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吳起李廣霍去病之法,各有所用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浙東匹夫字數:5136更新時間:24/06/26 19:24:21
如今的關羽,其統兵治軍之能,還不能跟二十年後相比。
倒不是關羽基本功不紮實,而是他還未曾有指揮數萬人作戰的資歷——劉備家底薄,起勢晚,原本的歷史上,關羽要到赤壁之戰後,才有這樣的機會。
如今諸葛瑾給的這次機會,應該也算創造了關羽帶兵規模的新紀錄了。
具體數字是:一萬兩千人。
此前淮陰之戰的總兵力雖略多於此,但那是劉備和關羽一起指揮的,關羽並不是全軍統帥。
當晚接風宴結束後,關羽回到下榻之處,雖酒意酣暢,但藉着夜深人靜,他還是很快想明白了這一點:
子瑜固然需要他練兵,但他自己,又何嘗不需要這樣一個機會,來精進、挑戰自己?
這本就是互惠互利之事,必須珍惜機會好好幹!
……
連關羽都想到了這一點,以諸葛亮的智商,當然更是早就想到了。
同一時刻,柴桑府衙之內,諸葛兄弟也在促膝長談。
在弟弟正式跟關羽“見習練兵”之前,諸葛瑾覺得有幾句話必須交代一下:
“阿亮,剛纔接風宴前,我說關將軍是天下罕有的練兵名將,讓你席間言語謙遜些,你似乎有點不信?”
諸葛亮知道自己的表現瞞不過大哥,也就誠懇承認:
“確實,不過眼見爲實,有真才實幹之人,我豈會不服?我只是覺得兄長說他‘天下罕有’、略微有些名過其實。
僅以眼下而論,我以爲曹操之帥才便遠在其上。若論將來潛力,孫策年僅弱冠,便有如此雄略,亦不可限量。關將軍終究太缺乏指揮大軍的資歷。
何況,當年平黃巾三傑,皆棄世不久。若無關中傕汜內戰,致長安重臣大批凋零,這天下帥才,或許還輪不到關東諸公。”
諸葛瑾靜靜聽着,沒有打斷弟弟。
他知道,諸葛亮所言非常符合如今的實際情況,不能強求對方預知未來。
但諸葛瑾也早就料到,弟弟會有這樣的疑惑,所以他特地要強調一下:
“阿亮,有些道理,你還年輕,所以不明白。你太聰明了,以至於你覺得別人也是‘越老越做事練達,老謀深算’。
但事實上,天下並不是這樣運作的。很多天縱之才,在少年時選定目標後,經過十年二十年磨礪,技藝便已到了人生巔峯,再往後可能就走下坡路了——
我指的不僅是武藝,也包括智謀。人老之後,繼續成長的只有經驗,而反應、巧思卻會遲鈍。
有些年長之人看似越來越成功,實則靠的是協調下屬、慧眼識人、君子不器,以及地位威望的增長。正如高皇帝不擅將兵,卻擅將將。
而年長之人的威望、人脈、調處手腕,這恰恰是我們年輕人學不來的。所以我們學東西時,不能盲目找這一領域最成功的長者去學,恰恰要學那些三四十歲、但確有獨門專長之人。
關將軍便是這樣一位奇才,除了履歷還不夠、沒有大兵團作戰經驗。但他的練兵基本功,絕對是天下頂級。”
這番話,果然讓諸葛亮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剛剛十七歲的他,竟完全沒想過這個問題。
諸葛亮咀嚼再三,豁然開朗:
“大哥所言……果然振聾發聵,我原先也總有一股傲氣,覺得不管學什麼,最好找當世最強之人。
沒想到,其中還有這樣一番道理,大哥,你怎麼猜到我會不服的?你也沒比我年長幾歲啊。”
諸葛瑾笑了,他當然能猜到。
他有十幾年的金牌講師經歷,怎麼會揣摩不到學生的驕傲。
