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 實行版稅制度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森外字數:2072更新時間:24/06/26 18:23:13
    “高?靠稿費嗎?”王濛聽了有點好奇。

    “他這個大長篇,我估摸着也就是百萬字,就按國家政策規定的最高千字20元,也就兩萬塊左右。”

    “兩萬塊放到八十年代初還是不錯,萬元戶嘛,可是這幾年物價上漲的厲害嘍。”王濛最後說道。

    方明華說出實情。

    “其實,陸遙靠的不是稿費,而是版稅收入”

    “版稅?出版社竟然給他版稅?!”王濛非常驚訝。

    “王部長,他這本書並不是出版社出版,而是一家私營的出版公司掛靠出版社,買了書號進行出版的。”

    方明華就把當時《平凡的世界》無人問津,自己穿針引線,西京一家叫盛世圖書的私營出版公司購買鵬城的海天出版社書號,這本書才順利出版。

    整個過程他簡單說了一遍,當然沒提這個盛世圖書有自己一半的股份,只說公司總經理是自己很好的朋友,願意幫這個忙。

    賣書號這事在各個出版社時有發生,國營出版社體制僵化,市場靈敏度不高,再加上人員多包袱重,需要錢。

    而剛剛興起的私營出版公司經營靈活,苦於國家政策無法正常獲得書號進行出版,所以兩者一拍即合。

    國家主管部門也是睜着眼閉只眼,只要你別出版什麼反動、黃色書刊,假裝不知道。

    王濛自然知道這事,他也沒提買買書號,而是感慨了句:“你這個朋友眼光不錯嘛.喂,小方,私下給我透露下,給了陸遙多少版稅收入?我絕對不給別人說!”

    “王部長,我只能說給了這套書10%的銷售收入。”方明華笑道。

    10%!

    王濛吃了一驚。

    他心中粗略估算了下,就按出版50萬套,那陸遙最起碼獲得三十多萬?!

    “陸遙這次可真是發了。”王濛哈哈一笑,“不過要提醒他,要按國家政策交稅,千萬別偷稅漏稅!”

    “這一點您放心,陸遙已經按時交稅了。”

    方明華今天突然給王濛透露這事,自然有他的目的。

    “王部長,我覺得,陸遙能寫出這樣的,就應該獲得如此高的收入!一本書寫了三四年,最後連身體都搞垮了,稿費最高才拿兩萬塊,實在是太低,不僅是陸遙,像別的作家,也面臨這個困境,這幾年物價漲的厲害,這點稿費早已經趕不上物價上漲速度。”

    “你的意思說,實行版稅制度?”王濛聽出了方明華的弦外之音。

    “對,就像國外一樣,寫的好,讀者喜歡看,賣的多,就應該拿更高的收入。”

    王濛沉思了下,回答道:

    “小方,你想法很好,可真正實現起來,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涉及到作者、出版社、發行渠道等各個方面的關係利益調整,不是發一個紅頭文件就能解決的嘍,搞不好會出亂子的。”

    站在他這個位置上,看到的、知道的、要考慮的方面自然要比方明華全面的多,當然有些話不能說給給眼前這個青年說的。

    方明華也明白,這麼大一件事,哪能自己隨意說上一段話就能改變?

    那真是神了。

    於是他說道:“王部長,您說的對,但不可否認,版稅制是將來的趨勢,我覺得在國家政策方面,現在不一定強制,但可以鼓勵、提倡版稅制,這樣那些自己有好作品的作家,就可以大膽和出版社談,爭取自己的權益!”

    “哈哈,小方,你這是讓那些優秀作家去革命啊。”王濛聽了哈哈大笑。

    方明華聽了笑了笑沒說什麼。

    據聽說,當年王碩不也是和出版社談判,據理力爭才獲得版權收入嗎?

    希望這天更早些來到吧。

    和王濛聊了會,方明華看時候不早,就告辭離開。

    雖然王濛當時並沒有表態,但他相信,王濛會積極推動此事的,因爲他本身也是一名作家!

    果然沒過多久,王濛在一次接受記者訪談中就提到此事,說我們國家作家稿費過低,沒有版稅制度不利於調動作家的創作熱情,也不利於整個文學事業的發展,應該適時實行版稅制云云。

    雖然只是王濛的個人看法,但從一位部長口裏說出那份量都不一樣。

    許多報紙迅速轉載了這份採訪新聞。

    方明華是在《光明日報》上看到這條新聞的,對於王濛這種敢說敢當的精神非常佩服。

    雖然只是一篇個人採訪,但是某些精明的作家和出版社已經從中嗅到什麼味道了吧?

    王碩就是這樣一個人。

    此時的他正光着膀子正在家裏吃飯。

    和許多人一樣,王碩也有邊吃飯邊看報紙的習慣。

    當他看着這條新聞時候,愣了下突然爆出一句話來:“臥槽!咱們國內也要實行版稅制了!”

    “版稅制?我看看。”坐在對面的沈旭嘉也好奇湊過來。

    最近這段時間,老聽王碩嘮叨說方明華在香江和海外發表發了大財,因爲有版稅收入。可惜自己沒這個福分,現在聽到丈夫又提起版稅,所以趕緊瞅瞅。

    看了會,沈旭嘉才說道:“這只是一篇採訪啊,又不是下發紅頭文件。”

    “這你就不懂政治。”王碩放下報紙點起一支煙:“這叫造輿論!往往重大政策出臺之前,都要放風出來,看大家的態度如何。”

    “沒你說的那麼懸吧?”沈旭嘉不以爲然,反駁道。

    “王濛雖然是部長,可是你不是說,現在出版社已經不歸文化BU管,叫什麼新成立的新聞出版署負責。”

    沈旭嘉說的沒錯,就在今年(1987年)一月,國家成立了新聞出版署,爲國wu院直屬機構,對全國新聞出版工作進行行政管理。”

    王碩沉思了下,一發狠:“不管那麼多,我一直打算想出版一部我的集,到時候就要和出版社去談,要版稅!如果不給,我就不出版!”

    “行,行,先吃飯吧。”

    王朔的集還沒着落,不過另外一個大院子弟已經拿着自己的和出版社談論此事了。

    他的名字叫海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