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提拉失敗,設備出現嚴重問題

類別:科幻靈異 作者:辣條鯊手字數:4689更新時間:24/06/26 19:22:46
    “打開人才市場。”

    【本日可招募人才列表】:

    1、張鶴,紫色品質,985學歷,科研型人才,主攻ArF光刻膠方向,招募所需資金:7000元。

    2、白色已摺疊。

    3、白色已摺疊。

    4、魏秉慶,藍色品質,小學學歷,力量型人才,主攻直拳,招募所需資金:5000元。

    5、蔡可麗,藍色品質,大專學歷,管理型人才,擁有管理4年經驗,招募所需資金:5000元。

    拉14寸硅棒需要八小時左右,陳星也沒有幹等,而是用人才市場來打發時間。

    很顯然。

    今天運氣不錯!

    還沒有花錢去刷新,就出了個紫色品質的光刻膠人才。

    “ArF光刻膠…”

    陳星心中喃喃自語。

    這ArF光刻膠,應該是光刻膠的某種類型,看來與半導體硅片不同,它的細分種類可能會比半導體硅片複雜得多。

    雖說現在還沒搞到設備,但光刻膠人才也不能不要。

    “招募張鶴。”

    【叮!】

    【招募成功!】

    【已從龍興科技公司賬戶扣除5000元,張鶴即將抵達騰飛工業園,請宿主注意接待!】

    “刷新人才市場。”

    【叮!】

    【扣除1W資金,人才市場列表已刷新!】

    當系統提示音響起,湛藍色的系統面板隨之刷新,沒有奇蹟,連紫色品質人才也沒有,五個藍色品質人才佔據了市場位置。

    陳星內心毫無波瀾,排行榜的副作用太大了,讓藍色品質人才的刷新概率到達了50%以上,佔滿市場也合情合理。

    現在他有兩種選擇,要麼升級人才市場到五級,看看能不能減少藍色人才刷新的概率,要麼就是推上百萬刷新費,用昂貴刷新費來換取高品質人才。

    前者要2億,後者的話…

    陳星這段時間瘋狂招募,將龍興硅業工廠運轉起來,也只不過花了1.5億…

    真不是市場升不起,而是高價刷新更有性價比!

    “繼續刷新。”

    “繼續刷新。”

    “繼續刷新。”

    連續的刷新,再次讓刷新費用突破百萬,系統面板以及提示音再次出現。

    【叮!】

    【溫馨提示,本次刷新所需要的資金已過百萬,出現紫色品質及以上品質的人才概率增加,是否繼續?】

    “繼…”

    陳星話音未落,一道燜沉的斷裂聲突然響起。

    “嘣——”

    “什麼情況???”

    霎時間。

    作業廠房亂作一團。

    “晶種斷…斷了?”

    “爲什麼提拉晶種會斷掉,硅晶體附着也沒多少吧,而且拉昇速度也不慢啊!”

    “楊工計算失誤了?”

    “現在該怎麼辦?石英坩堝要不要重新加熱,拉昇的單晶硅已經沉沒在爐底了。”

    “失…失敗了嗎?”

    周圍的議論聲,讓陳星連忙關閉系統面板。

    他看向身旁失魂落魄的楊烈,連忙詢問道:“楊工,第一次單晶硅棒提拉失敗了?”

    “總裁…我……”

    楊烈臉色難看,欲言又止。

    他老臉算是丟盡了,前面提純環節進展順利,魏華、韓銘和翟勇各顯神通,將硅石提純到11N的多晶硅並完成摻雜,可輪到他卻提拉硅棒失敗了。

    看着楊烈有些自責,神色頹廢,陳星連忙安慰道:“別往心裏去,我們是從零開始,有挫折很正常,總結經驗再試一次,我們都相信你可以的。”

    “沒錯!”

    韓銘附和一聲,繼續說道:“總裁說的不錯,提拉本來難度就大,越粗的單晶硅棒,提拉的難度就越高,一次不行就兩次,兩次不行我們就第三次!”

    “總結經驗,再試一次。”

    “失敗畢竟是成功它媽,我們重新計算,再試一次!”

    魏華與翟勇也開口安慰。

    原本躁動不安的作業區域人才,也在互相打氣加油的鼓勵下,重新振作了起來。

    一次失敗而已,怕什麼?

