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0 章 苛捐雜稅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卿歲歲字數:2575更新時間:24/06/26 20:13:34
    鎮江府。

    這座風景如畫、歷來富庶的府城,上至商賈下至農民,居然沒有一個臉上是掛笑臉的。

    哦,除了官吏,那些端着鐵飯碗的傢伙倒是都挺高興。

    可不管餘敏和丁廷怎麼打聽,大家都是擺手閉口不言。

    那模樣,就跟有鬼盯着他們似的。

    這天,好不容易有家賣布的,好茶好水地接待了他們,把他所知道的事情一一道來。

    “水腳錢,這是什麼?”

    餘敏嚇了一跳,該不會是他想的那個水腳錢吧?

    “這您都不知道?”王四兒解釋道:“這地方上的糧食要送到應天,那是需要人力物力,花很多精力的。”

    “這水腳錢,就是這個意思。”

    餘敏和丁廷面面相覷,最後忍不住齊齊發問。

    “糧食到京後,朝廷自會發放這錢,怎麼又找百姓再收一份呢?”

    這不也就是說,朝廷已經付過的錢。

    而他們又收了民間一份,這不就等於等於白白得了一份麼?

    “這個嘛,你們就得去問那些官老爺了。”

    丁廷強壓着心中的驚訝,又繼續追問了下去。

    “請問掌櫃,這庫子錢、神佛錢、口食錢又是什麼?”

    陛下對百姓從來寬仁和善,他們可從未聽過,朝廷什麼時候,搞過這麼多的苛捐雜稅。

    王四兒笑眯眯地道:“這庫子錢,就是指存放糧食的錢,神佛錢,就是保佑糧食送到應天府的錢。”

    “至於這個口食錢,很簡單,就是送糧入京的人和馬,需要吃的草料和飯錢,這些都問百姓伸手要。”

    餘敏和丁廷徹底無言,存放糧食的錢和百姓有什麼關係,神佛錢也是無稽之談,口食錢不就包含在水腳錢裏?

    怎麼還要再收一道?

    到底多少官員和郭桓狼狽爲奸,他們又搜刮了多少民脂民膏?

    看着兩人氣憤的模樣,王四兒又笑着出了個主意。

    “馬上就是收秋糧的時候,兩位留下來看看就知道了。”

    “不過,知道也沒用,浙西總督黃文通和新任戶部尚書郭大人,今年六月時還相談甚歡呢。”

    “哦,還在咱們這兒買了宅子,聽說裏頭全是金銀珠寶……”

    親眼看到的,總比別人說的,要更加值得相信才是。

    反正還有半個月時間而已,也不是等不起的。

    從王氏布莊出來,丁廷和餘鵬的臉色都有些不好,他們這次好像遇到了一條、不,是許多許多魚啊。

    丁廷倒還好,可餘敏卻是激動得不得了。

    “那咱們就等上半個月,若是……”

    若是真是如此,那想必牽扯不小,能否青史留名,就在此一舉。

    錯過這個村,也就不知道還有沒有這個店了。

    應天府。

    顧晨沒想到自己居然在皇宮裏,遇到了已經成爲小太監的馬三保。

    朱棣少年時住的宮殿位置,離東宮也就幾步路的距離。

    他從東宮出來的時候,恰好就撞上了一襲新衣的馬三保。

    “大人?”

    馬三保驚喜地看着顧晨,抱着懷裏的托盤就跑了過來。

    “真的是你啊?”

    他一直惦記那天這位大人給的水,還有香香甜甜的蜜餌,只可惜卻是再未見過這位大人。

    “大人,我現在跟着燕王殿下,過兩月就要跟着燕王殿下去北平,以後怕是就更見不到你了。”

    見不到人,也就報不了恩,他總想做點什麼謝謝他。

    “小三保?”

    顧晨看着煥然一新,還長胖了一些的馬三保也是驚喜。

    “燕王殿下對你可好?你在殿下身邊當什麼差?”

    應該不錯吧?