而且,諸葛瑾非常人間清醒,他知道,自己在這個問題上的眼光,是任何古人都比不了的。
這不是某一個古人的問題,而是古人的節奏太慢,技術和技能更新迭代太慢。
工業歌命之前的世界,根本就沒有“中年危機”這個詞。
漢朝人歷來都覺得,所有智力型的工作,都是“越老越吃香”。
因爲經驗不會作廢,技能不會淘汰,學了的東西能用一輩子,這種情況自古如此。
但現代人經歷的殘酷社會進步、轉型。連醫生、律師都不敢說越老越吃香,碼農更是35歲被血洗優化。
所以諸葛瑾對於“智力工作者的哪些能力,能隨着年齡增長。而又有哪些能力,不能隨着年齡增長”的認知,顯然超過工業歌命前的一切地球人。
韓信在這個問題上也沒他透徹,所以韓信也只能說出“人老了不擅將兵,而擅將將”個特殊解,說不出普遍解。
如今,他看到二弟的不信、狐疑,當然要當頭棒喝。
這也是諸葛瑾教書育人的第一宗旨:學知識、學技能之前,先端正態度,認清何以學何以不學。
不過,他這些內心活動,倒是不足爲二弟道了,只好另找藉口搪塞。
諸葛瑾搜腸刮肚回憶了一下,發現讀書時背過的一段話,非常適合諸葛亮現在的心境,於是就岔開話題道:
“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師襄、老聃。郯子之賢不及孔子,然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關將軍不會大兵團作戰,你就跟他學別的部分,只要他有一項是天下第一,他就值得伱學。”
“謹遵大哥教誨!”諸葛亮發自肺腑地誠懇允諾,決定回去後把這段話也記在上次的勸學家書後面。
……
此後兩日,因爲過年的關係,柴桑城內一切倒也穩妥,並無大事發生。
關羽再急於練兵,也不會在這種日子就操練。
不過,哪怕不練兵,他帶着諸葛亮長見識的旅程,卻已經算是開始了。
他拉着諸葛亮到處走訪,熟悉各營將士。
諸葛亮一開始有些懵逼,還以爲關羽是要施恩賣好,給士卒賞賜、以儘快鼓舞士氣。
但關羽也沒有任何籠絡的舉措,最多只是挑一些士兵談心。
甚至都不親自出面,而是讓手下心腹小校暗中打探,瞭解各營士兵們的擔心、有什麼需求。
若是按諸葛亮原本的性子,兩天沒見效,估計就要急着追問了——智商越高的人,越不容易延遲滿足,他們總習慣於自己稍微做一點事,立刻就看到療效和反饋。
好在這次剛剛被大哥關照過,諸葛亮反覆告誡自己“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細細看不要急”,才熬了下來。
又過了數日,總算過了大年初五,關羽才開始恢復一定的操練強度,從軍紀、隊列開始,並輔之以一定的獎懲。
諸葛亮虛心把關羽的一切做法都先記下來,然後回去再慢慢揣摩,不管理解不理解。不理解就跟自己讀過的兵法對照,爭取印證理解。
如此又正式操練了三五日,諸葛亮終於覺得自己似乎總結出一點門道了。
他便趁着一次軍紀整訓後的閒暇之時,向關羽提了幾個問題:
“關將軍,我觀你整頓軍紀、鼓舞軍心。或與士卒同甘苦,體恤其飲食下劣、改善加餐,還跟普通小校一起吃飯。
但有時你又不肯隨意施恩,只是一味嚴加操練,把標準定得極高,很少有人能完成,同時給完成者重賞。
我揣摩着,你這是既學了李廣的‘與士卒同甘苦’,又學了霍去病的‘只求賞罰分明,立功者有出頭之日’,但兩者應用又似乎很隨意,看不出何時用何法的規律,你究竟信奉的是哪一套呢?”