    他們可是從零開始,屬於是摸着石頭過河。

    “等等,我給忘了。”

    陳星突然想到了什麼,連忙讓楊烈稍等一會,自己小跑前往工業園的停車場,在車的儲物箱取出滬硅集團的經驗筆記本。

    當他重新返回廠房,將筆記本交給楊烈道:“這是滬硅集團近年生產12寸硅片的失敗經驗總結,你看看有沒有用。”

    “我…”

    楊烈接過筆記本,眼神閃過抹感激之色。

    他並不善言語,在連接被鼓舞和激勵後,他重重點頭道:“謝謝總裁信任,謝謝各位信任,我重新計算再試一次。”

    “去吧。”

    陳星並沒有責怪的意思。

    半導體硅片生產本身就難,如果這麼輕易就解決,那就不需要100%依賴進口了,這是國產必須要經歷的過程。

    翟勇這時也站出來,提高數倍音量道:“石英坩堝重新加熱到1450攝氏度保持,等待楊工程師計算出下次提拉速度。”

    “石英坩堝重新加熱,已設定1450攝氏度保持!”

    “溫度正在上升!”

    設備操控員重複說道,確認數值沒有出錯。

    而在另一邊。

    工廠的某間辦公室內。

    楊烈來到辦公桌坐下,翻看滬硅集團失敗的案例,並開始總結這次失敗的經驗。

    想拉大尺寸硅棒,需要計算提拉速度、硅溶液、母晶與輻射熱量。

    先說提拉速度,單晶硅棒爲什麼可以提拉出來。

    這是因爲母晶,也就是晶種放入硅溶液以後,硅溶液裏的硅晶體會附着在晶種上。

    當它們附着時緩慢拉出,因爲液體表面的溫度下降,會由液態轉變爲固態。

    這個現象就好比在極寒地區,屋內是23攝氏度,而外面是零下二十幾度,當你拿着水槍往屋外噴水時,噴射的水柱接觸到外面的冷空氣會瞬間凝結成冰。

    單晶硅棒的提拉法,操作原理亦是如此。

    至於想要拉多大尺寸,則是取決於拉昇速度和旋轉速度。

    旋轉讓四周硅晶體附着,拉昇則是讓附着的硅晶體冷卻,期間還要多次調試拉昇速度,不然後續會越發臃腫。

    但楊烈仔細算過了,兩小時後才需要調整提拉速度,這才一小時不到的時間,爲什麼母晶會斷,附着太多硅晶體了?

    他總結經驗的同時,不斷翻看滬硅集團的失敗總結,可接連幾次的計算,得出的結果還是提拉速度爲每分鐘3毫米。

    “難道是提拉速度太慢了,調整到4毫米試試?”

    楊烈繼續計算。

    他覺得是提拉速度太慢了,導致晶種附着的單晶硅太多,從而拉崩斷了母晶。

    提拉速度上升的話,附着的單晶硅就會減少。

    想到這。

    他連忙返回作業區域。

    而陳星見楊烈這麼快回來,立即詢問道:“已經找到解決方案了?”

    “暫時不確定是不是提拉速度的問題,還需要進一步實驗。”

    楊烈快速回答道。

    他現在腦子很亂,有些懷疑自己的技術。

    在他數次計算下,每分鐘提拉速度是3毫米,可偏偏3毫米又把晶種給拉斷。

    目前他猜測三種情況。

    一、提拉速度太慢,導致晶體附着過多,超出了原本的14寸,可能達到了20寸以上,晶種才會承受不住壓力斷開。

    二、晶種純度不夠,雜質破壞了單晶硅面,硅晶體附着時,出現了空隙。

    三、設備問題。

    後兩種情況,楊烈相信魏華韓銘的硅石提煉技術,也相信願意陳星帶來的設備沒問題,所以他並沒有去懷疑,而是認爲自己可能是初次計算錯誤。

    可六個小時後,石英坩堝爐確實提起來了一根單晶硅棒,直徑卻只有10寸,如果算上拋光打磨,最終只能作出8寸半導體硅片。

    “爲什麼會這樣?”

    楊烈摸不着頭腦,他又指揮下一次的提拉單晶硅棒,重新把速度調回3毫米每分鐘。

    然而…

    又是一小時不到。

    “嘣——”

    晶種連接處再次斷裂,提拉出來的單晶硅重重砸進硅溶液,發出一聲悶響。

    熔鍊。

    提拉。

    崩斷。

    楊烈嘗試了數次,陳星也沒有離開硅工廠,而是與硅片工程師們同吃同住。

    在經歷了數次參數調整,時間也過去了三天,楊烈鬍渣邋遢,還在計算哪裏不對,這位老實人根本沒去想機器和純度的問題。

    提純人才韓銘看不下去,也試着幫忙尋找問題。

    當他拿着單晶硅碎塊去檢測,瞳孔猛然收縮,立馬吆喝道:

    “有問題!提純出問題了!單晶硅純度僅爲99.9999%,6N,這是工業級,不是半導體級別!”

    聲音傳遍工廠,讓負責提純的魏華都愣住了。

    6N?

