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迎世子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仁者爲鬼字數:5121更新時間:24/06/26 20:23:47
    一場關鍵決戰,決定了一方勢力的興衰。

    北齊軍先前以魯山爲兵站據點,柵口戰敗後棄城而走。

    南豫州刺史程靈洗乘勝追擊,佔領了魯山。

    王琳逃至湓城,還想集合離散將領士卒再戰,卻沒有幾個人願意歸附。

    是啊,主力敗北,湓城被北周軍圍困,根據地的湘州更是在後樑蕭詧和北周軍的聯合攻擊之下陷落,還能看得到翻身的可能麼?

    在這種情況下,依然誓死跟隨的,真的是世間難得的忠義之士了吧。

    王琳只好與妻妾左右十餘人投奔北齊。

    ……

    戰前,王琳安排侍中、丞相左長史袁泌、御史中丞劉仲威典兵,侍衛奉立的僞帝蕭莊。

    戰敗之後,親隨皆散。

    袁泌以輕舟送蕭莊來到邊境,拜辭而還,投降新朝,詣闕請罪,陳蒨深以爲義。

    袁泌出身陽夏袁氏,爲左光祿大夫袁敬之弟,曾先後侍奉鄱陽王蕭範、侯景、王僧辯、王琳,如今終於棄暗投明。

    劉仲威則繼續侍奉蕭莊前往歷陽,投奔北齊。

    劉仲威,南陽涅陽人,少有志氣,老終於鄴城。

    ……

    陳蒨下詔:”衣冠士族、將帥戰兵陷在王琳黨中者,皆赦之,隨材銓敘。”

    王琳勢力,土崩瓦解。

    輕車將軍、司州刺史,曾經斬殺益州之主蕭紀父子的樊猛及其兄樊毅率子弟部曲歸降。

    蕩寇將軍、巴陵太守,曾經將吳明徹打得片甲不留的任忠攜子任幼武歸降。

    被北周四萬大軍圍困多日的郢州,王琳敗北,陳兵將至的消息傳來,北周軍解圍而去。

    留府孫瑒召集了將佐:”吾與王公同獎樑室,勤亦至矣。今時事如此,豈非天乎!”

    於是遣使奉表,舉長江中游之地來降。

    而被南川三位刺史包圍的新淦,聽聞王琳敗訊,熊曇朗的部衆離心。

    周迪、黃法氍、周敷攻拔其城,俘虜男女萬餘口。

    熊曇朗逃入村中,村民斬之,傳首建康,盡滅其族。

    ……

    大軍一路進軍至湓城,討伐王琳餘黨,所向皆下。

    陳蒨以太尉侯瑱都督湘、巴、郢、江、吳五州諸軍事,鎮湓城。

    召侯安都引軍班師,凱旋還朝。

    -----------------

    討平王琳逆賊,盡有中游之地。

    平定南川叛黨,後方一時無憂。

    這是陳霸先都沒有完成的事業,陳蒨不禁躊躇滿志。

    就在得意洋洋之際,一個令他坐立不安的消息傳來。

    陳霸先的嫡子,陳昌從北周回來了。

    ……

    當初西魏攻陷了江陵,世子陳昌和陳蒨的二弟陳頊皆被送於長安。

    陳霸先即位後,屢次請求北周送還,北周宇文黑獺這只老狐狸總是口頭答應,實際奇貨可居,不予送還。

    現在陳霸先一死,北周不等本朝請求,立刻主動送還陳昌,無疑是想看到本朝內亂,趁機漁利。

    畢竟陳霸先的餘威猶在,昔日跟隨的老臣舊將依然健在,執掌着朝中大權。

    自己則是登基不久,黨羽尚未來得及安插朝中。

    陳昌是陳霸先嫡親血脈,太后章要兒健在,屆時如果要求自己退位讓於陳昌……

    想到此處,陳蒨不禁打了個冷戰。

    幸好王琳起兵東下時,陳昌受阻不能前行,止步居於安陸。

    現在王琳兵敗,陳昌重新啓程出發。

    算算時間,安陸到建康,一千五百裏路程,走水路無需一月,也就到了。

    不行,這事還是得找侯安都商量。

    放眼滿朝文武百官,只有他敢作敢當,也有這個能力和魄力。

    當初擁立自己,侯安都果斷無比,這次相信他也會站在自己這邊的吧……

    -----------------

    陳蒨召見侯安都,故作從容道:”太子將至,須別求一籓爲歸老之地。”

