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救水稻那可是我的專業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明州布衣字數:2739更新時間:24/06/26 20:21:48
    趙塵剛踏入淮陰城就看到了如此慘烈的場面,內心不忍,當即下令將所攜帶的糧食分發給難民。

    可是他這一發,原本分散在周邊的難民都圍了過來。

    難民越來越多,裏三圈外三圈,將趙塵圍得水泄不通。

    趙塵的幾個護衛張開手推擠,勉強用身體隔開了難民和趙塵。

    趙塵也不得不先行離去,留下幾名人員,帶着些許軍中將士維持現場。

    剛走了幾步路,便遇到了巡視城防回來的劉備。

    趙塵當即行禮:“主公!”

    這是他第一次成爲人臣,也是第一次行君臣禮,還真有些不適應。

    二十一世紀哪裏來古人這麼多禮節,要不是趙塵熟讀三國時期的歷史資料,根本不知道如何行禮。

    雖然清楚細節,但終究是第一次行禮,還是有些不習慣。

    劉備看出了趙塵的尷尬,連忙說道:“軍師不必多禮,此地沒有外人,大可不必如此。在此我們定個規矩,平日裏,軍師見我不必行禮。”

    趙塵十分欣喜,這倒是幫了他一個很大的忙,這劉玄德果然是火眼金睛,佩服佩服。

    “多謝主公厚愛。”

    劉備笑道:“看軍師精神,昨夜的酒已經醒的差不多了。”

    趙塵無奈道:“多虧是翼德手下留情。”

    衆人也是一笑而過。

    趙塵想起來自己要說之事,看孫乾簡雍也好都在,忙道:“主公,如今戰事連連,餓殍偏野。百姓乃國之本,沒有百姓哪裏來的國家,如此下去不是辦法。我就斗膽,將一部分糧食分給了百姓,還請主公見諒。”

    劉備忙道:“軍師何出此言,百姓乃社稷之根,要匡扶漢室就是要救助天下百姓,軍師將糧食分給百姓,理應如此,理應如此啊!”

    “只是暫時分糧食還不夠,如今流民量大,淮陰淮浦兩戰都在秋收之前,稻田中的莊稼難免多少受損,會影響今年的收成。”

    劉備不知如何處理,便問:“軍師有何建議?”

    趙塵自然知道,這可是他最拿手的絕活,大學學了三年的農業栽培,救莊稼就是老本,自然不是問題。

    他回道:“主公,如今袁術已經原路撤回,我軍名聲已經打響,留在淮陰周邊的袁術勢力只需由雲長和叔至分兵攻之即可,一定往風而降。而我想去莊稼地看看,儘量救活莊稼,減少今年的損失。”

    劉備思索了片刻,如今剛入駐淮陰,經歷大戰的淮陰還有許多事需要做,讓趙塵去看看莊稼有些大才小用了,便說道:“軍師也懂種莊稼嗎?”

    “都是農民出身,如何不懂。”

    “只是讓軍師去種莊稼,是否有些過意不去,自有其他人員完成,軍師還有重要的事需要做。”

    趙塵明白劉備的意思,無非就是淮陰之後路怎麼走,八月十五廣陵縣賞月之事如何處理,還有當前縣衙裏那些事務該誰來做的問題。

    他當即說道:“主公不必擔憂,淮陰縣衙之事,交給簡憲和與孫公祐最爲合適,憲和主內,公祐主外。未來如何下廣陵縣,尚有十餘日,雲長與叔至先行處理周邊,翼德帶領着將士們原地整頓幾日,將收編的人員訓練一段時間,再行南下也不遲。”

    劉備見自己的小心思被趙塵安排的明明白白,自然也不便多說什麼。

    “既然如此,軍師請便,所需人員軍師可自行安排。”

    “多謝主公!”

    趙塵抱拳行了禮,跟一旁的士兵說了幾句,就匆匆的朝着農田而去。

    孫乾感嘆:“主公,軍師真是憂國憂民之人,莊稼之事都要親自過手,就怕太辛苦了。”

    “是啊,我軍好不容易能有這樣一位能力超羣的軍師,務必得保護好。”

    衆人雖有感嘆,但也不曾再阻止趙塵,依照着趙塵的安排各自行事了。

    話說袁術率領殘兵一路逃回了壽春,也不管廣陵郡那些留守的將士。

    到了壽春,袁術對着桌案就是鋪天蓋地地臭罵:“劉備織蓆販履之徒,欺人太甚!”

