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上岸第一步,先斬最親人!(求訂閱)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夢轉千秋字數:2939更新時間:24/07/06 22:43:35
“這都半個月了,怎麼還沒有見效果?”
朱瞻均蹲在河堤邊,在小虎等人保護下,手探入河中,上萬條雲仙子,以他的手掌爲中心,快速的遊入了淮河中。
這些雲仙子一接入淮河水,嘴巴就不停的張合,搖着尾巴消失在了渾黃的淮河水中。
空間裏,老朱看的是直着急。
這都半個月了,放進淮河裏有十幾萬條雲仙子了,可根據投射進來的畫面,河堤岸沒有任何反應,還是以前鬆散的泥土。
收回手走到岸上,接過邱雪丫頭遞過來的毛巾擦了擦手,朱瞻均無奈道:“太爺爺你也太着急了,這才多久的時間,這麼大的河,別說十幾萬條了,上百萬進去這麼短的時間內,都別想弄出個水花。”
“唉。”老朱一聲輕嘆:“是咱太着急了。”
朱瞻均笑着安慰道:“雖然河堤上沒有改變,但你沒發現河水有變化嗎?”
老朱愣了一下,連忙緊盯着面前的投影:“好像水沒有以前那麼渾濁了。”
朱瞻均微微點頭:“我們剛來的時候,水渾濁的都能翻沙。可你現在再看這片區域,已經再也沒有翻沙的情況出現了。由此可見,這些小家夥們還是起了作用的。”
老朱鬆了口氣,臉上露出喜色道:“有效果就好,說不準就這一點改變,今年就不會再決堤了。”
“哦,對了。”老朱突然想到了什麼,連忙交代道:“伱可要在命令中下達,不許當地人捕殺這種魚。”
“咱可告訴你,一定要盯緊了,你光下命令是沒用的,人一旦餓瘋了,別說不許抓的魚了,連人他們都不放過。”
朱瞻均認真的點頭,這一點他早就有考慮了。
正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炎黃百姓雖然以農耕爲主,但靠近水域的百姓,還是有不少從事水上勞作的。
這些雲仙子雖然外形古怪了些,但餓瘋的人可不管你怪不怪,只要吃了不死人,那你就等着滅種吧。
更可惡的是,還有的人專門喜歡吃稀奇,長得越怪他們越感興趣。
“儘量吧。”
朱瞻均也只能說儘量,未來科技那麼發達,檢查那麼嚴,都有偷獵的,在這個全靠肉眼的時代,想要一條不丟,完全是不可能,只能說儘量。
“殿下,那個不要臉回來了。”
就在朱瞻均打量着淮河情況的時候,負責警惕的小虎喊了一聲。
朱瞻均回頭看去,就見一行人從遠處走了過來,領頭的正是進入鳳陽府境內就分開的張白圭。
朱瞻均擡腳踢了一下小虎的屁股,“放尊重點,再亂說,小心以後被人穿小鞋。”
小虎撇了撇嘴,一臉的不在意。
遠遠張白圭就快步的走了過來,未到近前就拱手行禮。
“辛苦了。”
朱瞻均笑着上前將其扶起,二人一前一後又回到了河堤上,迎着江風看着淮河水緩緩流過。
“回頭你接手以後,組織人手修建堤壩,這修的不行。”
朱瞻均指了指腳下的堤壩,交代着張白圭。
蹲下來檢查了一下土,又放眼觀察了一下兩岸的環境,張白圭一臉嚴肅道:“去年的水把這裏堤壩給腐蝕了,需要加固重修。”
拍了拍手上的灰塵,張白圭略微思索回道:“抽調男丁以工代賑,儘量在春雨來到之前修好。”
朱瞻均點了點頭:“你看着安排,要什麼我給什麼,我對你唯一的要求,就是保證今年的農耕。”
“是。”
張白圭應了一聲,陪着朱瞻均又在河堤上走了一圈,二人才返回了中都城,朱瞻均平日裏辦公的養心殿。
“結果如何?”
