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爭龍之受肯定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仁者爲鬼字數:5737更新時間:24/06/26 20:23:47
    徐度的當頭喝問威勢十足,侯勝北沒有露出一絲一毫的畏縮神色。

    爲將之道,當先治心。

    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可制利害,可以待敵。(注1)

    他知道這是徐度的考驗,回答的結果,將會決定這位軍方重鎮今後對自己的態度。

    侯勝北不卑不亢地拱手抱拳:“這一戰,請主帥拭目以待,”

    見他態度沉靜,沒有被自己的厲聲和氣勢震懾嚇住,也沒有因爲話裏包含的期待沾沾自喜,徐度點了點頭。

    語氣隨即改爲平和:“那麼你且說說看,此戰的關竅何在?”

    侯勝北此前早已思考推敲過本次戰役,不假思索便道:“此戰的關鍵不在戰前、戰中,而在戰後。”

    “哦?”

    這個出乎意料的回答,引起了徐度的興趣。

    本以爲這個年輕人會說些三路兵馬的安排,以及如何與敵軍作戰,不想卻冒出了這麼一句。

    “小輩,還未開戰,就已經在考慮戰後之事,是不是太好高騖遠了!?”

    徐度覺得還是要好好敲打一下這位同僚之子,免得他誤入歧途。

    雖然被斥責,侯勝北的表情仍然不變:“那麼我就班門弄斧,先講一講此戰方略,如有見得不到之處,還請主帥指正。”

    他開始講述對自軍戰法的理解。

    “華皎此前多造大艦金翅,水軍強盛,必然起兵沿湘江北上,與後樑水軍會師於巴陵。”

    “湘州、後梁兩軍,力分則弱,如不會師合兵來戰,恐被我軍分斷各個擊破,形勢簡單明瞭。”

    “巴州刺史戴僧朔已然從賊,敵軍從巴陵順流而下,郢州是下一個兵家必爭之地。”

    侯勝北說到這裏有些惋惜,平定留異一戰,戴僧朔曾經單刀奮戰,護住了阿父。

    唉,這次只怕是保不住他了。

    “北周援軍從襄樊南下,三支部隊合力奪下郢州,華皎就在大江南岸獲得了新的支點,反過來將我朝上下游的領土一分爲二。”

    “一眼死雙目活,無論是繼續進兵還是抵抗討伐大軍,叛軍的形勢都會變得有利。”

    “而我軍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吳明徹的三萬兵馬先發郢州,郢州刺史程靈洗乃是宿將,後繼又有淳于量的五萬大軍爲援,彼此實力相當,短期內將會是對峙的局勢。”

    “冠武將軍楊文通、巴山太守黃法慧,加上我們這一路,三萬人馬從陸路繞行湘州側後。再加上武州都督陸子隆,東、西、南三面圍攻,華皎派駐留守湘州的部隊必然難以抵擋。”

    “主將此策,就是要點死華皎的一眼,擊其根本。”

    徐度聽他講得在理,微微頷首。

    不過這些是已經擺在明面上的行動,能夠看得出來也不足爲奇。

    “北周相隔太遠、後樑僅江陵一州之地,都無力來援。”

    “華皎要麼放棄攻擊郢州退守湘州,要麼尋求和淳于量、吳明徹等短期決戰。我軍主力只要維持不大敗,就能繼續牽扯住三方聯軍。”

    “等到我軍攻克湘州老巢,俘其士卒家小,軍心渙散的華皎就只剩下最後一搏之力而已,主力穩紮穩打,勝算極高。”

    侯勝北一口氣講完,當初王琳來攻,不就是湘州的根基被奪,只得鋌而走險麼。

    戰事的本質萬變不離其宗,看透之後都是相通類似。

    “主帥既然提出這個軍略,想必早已通盤考慮,自然比我更加清楚戰事接下來的推演。”

    這小輩,果然不是大言炎炎。

    老夫提議的這個作戰方案,被他說得清楚明白。

    徐度繼續提問道:“姑且認爲你說得有理,那麼你說的關鍵在於戰後,又是何意?”

    侯勝北應道:“此戰獲勝不難。問題在於擊敗了華皎之後,我軍進逼到何等程度,其中的分寸卻是重要。”

    徐度饒有興趣地問道:“你以爲我軍應該進兵到哪裏呢?”

    侯勝北沒有直接回答:“首先需明確一事,北周此次來援,絕我朝先前之好,固然有錯在先,但是我方是否不依不饒,有意與其掀起國戰?”

