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波涌起 第一百七十三章 四先生之謎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雞腳芝士字數:3030更新時間:24/06/26 19:31:53
    北魏,大梁,魏宮中。

    大魏幼帝如今已是少年模樣,英姿初顯,在女相地精心培育下,幼帝如今成長迅速,假以時日北魏或許又會出一個當年武宣大帝這樣的雄主。

    幼帝看着女相遞來的密摺聚精會神,而後他擡起頭盯着女相,眼中放出絲絲興奮的光芒。

    “衛相!大唐的小皇帝真的要如此大動干戈?”

    幼帝比英平還小幾歲,卻喊他爲‘小皇帝’,讓人聽了不禁有種荒唐的感覺。但仔細一想,英平在皇家呆得時間以及接受皇家的洗禮遠遠不如這位大魏幼帝,幼帝覺得英平‘嫩’自然有他的資本。

    “啓稟聖上,各方消息均是如此,恐怕…...假不了。”

    女相這些年一直牢牢盯着新唐的一舉一動,一旦有什麼風吹草動都逃不出她的耳目——這一切的一切,都要得益於芸月閣的日益強大!

    閣主雖然在三年前陋室之戰中被一箭重創,傳聞十成功力去了九成,苟延殘喘提着一口氣躺在鳳天臨中養傷至今,但在文和公子的掌舵下,芸月閣反而比前幾年發展得還更加壯大,它的情報網遍佈新唐、南楚、田齊等中原諸國可謂無孔不入,甚至連關外的北蠻都有芸月閣的眼線。如今文和公子漸漸取代閣主,與女相搭上線,源源不斷的消息便從芸月閣輸入魏宮,其中甚至有些是北魏探子都無法觸及掌握的祕聞。以至於女相在‘倚仗’芸月閣的同時不得不暗暗堤防着這個‘怪物’——自英平親政後的這段日子,女相接到的密報中提及最多的一個詞便是‘新政’,這讓她花費了好大一番心思去瞭解這所謂的‘新政’,當她將這‘新政’瞭解了個大概後,便立馬找到幼帝將此事彙報。

    幼帝聽女相如此肯定,心中竟莫名地有些歡喜,連忙說道:“小皇帝如此折騰......王家、常家......還有吳家、公孫家,他們會肯麼?”

    女相淡淡一笑,道:“依微臣來看,多半是要出亂子。”

    “那咱們,不給他加把‘火’?”

    “聖上深謀遠慮,微臣甚是欣慰。”女相點點頭,似乎對幼帝一眼發現事情的關鍵感到十分滿意,她繼續說道:“但臣以爲,如今我大魏介入還爲時過早。”

    “哦?女相有何高見?”

    “誠如聖上所思,小皇帝如此折騰大唐必亂,無需我等出手,王家自然不會讓他好過。我大魏只需坐山觀虎鬥即可。”

    幼帝不置可否,這些年他同樣關注着新唐的動向,見唐帝死去、新皇登基,他總是想趁着新唐動盪時出手,即便不能將其摧毀,也能讓其傷筋動骨,可每每他向女相提及此事,女相總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勸他再等等,如今見新唐的這位新手‘同行’準備大張旗鼓地折騰一番,他再也忍不住了。

    “方纔衛相所言‘過早’...那你以爲,何時才算‘正當時’?”幼帝忽然捕捉到女相話語裏‘過早’二字,雙眼又是一亮。

    “再等一人便可。”

    “誰?”

    “尹敬廷!”

    “尹敬廷?”

    “正是!大唐數十年來朝堂安穩,離不開這三個人——王鬆齡、尹敬廷、常之山。”女相伸出三根手指一一數到。隨後,她繼續說道:“當年六王之亂唐帝敢御駕親征,全靠王鬆齡在宮中把持朝政,否則以當時六王的聲勢,長安恐怕大半王公大臣都投降了。待王鬆齡退朝之後,操持朝中大事的擔子就落在了尹敬廷身上,此人是新唐前朝科舉的狀元,在朝中摸爬滾打數年,早年王鬆齡於他也有提攜之恩,後來王延慶一直跟在他手下做事,王延慶也一直稱他爲‘恩相’,有他在,王延慶還規矩些。”

    幼帝饒有興致地聽着,他不停地點着頭,眼中透着滿滿的讚許。

    “至於常之山,此人實有孫、吳之才,我大魏之所以不敢與之硬碰硬,便是因爲這常之山統兵。”

    “哦?常之山當真有如此本事?”

