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風波迭起
類別:
武俠仙俠
作者:
血濺武當山字數:3835更新時間:24/06/26 19:03:58
東方未明拍手道:“是了,我曾聽村中說書匠,說起過的故事,似乎白蛇與許仙兩情相悅,偏偏碰上了一個不通情理的妖僧法海,非要棒打鴛鴦,令人家夫妻難聚,骨肉分離。”
香兒微笑道:“故事都是一般,只是口述之人,略有不同罷了,在出家人眼中,這法海禪師雖然有些迂腐,卻是降妖除魔的典範,但要是在蜜月中的情侶口中說來,自然要罵法海喪心病狂,不懷好意了。”
東方未明若有所思,尋思香兒此言深奧無比,似乎說的是故事,又似乎不是故事,而是世間萬物無不如此,每個人都習慣站在自己眼光下看人,譬如在自己眼中,那柳若柏是煞風景的攪屎棍子,但在柳若柏眼中看來,自己何嘗不是一般。
香兒道:“婦人淺見,倒令東方公子見笑了,今日風景正好,小女子再奏一曲,還盼莫要辱及請聽。”
東方未明道:“不敢,香兒姑娘琴蕭雙絕,吹奏的曲子,自然是極動聽的。”心中卻在默默記誦,要是能哼唱出來,求得忘憂谷的仙音前輩,譜成曲子,再傳授洞簫的奏法,未必不能聊以自娛。
香兒稍稍欠身,將竹笛湊在脣邊,又吹奏了起來,這一回與之前的曲調卻又大不相同,之前給柳若柏的題目,雖然甚是深奧,曲調卻難免帶有極重的哀傷,如今的曲子,卻是歡快無比,令人一聽之下,便生親近之感。
一曲既罷,香兒又吹奏一曲,曲調雖大同小異,意境卻又有不同,東方未明聽得甚是專注,可若說區別爲何,卻又說不上來。
香兒吹奏已畢,對東方未明道:“公子莫怪,眼下外面巡查甚緊,前面的路怕是不太好走,公子武功卓越,小女子卻是不敢衝突,咱們這便回頭逛上一逛吧。”
東方未明知道她是想瞧,柳若柏有何出人意表的回答,也不點破,當下跟着她往來路走去。
回來之時,見柳若柏已答滿了一張白紙,上面除了之前寫過的“五帝三皇神聖事”,又多了“聖人下的奴隸”、“秦法”、“孔孟真理”等論調。
這些論題並非只是一個標題,其下則是密密麻麻的釋義,東方未明一見之下便生頭痛,想不到這個貌不驚人的傢伙,胸中實在有些墨水,又想他既然有此本事,何不去考翰林,當狀元,在這兒浪費光陰,當真是無聊至極。
但柳若柏卻興致盎然,似乎能得香兒姑娘一讚,什麼辛苦奔勞,都不算什麼,香兒一見之下,雖然連連點頭稱讚,可東方未明卻見她眼神之中,頗多厭煩不耐,卻又在極力掩飾。
東方未明很是好奇,這第四關究竟是什麼,尋思多半是要考畫作,這裏只有黑墨白紙,任憑他多厲害的繪畫技巧,只怕也要大打折扣。
但香兒似乎甚是疲乏,不願再考他最後一題,與東方未明匆匆作別,便往來路走去,東方未明尋思外面到處禁行,只怕路徑不太好走,不如等晚上再走,但香兒渾不着意,只說些什麼弱質女流,官兵也不會刻意栽贓,卻又怕些什麼。
柳若柏見香兒離去,並未邀請同行,心頭不免有火,見東方未明怔怔的站在原地,也是心中有氣,可畢竟他耐力極好,不願在這等山明水秀的地方大動肝火。
東方未明悻悻而歸,心中悵然若失,回到暫避之所,李浩甚是緊張,生怕他留下蹤跡,而招來官兵,書生卻將心思,都放在香兒姑娘身上,反覆詢問東方未明,香兒究竟跟他說些什麼,做些什麼。