    不然的話,也不會長胖了這麼多。

    “嗯嗯,好。”

    馬三保狂點頭,用只有兩個人能聽見的聲音道。

    “燕王殿下對我很好,還讓我讀書識字呢。”

    “他還說去了北平,教我在大草原上頭騎馬。”

    “我人小,做不了什麼,拿拿衣裳什麼的罷了。”

    “今日劉伯溫,劉先生進宮,燕王殿下和太子殿下都在,不知先生說了什麼,惹陛下生氣。”

    “摔了茶盞,茶水濺到殿下身上,所以令我送去洗了。”

    當今皇帝不喜歡內侍讀書,別的太監都沒這個待遇。

    劉伯溫進宮了?

    還惹老朱生氣了?

    怪不得剛剛看標兒表情不對,莫不是爲着小日子。

    也對,老劉向來不支持幹仗。

    大家都說他有參破天機的本事,他怎麼就參不破小日子將來是大患呢?

    看來,這本事,也是有限!

    “那你就好好學。”顧晨摸了摸小三保的腦袋,笑道:“讀萬本書,行萬里路,可不能怕苦。”

    如果怕苦的話,你就成不了七下西洋的鄭和了。

    見顧晨轉身要走,馬三保卻伸手拉住了他的衣裳。

    “大人,等等。”

    他把手伸進懷裏摸了摸,最後摸出了一塊玉墜子。

    “這是我母親給的, 大人,願阿拉保佑您。”

    對。

    馬三保原本是回族人,這時候他也不信仰中原的教。

    他是在跟着朱棣在中原生活久了,漸漸改變了自己信仰,早年信佛,到了晚年又信道。

    “既是你母親給的,那你就自己拿着留個紀念。”

    顧晨婉拒了他的好意,笑了笑便離開了。

    君之愛財,取之有道,他只收不缺錢之人的饋贈。

    像這種亡母遺物,還是算了,拿着也是怪虧心的。

    顧舒寧閨院被佈置得很好,清靜雅緻書香四溢。

    顧晨和妻子進來的時候,小丫頭正坐在鞦韆上看書,見爹孃來了,急忙放下書本迎了上來。

    “女兒給爹孃請安,爹爹今日怎麼有空來看女兒?”

    平日裏除了休沐和用晚膳,都不大見得到爹爹。

    “今日不忙。”

    看着漂亮的閨女,顧晨心裏有些五味雜陳的,他看向鞦韆上的書。

    “丫頭在讀詩經?”

    “告訴爹爹,讀到哪一篇了?”

    作爲現代人士,他一向認爲婚姻應該是自由的才對,並且準備,讓兒女自己選擇伴侶。

    可是,他卻依舊成爲封建中的人,爲自家閨女做了主,沒有辦法給她自由選擇的機會。

    “回爹爹,女兒剛剛讀到《臣工》,忽然想到從前在莊浪那段時光,雖然忙碌卻也和爹孃日日相見。”

    如今換了大屋子,伺候的也從一個珍珠姐姐多到了六位漂亮小姐姐,卻不如從前和爹孃陪伴時間多了。

    “好孩子。”顧晨牽着閨女坐下,看着她真誠道歉:“是爹爹不好,爹爹太忙,以後爹爹一定多陪陪丫頭。”

    他囁嚅半天,也說不出所以然,只能把求救的目光投向自己媳婦。

    作爲父親,和女兒討論婚嫁,確實不好張口。

    “丫頭。”蘇婉盈拉着閨女,溫柔道:“你以後想不想離家裏近些,經常能夠見到爹爹和孃親?”

    “你看,曾哥哥讀書好、長得也好,我和你爹爹啊,想讓曾哥哥長大了給你當相公。”

    “以後,孃親和爹爹,就在京城爲你們置上一處宅子,你們就能時常回來,你說好不好?”

    其實她覺得,這種事情,沒必要問孩子的意見。

    孩子這麼小,懂得什麼?

    可夫君非要問,作爲妻子,她當然也只能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