讓人上了茶水,朱瞻均便詢問起了張白圭,這段時間的收穫。
張白圭沒有第一時間回答,而是捧着茶杯,慢慢的喝着茶水。
朱瞻均沒有催促,明白對方正在組織言辭,也端起茶杯等待了起來。
一杯茶喝下,張白圭才開口道:“此事可能會牽連到皇后娘娘。”
朱瞻均喝茶的動作停頓了一下。
“負責災糧管理的官員,是定國公徐景昌的妻弟。”
“確定嗎?”朱瞻均沒有問具體原因,而是直接問確不確定。
張白圭的忠誠是毋庸置疑的,既然說這人有參與,那就說明這人絕對該死。
朱瞻均問的是否確定?不是問對方是不是有罪,而是確定對方是不是自家那個小舅叔的親戚。
“臣親自去拜訪過,已經確認了。”
“嘩啦!”
朱瞻均將手中的茶杯扔到了桌子上,剩下的茶水灑的滿桌子都是,臉色冰冷的道:“那就拿他先開刀,並且要罪加一等,該斬首就判他凌遲!”
徐皇后雖然多次教育,但這傢伙表面上答應的好好的,背地裏該咋樣就咋樣。
爲此徐皇后,可是沒少煩惱。
面對官員對他的彈劾,老爺子考慮着妻子和自家那個小舅子的功勞,也只是以勸誡警告爲主。
如今對方的妻弟,插手到了賑災的事宜中,如此無視國法漠視生命,仗的是誰的關係,這幾乎都不用說。
“不要心裏有壓力,上面的我幫你頂着。”
從旁邊櫃子拿出了一封官冊,朱瞻均遞給了張白圭。
“今天你準備下,明天接手鳳陽知府的職務。”
“臣,領命。”
放好官冊,張白圭勸道:“殿下,此事還是讓臣來吧。”
朱瞻均擺了擺手:“不用。”
張白圭的意思,朱瞻均心中明白。
炎黃自古以來,以孝治國,大明也遵照如此。
孝順本是好意,孝順長輩,侍奉父母,是炎黃人的傳統美德,也是每個炎黃人都會遵守的道德。
然而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這個孝就有點變味了。
從剛開始的孝順父母,慢慢的變成了必須什麼事都要遵從父母。
哪怕父母長輩犯了錯,你也要接受並且寬容,甚至連說都不能說幾句。
一旦你說了,那你就是不孝。
哪怕父母不佔理,你也要必須遵從。
遇到明事理懂得子女辛苦的老人,定不會讓自家孩子爲難。
父慈子孝,佳話流傳。
可是遇到那種心思歹毒,心都偏到太平洋的父母,你就等着活活被坑死吧。
古今有多少名傑,被這個孝字給坑到屍骨無存。
古今有多少帝王,都是因爲這個孝字,明明有宏圖大志,卻一點都施展不開。
有多少忠貞之士,被這個孝字坑的以命相抵家破人亡。
當前的孝字,用一句後世流傳的俗語來說。
“家是講情的地方,不是講理的地方。”
對此情況,朱瞻均可以說是萬分反感。
孝順長輩他能理解,並且希望每個人都孝順自己的父母。然而這種已經變態的愚孝,他是發自內心的深惡痛絕。
更讓朱瞻均無奈的是,那些曾經被愚孝壓迫的人,到了等他當長輩的時候,不但沒有想過改變,反而把自己曾經的遭遇,加倍的放在了晚輩的身上。
一代一代的傳承,讓這個孝已經失去了曾經的意義。
舅叔妻弟這事,朱瞻均就不信徐景昌不知道,朱瞻均甚至懷疑,對方都有參與其中。
朱瞻均心中更清楚,這事無論是老爺子還是自家老爹處理,都會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所以他打算自己幹,朱瞻均要讓所有人明白一個道理。
皇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不是拿出來說說的。
年初老爺子問他怎麼處理二叔三叔,朱瞻均隱晦的表達了這個意思。
老爺子對這方面或許也已經深惡痛絕,用自己的行動表明了對朱瞻均的支持。
主謀朱高煦被撤除了親王爵位,從犯朱高燧削去了一等。
老爺子這就是在向天下表明,他的兒子犯了錯都要處罰,其他人也絕對不會有任何姑息。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張白圭點明他的事情。
老爺子把鳳陽全部交給他,就是一場學習和觀察。
如果能把鳳陽的事情處理的好,不久整個南方區域就會交到朱瞻均手中。
最後,就是整個大明朝。
老爺子不怕朱瞻均搞事,怕的是他看中了這個孫子碌碌無爲。
看着堅定的朱瞻均,張白圭拱手深深行了一禮,心中暗下決定,這事一定要處理的漂亮,不能讓殿下沾上半點污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