    怎麼可能!

    當初他們已經測過了,明明是11N的純度!

    多晶硅11N,單晶硅怎麼可能是6N,這裏面就一個熔鍊提拉,除非摻雜出現了錯誤?

    負責摻雜的翟勇更是懵逼,他也沒摻雜雜質啊,他摻雜的是磷,增加硅片導電性的磷!

    陳星也聽見了韓銘的吆喝,立馬將他喊住道:“韓工,到底是怎麼回事?不是說11N多晶硅熔鍊提拉就會得到單晶硅嗎?”

    “我也不清楚,但我上檢測設備檢測了,單晶硅裏面雜質,鐵鋁等雜質顏值超標,完全達不到11N的標準!”

    韓銘長話短說。

    聞言,陳星陷入了沉默,他隱約覺得事情不簡單,很有可能是設備出了問題。

    做爲開掛的男人,他很清楚金色品質人才能力,不可能三番兩次都出現錯誤。

    他相信人才。

    不相信設備。

    在短暫猶豫過後,他喊來操控設備的紫色品質人才下令道:“立馬清空石英提拉爐硅溶液,全面檢查生產設備。”

    “是!我馬上辦。”

    另一邊。

    剛剛走到作業車間,楊烈這個漢子愣了數秒,隨後連忙來到陳星身旁問道:

    “總裁,發生什麼事了?”

    不等陳星說話,韓銘立馬訴說情況道:“多晶硅純度下降,很有可能設備出了問題。”

    “有沒有可能是摻雜?”

    楊烈話音剛落,在他身後傳來一道極其肯定的聲音:“這就是磷,不可能出錯。”

    翟勇拿着摻雜物靠近,讓衆人仔細觀察。

    “確實是磷。”

    “那現在……”

    如果楊烈沒出錯,翟勇也沒出錯,那就只能是設備的問題。

    陳星眼神冷冽,現在只能是設備的問題。

    不過,滬硅集團不可能動手腳,俞躍灰底細早就查清,是根苗正紅的企業家。

    而且當初他說了,這批設備是剛剛訂購的,有沒有可能設備供應商做了些手腳?

    想到這。

    陳星給俞躍灰打去電話。

    ……

    另一邊。

    魔都。

    滬硅集團總部。

    俞躍灰本來還在洽談生意,但看見是陳星來電,立馬起身道:“各位不好意思,我出去接個電話。”

    “沒事,俞總先接吧。”

    “對,我們先喝口茶。”

    幾位生意夥伴連忙迴應,客套話拉滿。

    俞躍灰走出辦公室,來到走廊區域的一側,接通電話道:“陳總?打電話來是有喜事分享嗎?”

    陳星:“俞總我想問問,伱這批設備來路正嗎?”

    俞躍灰眉頭緊皺,聽出了端倪,連忙壓低聲音道:“那批設備出問題了?”

    “可能是…”

    陳星將事情原原本本講出。

    俞躍灰頓時陷入沉思,他是做半導體硅片的,自然明白,提純後的多晶硅不可能純度降低,單晶硅石英提拉爐可能被動了手腳。

    在猶豫過後,他選擇坦白道:“這批設備來路確實有點曲折,是我讓人淘零件組裝的,正規渠道的設備都有廠商的工程師監管,要不我派幾個工程師過去,幫你們看看到底是哪出現問題了?”

    “那這就對了。”

    這句話驗證了陳星猜測。

    設備來路不正,沒有經過參加的檢測,可能設備參數,零部件都與原版有差異。

    但!

    這不怪俞躍灰!

    如果不是西方限制,生產設備基本買不到的話,誰會買設備零件自己動手組裝?

    而且自己組裝未必不好,可能是某個零件出了問題。

    俞躍灰深呼吸一口氣,再度詢問道:“那現在你那邊怎麼辦?缺不缺人手。”

    “還能應付,如果確認是設備問題,我晚點給你電話。”

    “好,你們先檢查。”

    “那就先掛了。”

    當電話掛斷,俞躍灰又想到了某種可能,立馬打給自家生產車間的工程師,詢問有沒有單晶硅純度降低的情況。

    工程師的答覆很簡單。

    沒有!

    俞躍灰鬆了口氣的同時,又有些臉頰發燙。

    賣人家設備…

    結果賣了批問題設備…

    這要是傳出去的話,他俞躍灰能讓高永明、劉偉、任國非等半導體行業大佬笑一輩子。

    感謝各位讀者大佬的月票和推薦票,感謝每天追讀的大佬,謝謝各位。

    最後推本書《科技強國:國寶竟是我自己》,同樣是科技文,感興趣的大佬可以去看看,我和他絕對沒py交易(提褲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