諸葛亮這段話,也算引出了漢朝人對於如何團結士兵的一段公案了。
早在漢武帝的時候,李廣就覺得跟士兵同甘共苦最有效果,
而霍去病卻覺得只要能帶大家打勝仗、賞罰分明,那麼將領還是奢靡些好。這樣下面的人才有奮鬥動力,知道“我要是立大功了,也能跟霍將軍一樣享受享受”。
此後三百年,漢朝的武將,對士氣的鼓舞思路不外乎這兩大類,只是細節上略有不同——
當然,能把這兩種思想中的任何一種,稍微學得像一點,就勉強能算個名將了。
比如桓靈時打羌人立下大功的段熲,就是典型的霍去病流,很能激發士兵的貪婪欲。
而絕大部分普通將領,是連其中任何一條都做不到的。
千萬別笑,比如張飛那種“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的,就是典型的連一條都沒做到。
當然張飛也能帶兵,並且逼着士兵爲他而戰,但主要是靠高壓的鞭策。以後能不能改好,就要看他是否尊敬諸葛兄弟、是否虛心改過了。
諸葛亮跟着關羽學了這些日子,他覺得各種風格具體怎麼操作、都已經見識過了,只是沒想明白關羽選擇時的依據。
不過,他能問出這個問題,還是讓關羽頗爲欣賞。
“哦?你居然已經看出來、我是在博採衆長,試圖兼得霍去病、李廣之法了?果然是飽學之士,這麼快就看出來了。大哥和益德,跟我一起用兵十三年了,他們也沒問過我這個問題。”
關羽感慨了一下,同時也有些得意,把自己的祕傳心得賣弄道:
“其實,這個道理也說不清楚,運用之妙,存乎一心。但大致來說,有幾條模糊的原則。
根據我征戰十三年的經驗,李廣那種與士卒同甘苦的做法,在你帶領一支兵馬,想要保護本鄉本土的安寧、擊退來犯賊寇時,會比較好用。
因爲只有將領與士卒同甘共苦,才容易激發士卒覺得‘這是我們共同要守護的東西,連將軍都在與我們一起吃苦,我們還有什麼好計較得失的’,激發出同仇敵愾之心。
但是,如果你是帶領一支軍隊遠征,去打擊異族,或者是‘春秋無義戰’,只想吞併別的諸侯,這時候同甘苦就沒用了。肯跟你遠征的,都是想建功立業的,這些士卒的貪婪之心,比保家衛土之兵,要強烈的多。
這種時候,你就可以學霍去病奢靡,並賞罰嚴明,讓他們知道功成名就後的顯耀,奮力作戰能得到多少。
同樣的道理,其實在項羽和高祖身上,也應驗過。太史公言項羽‘婦人之仁,卻不知封賞’,其實跟項羽的起家有很大關係。
高祖起兵,一開始是爲了自保,後來是爲了奪天下、得富貴。當然要重重封賞並肩作戰之人,否則那些鄉黨爲何甘冒生死、遠涉千里去咸陽?
項羽則不然,他起兵是因爲仇恨,甚至都沒想過得天下,只要滅秦。而保家、復仇之戰,是不計得失的。項羽哪怕不發軍餉,楚兵都會自發殺秦。婦人之仁、體恤士卒就夠用了。
當秦亡後,從復仇轉爲爭天下,項羽卻沒扭轉過來,便漸漸衆叛親離。當年仇秦之部曲,並不仇漢。彭越、英布可以不要封賞自發殺秦,卻不會不要封賞自發殺漢。”
關羽這番話也談不上邏輯縝密,完全是一個帶兵十幾年的名將奇才,根據親身經歷、心得的總結。
劉備和他帶兵,也經歷過這麼幾個階段。當初在涿郡起兵討伐黃巾時,待遇條件也非常差,但袍澤們從來不抱怨,因爲他們是在保衛家鄉。
後來劉備和關羽帶着鄉勇轉戰他處,很快就因爲賞賜、前途跟不上,屢遭潰敗。關羽就是那時候開始,慢慢琢磨這個問題的。
他愛讀,但這不代表他就不讀了,關羽是個非常愛從歷史書裏總結用兵經驗、再跟自己的實踐相結合,反覆對照驗證。
諸葛亮反覆體悟,忍不住拍案叫絕:“那是不是保家衛國、爲了報仇而戰,就該同甘共苦呢?
