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艱難度過了冬季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元三洪字數:2117更新時間:24/06/26 19:02:16
    于成龍和兄弟們又在這個地窩棚休息了一宿後,才帶着兄弟們相互攙扶着向新密營走去。又經過了五天的艱難跋涉,才跟大部隊在新密營會合。

    于成龍到總部跟秦剛總政委、方天柱總司令、楊輔仁總參謀長彙報了這二十多天來的情況,但他可沒有說得那麼邪乎。

    只是說鬼子的大隊人馬基本上被拖垮了,在‘大煙炮溝’被凍死、凍傷無數,小鬼子徹底退出了山,估計這一個冬天再也不敢來追擊了。

    彙報完情況後,于成龍立即回到他的住處,一連睡了三天三夜。這期間跟他一起回來的兄弟們也是一心休息療傷,想快些恢復過來。

    跟于成龍一起牽制鬼子的戰士有的凍掉了腳趾、手指,大多數人後來手、腳、耳、臉部都脫了一層皮。

    慶幸的是張道仙副大隊長也緩了過來,除了手、腳、臉都脫了一層皮以外,他的耳朵可是凍掉了一半。

    難怪人們後來有人嘻稱他爲獨耳大仙,說他可以聽到幾裏外的響動。不過經過這一劫難,張道仙確實有了特異功能,耳朵特別的靈,確實能聽到別人聽不到的聲音。

    于成龍創造的這一神奇戰例,給鬼子心理上以沉重打擊,他們極力封鎖消息,怕老百姓知道以後會讓皇軍臉上蒙羞。

    可‘過江龍’的威名卻在滿洲大地廣爲傳頌,老百姓把他杜撰得神乎其神,甚至有人傳說他就是紫微星大帝降臨人間。

    于成龍是又一次出名了,可抗聯滿北總隊受到的損失卻是實實在在的,其戰鬥力大大減弱,這一個冬天也沒有緩過勁來。

    在漫長的冬天裏,抗聯滿北總隊再也沒有大的軍事行動。只是在要過年的時候,趁鬼子防守鬆懈,派出了一部分人去發展地下組織,但效果並不明顯。

    一個原因是敵人封鎖的太嚴,跟羣衆接觸不易。另一個原因是老百姓大多被欺騙,覺悟還沒有被鼓動起來。

    小鬼子抓住老百姓怨恨鬍子胡作非爲的心理,大肆宣傳說抗聯就是鬍子、土匪,藉以矇蔽百姓,不讓老百姓跟抗聯接觸。

    轉眼就到了春天,于成龍帶人去大煙炮溝尋找冬天被凍死的兄弟們屍體,然後找到適當位置安葬。

    據說被凍死的日本兵屍體當時就被拖拉了回去,爲此又凍死了不少人,但溝裏依然有不少靖安軍的屍體沒被運回去,橫七豎八地扔在那裏,可見當時之慘狀。

    整個一個夏天,滿北總隊積極出山作戰,騷擾和攻擊敵人。到盧溝橋事變時,滿北總隊雖然沒有得到大發展,但仍保持着近六百人的作戰隊伍。

    這個時期,日本鬼子爲了鞏固後方,不斷增加關東軍的數量,對抗日隊伍加大了討伐力度,各地的抗聯被擠壓、分割,生存條件變得更加艱辛。

    到了年末,小鬼子更是瘋狂討伐,滿北總隊處境更加艱難,山上密營幾乎損失殆盡,糧食、藥品幾乎完全斷絕。

    一個漫長的冬天就是跟鬼子的圍剿部隊在大山裏兜圈子,有機會就出山撈一把,弄點吃的,再跑回山裏躲藏起來。

    到了第二年春天,滿北總隊僅剩下二百多人,大多都是因飢寒被凍餓而死。于成龍大隊保存的最爲完整,但也僅剩下七十多人。

    在這樣形勢下,抗聯滿北總隊內部就如何發展出現了分歧。在五人小組軍事會議上,于成龍副司令緊鎖眉頭,提出了他的建議。

    “根據目前的形勢,隊伍應該化整爲零,從地上轉移到地下。讓本地籍的兄弟回家去動員一些有意抗日的仁人志士,來參加我們的隊伍,待形勢好轉時再揭竿而起。

    不宜回家的弟兄可以留在山裏,但必須隱蔽好,看準機會出山搶奪糧食和武器彈藥。

    我們這些首長們應該把主要精力放在籌集糧食、籌集彈藥、擴充兵員上來,再不能一味地去找機會跟鬼子拼命了。

    我們的指導思想應該是想着怎樣隱蔽起來、避敵鋒芒、保存實力、壯大隊伍、再求發展,不能再搞主動出擊那一套了。

    看着一個個衣不遮體、食不果腹的好兄弟離我們而去,真讓人痛心疾首!我們不怕死,但也不能做這樣無謂的犧牲。”

    于成龍嚴肅地表達了他的看法,當然他的看法可是有些不合時宜,想隱蔽發展自己,不去跟小鬼子硬碰硬,這可不是上級的意圖。

    “你這是畏敵思想,是逃跑主義。我們抗聯是幹什麼的?就是打鬼子的!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我們都要戰鬥到底,就是爲國捐軀也在所不辭!”

    旬陽主任第一個站起來反對于成龍的觀點,既然上級有明確的指示,而抗日隊伍跟小鬼子拼死戰鬥也是天經地義的,不能有一點含糊。

    “我不懷疑你的勇氣,別看你是個白面書生,關鍵時刻是敢於挺身而出的。可我懷疑你是個書呆子,空有一腔熱血是不能把鬼子消滅的。

    我們抗聯是不怕死,敢跟鬼子拼命!可你有沒有想一想,興旺不到兩年的五萬抗日聯軍,現在還剩下多少?這樣下去還能堅持多久?

    看看我們的戰士們,人人疲憊不堪,個個飢寒交迫,有多少人都是因爲凍餓而死!

    一個沒有地方住、沒有飯吃、沒有衣穿、沒有武器彈藥、在冰天雪地裏疲於奔命的隊伍,能跟鬼子周旋多久?

    所以,當務之急是要解決吃飯問題以保命、解決武器裝備問題以禦敵、解決兵員問題以求生存、解決思想問題以求發展。

    這些問題不去解決,空談什麼打鬼子!咱們無論如何都不能再書呆子氣了,空有一腔熱血是戰勝不了小鬼子的,必須轉變我們的戰略!”

    于成龍越說越激動,他不是對旬陽主任有個人成見,而是覺得這樣打下去隊伍遲早會被消滅,必須轉變戰略思維。

    “困難肯定是存在的,我們是要想辦法解決。但也不能解散、不能逃跑,那還叫什麼抗聯,跟鬍子有什麼區別?”

    旬陽主任也是毫不相讓,他覺得于成龍憑藉屢立戰功,有些頤指氣使了,說話的口氣也是高高在上,對上級的決策也橫挑鼻子豎挑眼,因此必須予以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