    侯安都不假思索回答道:”自古豈有被代天子!臣愚,不敢奉詔。”

    陳蒨心中大定,試探着問道:”朕有一女富陽,年方及笄,才容尚可。聽聞侯卿有一子,今年加冠,正好年貌相當,不知……”

    侯安都毫不猶豫答道:”小兒久在軍中,粗野不識禮節,非公主良配。“

    陳蒨以爲他在謙退:”侯卿過謙了。令郎此前入國子學,先帝考較親口稱善,御封殄寇將軍,豈會是無才之輩?此次柵口再立戰功,本當提拔,一發許配公主,升任駙馬都尉,你我君臣結個親家,豈不傳爲美談?”

    侯安都還是推辭:”小兒不才,此亦不敢奉詔。陛下勿慮,我親自去迎世子陳昌便是。”

    陳蒨有點不太明白侯安都的想法,讓兒子娶了公主,成爲一門外戚,有何不好?

    這樣彼此放心,自己也可委以重任,倚爲長城。

    侯安都主動請命承擔處理陳昌的事情,表明了站在自己這邊的立場,卻又不肯答應彼此聯姻。

    此人想法,實不可解。

    見侯安都堅辭不就,陳蒨也就罷了結親之念。

    ……

    陳蒨在朝中放出陳昌歸來的消息,令羣臣商議,以觀朝堂風向。

    百官紛紛上表,雖然沒人提出要陳蒨禪位這種意見,然而皆請加陳昌爵命。

    陳蒨暗暗心驚。

    於是詔以陳昌爲驃騎將軍、湘州牧,封衡陽郡王,食邑五千戶,加給皁輪三望車,後部鼓吹一部,班劍二十人。

    湘州,還在後樑和北周手裏呢。

    揚、南徐、東揚、南豫這核心四州可不能給,就連剛平定的江州也不行。

    -----------------

    侯安都回到府中,在廳堂中獨坐了一個下午,直到晚間。

    侯夫人數次催他來用飯,侯安都只推說沒有胃口。

    侯敦侯祕撒嬌無用,只有侯勝北出馬,問阿父是怎麼了。

    侯安都沉默半響之後,將去迎接陳昌的事情說了。

    侯勝北覺得迎接世子有何難,阿父要煩惱得連飯都吃不下。

    就算世子脾氣不好難伺候,不過忍耐路上數日而已,大不了孩兒陪你跑上一趟。

    侯安都盯着兒子,看得他毛骨悚然,難道這裏面還有不爲人知的內情?

    片刻之後,侯安都決心已定:”好!我兒便隨爲父一同前往,屆時就由你來負責接待世子的隨行人員。”

    既然話已出口,侯安都把陳蒨想許配公主的事情也提了一下。

    侯勝北大贊阿父英明,皇帝女兒有什麼好的。(^_^)

    又不禁有些好奇,問阿父爲什麼會拒絕。

    “我只是爲了主公留下來的大業着想而已,若是成了一樁買賣交換,如何向九泉之下的主公交待。”

    侯安都說罷,斜視一眼:”再說你這小子的心思,我當爹的會不明白?皇帝女兒有什麼好的。哼,虧你說得出口!“

    侯勝北這才發現自己這句話大有語病,無暇思考阿父說的買賣交換是指何事,赧然訕訕道:”阿父知我。”

