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備戰

類別:女生頻道 作者:名劍山莊字數:2989更新時間:24/06/26 19:59:36
    第十七章備戰

    王四哥說道:“還有一個編制問題,我們現在前營,護衛,後營的編制,根本不能上戰場,要重新編制才行。”

    李鶴聽了,暗道:“我怎麼沒有想到。”

    卻是因爲李鶴乃是張珏的親衛,除卻保護張珏之外,還負責情報事宜,類似張珏的情報參謀。周圍各地的情報都由他整理彙報給張珏的。他距離第一線是比較遠的。可以從更高的角度看問題,反而一些基本的問題瞭解不多。

    而王四哥卻不一樣,他就是基層軍官出身,最高的時候也指揮過一個指揮。宋軍一個指揮,滿編是五百人,但是而今大多不過三百人。也就是而今的數目。

    對於這樣的戰鬥編組,他是最熟悉不過了。

    是以一眼就看出問題。

    虞醒說道:“所有糧食,全部敞開供應。不限量。能不能支持十天?”

    “能。”張雲卿說道:“但最多半個月。”

    虞醒說道:“那就行了。”他又轉過來問王四哥,說道:“四哥,這些人都由你來訓練,十日之內,讓他們能上陣,行與不行。”

    王四哥沉思片刻,說道:“陳河爲我之副,或許可行。”

    訓練這麼多,這麼短的時間,最關鍵就是充當骨幹的老卒,有老卒看着,列陣而戰,其實並不難。很多所謂的強軍,屢敗屢起,就是因爲核心老卒存在。

    而陳河手下的老卒,就是最寶貴的財富。

    虞醒看向了陳河。

    陳河心中稍稍猶豫。

    如果說沒有種蘑菇這一件事情,陳河心中決計不會願意的。無他,他投奔虞醒,不過是形勢使然,哪裏有半分忠誠可言,而且他才在虞醒麾下多長時間,談忠誠太奢侈了。

    但是虞醒種蘑菇的神蹟,讓他手下紛紛覺得虞公子非常人也。

    只能說,在這個底層大多數是文盲的時代,裝神弄鬼,或者說是神道設教。也方便法門。

    他必須要考慮他違抗命令,如果遭到虞醒的打擊,他麾下人有沒有想替代他在虞醒麾下做事的想法,甚至用他的人頭做進階之禮。

    片刻之間,陳河就下了決定了,說道:“屬下遵命。”

    如果說,心甘情願,那是假的。但他既然決定在虞醒麾下混日子了。那就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至於其他的。等事到臨頭再說,反正虞醒敗了,他決計不會陪葬的。

    虞醒說道:“其他的交給我來辦。”

    虞醒動作很快,他先令人將所有糧食做成乾糧,然後砸了鍋,將寨子裏所有鐵器,融化爲槍頭,砍樹爲槍桿。打造出三百多根長槍。槍頭三棱,甚至不用打磨,一紮一個血窟窿。

    這還在這些人想象範圍之內。

    只能說,在虞醒的主持之下,熔鑄鐵器的速度特別快。但是另外一件事情,就讓所有人匪夷所思了。

    王四哥拿着手中的長棍與一根麻繩,說道:“這是弓?”

    “對。”虞醒指着一邊的幾乎等人的高的木棍,說道:“這裏一共六百張。”

    王四哥看這些木棍,除卻兩頭預留搭弦的地方,與尋常木棍沒有什麼區別,唯一的區別大概是剝皮了。這些木頭本有的青色還沒有褪下去。

    這一批弓,是虞醒模仿英格蘭長弓的思路製造的。中國弓走的是復合弓的路線,製造繁瑣,威力是相當厲害的。但是英格蘭長弓卻是另外的思路,那就是大就好。搞不定精細活。那就搞大的。

    當然了,這裏面也是有門道的,並不是單純的放大。是需要特殊的木頭。

    諸葛寨裏什麼都沒有。

    虞醒作爲天才級別的科學家,怎麼能被這樣的小事難倒嗎?

    英國長弓需要特殊的木頭,是因爲需要木頭的彈性。

    虞醒很快發現一個現象,即木頭剛剛砍下之後,隨着水分的脫離,木頭的彈性特質是變化的。

    虞醒根據僅有的幾個樣本,計算出變化曲線,最後選了杉木。並根據彈性變化曲線,得出結論:在砍下之後,自然晾乾的情況下,一個月內,彈性是最合適的。過了這一段時間,就不能用了。

    當然了,如果空氣的含水量有差別,也會影響弓箭的性能。

    甚至,即便做得再好,虞醒也明白。這其實做不到最尋常的宋弓與元弓的屬性。不過,在最佳性能區,也就是固定射程內,表現不差。

    也就是說,這弓箭不要想什麼準頭,只能固定角度固定方位覆蓋射擊,至於其他的。別想,虞醒能做到這個地步,已經熬死不少腦細胞了。還想要什麼?

