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抗北齊之絕糧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仁者爲鬼字數:4285更新時間:24/06/26 20:23:47
    自從徐嗣徽等來襲,建康城中便是人心惶惶。

    六年前叛軍荼毒,縱兵燒殺搶掠。臺城百餘日攻防,無論貴賤天天提心吊擔,不知何時禍事便會落到自家頭上。

    三年前王僧辯擊走叛軍,本以爲得以救贖,拯民於水火。卻不曾想官軍與賊軍一般無二,同樣滷掠京邑,拷奪百姓。

    光復之日,哭號慘叫之聲卻震響京邑,何其諷刺。

    種種可怕情景,至今仍然深深印刻在建康軍民的記憶裏。

    侯夫人沒有親身經歷過兵禍,於恐怖處理解不深,只是擔憂能否擊退敵軍。

    蕭妙淽卻是親眼見過一幕幕的人間慘狀,每日食不知味,夜不能寐。

    侯勝北見狀大爲憐惜,就是由於他的請求,蕭妙淽才重新回到建康。不料再度遭遇兵災,內心不禁深感自責。

    他白天要跟隨阿父在軍營處置軍務,待晚間回到府邸,便和蕭妙淽一起用餐勸食,說些閒話,好言安慰。

    “淽姊放心,陳霸先已經率軍回到建康,此戰已有應對方略。“

    他把從阿父之處聽來的話語學說一番:“齊師若分兵先據三吳之路,略地東境,則時事去矣。今可急於淮南因侯景故壘築城,以通東道轉輸,分兵絕彼之糧運。使進無所資,則齊將之首,旬日可致。”

    蕭妙淽不通軍事,聽他說得貌似有理,又或是由於看到他的態度自信滿滿,心下稍安。待哄她睡下,侯勝北才去自行歇息。

    其實他不知道陳霸先有苦難言,局勢可不如他想象中樂觀。

    陳霸先原有三萬餘人馬,突襲王僧辯後收其一部,不過四萬不到。

    因東揚州未平,周文育率軍萬餘,與陳蒨、沈恪的本地新招之兵,與杜龕戰於吳興。

    杜龕兵衆,斷據衝要,水步連陣相結,恐怕非一朝一夕能平定。

    徐度引軍數千,於冶城防禦姑孰的五千齊軍。

    京口爲兵家重地,又分去數千兵馬留守。

    陳霸先手上可用之兵不過二萬而已。

    而當面之敵,便有盤踞在石頭城的徐嗣徽、任約的叛軍五千和柳達摩的北齊軍萬人,兵力幾可與自己相拮抗。

    更有北齊大都督蕭軌,率兵屯於江北,虎視眈眈。

    如果浪戰,只怕一敗不得翻身,就要將建康拱手讓人。

    幸而之前侯安都正確判斷形勢,防禦得力,抵擋住了敵軍首輪襲擊,自軍毫無損失。

    陳霸先又暗自慶幸自己決斷迅速,行動果斷。回軍之時義興和吳郡已平,否則局面更加糟糕。

    一方面等待陳蒨和周文育等儘快討平杜龕,回軍支援;一方面亦知北齊也在動員大軍,後續的援軍實力只會遠遠凌駕在已方之上。

    僵持於己不利,不可不採取行動。

    陳霸先於是問計韋載破敵之策——便是侯勝北安慰蕭妙淽的那番話。

    其中絕糧之任,便是落到了侯安都的肩上。

    陳霸先撥五千兵,分三路而出。

    一路,侯安都率軍二千,夜襲胡墅絕其糧秣。

    一路,周鐵虎率軍二千,於板橋浦斷其運輸。

    一路,韋載率民夫於大航築侯景故壘,杜棱率軍千人守之。

    侯安都和周鐵虎兩路都是水軍,兩位主將又同是位列仁威將軍,品級相當,只不過一個是心腹愛將,一個是新來降將,對話內容就不是那麼友好了。

    “久聞侯將軍掌管水軍,一手遮天,本將初來乍到,還請多多關照哪。”

    周鐵虎聲音粗野,一聽就是猛將之流。

    侯安都聽出弦外之音:“周將軍有話請直說。”

    “好,同是爲主公效力,爲何撥與我的船艦皆是破舊小船?”

    侯安都解釋道:“建康水軍歷經兵亂,冰消瓦解。今方重建,武備鬆弛。”

    “休要唬我,當初隨王僧辯一路而來,舳艫百里,戰艦千艘,都去哪裏了?”