    “韓單曾說過,即便我大魏白馬軍所向披靡,但也不敢小覷常之山,若是排兵列陣以我軍軍力遠強大唐,韓單有七成把握;若是雙方軍力相當,面對常之山,韓單只有五成把握;若是常之山憑南陽之北峻嶺、潼關之險守之,縱然我軍數倍於新唐韓單恐怕...也毫無把握。”

    女相頓了一頓稍作歇息,而後繼續說道——

    “不過如今新唐之勢今非昔比,王鬆齡早已離朝以換得唐帝重用其子,況且他垂垂老矣、日近西山,常年臥牀不起,不足爲慮;至於常之山,如今已被晾在一邊,遠離樞密院,公孫錯雖亦是良將,但近年他左右搖擺不定,甚至隱隱與王延慶走得頗近,同樣不足爲慮;那此三人中,唯獨剩下尹敬廷在其中斡旋,勉力維持着新唐朝廷沒有四分五裂。可他終究年紀大了,能撐個兩三年已是難得,若他待離開朝堂,那時候才是真正的‘正當時’!”

    幼帝不止第一次聽女相評價新唐百官,但韓單對常之山的此番評價以及將整個新唐朝廷上下串聯於一起縱觀全局他還是第一次聽說。此一番分析如撥雲見日,聽得幼帝連連點頭直感茅塞頓開,他笑着說道:“高屋建瓴!高屋建瓴啊!”

    “聖上謬讚!”

    “知己知彼、運籌帷幄,新唐大勢恐怕就連那小皇帝都沒有愛卿看得如此通透。”幼帝絲毫不掩飾自己對女相的欣賞與喜愛,繼續讚賞道:“得卿若此,朕夫復何求啊!”

    女相面帶微笑地低下頭,謙遜地接受着君上的褒獎。

    透過迷霧、雜亂般的表象清楚地捕捉到事態的本質與關鍵,是她梳理政事做出決策的最大法寶。也正是如此,北魏的國勢在她的精心打理之下日漸昌盛,如今她的雄心壯志亦是與幼帝、韓單以及北魏朝中文武百官可謂高度一致。在她的計劃中,唐帝走後逐漸從內部分裂新唐是她完成不世之舉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如今這一步逐漸朝她走來,一向沉穩的她甚至感到有些期待與激動。她精心策劃、推演着中原大勢的走向,如今這些都一一印證自己預想,這讓她愈發地肯定自己。

    “不過除此之外,還有一事聖上需得留意一二!”女相收起笑容且將話鋒一轉,那股穩重重新出現在眼神中,她淡淡地說道:“此事臣一直無法看透,甚至覺得頗爲蹊蹺。”

    “何事?”

    “寒門的老四!”

    “寒門四先生?”

    “對!”

    女相的表情愈發凝重,面對這樣一個連她都看不透的謎,她總覺得感到隱隱不妥。

    “先生開門前後共收九徒,除去伯清波已被趕出關外生死未明,其餘七子天下皆知。可唯獨這老四竟一直沒有露面,甚至...甚至連芸月閣那邊調查數年,都沒有得到一絲絲線索,只知當年先生在外收了一徒,還是五姑娘入門時才發現的。”

    女相對這神祕的四先生產生的擔憂或更多許來自於未知,像她這樣算無遺策的人面對這樣一個不確定的因素自然會感到深深的不安,雖然先生格局之高不在乎一國之勢,可先生素來將中原安穩視爲己任,所以她一直擔心在將來北魏大舉伐新唐時,會突然冒出這麼一個人,承載着先生維護中原平和的志願,將整個局面改變。

    “如此說來,這寒門的四先生...算是先生生前留下的一個暗子?”

    女相點了點頭,道:“先生絕非故弄玄虛之人,絕對不會故意空着老四的位置以愚弄天下,臣斷定寒門四先生必有其人!先生在中原威望之高可入雲霄,有無數人對其崇拜至極,或許這位四先生背負着先師的遺志正暗暗躲在某個角落,待關鍵時刻再現身以達出其不意之效,對於此點,我大魏萬萬不可忽視!”

    “難道此人就真的沒有丁點蛛絲馬跡?天下俊才無數,能入得先生法眼的又有幾人?”

    “臣亦思考過,也曾順着先生收徒的特點猜想過一二,甚至...甚至懷疑過這四先生是否就被安插在我大魏朝中或是軍...”

    女相沒有將心中的猜想說出口,畢竟這種推斷都是捕風捉影,言者無心,萬一引起誤會終究對己方不利。

    幼帝面色也同樣變得凝重起來,眉宇間透着一股與年齡極爲不相符的穩重與老成。

    見幼帝陷入關於寒門四先生的深思,女相音調一提,重新換上自信的語氣,道:“聖上不必爲此事憂慮過甚,盡人事聽天命即可。如今我北魏需要做的只是‘等待’。”

    幼帝先是一怔,而後看着女相——對,既然無法看透,那便再等等罷了,等新唐不戰自亂、等神祕的四先生現身,切莫庸人自擾、杞人憂天。

    “好!那朕便再等等!等個天時地利人和!”

    “聖上英明!”

    幼帝終究是年輕氣盛,此刻他將方纔的疑慮一掃而空,自信滿滿地看着殿門外廣闊的天空,他十分堅信自己的未來、大魏的未來必定會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境地,一個足以載入史冊的境地!豪氣如高山般直衝雲霄,雄心如滄海般廣闊無垠——我大魏先祖武宣大帝不曾完成的偉業,如今要在我輩手中將他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