而只要是侵略別國或者諸侯,哪怕是別國先動手的,只要打到了別國的國土上,這時候就要調動士卒的逐利之心?
難怪桓帝時段熲破羌,一次因連續作戰、獲取軍功過多、士卒皆有餘財,便不復進取。段熲便設計僞裝羌人焚營地、毀財物,激勵士卒仇羌,並再次努力搏命、終獲大勝!”
諸葛亮提到的這個典故,在建安年間也不是祕密了。
那是三十多年前的事兒,號稱涼州三明之一的段熲,就有一次嫌棄“士兵們打勝仗得到的賞錢多了之後,怕沒命花,也怕因爲在塞外作戰,攢的賞錢沒法立刻送回給家人,萬一死了就白賺了”。
然後段熲就想明白了一個道理:給錢才能讓士兵奮鬥,但錢多了之後,就又不利於奮鬥了。因此最好僞造敵襲,把士兵們奮鬥來的錢燒光,重新變成赤貧。
諸葛亮把關羽所言,還有項羽劉邦李廣霍去病段熲典故統統融會貫通,終於覺得自己抓到了心得。
但關羽卻勸他不要忙着下結論:“你所言,有一定道理,但還不夠細,不能一概而論——
就說眼下之戰,我們要驅使士卒奮不顧身攻擊笮融,究竟該如何鼓舞士氣、嚴明軍紀?
對於軍中的丹陽兵,還有興霸的錦帆兵,他們只是爲了得富貴利祿。
對於豫章本地的郡兵,他們或許怨恨笮融禍害他們的家鄉。
對於廣陵郡、丹陽郡來的郡兵,他們或許也有點家鄉被禍害之恨,但他們畢竟是異地作戰,心態又有微妙不同。
至於那些發現自己被騙、從而悔悟投降的僧兵,那又是截然不同的情況。
我要整合這四類懷着不同作戰目的的士卒,但又不能明顯用四套區別對待的賞罰激勵措施,這就需要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同法而不同用,讓人看不出端倪——總之,不是我誇口,掌握軍心之法,你還有得學呢。”
諸葛亮徹底心悅誠服,慨嘆道:“是我太急於求成了,總想總結出規律。有些東西,果然得臨事而論,不可膠柱鼓瑟,否則豈不是成了趙括之輩。”
……
調整好心態後,諸葛亮學習動力愈發強烈,學習態度也愈發端正。
再看到關羽練兵時有任何不好歸納的做法,他也不再急於求問,而是自己再多想想,多揣摩揣摩。
諸葛亮的智力終究是冠絕天下,有了大哥敲打的學習態度,關羽提醒的學習方法後,自然是事半功倍,突飛猛進。
上元節過後,他懵懵懂懂覺得已稍稍掌握了關羽這一整套鼓舞士氣法門的應用。
他把自己的想法跟關羽提出後,關羽倒也大度,就給他一個機會,具體上手實操。
由諸葛亮直接部署後面十日的訓練獎懲、士卒飲食起居條件優化。
諸葛亮按觀察來的關羽做法,先依樣畫葫蘆。細微不足之處,關羽立刻給他指出,讓他重新微調部署。
如此又七八日,需要關羽點撥的地方就越來越少了。
關羽看到這進步速度,也忍不住讚歎:“真是天下奇才,我起碼花了八年,在大哥從平原相任上去徐州時,才達到你今日的軍心掌握程度。
不過你也別驕傲,越是後面越難精進。你用了一個月時間,走完了我前八年的路,後面四年,估計你至少還要學一年多。”
諸葛亮也不驕傲:“如今便能達到關將軍四年前的水準,我已經很滿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