    侯安都見周鐵虎憤怒,知道不能敷衍,便道:“既然周將軍問及,請隨我來。”

    ……

    兩人來到水寨,卻見數百條小舟正整裝待發,不停有人在往上堆積柴火油料。

    都是小船,每條僅能載三五人而已。

    位於中央的旗艦乃是一艘鬥艦,堪堪容納百人,周圍十餘條小型艨艟,能載五十人,並未使用大艦樓船。

    “周將軍,這便是我今夜出擊的艦隊了。”侯安都指着鬥艦上正在忙碌的一人道:“那便是小兒。”

    “胡墅爲北齊糧倉重地,侯將軍你就憑這些小船去突襲他們?”

    “周將軍,我們是奇兵。”

    侯安都輕聲道:“用最小代價斬獲絕大戰果,才是兵法之要。“

    “話雖如此……”

    ”北齊還有大軍在後,現下溫存實力,正是爲了決戰之時!”

    侯安都語氣溫和,然而話裏表達的意志堅定不移。

    “好吧。”

    周鐵虎一跺腳:“侯將軍既是一片公心,周某便拼上了這條性命,也要斷了北軍糧道。”

    侯安都深深施了一禮:“周將軍,侯某知道其中頗有勉強爲難之處,先行謝過了。”

    “瓦罐不離井口破,將軍難免陣上亡。周某死戰便是。”

    見周鐵虎燃起戰意,昂然就要離去,侯安都叫住了他:“周將軍,恕在下多言。這幾條赤馬舟倒是可以帶去。追亡逐北之際,想必能用得上。”

    “哈哈哈,赤馬舟,好彩頭。”

    周鐵虎一陣狂笑:”多謝侯將軍,那就祝彼此馬到成功。告辭!”

    -----------------

    天色漸黑,入夜。

    侯安都坐於鬥艦之中,侯勝北隨侍在後。

    斥候船先行,數百條船艦駛出軍港,來到大江之上。

    船隊成扇形鋪開,分爲前後三陣。

    第一陣乃是二百條火舫——其實就是收集的民間小船,增設一個紮緊的柴火堆而已。

    第二陣是侯安都的鬥艦和一衆艨艟。

    第三陣也是四百條火舫,和第一陣的區別在於後面系了一條小舟。

    侯勝北問道:“阿父,這次出擊的士卒,有些頗爲面生,是從別處調來的部隊?”

    他每日裏隨侯安都巡視軍營,絕大部分的軍士大多認識熟悉,本次出戰,卻有數百人從未曾見過。

    水上作戰不穿甲冑,旗艦之外也不立旗幟,看不出屬於哪一部的軍士。

    侯安都表情鬱郁並未回答,只說了一句稍後便知,便沉默下去。

    不一時,斥候船來報,胡墅的敵軍船艦都已入港。

    敵軍水寨燈火通明,防備甚嚴,不能抵近偵察。

    侯安都下令,第一陣的二百條火舫前進,駛到敵軍燈火照不到之處待命。

    餘艦保持隊形不亂,依次跟隨在後。

    ……

    此時夜空唯有一輪明月,幾點星辰,大江如墨,百步之外便是一片黑暗。

    數百只船艦在夜半時分,沉默地駛向北岸,只能聽到近處船隻划水的嘩嘩聲,很快又被江流蓋住。

    遠處一片亮光,那便是此次的目標,北軍水師營寨。

    白天,軍糧軍馬等物資,就是由這裏的船隊裝載,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南岸的石頭城。

    爲防南軍襲營,水寨各處點亮松明火把,終夜不熄。望樓上的瞭望軍士緊盯江面,觀察有無異常。

    侯安都的任務,就是毀掉這處水寨,燒掉這支船隊,斷絕石頭城敵軍的補給生命線!

    偷襲幾乎是不可能的,只要行至火光能照到之處,必然被敵軍哨兵發現。

    敵軍一旦反應過來,要麼封閉水寨,嚴防死守。要麼主動出擊,驅逐我軍來襲部隊。

    如果水寨封閉關上柵門,我軍火舫衝不進去,就燒不到停泊在裏面的敵軍船隊。

    必須引出敵軍的護衛艦隊,排除干擾。

    同時令敵軍敞開水軍營寨大門,才能放手攻擊運輸船隊。

    而要讓敵軍主動出擊,就得讓他們發現我軍,並且覺得有勝算——需要提供一個誘餌,執行一場必敗的襲擊。

    侯安都命人傳令,第一陣進軍,直擊敵營。

    夜晚旗幟不清,金鼓不行,這最初的命令一旦發出,也就是最後的命令了。

    “小北,你之前不是說有些軍士面生麼。這幾百人是招募而來,並非我軍將士。”

