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湘州叛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仁者爲鬼字數:3324更新時間:24/06/26 20:23:47
    大寶三年,八月。

    登基稱帝的蕭紀率軍出蜀。

    川者,穿也,水穿地而流曰川,大江出蜀故名川。數條大河在蜀中匯入大江,有外水岷江、中水沱江、內水涪江,蕭紀此次便是由外水東下。

    蜀中士卒足有十餘萬,蕭紀留一萬守成都,一萬守北益州,屯兵防守劍閣,當然也不會忘記了陰平小道的守備,畢竟鄧艾偷渡的故事才過去三百年不到。

    蕭紀以永豐侯蕭撝爲益州刺史,守成都,令兒子宜都王蕭圓肅爲副。

    自己盡起十萬大軍,浩浩蕩蕩向荊州而來。

    先前蕭繹派遣萬州刺史宋簉襲擊了世子,不,皇太子蕭圓照的白帝城。又拘捕鎖拿自己的次子,西陽太守蕭圓正。

    說好的地擬孫劉,情深魯衛呢?

    蕭紀君王度量,並沒有因此動怒興兵,想要討伐蕭繹。

    他出兵的原因,是因爲兒子蕭圓照告知自己,叛亂未平,侯景已攻破了荊州。(注1)

    確實很久沒有從荊州過來的使者,毫無消息傳來,蕭紀這次是誠心誠意地想幫助七哥。

    可是七哥蕭繹不這麼想。

    異人陸法和親自運石填江,三日而江水分流。

    築二城於峽口,橫之以鐵鎖相連,攔江斷峽。

    蕭繹命名爲七勝城,取七勝八之意。又令方士畫版爲蕭紀像,親自釘其肢體以厭勝。

    除了要防備不老實的八弟,蕭繹還有一個煩惱。

    身邊的公卿藩鎮屢屢勸進,這些人只圖攀龍附鳳,全不考慮實際問題,着實厭煩。

    襄陽的短狐蕭詧尚未授首,他和自己一樣奉西魏爲宗主,不太方便下手。

    如要登基,還有內部的麻煩需要先行解決。

    燒了太極殿乃是重罪,若不加以處置,如何能服衆?

    掠奪建康百姓,自己將來入主臺城,民衆又會如何看待?

    需要一個足夠分量的替罪羊。

    王僧辯密啓,推薦的人選是湘州刺史王琳,請誅之。

    蕭繹收到後,有些猶豫。

    王琳本會稽兵家,姊妹二人皆入王宮,深受寵愛,姐姐王夫人爲自己生了次子蕭方諸。

    蕭方諸這孩子從小聰明敏銳,博學多才,通曉《老子》、《易經》,十幾歲就善於談論玄理,風采清高不凡,談吐頗顯鋒芒,深得自己喜愛。

    可惜改立蕭方諸爲世子不久,出任郢州刺史,和鮑泉一起被叛軍抓去殺了。

    姊姊王夫人早已亡故,雖然自己賜死徐妃,爲她報了仇,但是美人是不能復生了,空留昔日情分而已。

    王琳,唉,若是處置了你,讓本王如何向你泉下的姊姊和現在宮中的妹妹交待。

    王僧辯啊,不要以爲本王不知道。

    你身爲一軍主將不能令行禁止,杜龕是你女婿,劫掠之事會與爾等無關,哼?

    君臣之道,相處艱難哪。

    蕭繹思考片刻,下令召見王琳及其副將。

    王琳從小在蕭繹身邊長大,深知這位姊夫的性格。自家麾下萬人多爲江、淮羣盜,軍紀有多糟糕,也是心裏有數。

    只是擄掠百姓之事則有,這太極殿可不是我部下燒的啊。入駐臺城的,明明是王僧辯你女婿杜龕的兄弟杜崱才對。

    不過蕭繹有令,他也只好安排由長史陸納率部曲奔赴湘州,自己則是硬着頭皮,徑直前往江陵謝罪。

    王琳臨行對陸納等部下問道:”吾若不返,子將安之?”

    衆人皆願效死,相泣而別。

    王琳抵達江陵,當場被拘捕下獄。

    副將殷晏須承擔主要責任,一應惡事皆是其瞞着主將所爲,立即誅殺。

    王琳御下無方,交付有司定罪。

    這下總有個交代了罷。王琳且先委屈你,關上一陣子再說。

    給個教訓磨鍊了部下的性格脾氣,收編一支有力軍隊,屆時還可賣個人情給汝妹。

    哈哈,本王的權謀手段真是了得。

    蕭繹以兒子蕭方略爲湘州刺史,廷尉黃羅漢爲長史,太舟卿張載陪同至巴陵,打算控制王琳的軍隊。

    結果選任的這個張載壞了事。他本是蕭繹身邊寵臣,然而御下峻刻,荊州人疾之如仇。

    黃羅漢、張載等人至王琳軍,陸納及士卒大哭,不肯受命。

    蕭繹再遣宦者陳旻前往曉諭旨意。

    陸納竟然當着陳旻的面,剖開張載的肚腹,抽腸系於馬足,使馬繞走,腸盡氣絕。屍體也不放過,具五刑,臠割出其心,相對拍手而舞,焚其餘骨。黃羅漢清謹得免。

    這羣荊湘蠻子,不服王道!

