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先生真乃良師也!

類別:網遊競技 作者:願見青山嫵媚字數:2360更新時間:24/06/26 19:57:54
    學堂內。

    坐在角落的李慕玄,神情專注地翻看手中遁光的修煉祕籍。

    有一說一,上面的內容並不複雜。

    甚至可以說比較簡單。

    前面大部分都是在介紹人體的穴位和經脈,同時勸修習者保持平和自然的心態,直到最後幾頁才畫出行炁路線。

    對此,李慕玄也能夠理解。

    遁光是基礎法術。

    性質上跟中小學的教材差不多,自然要多介紹一些常識性的知識。

    畢竟又不是誰都生而知之,大部分初學者可能連任督二脈在身體哪裏都不知道,更別談按照特定的路線來行炁。

    要知道,行炁可不是隨便亂行。

    人體就像是一方天地。

    肺金、腎水、肝木、心火、脾土,五臟分別對應五行。

    除此之外,還有七百二十處穴位,這些穴位不止能影響到五臟,還能影響其他器官,如大腸、小腸、胃等等。

    一旦行炁出現差錯。

    輕則虧損氣血,重則陰陽失調,五行失衡,對器官造成不可逆的損傷。

    這也是爲什麼修道之人往往都擅長醫理。

    沒辦法,你要是不懂體內五行生剋、陰陽協調、氣血津液等學說。

    還談什麼行炁?

    不行炁,你又怎麼修命?

    當然,行錯炁也沒有那麼可怕。

    別看最壞的下場是暴斃,但那要長年累月的按錯誤路線去走。

    一時行錯炁,只要不是自己故意作死,一直往腦部、心部等重要穴位莽,一般來說躺個幾天就沒什麼事了。

    而此時。

    在看完遁光的行炁路線後,李慕玄有些躍躍欲試。

    倒不是他自信,而是遁光的行炁路線相對簡單,沒有涉及什麼重要穴位。

    即便是一時行錯炁,也不會對身體造成什麼損傷,頂多是突然大笑、大哭,或者暴怒,但很快便會平息下去。

    況且。

    不是有修道領路人在麼?

    想到這,李慕玄看了眼臺上的洞山,心中頓時大定。

    雖然先生已經不能修行,但既然傳自己法術,便說明他有應對突發情況的解決辦法,總不能只管發貨不負責售後吧?

    旋即,李慕玄合上書本。

    閉目準備行炁。

    而此時,正在臺上授課的洞山注意到這邊情況,嘴角微微上揚。

    “人教人,教不會,事教人,一次就夠。”

    “師弟啊師弟,你也別怪我,當初師父也是這麼教我的,等你這次出完糗後,多少能長點記性,不敢再自作主張。”

    自從上次接到師父左若童來信。

    洞山便知道。

    李慕玄已經通過了考驗。

    或者換句話來說,師父承認自己錯了,李慕玄從頭到尾確實沒演。

    只是現在的李慕玄,跟他家鄉街坊鄰居口中的‘惡童’相比,爲什麼前後差距會如此之大,那就不得而知了。

    說不定是當初從屋頂摔下來時,在生死間見到真我,又或是什麼其他原因。

    而這也算不上什麼十分稀奇的事。

    畢竟李慕玄本性一直不壞。

    況且歷史上也不乏這種幡然醒悟,浪子回頭的人,同時這也解釋了爲什麼李慕玄一介少年,就擁有如此成熟的心性。

    借用禪宗那套說辭。

    見性成佛。

    有的人先修手段,歷經半生方纔見性,有的人先見性,然後再修手段。

    而經過洞山這一個月的觀察,李慕玄明顯屬於後者。

    這是好事,但也不好。

    所謂見性成佛,見的是自性天真之佛,這類人若是能伏住煩惱,常自覺照,舉動就和聖人相近。

    但假如失了覺照的工夫,伏不住煩惱,那做起惡來比普通人更加厲害。

    畢竟正常人作惡,還會心存負擔,但這類人的煩惱裏,往往夾雜着開悟的力量,做起惡時並不會覺得自己是在作惡。

    幸好李慕玄年紀還小,同時自己悟到了以本心觀照念頭的本事。

    若是好好教導。

    這條路要比尋常人走的更順暢。

    也正是因此。

    所以才更要磨磨李慕玄的性子,好讓他不敢仗着聰慧便任性恣意。

    這也是爲什麼洞山看到李慕玄行炁會露出笑意的原因。

    要知道,即便是人的手腳,也要經過長期的訓練、使用才會聽使喚,沒有人一出生就會跑,行炁同樣是這個道理。

    一般人剛打通氣脈。

    元炁都是隨着真氣的吸引,沿着各處經脈循環往返的遊走。

    要想讓它按照指定的路線行走。

    可需要花費不少工夫。

    心神稍有鬆懈,就會功虧一簣,甚至是跑錯地方,造成意想不到的結果。

    比如說狂笑不止,痛哭流涕,口渴難耐等等,在元炁的刺激下,身體會做出不受本性和意識控制的事情來。

    想到這。

    洞山目光看向李慕玄,頗有一種前輩看晚輩樂子的意味。

    “就是不知道這孩子會碰到哪種。”

    “希望能讓他印象深刻些。”

    說着,洞山似乎想到多年前自己行錯炁的模樣,老臉不由一紅。

    與此同時。

    李慕玄這邊卻沒直接就開始行炁。

    而是先分析起來。

    “遁光這門法術,難的並不在於它的行炁路線,而在於行炁本身。”

    “先生剛纔特意叮囑過我,說不急着練,這顯然是在告誡我欲速則不達,要我先理清頭緒,不要僅憑感覺便輕舉妄動。”

    “所以我現在要做的,不是行炁,而是如何操控元炁在體內流動。”

    想到這裏。

    李慕玄擡頭看向講臺上的洞山。

    見他滿臉笑意的望着自己,心中不由感嘆道:“先生真乃良師也。”

    隨後,找到方法的李慕玄也不打算再浪費時間,閉上眼睛,掃除心中雜念,準備以全盛狀態,來降服體內元炁。

    很快,約過了數個呼吸。

    李慕玄剛構建好坐禪時的狀態,便感應到體內充盈無比的元炁,

    於是,他開始調動心神,嘗試操控體內元炁的走向,同時做好元炁可能不聽自己使喚,需要鏖戰多時的心理準備。

    畢竟元炁那是容易降服的?

    然而,就在下一刻。

    李慕玄心神剛動。

    就見體內元炁完全按照他的想法改變走向,彷彿就是他的意志本身,比手腳還要更加靈活。

    “嗯?”

    見狀,李慕玄不禁有些發懵。

    難道是自己想錯了。

    元炁竟然這麼聽話的麼?還是說這其中另有什麼別的玄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