    ”今年你也二十了。“

    侯安都嘆道:”等辦好了這趟差事回來,就給你行冠禮吧。前些日你阿爺寄信來,身體有些不好。待加了冠,你代我回去探望一番,盡盡孝道。“

    這一晚,侯勝北見到阿父和得知陳霸先過世那天一樣,長吁短嘆,飲了不少酒。

    ……

    去迎接世子還有些時日,自從柵口之戰勝利歸來,侯勝北和幾個好友忙着戰後諸事宜,清點彙報人馬和武器損失,申請補充。

    還有評定彙報功勞,撫卹傷殘軍士,管理和交割俘虜,盤點戰利品等一堆事務需要處理。

    忙碌過程中,侯勝北好奇地發現一件事。王琳軍的湘州兵俘虜中,頗有一些蠻人。

    他想到杜之偉之前沒有細講的南蠻,就去找國子學的老師請教。

    有博學之士告訴他:

    所謂南蠻,種類衆多。

    蠻人,分佈於南北疆界,東至淮南,西達江漢,多以郡縣地名命名其聚落,如晉熙蠻,五水蠻,武陵蠻,五谿蠻,竟陵蠻,湘州蠻,武寧蠻,司州蠻,雍州蠻等。

    俚人,分佈於湘廣之間,有時亦稱蠻,但與淮南江漢之蠻,並非一族,其聚落稱爲洞。

    溪人,散在南境諸州,爲山野賤戶,血緣文化與漢人相通,故遠較蠻俚易於同化,多信天師道,溪人之聚落亦稱爲洞。

    僚人,南蠻之別種,分佈於荊州西界,主要是樑益二州,寧交廣三州亦有。

    山越,揚州之蠻族,孫吳期間已剿滅大半,數量甚少,但仍未完全同化,偶有作亂。

    ……

    原來如此,那麼冼姨的百越應該是俚人了。

    自家世居嶺南,也算是俚人溪人一流。

    王琳驅使的,就是五水、武陵、五谿、竟陵、湘州的這些蠻人吧。

    那國子學老師又道:”歷朝於多蠻之地立左郡右縣,又有校尉,護軍,都護等專司震懾討伐。校尉多用所治的刺史兼領,惟南蠻校尉多以重臣居之。”

    “元嘉二十二年討緣沔蠻,移一萬四千口於京師,用作外戚之奴僕,僅此一例而已。”

    “朝廷既不徙蠻族於文化較高之地域,對南方諸州亦缺乏開發教化之政策,故南方蠻族的漢化進程較爲緩慢。“

    侯勝北覺得有點可惜。

    這些蠻族老實聽命,打仗勇不畏死,倒是當兵的好苗子。

    不過誰又會願意爲了幾千蠻兵,在邊境未開發之處,埋頭數年甚至更久,推行教化呢?

    侯勝北一陣好奇過後,就把此事拋到了腦後。

    ……

    中書侍郎袁憲和黃門侍郎王瑜也從北齊出使歸來了,永定元年出發,整整過去了三年。

    侯勝北就去攛掇徐陵老師,是不是請他們說一說這幾年北齊發生的變化。

    北齊最大的變化,就是去年十月,皇帝高洋死了。

    徐陵也對北齊那位皇帝最近這些年的行爲頗感興趣,當下請二人過府一敘。

    高洋的軼事,那真是怎麼也說不完,又冒出來許多新的傳說。

    他的三弟永安王高浚,其母王氏嫁給高歡當月就有了身孕,一度被懷疑是不是親生骨肉。

    不過高浚這孩子十分聰明,小時候和二哥高洋一起覲見時,見高洋流鼻涕,就責備左右:”何不爲二兄擦鼻子?”

    就爲了這件事,讓高洋一直記恨在心了。(注1)

    而七弟上黨王高渙爲韓氏所生,他被高洋惦記上的原因更爲離奇。

    當時有術士言:”亡高者黑衣。”

    所以高歡每次出門,都不想看到和尚,因爲他們穿的是黑色僧衣。

    高洋則是有一天問左右道:”何物最黑?”

    回答是:”無過於漆。”

    因”漆”與”七”同音,高洋嚴重懷疑七弟就是”那個人”,命人召來鄴城,要好好問上一問。

    這什麼神邏輯?

