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幹翻燃油車,新能源電池包測試完成

類別:科幻靈異 作者:辣條鯊手字數:4528更新時間:24/06/27 10:19:15
    接連兩天的時間,美金加息這把金融鐮刀依舊揮舞着,威力也逐漸顯現。

    沒加息前,霓虹島國股市的日經225指數穩定在18240點,經過四天的時間,指數就已經來到了14330,整個大盤被華爾街金融巨鱷無情血洗。

    一些投機取巧,想着抄底的也被埋進股市。

    至於“空中飛人”,銀座已經出現了不下十起,全部都是槓桿被平倉的散戶和遊資。

    你以爲抄的是底?

    不!

    其實是頂!

    島國股市的慘狀,不是個例,而是海量例子。

    港股、A股、英股、法股,只要是米股以外的股市,指數都跌了20%左右,其中港股更是華爾街巨鱷的重點打擊對象,跌幅一度超過了30%,還是憑藉海量救市資金,勉強穩定在24%上下。

    絲毫不誇張的說,短短四天的時間,全世界都在上演“空中飛人”,而這些“飛人”無一例外,全部都是上了槓桿的。

    然而。

    股市還不是影響最大的。

    美金加息影響最大的,其實是國際貿易的結算。

    SWIFT國際結算系統,它目前只支持美金結算。

    隨着海量美金迴流到米國,市面上流通的美金減少,它的匯率也逐漸波動起來。

    貨幣匯率波動,這讓它喪失了穩定性,有些尾款商追求利益最大化,開始遲遲不結賬,就等着美金升值再去結賬。

    原本2美金買的東西,現在花1.9美金就可以買到,小數是經不起計算的。

    美金加息引發的鬧劇,還在持續影響着全世界。

    ……

    龍國深城。

    龍興科技基地總部。

    能源實驗室。

    紅色品質人才,兼能源實驗室首席凌川正在不斷嘗試添加新的硫化物研發固態電池。

    現在硫化物固態電池已經有了雛形,可問題就在於,硫化物會與潮溼環境產生化學反應。

    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固態電池將遙遙無期。

    “滋滋滋——”

    當新硫化物電池進入設備模擬的潮溼環境,瞬間就讓固態電解質瓦解,產生劇烈火花。

    數次失敗後,凌川心中喃喃自語道:“可惜沒抓住那晚的靈感。”

    當時他都上牀睡覺了,突然大腦靈光一閃,他立馬就飛奔回了實驗室,但可惜持續時間僅一晚,還有大量難點沒被攻克,他也時常開始惋惜浪費的幾分鐘時間。

    “滴——”

    門禁發出刷卡聲。

    實驗室大門被自動打開。

    凌川本以爲是其他工程師,並沒有理會的意思,直到陳星磁性的聲音傳來:“凌首席,新能源電池包怎麼樣了?”

    總裁?

    他立馬側目看去。

    在看見是陳星後,凌川放下手頭的工作,上前迴應道:“固液混合聚合物電池包已經做出來了,在顧首席那邊做放電測試。”

    因爲固液混合電池有前置技術,電池包製作並不難,頂多就是把電池模塊組串聯起來,然後加上散熱用的液冷板。

    簡單來說就是,電池包其實並沒有技術阻礙,頂多就是液冷散熱系統需要優化。

    陳星並沒有意外,做爲“幕後氪金大佬”,他是提前知道的,繼續問道:“要一起過去看看?”

    “也行。”

    凌川也沒有拒絕。

    兩人達成一致意見後,便徑直來到了顧仁的實驗室。

    此時的顧仁手持記事本鋼筆,不斷記錄着數據,在他面前的鋼化玻璃測試區,由多塊電池模組串聯的電池包正在持續放電。

    “忙着呢?”

    陳星打了聲招呼。

    聽見聲音那刻,顧仁立即回頭道:“總裁來了?正好,我現在在做電池包的放電測試,穩定性合格就可以應用了。”

    “這麼快?”

    陳星語氣夾帶抹讚歎。

    “電池包沒什麼技術難點。”顧仁看了眼凌川,繼續說道:“畢竟電池包就是固液混合電池串聯,壓根不算是新技術。”

    “那穩定怎麼樣?”

