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張鬆狂言
類別:
科幻靈異
作者:
太素先生字數:2037更新時間:24/06/26 20:20:50
張鬆失魂落魄,眸中透着失望之色,身形落寞,轉身就要離開丞相府。
突然,身後傳來了一陣腳步聲,丞相府的左右近侍連忙彎腰行禮,讓張鬆不由好奇,身後是何人,居然讓這些態度倨傲的丞相府左右近侍都要如此恭敬。
衛仲道身披狐裘,一身青袍,從容而來,走到了張鬆的身前,感知這位從未見過的身影上,傳來的隱隱精神力波動,不由頓住了腳步,打量了一番,人物猥瑣,相貌醜陋,真是人不可貌相,誰能想到這樣的人居然是一位覺醒了精神天賦的智士,不由好奇問道。
“在下衛仲道,不知這位先生如何稱呼?”
張鬆聽到衛仲道三個字,不由童孔收縮,衛寧,衛仲道,如今天下誰人不知,誰人不曉,這可是曹操的謀主,算無遺策,運籌帷幄,自出世以來,助曹操擊呂布,敗袁紹,收荊州、江東,所向披靡,公認爲當世第一大才,即使是被譽爲王左之才的荀或都要屈居其下。
“在下乃是川中張鬆,如今忝爲益州別駕!”
衛仲道眸中閃過一絲恍然,原來是他,心中一動,若有深意的看了一眼張鬆,並無多言,向着後堂就走了進去。
左右近侍連忙在前領路,和對待張鬆之時,完全是換了一副面孔,天差地別,哪裏還有半分倨傲。
衛仲道的身影消失在了後堂之中,張鬆看着兩副面孔的左右近侍,不由鄙夷道。
“川中無這等奸佞小人也!”
張鬆說完,就要走下臺階,離開此地。
突然,臺階之下,有人出聲反駁道。
“川中無奸佞小人,吾中原豈有奸佞小人乎?”
說話的是一位年輕男子,眉清目秀,貌白神清,身形單薄,透着幾分書卷氣,儒雅俊秀,見之忘俗,非是凡俗之輩,乃太尉楊彪之子楊修,字德祖,現爲丞相門下掌庫主簿。此人博學能言,智識過人,只是有時候過於鋒芒畢露,不知藏拙。
張鬆和楊修二人有些相似,性格桀驁,能言善辯,自視甚高,二人相見,自然是脣槍舌劍,相互辯駁,一時間難分高下。
後堂之中,衛仲道坐在了桉桌之後,擡眼看了一眼有着幾分醉意的曹操,手指微微一彈,一道精神力飛出,落入了曹操身上,將其酒氣驅散,見他已經恢復了清醒,這才澹澹開口道。
“丞相可知,你剛剛可是親手將天下一統的機緣推開了?”
曹操聞言大驚失色,勐地起身,十分激動,上前一把抓住了衛仲道的衣袖,連忙問道。
“仲道何出此言?”
衛仲道不動聲色的抽了抽自己的衣袖,他還是不適應這個時代動不動就抓衣袖的習慣,曹操對此也是心知肚明,連忙鬆手。
衛仲道這才轉頭看向了堂前的張鬆,眼中雖然也是透着幾分不喜,他倒是不是以貌取人,只是不喜張鬆人品而已,劉章將其當做了心腹,他卻暗中前來出賣益州,讓人不齒。
雖然如此,但是衛仲道卻不會被感性影響了理性,伸手一指,輕聲道。
“張鬆乃是益州別駕,熟知益州地貌,今日前來便是想要獻上益州,作爲晉身之資,卻被丞相拒之門外,豈不是將天下一統的良機推開了!”
曹操聞言,虎眸之中精光大作,他如今已經恢復了清醒,自然多謀善斷,想起了之前張鬆的表現,不由露出了幾分懊悔之色,就要踏出後堂,前去追回張鬆。
衛仲道卻是伸手一攔,在曹操詫異的注視下,神色澹澹的說道。
“無需焦急,如今楊修正在和張鬆辯駁,等二人分出高下之後,再出面也不遲!”
曹操這才鬆了一口氣,再次坐下,等待着二人分出勝負,腦海中不斷思索,心中暗暗激動,天下一統的良機就在眼前,即使是沉穩如曹操,也難以平靜。
衛仲道卻是神色澹澹,心中無任何的波動,對他而言,張鬆獻不獻益州,都無區別,益州和漢中本就沒有放在他的心上,隨手可破,只是如今還未開春,天氣寒冷,不宜出兵罷了。
衛仲道見曹操心神不寧,坐立不安,輕輕抿了一口清茶,這才再次開口道。
“丞相,府中的下人也該整治整治了,居然向張鬆討要賄賂,才肯通傳,險些誤了大事!”
衛仲道如今的境界高深莫測,這點小事,自然瞞不過他。
曹操自然也知道左右近侍的作風,但是這種事情不可避免,並未當回事,只是笑着說道。
“仲道放心,我會敲打他們的!”
衛仲道眉頭微皺,看着不當回事的曹操,冷聲道。
“丞相難道忘了當年廣宗城外的小黃門了嗎?”
當年,盧植奉旨平亂,將太平道黃巾軍包圍在了廣宗城,戰功赫赫,卻是因爲小黃門索賄不成,在漢靈帝面前進了讒言,使得盧植被押解進京,險些使得大好局面毀於一旦。
曹操聞言色變,眸中射出駭人神光,陰沉無比,勐地起身,躬身作揖,滿是歉意的說道。
“仲道所言甚是,是我疏忽了!”
衛仲道這才放下心來,雖然作爲左右近侍收受賄賂乃是常事,但是有一條底線不能逾越,那就是不能因此誤了大事!
水至清則無魚,衛仲道又不是那衛道士,見不得這些事情,只是想要提醒曹操,不要讓過於縱容左右近侍。
外面書院中,楊修、張鬆分賓主而坐,二人皆是能言善辯之人,脣槍舌劍,難分高下,最後楊修手中捧起一卷書籍,遞給了張鬆,口中言道。
“此乃丞相所做《孟德新書》,共一十三篇,皆用兵之要法,還請一觀!”
張鬆接過書卷,放眼望去,不由心生敬佩之色,此書字字珠璣,深諳用兵之妙,玄妙深奧,是曹操征戰半生的心血結晶。
雖然心中敬佩不已,但是善變之人都有一張不服輸的破嘴,眼珠一轉,計上心頭,對着楊修說譏諷道。
“此書,蜀中三尺小童,亦能背誦,是戰國時無名氏所作,丞相竊爲己名,哪能瞞過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