    他自問自答道:“想必是沒有的,兩國傾力交戰,白白讓北齊得利而已。”

    “既然如此,便當小施懲戒,留下未來交涉的回旋餘地。”

    侯勝北在地圖上指出兩地:“魯山之地乃是我朝舊地,當初爲了交換安成王歸國,理當取回。西可至魯山,北可至公安,與江陵隔江相對。這樣就對江陵形成了東南兩面的包夾之勢。”

    “但是,江陵則不宜攻取。”

    徐度聽他這麼說,問道:“後梁不過苟延殘喘,我軍趁勝追擊,盡取荊州之地,畢其功於一役難道不對?”

    侯勝北搖頭道:“江陵乃荊州精華,是後樑的根據之所,與巴蜀相鄰,北周以此地作爲和我朝的緩衝。如果要取江陵滅後樑,北周無論是礙於面子,還是爲了阻止我朝取此要地威脅巴蜀,必然傾力支援。”

    “目前我朝還沒有做好與北周全面開戰的準備,適宜步步緊逼,但是處處當留一線。”

    “與北周以漢水爲界,屯兵公安。我軍水師佔優,會當有變,江陵旦夕可至,不必急於一時。”

    侯勝北講完,想起了阿父當年的教誨。

    戰爲何?

    於大局如何、於外交如何、於後續形勢如何、於本國情勢如何,戰至何等分寸,爲大將者,不可不詳察啊。

    徐度嘆息道:“沒想到你年紀輕輕,比很多大將都看得清楚,更兼能夠剋制住求勝慾望。這很是難得。”

    “可惜有些人自視甚高,求功心切,我也難以約束。”

    侯勝北知道這多半說的就是吳明徹了。等到擊退了三方聯軍,他肯定不會滿足於駐足大江南岸,一定會想要趁勝攻打江陵,立下取地滅國之功的吧。

    “爲了我朝未來,看來是需要做些準備了。”

    徐度苦笑道:“我軍本次作戰,你權且做一份具體計劃來看。”

    侯勝北知道自己的回答,得到了徐度認可。

    見他意興闌珊,臉帶倦容,施了一禮便退了下去。

    ……

    吳明徹的三萬軍乘金翅快船先到,擺出了襲擊華皎軍的姿態。

    金翅乃是容納三十名戰士的小型戰船,行動敏捷迅速,方便大量製造。湘州木材竹材豐富,華皎此前奉命製作,軍中也擁有大量的金翅艦。

    雙方於白螺相持,不時爆發小規模的戰鬥。

    宇文直率領的北周軍到達魯山,令元定以步騎萬人圍郢州。(注2)

    程靈洗並其子程文季堅守城池抵抗。

    華皎的艦隊與吳明徹相持,未分勝負,聽聞北周援軍來到,於是率兵自巴陵順流乘風而下,與權景宣的水軍會合。

    聯軍的氣勢更盛,意圖與南朝大軍決戰。

    淳于量的五萬軍乘坐大艦,到達夏口,於沌口和三方聯軍的水軍接戰。

    見敵軍船艦衆多,諸將恐懼,一時不敢上前。

    安南將軍、吳州刺史魯悉達之弟,信武將軍、都督南豫州諸軍事、南豫州刺史魯廣達首先率驍勇之士直衝敵軍。

    戰船交舷相互碰撞,魯廣達憤怒大呼,登上艦樓激勵士卒英勇作戰。由於風疾浪高,戰船搖擺轉向,魯廣達失足跌入江中,溺水良久,幸好被撈上救起。(注3)

    安前將軍徐世譜從弟,安遠將軍徐世休被弩箭射中戰死。(注4)

    初戰不利。

    ……

    吳明徹隨之率軍趕到,兩部合流聲勢復振,商議破敵之策。

    軍司蔡景歷獻了一計,如今敵我兵力相當,都是八萬。

    船艦數量也大致相等,哪方都無必勝把握。

    水戰以拍杆炮石弩箭爲主,不妨先以小船出戰,令其消耗敵軍大艦的火力。

    拍杆放下再要拉起費時費力,炮石弩箭也是數量有限,此時我軍大艦再以拍杆和強弩攻擊,敵軍不就沒有還手之力了麼?

    淳于量和吳明徹面面相覷,覺得這算什麼計策?

    先行出陣的那些小船,等於就是讓他們送死。

    雖說戰場上士卒的用處就是彼此消磨和兌子,但是直接當成消耗敵軍遠程器械的炮灰,他們還有些武人尊嚴,不太能夠接受這種戰法。

    蔡景歷積極建言,最後說到沌口對我軍來說,可是不祥之地,此前周文育、侯安都等都是在這裏兵敗被擒。

    見兩將沉默不語,蔡景歷主動攬下了招募敢死之士的差事,以金銀賞賜引誘,召集了數百條小船,數千名軍中將士擔任這個任務。

    ……

    光大元年,九月

    徐度、楊文通等率軍星夜兼程,由嶺路襲擊湘州,輕易破城,盡獲華皎所留軍士家屬。

    “胡鬧!”

