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靜,師徒倆面對面的躺在炕上,師父楊輔仁講述他的經歷,當講到他爹爹不幸墜崖身亡時,不免也是聲音哽咽,難以自抑。
“爹爹去世,又是隱士幫忙,就地安葬了爹爹。頃刻間,我成了孤兒,隱士可憐我的不幸,把跟爹爹一起來的家丁打發回去,就把我留了下來。
現在回想起來,隱士似乎知道我爹爹可能會出現意外,所以不肯收留我,藉此逼迫我爹爹快些離開大山,可爹爹卻執拗的非要讓隱士收留我,才釀此悲劇。
隱士雖然收留了我,可並不讓我管他叫師父,也就是不肯收我爲徒。後來見我還算忠厚老實,就破例的收我爲養子,取名明子,字輔仁,還是姓我原來的姓。
可是我堅持要拜師學藝,因爲那是爹爹的遺願,雖然師父並不同意,我還是堅持叫他‘義父師父’,時間一長,師父也就任由我去了。
但是一直沒有行過拜師大禮,稀裏糊塗的把我留在身邊。在我之前,師父已經有了七個徒弟,最長的都跟師父學藝二十多年了,大師兄當時已將近四十歲了。
在我之後,師父再也沒有收過徒弟,可事實上,七師兄才是他的關門弟子。我的七位師兄出身不盡相同,性格各異,但他們都十分用功,鑽心學藝,不敢有半點懈怠,師父也時常用心指點。
而我卻不同,師父從來沒有親自教給我什麼,只是在生活上更關心我,真的把我當做養子對待了,師兄們也只是稱呼我‘弟弟’,而不按順序稱呼我爲‘八師弟’。
當然,師父在分別教師兄他們的時候,也從來沒有背過我,只是當時我還小,根本聽不懂師父在說些什麼,就是現在也有些悟不懂呀。
當時,我是有些不情願在山裏跟師父學藝,經常偷偷地跑到爹爹的墳頭去哭。可是沒辦法,我知道憑我一個人是不能走出大山的,即使走出去了,也不知道該去哪裏,只能留下來。
再說爹爹的墳還在這裏,我還得經常來看看,以盡孝子之責。師父看樣子已經看出來了我的心思,所以在生活上更加關心我,但還是不同意收我爲徒。
但他同時讓大師兄教我讀書認字,讓二師兄教我一些基礎功夫,讓三師兄照顧我生活起居,並指導我練習讀書和功夫,其他師兄也抽空教我一些他們所擅長的。
就這樣,我在山裏住了下來,並漸漸熟悉和習慣了山裏的生活,最終竟然變得不想離開了。這主要是我無家可歸,而在山裏活的還比較自由舒心。
過了五年,師父命大師兄、二師兄、三師兄三人下山。說大清氣數已盡,天下即將分崩離析,讓他們出山後廣收門徒,開宗立派,準備在天下大亂之時爲國效力。
又過了五年,師父又命其他四位師兄也一起下山,根據各自的喜好選擇職業,選擇道路,但宗旨依然是爲國效力,不得禍國殃民,於是師兄們便都離開了山裏。
這樣一來,山裏就剩下我和師父二人一起相依爲命。師父當時已經年過七十,雖然依然精神矍鑠,可畢竟年齡大了,需要有人照顧,我也就更離不開了。
師兄們離開後,師父仍然不親自教我什麼,只是拿出一些書,大都是他親自寫的,讓我自悟,就連功夫也讓我參照書上寫的自我練習,至於用不用功,師父也沒有嚴格要求。
當然,也給我一些他的其它藏書,讓我品讀,只是隨我自願,從不要求我做到啥樣。現在回想起來,師父也是用心良苦,他希望我學得雜一些,用心悟得深一些。
可我當時沒有體會到,也可能是天資太拙,悟性太差,惰性太強,連師父的皮毛也沒有學到。就這樣在大青峯山裏跟師父一起生活,但我覺得並沒有得到師父的真傳。
師父的生活極其有規律,每日早晨起來,先要喝上三大碗滾燙的自制早茶,等出透汗,淨體後,才去山頂練功,悟道。
等到太陽出來以後,開始吃早飯。稍事休息後,就出去幹活,主要是侍弄自己在山間開墾的幾塊山地,種植的基本都是蔬菜。當然,也要幹一些生活中需要打理的其他活計。
到了中午睡覺休息一個時辰,下午看還是書悟道,晚年還增加了書畫的創作練習。在太陽落山前,吃晚飯,飯後做晚課。
睡前還要喝三大碗自制的藥茶,然後打坐練功。這樣的生活習慣無論冬夏,幾十年雷打不動。師父堅持每日兩餐,吃的都是粗茶淡飯,有時也吃肉,但他只吃鹿肉。
他堅持每年擊殺兩頭鹿,並且是他自己多年馴養的。師父馴養的鹿羣始終保持在二十到四十頭之間,也不餵食,散養在附近的大山裏,只是定期投放一些鹽,以吸引鹿羣不遠離而去。
每年春秋兩季,各擊殺一隻,都是成年公鹿,爲的是用其鹿茸和鹿角,肉則食用。師父殺鹿從不用刀,追趕套住以後,擊其穴位,至鹿死亡。
師兄們在山上時都是他們代師父做這些事,師兄們下山以後,師父就自己親力親爲了,從不讓我去做這些事,現在想起來也不知道是爲什麼。
師兄們在山上時有時也擊殺其它野獸,師父並不阻攔,可他從不吃其它動物的肉,就連家養的家禽肉他也不吃。
這樣的生活平穩而又溫馨的又過去了二十年,期間雖然也出山過幾次,但那只是買回些生活用品,而對世事生活已經淡忘了,更不會去特別關注。
大山裏雖然生活單調,但師徒倆還是過得有滋有味,特別是師父本人,整天不差一絲一毫的規律生活,讓他似乎更加童發鶴顏,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要小很多。
就算是我自己,也是不太關心年齡的增長,在師父面前,我永遠都是孩子,是一個永遠長不大的孩子。幻想着就這樣永遠生活在大山裏,跟師父一起永享世外桃源的寧靜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