    陳星並不糾結這個問題。

    雖然固液混合電池在龍興科技內部不是新突破的技術,但卻並沒有對外公佈出去,理論上來說,它還是新的。

    “我們的電池,那肯定是穩如老狗的!”顧仁給自己豎起個拇指,隨後繼續說道:“而且固液混合電池比想象中的要穩定,單個電池模塊可以存儲15度電,就看總裁你想做幾度電的電池包了。”

    電池包並不高端,如果拆開過充電寶的都知道,其實它也是由電池模塊串聯組成的。

    “我想想。”

    陳星陷入了思索。

    新能源電池包做多大的?

    如果他沒記錯的話,前世的新能源汽車,它們的1度電大概能跑四到八公裏,正常來說的話,基本都是五公里左右。

    當然了。

    冬天續航會繼續縮減。

    想要新能源車快速代替油車,里程續航很重要,前世燃油車車主能夠詬病新能源汽車的點就在於續航問題。

    像什麼跑個長途,還要在高速服務區睡一晚,亦或者說充電麻煩的問題。

    充電樁鋪設需要時間,但可以出售家用充電樁。

    要是賣家用充電樁,還能再薅一把用戶的羊毛。

    那現在問題來了,想要讓車主自己購買充電樁,還具備市場競爭力,那汽車續航里程的確定就是重中之重。

    “我想造的是家用轎車,長不超過五米,寬不超過兩米,高大概在一米五左右,按照這個尺寸,它的電池包長寬應該在2.4米和1.2米,厚度的話,20釐米左右,你看看這個尺寸能做幾度電的電池包。”

    陳星並不是科研人員,他只負責下達任務。

    得到數據後,顧仁陷入了沉思,緊接着他來到一側的計算機,打開了圖形設計工具。

    只見他邊設計,邊分析道:“假設電池包長度在2.4米,寬度是1.2米,厚度是20釐米,我們要減去電池保護外殼厚度。”

    “繼續假設,電池保護外殼邊緣是3釐米,底部厚度是1釐米……”

    “單個電池模組有34串聯,單體電池尺寸是長15釐米,寬7釐米,厚度3釐米…”

    經過一系列計算,顧仁也得到了他想要的數據,重新站起身迴應陳星道:“算完了,按照總裁你給出的尺寸,我們最大可以做140度電的電池包。”

    “140度電。”

    陳星眼前一亮。

    按照1度電平均5公里來算,那豈不是說能跑700公里?

    要知道這是取中間值,按照前世廠商的內部測試,基本都是按1度電8公里去計算,這也是爲什麼會有虛電的存在。

    700公里實電的誘惑,哪個車主可以經得起這樣的考驗?

    陳星可不喜歡藏技術,快速搶佔市場才是他想要的,而且潛在對手就特斯拉一家,他完全沒必要逐步去釋放技術。

    最關鍵的是,硫化物固態電池才是王炸。

    固液混合電池?

    能源過渡的產物罷了!

    在確定初步戰略目標後,陳星繼續詢問道:“快充技術呢?它支持多少瓦的星閃快充。”

    “目前只測試了3KW,並沒有發現不穩定,等放電測試完,我會測試5KW星閃快充。”

    顧仁快速迴應。

    別看手機充電功率被限制在300W,那可不是星閃快充極限,而是散熱系統的極限。

    爲什麼新能源汽車電池包可以抗住3KW充電功率?

    很簡單。

    液冷散熱系統!

    每個電池模塊裏面,都會安裝相對應的液冷模塊,幫助鋰電池控制溫度。

    普通鋰電池溫度只要不超過60度,它就不會發生電解液泄露,引發自燃爆炸。

    如果手機改裝了液冷,把溫度控制住了,那也可以承受住超大功率充電。

    不過話又說回來,手機也並不需要這麼大的充電功率,畢竟電池還沒巴掌大,300W充電就已經足夠滿足日常使用了。

    “那我再看看。”