    陸納殺了張載,與諸將引兵襲湘州,時州中無主,遂據而守之。

    -----------------

    十一月。

    湘東王蕭繹終於在羣臣的推舉下即位於江陵,改大寶三年爲承聖元年,大赦,立蕭方矩爲皇太子,令改名蕭元良。

    當日不升正殿,公卿陪列而已。

    蕭繹改任原來鎮守漢中,被奪去轄地的宜豐侯蕭循爲湘州刺史——西魏把他放了回來。

    然而蕭循沒能順順當當地去湘州赴任。

    陸納佔據湘州,厲兵秣馬,砍伐樹木建造大艦。

    一曰三王艦,邵陵王蕭綸、河東王蕭譽、桂陽王蕭慥,三人都爲蕭繹所害,陸納立像於艦頭,祭以太牢,加其節蓋羽儀鼓吹,每戰必祭祀求福。

    又造二艦,蒙以牛皮,高十五丈。一曰青龍,一曰白虎,選驍勇者乘之以戰。

    陸納襲擊衡州刺史丁道貴於淥口,盡降其衆,丁道貴逃奔零陵。

    營州刺史李洪雅與丁道貴的餘衆起兵平叛,反被陸納遣部將吳藏擊破,退保空雲城,被陸納團團包圍。

    蕭繹見陸納勢大難治,徵司徒王僧辯、右衛將軍杜崱、平北將軍裴之橫前來討伐。

    你惹出來的事情,得負責給朕收拾解決掉。

    王僧辯接旨,整軍修武,約定各部會師於巴陵。

    蕭循路近先到。

    陸納詐降,出妻子爲質交給蕭繹使者,夜間以輕兵跟隨其後。

    清晨,陸納的船隊距離巴陵還有十里路程,誤以爲已經到達,大聲鼓譟,蕭循軍中皆驚。

    前日使者之來,蕭循已識破陸納爲詐降,暗做防備。

    早上他正端坐胡牀,吃着甘蔗,聽聞軍中嘈雜,於壘門望眺望敵情。

    只見陸納乘水來攻,大艦破浪直上,矢下如雨。

    蕭循略無懼色,收拾部分將士迎敵,奮戰繳獲一艘大艦。

    陸納退保長沙。

    ……

    實際只有兩個月的承聖元年很快過去,時間來到了新的一年。

    承聖二年,正月。

    王僧辯承製,命陳霸先代鎮揚州,兵發建康。

    空雲城力盡陷落,丁道貴被殺。

    陸納以十八子爲王的讖語,推被俘虜的李洪雅爲主,號大將軍,使乘平肩輿,列鼓吹,率衆數千,左右翼從。

    外有兄弟相煎,內有部屬作亂,王僧辯一軍難以兼顧,陸法和頻頻告急。

    蕭繹心中大懼,想出一招,遣使請求西魏太師宇文泰伐蜀。

    其書簡潔,才八個字:“子糾,親也,請君討之。“

    這是直接引用《春秋左傳》鮑叔牙對魯國說的話。可是蕭繹似乎忘了,齊國比魯國強大,鮑叔牙是打敗了魯國,帥師前來提出的要求。

    而西魏和自家荊州的實力……

    宇文泰大喜,此乃天賜良機,取蜀制樑,在茲一舉。

    諸將皆因蜀道崎嶇,面有難色。

    唯有宇文泰之甥,駙馬都尉、大將軍尉遲迥,正值三旬壯年,獨曰蜀地恃其險遠,不虞我至,若憑鐵騎兼行奔襲,必定可克。

    宇文泰於是遣尉遲迥督開府元珍、乙弗亞、万俟呂陵始、叱奴興、綦連雄、宇文升六軍,率甲士一萬二千,騎萬匹,趁蕭紀率軍在外,守備空虛伐蜀。

    三月。

    尉遲迥自散關由固道出白馬,趨晉壽,開平林舊道,前軍進至劍閣。

    蕭紀委派留守北益州的是車騎將軍、十三州諸軍事、梁州刺史,封萬春縣公、邑四千戶的楊乾運,一等一的重臣。

    其侄楊略率二千人守劍閣,女婿樂廣守安州,自己坐鎮潼州。

    楊乾運乃儻城興勢人,爲方隅豪族,本是北方人士,官至安康郡守。因梁州豪族皇甫圓、姜晏聚衆以州投樑,隨之歸屬了南朝。

    楊略說其叔曰:大賊初平,生民離散,理宜同心戮力,保國寧民。如今兄弟相殘,取敗之道也。可謂朽木不雕,世衰難佐。不如送款關中,必當功名兩全。

    一針見血,罵得痛快。

    楊乾運以爲有理,恰逢宇文泰派他在北地的孫子楊法洛,以及使臣牛伯友等前來說降,密賜鐵券,仍授使持節、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侍中、梁州刺史、封安康郡公。

    條件商議停當,楊略讓出劍閣要地,樂廣擒拿了忠於蕭紀的軍將任電等人,出城投降。

    天險之地,若人心不附,則形同虛設。

    魏軍先鋒,万俟呂陵始入據安州。

    尉遲迥軍至涪水,楊乾運隨即舉潼州降伏。

    北益州的門戶洞開,直通成都。

    -----------------

    注1:初,紀之舉兵,皆太子圓照之謀也。圓照時鎮巴東,執留使者。啓紀雲:”侯景未平,宜急進討;已聞荊鎮爲景所破。”紀信之,趣兵東下。

    《地名對照》

    淥口:今株洲市淥口區

    零陵:今保靖縣

    營州:今道縣一帶

    空雲城:今株州市南湘江畔,也做空頭城、空零城

    安州:今劍閣縣普安鎮一帶

    潼州:今綿陽市涪江東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