    虞醒在做這一件事情的時候,總是特別能夠共情米格二十五的設計師,就是不鏽鋼做飛機外殼,用以對抗最先進美國戰機的那位:“都在做到什麼樣的糟心事。”

    一個發動機硬上,大力飛磚,一個一次性弓箭,量大管飽。

    只是所有人都不相信,畢竟都是軍中人士,從小見的就是中國傳統復合弓,已經對弓箭有了刻板印象,虞醒拿一根木棍,一根麻繩說是弓箭,腦袋轉不過彎來也很正常。

    事實勝過雄辯。虞醒二話不說,上弦,將長棍彎折出一個曲線,搭弓射箭。長箭劃出一個優美的弧線,扎在地面上。

    虞醒問道:“這弓除卻準頭不佳,這個沒有辦法。還有什麼問題?”

    自然生長沒有加工過的木頭,重心是有偏差的。中國傳統復合弓,都是木頭,骨頭切成片,再用魚膠等粘合在一起。就是爲了避免質地上的差異,造成開弓力量上的偏差。

    只是準頭有些偏差。卻也是虞醒能夠做到的極限了。增加準頭的辦法,不是沒有,而是有很多個,奈何,任何一個都不是現在人力,物力,乃至於時間能夠完成的。

    李鶴想要說些什麼,但是話到嘴邊沒有說出來,他覺得這弓太重了,寨子裏太多的人,長期吃不飽,恐怕用不了幾次,弓箭使用,特別注重力量。沒有足夠的力量,是用不好的。

    只是,他覺得虞醒能在倉促之間,搞出這麼多。已經是不錯。他又怎麼忍心苛責。

    原本李鶴不相信虞醒什麼神仙傳法,但是此刻他相信了。他真相信了。絕對神仙也不過如此了。

    要知道,四川是整個抗元戰場上打得最辛苦的,特別是襄陽淪陷後的數年,四川與東南失去了聯繫,得不到朝廷一粒米,一根箭的支持。都是靠張珏在山城之中一點點經營出來的糧食,武器。還能與韃子打得有來有回。堅持打了數年。

    李鶴在張珏身邊,太明白張珏是何等之辛苦了。

    每一柄長刀,每一根長槍,每一張弓弩都不容易。如果當時知道虞醒這個辦法,不說別的。就能增加更多弓箭,決計能讓韃子死更多人。

    王四哥說道:“公子,已經夠好了。軍中弓弩爲先,有這麼多強弓在,完全可以將步兵編成一個指揮,然後將騎兵編成一個小隊待命。此戰完全沒有問題。至於準頭,戰場上,箭如飛蝗,哪有功夫瞄準,大差不差就行了。”

    “咳咳。”遠遠地傳來咳嗽聲。

    虞醒看去,卻是舍利畏在校場一角了。

    虞醒說道:“大師,來得正好,草草制了一些弓箭,大師看看,順便提提意見。”

    舍利畏走個過禮,他來這裏是有事情的,只是剛剛見了這弓箭,心癢難耐,說道:“阿彌陀佛,貧僧卻之不恭。”

    舍利畏去了僧袍,露出左肩,肌肉隆起,還有一些傷疤。都是刀劍之傷,李鶴眼睛微微眯起,他是行家一眼就看出拉開,舍利畏一身武藝,在張珏軍中將校,最少也在中上了。

    果然舍利畏射了數箭,就已經大概明白了弓箭的性能。

    虞醒說道:“大師覺得有什麼問題嗎?”

    舍利畏說道:“貧僧聽過,中原上智之人,能化腐朽爲神奇,這木弓,就是邊鄙之人,亦不用之,貧僧聽說,除卻生蠻野人,就沒有人用這等木弓。如果不是貧僧親眼所言,是旁人說給貧僧聽的。貧僧決計不相信。今日方知,虞公家學,天下難出其右。貧僧佩服。”

    他摸着粗糙的木弓,想起當初戰死在沙場上的部下,雖然他也知道,他們與蒙古人的差距,決計不是區區一件弓箭能夠改變的。但是他忍不住去想,如果當時有這個東西,會怎麼樣?心中感慨萬千,卻只能說道:“佩服。”

    虞醒自然不會提醒他,這不是虞允文的家學,而是培根家的家學。不過,舍利畏不是他的下屬,他說的話,就比其他人多了幾分可信性,也讓虞醒稍稍放心了。說道:“過獎了。”

    舍利畏說道:“虞公子,貧僧剛剛過來,是有一個消息要告訴公子。”

    虞醒一聽,心中默算時間,已經有了預感,說道:“大師請講。”

    舍利畏說道:“阿濟他已經來了。”

    氣氛頓時嚴肅起來。

    虞醒自顧自的彎弓搭箭,一箭射出,力透靶心,說道:“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