍這邊請。”

    柳錫以爲李瑄會倚仗身份,瞧不起正使。現李瑄主動提出,柳錫懸着的心放下。

    這幾日軍中傳李瑄一定是個紈絝子弟,目中無人。

    寥寥幾語,柳錫發現李瑄氣度不凡,應該不是傳聞的那樣。

    軍使府,在豐安軍城的東南。

    傳話後,盧瑜讓李瑄進入。

    “拜見將軍。”

    盧瑜也是一個文官出身的將領,身材適中,年約四十多歲。

    凡爲軍使,即便沒有掛上將軍的職位,一律可稱將軍。

    就如節度使,被稱爲“帥”、“上將”一樣。

    盧瑜的職事官領的是靈武果毅都尉,只是六品官。

    這個官職實際上和散官沒什麼區別,都是標榜身份的官職。

    雖然李瑄的品級高於盧瑜。

    但在使職差譴的制度下,他就得受盧瑜節制。

    “太年輕了,戰場上要小心一點,否則我難以向左相交代。”

    看了李瑄一眼後,盧瑜不冷不熱地說道。

    “沙場之上,只有軍人,沒有宰相的兒子。既爲將,當以死報效國家。”

    李瑄沒有因盧瑜的話起情緒,而是正顏正色地說道。

    “柳判官,將左相公子安排在原來陳將軍的院落,那是軍城中最好的住所。”

    盧瑜沒有與李瑄多說一句,他吩咐柳錫爲李瑄準備居住之地。

    這一句話,意味深長。

    李瑄知道,這盧瑜是把他架在火上烤。

    但他默不作聲,與盧瑜一起離開軍使府。

    “柳判官,隨便爲我找個房屋就行了。”

    軍使府的門口,李瑄向柳錫吩咐。

    他如果在原來陳回光的院子住下,一定會激起更大的軍憤。

    他又不是傻子。

    新任的豐安軍使,對他不善啊!

    李瑄無法確定盧瑜是爲陳回光出氣,還是其他什麼原因。

    “可是軍使有吩咐……”柳錫一臉難色。

    “這樣的選擇,我身爲副使應該有資格吧!聖人的賞賜,有品德的臣子不去接受,難道聖人會去治罪嗎?更何況聖人推崇將領與士兵同甘共苦,我的吃住,一切從簡就是了。”李瑄鄭重地向柳錫說道。

    “將軍說得對,我這就去安排。”

    柳錫是聰明人,知道不能去拒絕李瑄。

    一刻鍾後,柳錫帶李瑄來到軍府不遠的一處小院裏。

    按制,李瑄會分到兩名奴僕,照顧衣食起居。

    加上羅興,這小院正好夠住。

    即便如此,也比普通士兵的條件好太多了。

    “柳判官,軍城中的士兵,爲何對我不太友好,我剛上任,沒得罪過誰吧?”

    房屋收拾好後,李瑄在院中,請柳錫坐下。

    此時,已經是晚上,羅興在一旁掌燈。

    “嗯……”

    柳錫一時說不上話,心裏吐槽你不是明知故問嗎?

    “或許是士兵們對您有些誤會。”想了想,柳錫只能含糊其辭。

    “他們是不是以爲我和我父親,故意罷免陳將軍,讓陳將軍回兵部當閒職?”

    李瑄不再打啞迷。

    “可能吧!”

    柳錫訕訕一笑。

    “素聞陳將軍作戰勇猛,善待士卒,士兵們關心他是對的,但陳將軍即將高升,士兵們總不能去阻攔吧!”

    李瑄向柳錫透露這個信息。

    通過觀察,李瑄發現判官柳錫,是個有想法的人。

    現在眼看新任軍使對他不友善,他需要再操作一番。

    寫信回長安,請李適之將陳回光,加以實權,提升品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