大庭廣衆之下,東方未明被詰問得甚是尷尬,只是湖上一遊,碰上了柳若柏這個大煞風景之人,實在沒多大興致,更何況匆匆一別,也沒說什麼體己話,心中實在大有怒氣。
丐幫前任幫主柯降龍,有心引開官兵,這一日上在城中大肆搗亂,他武功出神入化,加上行走江湖閱歷何等豐富,這麼一攪,想方設法將東廠的官兵,盡數引到城外。
龍幫主知道舊上司的打算,與柯老幫主在城南城北分別搗亂,只是他本領不及柯降龍,不敢將事情鬧得太大,因此城北的亂子相較之下,卻是相差甚遠。
但饒是如此,城中人手不足,丐幫等人分批散去,倒還勉強辦得到,這一遭可說得上極險,畢竟東廠人數衆多,難保沒有增援,若是當真對上了,只怕非得大幹一場不可。
如此大夥在杭州停留了五日,東方未明雖不敢說是風雅之人,但與這一羣叫花子,整日待在一處,卻是渾身不自在,且不說叫花子懶散懈怠,從不沐浴更衣,身上的老泥只怕沒有十斤,也有八斤,吃飯之時,也是口沫橫飛,竟似不覺噁心。
再有叫花子時常混跡市井之間,口出污言穢語,已然習以爲常,不但不痛改前非,反而洋洋自得,東方未明雖知,他們並非是在辱罵自己,可聽在耳中,難免心中不悅。
尋思:“難怪蕭遙癡迷讀書,原來整日跟這麼一羣下里巴人的傢伙待在一處,要不尋些高雅之事,難免要與之‘同流合污’了呢。”
待得到了城門旁,果然碰上了亂子,一個勁裝的漢子,帶了一個光頭和尚,上來便罵東方未明如何如何。
東方未明生怕丐幫行事無法無天,連累自己,混在人羣之中,萬不願旁人認了出來,沒料到人家不罵丐幫幫主,不罵罪魁禍首,偏偏找上了自己,當下埋頭快走,尋思混在羣丐之中,自己與丐幫本無多大淵源,此事雖然與己有關,終究不是主謀,去找書生和丹青頂缸,卻又找不到他們二人,不由得甚是慌張。
他這麼一閃躲,更坐實的心中有鬼,那勁裝漢子勃然大怒,一掌便往東方未明頸後劈來,東方未明本來不欲生事,想要腳底抹油,可人家出手便是殺招,哪能置之不理,當下還掌相迎,“砰”的一聲大響,東方未明固然大吃一驚,那漢子也是驚怒交集。
有丐幫花子,生怕事情鬧大了不好收場,幾個上來勸解,可那和尚似乎更是惱怒,揮掌便擊傷了幾個丐幫弟子。
如此一來,衆人都將這尋麻煩的,當成是東廠的走狗,也就用不着客氣,雖然和尚只有一個,花子卻有十來人,卻也顧不得江湖規矩,當下便鬥了起來。
但那勁裝漢子,卻只跟東方未明卯上了,旁人一概不理,倒似是跟東方未明有殺父之仇一般。
東方未明見他招招拼命,勢同瘋虎,心中難免忌憚,二來也是不明所以,想不明白,自己連這人之面也未見過,何苦如此仇恨。
果然那勁裝漢子,見久鬥不勝,惱了起來,開口罵道:“東方未明,你這狗賊害我兄長,還裝出一副毫不相干的德行,騙得這羣不問是非的叫花子助拳,你要臉不要。”
東方未明被罵得一頭霧水,難免心中有氣,喝道:“誰知道你哥哥是什麼東西,也配我姓東方的動手,當真是笑話奇談。”
那勁裝漢子怒道:“我叫柳若楓,前些時日跟你爭風吃醋的大才子,就是家兄,想不到你這狗賊,文比不勝,武較不及,就用卑鄙手段暗算,害得家兄無辜慘死,這件骯髒勾當,你不敢認了,是也不是?”
