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先富帶動後富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華爾街扛吧子字數:2228更新時間:24/06/26 20:01:06
    《那些年》出現的盜版是那種高清無碼無水印的原視頻,路邊也已經有了影碟在賣,這對票房是個打擊。

    只是現在網上擴散的不太嚴重,還沒登陸主流視頻平臺,只限於邊緣性的影視論壇在傳播。

    陳止希也是不停的發律師函,但律師函是最沒用的東西,還是要靠中影。

    但中影也不是太盡心盡力,又沒有他們的投資份額,發行賺幾百萬,難道還指望他們和盜版商拼命不成。

    最多給陳止希提供下信息,讓她自己去處理。

    這就是沒實力的無奈!

    如果方洪有自己的法務團隊,有自己的監控體系,有自己的宣發平臺,可以打死一大片。

    這個世界永遠是欺弱不欺強!

    第八天,《那些年》票房跌落到了862萬。

    第九天,784萬!

    這天總票房過億,但依然沒達到1.2億這個擋位的標準。

    盜版雖然越來越猖獗,但票房表現還是蠻穩的,有這個成績已經非常不錯了。

    能過億,陳止希已經很滿意了,不敢再奢求太多。

    她對方洪道:“現階段我們大概可以入賬三千萬,接下來你有什麼計劃嗎?”

    然而空氣很安靜,方洪低頭看着手機,好似什麼都沒聽到。

    “喂...!”

    陳止希伸手在他眼前晃了晃。

    方洪回過神來:“什麼?”

    “我跟你說話呢,怎麼這兩天心不在焉的。”陳止希道。

    “你給我說什麼了?再說一次。”方洪道。

    陳止希無語:“我說你接下來有什麼規劃?”

    “拍電影啊,還能有什麼規劃,不是讓你定下取景地、器材租賃麼,看之前合作過的人有幾個願意回來的。”方洪道。

    陳止希扶額:“我的意思是,這部電影我們能分到幾千萬,你公司是不是要把架子搭起來。”

    她也知道拍電影,但公司怎麼個發展,是空殼,還是弄個團隊什麼,是不是要有個說法。

    “不是我公司,是我們公司。”

    方洪給她糾正,思想要統一,不能當臨時住所,繼續道:“先把特效搭起來。”

    “啥?!”陳止希有些懵:“請問伱家裏什麼資本?就要搞特效。”

    她真不想打擊這人,不說特效人員養不養的起,製作特效電影也製作不起呀!

    隨便一部特效電影就幾個億,而且製作週期還長。

    再說了,他們搞特效,拍攝團隊也不達標,就靠那些剛出校門,沒出校門的學生?

    “誰說搞特效就一定要拍特效電影,搞遊戲不行嗎?拿遊戲先給他們練練手。”方洪道。

    特效電影和遊戲有很多共通之處,比如:模型建模、紋理貼圖、光照處理、CG視覺等。

    不同的是遊戲要交互性,要實時性渲染,電影是預先製作好的視覺效果。

    但電影特效要比遊戲特效要複雜,因爲電影講究真實性,還有各個節點的連接,還要隨時鏡頭切換。

    遊戲不用節點,特效廣就行,還可以用貼圖模擬。

    主要是遊戲製作週期可以不用太長,畫面可以在玩家玩的過程中慢慢完善。

    電影是非要做的完美,才能上線的!

    這就是兩者的區別,但再怎麼區別,兩者也是相通的,只要不做3A大遊,弄個幾十人的團隊做網遊還是可以的。

    特效這東西是經驗性行業,時間做的越久,經驗越足。

    而且特效還和動畫領域相通,只要創建起來,那就可以實現電影特效、遊戲、動畫三者聯通。

    相當於把這三個領域全部搭建了起來。

    可以說方洪想的很遠,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要燒錢,這錢不是短期的燒,而是長期的燒。

    但遊戲可以實現快速變現,這行風險小,因爲依託答辯都有人玩。

    電影風險那就大很多,現在國內的市場容量根本容納不下特效電影。

    “大哥,你這思維也太跳躍了,我們是幹影視的,跳躍到遊戲上去,真的好嗎?咱們又不瞭解那個。”陳止希不恭維他的想法。

    不瞭解就去做,只會把資金敗光。

    “有道理,我隨便說說而已,別當真。”方洪改口。

    他自己搞就行了,沒必要拉陳止希,這菇涼專心搞她的電影,遊戲不是她的本行。

    那句話怎麼說來着,什麼人做什麼事。

    方洪又道:“那就把製片搭起來吧,你看哪些人才能留下,就直接籤進公司。”

    先搭幕後,藝人經紀就算了,沒電視劇,藝人經紀很難搞起來。

    “可以!”

    這個陳止希同意,相當於組班子了。

    “這次你重新找兩個攝影師,餘先我讓他做我的執行導演。”方洪道。

    辛苦半年多,才只賺到了幾千萬,和人一分,就只剩千把萬,而且還只是賬面上的數字,不能拿來用。

    來錢太慢了,他要讓餘先儘快上手導演工作。

    “好,這個我來安排!”陳止希點頭。

    拉劇組,這本來就是他製片人的工作,之前是方洪在幹,現在她自己幹。

    “還有,這次《失戀33天》拍攝就不要再白嫖那些學生了,該給工資給工資,該給片酬給片酬,之前人家那麼支持我們,我們有錢了就要回饋回去。”方洪交待。

    說好的,先富帶動後富!

    “那這500萬預算也不夠啊!”陳止希道。

    方洪只弄來了500萬,《那些年》到賬還有幾個月呢,哪有錢?

    方洪問道:“按理想狀態,預算多少?”

    這次預算不是他做的,陳止希自己做,什麼都要他來,要這女人幹嘛?

    “最少八百萬!”陳止希道。

    “你歌曲版權賣了嗎,就是《那些年》這首歌。”方洪道。

    “這個賣不了多少錢,盜版氾濫,能賣個十幾萬了不起了。”陳止希道。

    這個時代歌曲並不值錢,唱片市場早被互聯網盜版沖垮了,唱片公司將整個曲庫打包賣出,一年也就賣個幾百萬,並不像後來打包能賣幾個億。

    賺錢那是後來版權規範後的事了。

    而這十幾萬還是火歌的價格,還不一定有這價。

    所以這也是音樂斷層的原因,唱片賣不出去,網上盜版氾濫,又沒版權費,誰做音樂啊!

    別說周奶茶,有幾個周奶茶?

    那些音樂人都是靠走穴,開演唱會,創作者連飯都吃不起。

    音樂是這樣,影視也差不多,盜版氾濫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