    一留着白長須、面色紅潤之人緩緩上前,撿起桌案前的酒樽,說道:“主公,劉備之謀最多討伐黃巾軍,絕非主公的對手。如今淮陰、淮浦兩戰能以少勝多,恐怕是有能人相助。”

    此人名爲楊弘,乃袁術軍中少有的智謀之士。

    “哦?你的意思是打敗紀靈的另有其人?”

    “然也,我已經派人打聽清楚了,此人名爲趙塵,字厚德,二十二歲,聽說受過髡刑,留着短髮,乃劉備在盱臺與我軍交戰之前剛召入門下的,如今已拜爲軍師。”

    如此一說,袁術更加來氣了:“黃口小兒,一個受過髡刑之人,居然在我大軍面前揚武揚威,甚是可惡!”

    “主公,從行軍佈陣來看,此人確有大謀,當今世上估計少有人能敵。”

    “這樣的人留在劉備軍中,那我何時才能拿下徐州!張勳!”

    “在!”

    一名身材魁梧之人從隊伍中走了出來。

    袁術指着張勳說道:“找到這個人,務必除掉這個禍患!”

    張勳雙手抱拳:“是!”

    隨後匆匆離去,去找自己的好友平原郡劉平。

    此事按下不表。

    話說趙塵讓士兵從淮陰縣裏面挑幾個種莊稼的能手,與他一道前往救莊稼。

    田裏的莊稼果然跟趙塵所擔心的一般,一場大戰之後受損嚴重。零星有幾個農民在憑着他們的經驗自救。

    亂戰之時,不管各軍管得如何嚴,總有一些不受約束的士兵,對農田肆意妄爲。更何況這次淮陰之戰先攻心,讓袁術軍多了許多逃兵,戰事一觸發更是慌不擇路,壓根管不了農田還是路。

    看這樣,今年的收成確實難以保障,一旁田地上坐着幾個哭泣的婦女。

    趙塵當即挽起袖子和褲腿,脫掉鞋子,下了田,熟練得扶起即將成熟的水稻,觀察着斷裂的地方,嘗試着修復。

    一系列的操作看呆了田邊上的護衛。

    在護衛眼裏,軍師這樣的位高權重之人,智謀超羣,應當是不懂田地之人,想不到對水稻還如此熟悉,從手法看,還是個行家。

    “咱們軍師真是無所不能,連種莊稼之事都懂。”

    “所以軍師是軍師,咱們是護衛。”

    “說的對,守好軍師最重要,否則就成了大軍的罪人了。”

    幾人閒聊着,眼睛卻沒有離開過趙塵。

    趙塵嘗試了修復幾株水稻,驚喜地發現還有救,當即說道:“小乙,去把大家都叫過來,我來教他們怎麼做,這樣分散救不是辦法。”

    小乙領命而去。

    趙塵粗粗估計了這整片田地需要多少農民,想好了需要跟他們說明的事,又吩咐護衛準備了所需的物品。

    這一期水稻不救起來,這半年的收成就沒了,不利於廣陵郡恢復,也影響未來徐州的發展。

    農民紛紛匯聚過來,可看到趙塵年紀輕輕的樣子,說啥也不相信他能救活水稻。

    趙塵笑道,當年漢光武帝劉秀(感謝 無雙果公子 的指點)也可是一個厲害的農民,還沒出山的諸葛亮同樣是種田能手,自己怎麼就不會種田了?開玩笑,這可是我的專業,我可是農大高材生,好歹專業課成績數一數二的,這點水稻還能救不過來?那不是白學了。

    他三下五除二,用現代手法,利索完美的救好幾株水稻。

    當水稻重新飄揚在田間之時,農民的歡呼聲掩蓋了先前的質疑,這時他們才相信眼前這個年輕的小夥子能挽留今年的收成。

    之後的事就十分順利,這些老農民對於農事一學就會,所有的田地裏都掀起了救水稻的高潮。

    經過一日的搶修,水稻算是救回來了百分之九十,已經是最好的成績了,農民們都目瞪口呆,坐等兩個星期後的秋收。

    這件事很快就傳遍了淮陰,說來了個神農,能救水稻於生死,再破爛的也能救,說的是神乎其神。

    估計趙塵聽到了都要吐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