東方未明心中委屈,但柳若柏之死確實與自己毫無關系,這個柳若楓言語囂張,每一句話都是在指摘自己是殺人兇手,如何自辯,實在不知如何開口。
這羣叫花子,有人知道東方未明巳時出,午時三刻歸來,這段過往,無人知其幹了什麼,聽聞殺人慘事,還似乎涉及什麼爭風吃醋,互相鬥毆,想到東方未明是個年輕人,血氣方剛,一時頭腦衝動,而做出什麼殺人越貨之事,也並非情理之所無,因此都自覺的退開,不願趟這趟渾水。
那老和尚擺脫糾纏,跟柳若楓雙戰東方未明,東方未明雖能與柳若楓打得有來有回,卻實不是這老僧的對手,幾招沒過便見險象環生,心中一百二個叫苦,尋思書生丹青兩位前輩到哪兒去了,這當兒要是不能出手相助,只怕自己就要歸位了。
正焦急間,忽然老和尚雙手不聽使喚,反而打了柳若楓一個嘴巴,柳若楓驚怒交集,卻見老和尚直挺挺的倒了下去。
柳若楓大吃一驚,忙叫道:“圓通大師,圓通大師,你怎麼了。”可他又怕東方未明趁機偷襲,雖然蹲了下來,目光卻始終死死地盯着東方未明。
東方未明更是不知所措,尋思這老和尚莫非是身上有何隱疾,這時忽然發作了出來,想要幫忙搭脈救治,但柳若楓卻如瘋了一般,攔在身前,更是口口聲聲說東方未明害了他兄長,更將少林派的圓通大師也給害了,當真是仗勢欺人,武林敗類。
在場羣丐雖然沒見到東方未明如何出手,但見柳若楓態度囂張,少林派的圓通和尚不問情由,就來鎖拿於人,都想就算東方未明反擊傷人,卻也並非是什麼大不了的事。
可東方未明被困自守,早無還手之力,斷魂掌需凝練毒質,倉促之際根本無暇催運,只能以本門逍遙掌法應敵,絕無傷人之理。
可柳若楓越叫越是大聲,羣丐生怕引出東廠之人,忙將他拽到一旁,東方未明見事情越鬧越臭,只能趁亂離去,也顧不得自證清白,一路上連換坐騎,只不到七日,便回到了逍遙谷中。
這事情東方未明並未處置妥善,其中錯綜複雜,本想跟大師兄谷月軒先商量一番,琢磨出個穩妥法子,再做道理。
可江湖上早已謠言遍天,無瑕子氣的怒不可遏,沒等他進屋詳稟,便讓他跪在廳中自省,谷月軒看不過眼,勸道:“江湖傳言或有偏頗,師父不如先聽聽三師弟怎麼說。”
無瑕子對這個大弟子素來鍾愛,知道他所言有理,江湖傳言卻也不能盡信,當下命東方未明將事情詳細說來。
東方未明從初入杭州之日講起,說起如何碰上了毒龍教主,如何會合忘憂谷的兩位,如何協助丐幫救出戚將軍,最後在西湖上與香兒相會,直至最後莫名其妙的成了兇手的種種情由,詳詳細細的說了一遍。
無瑕子聽在耳中,不由得嘖嘖稱奇,知道此中定有極大蹊蹺,但具體爲何,卻又推敲不出,尋思這個小徒弟,脾氣並不如何火爆,按理說絕不會爲了爭風吃醋,跟那個柳若柏大起爭端,縱然動上了手,也不會猛下毒手,即令柳若柏之事真是東方未明下的手,那圓通和尚,武功出類拔萃,江湖上早有名號,憑東方未明的本事,絕難在衆目睽睽之下,神不知鬼不覺的將之殺卻。
谷月軒也在一旁附和,說道:“三師弟向來爲人謹慎,並非張揚好鬥之人,此間定有別情。”
無瑕子嘆了口氣道:“軒兒,你去杭州一趟,將丐幫的幾位弟兄一一尋來,問起當日情景,再暗中探查柳若柏在江湖上有什麼仇家,那時是否在杭州左近,還有這個香兒的來歷頗爲古怪,一個女子能在城中亂作一團之際,毫無懼色倒也罷了,怎能輕輕巧巧的到了西湖之中。”
谷月軒躬身領命,說道:“師父,何不請書生前輩與丹青前輩作保,他們兩位前輩當時就在杭州,種種情由說出來,比咱們逍遙谷自證清白,倒是可信的多。”
無瑕子嘆了口氣道:“這幾位陶冶情操是不錯的,但要是幹什麼正經事兒,不裹亂已然難得,還能指望佐證推測嗎?”
轉頭又對東方未明道:“眼下你身處嫌疑之地,暫且莫要離谷而去,以免被江湖同道所傷,不過你下山之後,聽信旁人鼓吹,到處惹是生非,大違本派門規,爲師罰你禁閉三月,到後山石洞之中思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