    陳星並不着急離開。

    他現階段任務就兩個,新能源汽車和建設衛星基站。

    衛星基站的話,任河還沒有給他答覆,估計還在緊鑼密鼓地攻克,只要他說弄好了,陳星立馬就可以帶着去找趙晨光組裝,昌西發射中心那邊他也已經通知了。

    現在就新能源電池包,只要最核心的電池包搞定,電機什麼的都是小問題。

    “行。”顧仁也沒避諱,他對固液混合電池還是有自信的。

    ……

    隨着放電測試結束,顧仁開始調試5KW的充電功率,數據是220V32A的超大電流與電壓,直接灌注進電池包。

    電源接通那刻,因爲電阻的原因,被阻隔的電能會轉變成熱能,讓電池內部溫度上升。

    只是眨眼的功夫,溫度就已經來到了50度。

    要是普通的三元鋰電池,或者磷酸鐵鋰電池,估計早就開始液冷循環散熱了。

    可固液混合電池包沒有,它因爲採用改良過的聚合物電池隔膜,溫度承受極限在100度,50度根本夠不着他的燃點。

    不過當溫度來到60度那刻,液冷循環系統終於啓動。

    隨着液冷系統開始散熱,檢測設備顯示,電池包的溫度控制在了65度,並沒有繼續上升。

    “要不要試試7KW?”

    顧仁看向陳星。

    “上。”

    陳星倒想看看極限。

    因爲有鋼化玻璃罩,測試還是很安全的,除非說電池整個爆炸,類似於C4炸彈,不然的話,很難傷到陳星等人分毫。

    “那我上了。”聞言,顧仁調試設備參數。

    不一會。

    充電功率上升至7KW。

    就在充電功率提升到7KW那刻,原本溫度穩定在65攝氏度的固液混合電池開始躁動,溫度來到了66攝氏度,緊接着是67、68、69…

    測試的同時,顧仁還不忘記錄電池數據。

    75…

    80…

    溫度還在上升。

    這要是換普通鋰電池,估計早就自燃爆炸了。

    在測試的同時,散熱實驗室,以及星閃快充實驗室的首席也紛紛來到現場觀摩。

    因爲是第一次做新能源汽車的電池,他們都知道有很多地方可以改進,現在就看這固液混合電池包能堅持多久了。

    “不動了!”

    “穩定下來了!”

    突然,有人驚喜吶喊。

    數據檢測設備顯示,電池包在7KW超大功率充電的情況下,溫度維持在87攝氏度。

    這個結果讓快充技術,以及散熱實驗室的首席都不滿意。

    “明明安裝了液冷散熱,7KW就讓電池包溫度臨近極限,看來還要繼續優化。”

    “需要繼續研究。”

    在他們看來,這個充電功率最起碼要堆到10KW才行,不然根本算不上快充。

    陳星聽着兩人的喃喃自語,安慰道:“我們屬於是摸着石頭過河,慢慢來,7KW已經很厲害了,不過如果可以的話,這個數值我希望翻一倍,把手機快充的震撼,延續到新能源汽車上。”

    燃油車優勢是什麼?

    幾十秒,加完油就走。

    新能源車劣勢是什麼?

    充電慢。

    如果能把當初10分鐘充滿電的震撼延續到新能源汽車,那新能源汽車將再無劣勢。

    10分鐘跑700公里,用車成本是燃油車的三分之一,只要車主不傻都知道怎麼選。

    最最關鍵的是,如果陳星心中想法都實現的話,他還能賣家用充電樁去賺錢。

    “我們會努力的,儘量早日實現14KW功率充電。”

    散熱首席劉子衡剛說完,快充技術首席楊博超卻超級加倍道:“要做就做第一名,把目標放在20KW以上,現在難點在於散熱系統,這段時間我們再仔細研究,怎麼去降低電池充電時候的溫度。”

    “楊首席你說的對。”

    劉子衡附和一聲。

    看着幹勁滿滿的衆人,陳星微微頷首道:“都加把勁,雖然現在電池包的電量夠用了,但我們需要精益求精,幹翻燃油車。”

    “好!”

    顧仁立即附和,帶頭道:“幹翻燃油車,讓新能源車成爲主流!”

    “幹翻燃油車!”

    “幹翻燃油車!”

    科研人員紛紛吶喊口號。

    燃油車的背後,其實是德國和霓虹島國的技術,專利基本也被人家牢牢掌握。

    絲毫不誇張的說,要是人家不提供技術支持,別說發動機了,連個差速器也很難造出來。

    這也是爲什麼,合資車型多的原因,說白了,這就是合資車企就是外國的代工廠。

    要是真能幹翻燃油車,將汽車領域洗牌,距離出口海外的遠大目標就不遠了。

    而在陳星視察能源實驗室,查看電池包時,一輛黑色奔馳停在了龍興基地門口,安保立即上前,詢問道:“你好,有預約嗎?”

    “沒有。”

    “那給你登記一下,你叫什麼?”

    “魏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