    徐度看了報捷的軍報,氣憤地扔在地上,重重一掌擊在桌上。

    “無計破敵也就罷了,居然拿敢戰軍士的性命作爲消耗。這種下三濫的計策,淳于量、吳明徹居然也會採納!”

    侯勝北拾起軍報,讀道:

    “量、明徹募軍中小艦,令先出當西軍大艦受其拍;西軍諸艦發拍皆盡。然後量、明徹以大艦拍之,西軍艦皆碎,沒於中流。西軍又以艦載薪,因風縱火。俄而風轉自焚,西軍大敗。”

    短短幾行字,侯勝北彷佛看到了鋪滿大江之上的碎木殘櫓。

    士氣高昂,乘坐小船充滿勇氣出戰的我軍將士,在敵軍大艦一輪輪的兇狠攻擊之下,被碾壓傾覆,被砸得粉碎。

    先鋒勇士的屍體和殘肢,把江面染上了一抹血紅。

    而我軍跟在其後的大艦,此時再趾高氣昂地駛出,用炮石拍杆攻擊無力還擊的敵艦,耀武揚威地宣告勝利。

    這場勝利,是何等的無恥。

    徐度怒氣勃發:“我等壯士臨陣,可信者唯三而已:手中軍器、身邊同袍、將帥指揮。”

    “用數千勇敢之士的性命爲炮灰,換來一場決戰的勝利,卻失去了軍中最爲基礎的信任,將來誰還敢請纓擔任這種先鋒!?”

    “伱這小輩都懂的事情,有些人活了一輩子就是不能理解。雖說兵不厭詐,但是對自家弟兄總要有條底線啊……咳咳。”

    徐度一口氣喘不過來,咳了起來。

    “他們可能覺得結果可以掩蓋一切,哪怕再卑鄙的勝利也是勝利。”

    徐度又讀了一遍軍報,語氣中帶着無奈和悲哀:“我時日已然無多,將來軍中就是這等小人的天下了。”

    “從主公起兵之時的新鮮壯烈,變爲腐朽沉悶,進而無恥卑鄙,這樣的軍隊……咳咳。”

    他劇烈地咳嗽起來,喘息着嘶聲道:“你還年輕,不要被他們同化污染了啊!”

    侯勝北默默點頭,這不僅是徐度,要是阿父健在,一定也是如此希望的。

    不對,如果阿父還在,他絕不會允許軍中變成這樣的。

    須知赳赳武夫,才是國之幹城啊。

    他無言地遞上了下一步的行動計劃,佔領湘州後,北上攻取巴陵,形成前後夾擊之勢。廣發箭書檄文,動搖敵軍士氣,然後決戰。

    這本該是一場更爲堂堂正正的勝利的。

    徐度將這份計劃翻過,覆在案頭,長嘆一聲。

    ……

    武州都督陸子隆此時也出兵前來會合,徐度的軍勢更盛。

    華皎與戴僧朔乘坐單舸逃走,過巴陵,不敢登岸,徑奔江陵。

    北周衛國公宇文直亦收攏敗軍,退歸江陵。

    追究此戰敗北的原因,宇文直彈劾權景宣驕傲恣縱,兼納賄貨,指麾節度,朝出夕改,所以將士憤怒,莫肯用命,欲繩之以軍法。

    權景宣乃太祖舊臣,之前東征有功,朝廷不忍加罪,遣使就軍赦免。

    宇文直年輕氣盛,覺得丟不了這個面子,歸罪於後梁的柱國殷亮。

    樑主蕭巋知其冤枉,然而作爲附庸,不敢違背上國之命,只得誅殺殷亮。

    陳郡長平殷氏。

    至此,大江南岸只剩郢州城下的元定一支孤軍。

    江面被南朝舟師隔斷,沒有船艦接應過江,程靈洗和程文季率軍在後銜尾追擊。

    這位北魏皇族後裔、大將軍元定進退無路,但是勇氣不減,斫竹開徑,且戰且走。

    不愧是二十多年前邙山一戰中,殺入東魏軍長槍叢中,奪矛陷陣的猛將。

    元定一路撤至巴陵,城池已爲徐度軍所攻克,再無退路。

    “你覺得該如何處置這支北周軍?”