    高渙很瞭解這位兄長的神經質,殺了使者逃亡,最後還是被捕。

    高洋把兩位弟弟關進地牢的鐵籠裏,吃喝拉撒在一處。

    就這樣關了足足一年,高洋想到去探望一下,看弟弟們過得好不好。

    見到兩位弟弟蓬頭垢面的慘狀,高洋十分激動,引吭高歌,令二人和之。

    兩位弟弟自然是惶恐悲傷,聲音發顫。

    高洋被感動的流淚了,就想赦免了他們。(注2)

    此時九弟高湛跳了出來,進言道:”猛虎安可出穴!”

    一句話,送了兩位哥哥的性命。

    高洋隔着籠子,親手拿槍就刺,又命壯士劉桃枝亂槍刺之。

    高渙力大無窮,槊來便接住折斷。

    高洋見奈何弟弟不得,下令亂投薪火,活活燒殺二人,然後填以土石活埋。

    之後挖出來一看,皮發皆盡,屍色如炭。

    高洋把兩位兄弟的妃子,賜給殺了他們的家奴。

    侯勝北震驚了,雖然不是一個媽,好歹也是一個爹生的,竟能狠心到如此地步?

    他聯想到自己即將出生的同父異母的兄弟或姐妹,不禁有些惴惴。

    ……

    去年正月。

    尚書右僕射崔暹卒,高洋前往弔喪,謂其妻曰:”頗思暹乎?”

    崔暹之妻對曰:”思之。”

    高洋曰:”那我就送你去見他。”

    於是手斬其妻,擲首牆外。

    ……

    過了三個月,僕射高德政因進諫不成,稱病不起。

    然而中了另一位宰輔楊愔的謀略,高德政聽說自己被外放冀州刺史,就說病好了。

    高洋大怒,叫到跟前道:”聽說你病了,我來替你鍼灸。”

    高洋採用放血療法,用小刀刺得高德政渾身冒血,又命劉桃枝斬掉了他三根腳趾。

    高德政的妻子內心不安,拿出許多寶物想寄放到朋友家中。

    高洋前往串門,正好看到,怒道:“我的倉庫中還沒有收藏這樣的東西!”

    一問之下,都是東魏元氏的賄賂。

    於是高德政、其妻、其子都做了刀下鬼。

    ……

    再過了三個月。

    東魏皇族元氏也糟了毒手,起因卻是不由令人苦笑。

    彭城王元韶,此人謙虛隱忍,又是高歡女婿。高洋剃了他的鬍鬚,讓他穿上女子服飾,如此這般,元韶也忍了下來。

    這一日高洋問了他一個問題:”漢光武何故中興?”

    天知道元韶那一日腦袋是不是被驢踢了,隨口答道:”爲誅諸劉不盡。”

    嗯,王莽沒殺乾淨劉氏,秀兒才有了機會。

    我高洋乃英雄天子,可不會犯同樣的錯誤。

    於是東魏元氏宗族七百二十一人,皆斬於東市,嬰兒投於空中,承之以槊。

    屍體悉數棄於漳水,剖魚往往得人爪甲,鄴城人爲之久不食魚。

    高洋又使元氏諸囚自八丈高的金鳳台各乘紙鴟躍下,放起人肉風箏。

    偶有運氣好平安降落的,活活餓殺之。

    而正確回答了問題的元韶也被幽禁絕食,咬衣袖而死。

    元韶,你真該上徐陵老師的課,學習一下溝通話術啊。

    袁憲和王瑜說起這些超越倫理常識之事,由於都是耳聞目睹,聲音都是發抖的。

    每一次聽到這位齊帝的事蹟,侯勝北都會刷新認知的下限,覺得雖然是敵國,碰到這種至尊也真夠倒黴到家了。

    ……

    又過了三個月。

    高洋終於死了。

    聽說齊帝臨死的時候,對六弟高演道:”奪則任汝,慎勿殺也!”

    這讓侯勝北覺得,齊帝的腦子其實是正常的,他很清楚自己幹了些什麼。

    又不禁覺得可笑,臨死才這麼說,有意義嗎?

    不過北齊的後繼者再怎麼昏聵狂孛,也不太可能和高洋一樣吧。(^-^)

    -----------------

    《地名對照》

    魯山:今仙桃市沔陽東北,與漢口的魯山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