    侯安都嘆了口氣:“那些都是在叛軍之亂中失去了至親所愛,家破人亡,生無可戀之人。”

    ”!!“

    接到軍令,第一排的火舫開始向着敵軍水師營寨前進。

    江風中傳來了隱約可聞的歌聲;“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

    有一船和道:“魚戲蓮葉東喲。”

    又一船和道:“魚戲蓮葉西喲。”

    更多的船和道:“魚戲蓮葉南喲,魚戲蓮葉北喲。”

    ……

    歌聲中,船隊衝到火把照耀範圍內,北軍哨兵已經發現了這二百條衝過來的小船,警戒部隊開始射箭阻擊,水軍營寨內也有了動靜。

    “魚戲蓮葉東喲,魚戲蓮葉西喲,魚戲蓮葉南喲,魚戲蓮葉北喲。”

    有些船被弩機攢射,船伕身亡,漂在江面。

    有些被重弩射中,直接散了架,屍骨無存。

    更多的船在靠近之後,點燃了柴堆,名副其實地成爲一條條火之船,向北軍水寨衝去。

    燃燒着的火舫自殺式地撞在水柵上,被一一攔住。

    弩箭射得愈加兇狠,歌聲轉爲悲愴淒涼。

    ”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復落,人死一去何時歸。”

    “蒿里誰家地,聚斂魂魄無賢愚。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踟躕。”(注1)

    ……

    片刻之間,歌聲從稀疏到消逝,只剩餘音嫋嫋,鬼哭啾啾,很快又被大江洗去。

    二百火舫的殘骸,漂浮在江面,火焰噼噼啪啪,燒得作響,如同盞盞冥燈。

    侯安都見狀揮揮手,第二陣的鬥艦和艨艟駛出了黑暗。

    北軍見又是一撥船艦來攻,同樣弩箭伺候。

    只是這次來襲的船艦保持了距離,又是蒙了皮革防護的艨艟,幾乎毫髮無傷。

    看到敵軍才區區十餘艘就敢來襲,想必和此前的火舫一樣,不惜性命想要拼死一搏。

    那就成全了你們這些不惜命的南朝島夷!

    北軍的水寨大門緩緩打開,清理了燃燒的水柵和仍然在燃燒的火舫等障礙。

    數十艘戰船,在一艘大艦的指揮之下,氣勢洶洶地追殺過來。

    侯安都的戰船順流而下,往南岸逃去。

    兩支船隊一追一逃,離開水寨漸遠。

    四百只船突然幽靈般地從黑暗中出現,直撲北軍水寨而去!

    此時水寨已然門戶大開,水柵也已提上,障礙被第一陣的火舫燒得發脆,一衝即過。

    護衛戰艦已被引至下游,一時無法調頭逆流而上,只能眼睜睜看着這四百條火舫衝入了自家水寨之中。

    操縱火舫的士卒瞄準一艘艘停泊在港內的運輸船隻,如同一隻只待宰的羔羊,點燃柴堆狠狠撞了過去。

    兩船即將相撞之際,將士們將裝載的引火之物點燃,一件件向船上、向岸上拋擲過去。

    待盡數拋出,燃起大火,才解開聯繫,跳入後面的小舟返回。

    沖天火起。

    這一次,不再是星星點點,而是一片連綿的火海。

    ……

    此戰,燒卻齊軍船隻千餘艘。

    又有周鐵虎截斷北軍糧道,獲運舫米數千石,生擒北徐州刺史張領州。(注2)

    又有大航的壁壘築成,杜棱率軍防護,晝夜巡警,綏撫士卒,未常解帶。

    北軍也於倉門、水南立兩柵,以爲長久攻略之計。

    兩軍相持,鹿死誰手,勝負尚未可知。

    而大江上的那點點船火,依舊在侯勝北的眼前和心中燃燒不熄,久久揮之不去。

    -----------------

    注1:西漢無名氏《薤露》、《蒿里》

    注1:高祖遣侯安都領水軍夜襲胡墅,燒齊船千餘艘。周鐵虎率舟師斷齊運輸,擒其北徐州刺史張領州,獲運舫米數千石。

    《地名對照》

    冶城:南京市秦淮區朝天宮一帶

    胡墅:今南京市北長江北岸

    板橋浦:今南京市西南板橋鎮附近

    大航:今南京市秦淮河朱雀橋一帶

    倉門:今南京市城石頭城東北地勢較高處倉城之門

    水南:今南京市秦淮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