    徐度問侯勝北。

    “北周軍戰力尚存。兵法雲,歸師勿遏,圍師必闕,窮寇勿迫。當使縱去,以計取之。”

    “計從何出?”

    “可以僞與結盟,許之還國。待其解仗渡江之際,一舉擒之。”

    王僧辯給船賺宋子仙,還有之前阿父給賀若敦船讓其退走,都是現成可抄的作業。

    就看元定上不上鉤了,此計不成,包圍攻打便是。

    “哦?違約就不卑鄙了麼?”

    侯勝北昂然道:“將帥之責,在其一身。若是違約能少流我軍一人之血,這卑鄙無信的罪名,由我當之,又有何妨?”

    “好個當之呀,侯安都有個好兒子啊。”

    徐度終於忍不住感嘆:“本次作戰,老夫數次考較於你。”

    他一一歷數。

    眼光超出了軍爭本身,不限於一城一地一戰得失,誠然不易。

    一路行軍紮營,攻城作戰,中規中矩,可見起於行伍,積累紮實。

    更難得的是明白軍隊基礎爲何,不至於不顧底線,不擇手段。

    然而毫不迂腐,敢於用詐,能夠堅守本心毫不動搖。

    “我兒徐敬成就遠不如你了。以後你多多提契他吧。”

    侯勝北遜謝不敢,他一個啥都不是的白身,誰提攜誰啊。

    這場平叛戰役本身平淡無奇,但是能夠受到阿父同僚的肯定,卻是讓侯勝北頗爲欣喜。

    ……

    徐度遣使與元定交涉。

    一開始元定懷疑其中必有詭詐,欲力戰死之。而長史長孫隆及諸將等多勸元定媾和,於是同意與徐度等刑牲歃血盟誓。

    元定解除武裝渡河之際,南朝軍隊突然發起攻擊,盡俘其衆,得馬四千匹,擒元定。

    後梁大將軍李廣,打馬而逃,卻被一快捷如奔馬之人趕上拿下。

    二名重要俘虜送詣丹陽。

    數月後,元定憤恚而死。

    一場近二十萬人的四方大戰就此落幕,起兵至分出勝負,不過四個月。

    華皎黨羽,曹慶、錢明、潘智虔、魯閒、席慧略等四十餘人伏誅。

    岳陽太守章昭裕,章昭達之弟;桂陽太守曹宣,高祖舊臣;衡陽內史任忠,嘗有密報;河東太守劉廣業爲劉廣德之弟,此四人得以獲免。

    ……

    大軍回師還朝,凱旋而歸。

    看看離建康不遠,一日紮下營寨,侯勝北被徐度叫去。

    “來,和老夫賭上一把。”

    侯勝北有些懷疑自己的耳朵,徐度在說啥,軍中賭博?

    雖然早先聽阿父說你嗜酒好博,可現在老將軍你好歹是我朝的軍部首席,這麼做影響不好吧。(注5)

    徐度拿出了五個骰子,看樣子他是認真的。

    樗蒲之戲,早而有之。

    這五個骰子稱爲五木,上黑下白,悉爲兩面,一面塗黑畫犢,一面塗白畫雉。

    本來還有棋盤,設兩關,執六馬,分子三百六十。

    彼此輪流投擲五木,按照結果的行動步數,移動六馬依次抵達敵關,有如軍陣衝殺。

    如今嫌此玩法麻煩,就以擲骰結果比較大小,以定勝負。

    全黑者爲盧,其採十六。

    二雉三黑爲雉,其採十四。

    二犢三白爲犢,其採十。

    全白爲白,其採八。

    此四者爲貴採。

    開爲十二,塞爲十一,塔爲五,禿爲四,撅爲三,梟爲二,六者雜採。(注6)

    “你先擲。”

    聽徐度這麼說,侯勝北無言拿起五木,連擲十把,把把都是盧。

    毛喜訓練他時,也曾被驚住,這小子手法絕妙,運氣之好,堪稱賭神。

    徐度也不擲了,他閉上眼睛緩緩說道:“爲將者,不惟有勇武智謀,運氣也是極重要的一面。看來你確實得了天命庇佑。”

    “爲了我朝未來,老夫的確也該做一些事情了。”

    徐度自言自語說完,猛然睜眼,就和出征那時一樣,鬚髮賁張,神情激憤。

    “二十年後,等到你成爲軍部重鎮之時,莫忘了還我軍本來面貌!”

    -----------------

    《地名對照》

    白螺:今監利縣東南八十四裏白螺鎮

    夏口:今武漢市黃鵠山(蛇山)東北

    沌口:今武漢市漢陽區西南,即古沌水入長江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