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6 《平凡的世界》作品研討會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森外字數:2160更新時間:24/06/26 18:23:13
    陸遙的心情今天還是比較好的,因爲方明華知道,他對於這次研討會抱有一種期望。

    等陸遙走後,方明華坐在沙發上還在想着剛纔的事。

    從內心講,他真不想去燕京參加什麼座談會,沒什麼意思。

    哎.

    “明華,你怎麼了?還在想剛纔的事?”剛纔一直沒說話的宋棠棠坐在他身邊,溫柔問道。

    “說實話,我覺得就沒必要開什麼座談會,那幫人是不會對這本書說好話的,去了不是自己找不痛快嘛。”

    “你真的會這麼會認爲?”宋棠棠有點驚訝。

    “棠棠,我問你,你也看了陸遙寫的這本書,有什麼評價?”

    宋棠棠沉思了下:“怎麼說呢我覺得用一句話概況比較準確。”

    “什麼話?”

    “勵志意義大於社會意義,社會意義大於文學意義!”

    方明華聽了笑起來。

    “你分析的非常準確,所以文壇那些評論家會說什麼好話?他們只看重文學性,但這並不妨礙它是一部好書。”

    “是的,這個我可沒否定,而且從我們圖書出版角度來說,極有可能成爲一本暢銷書!”

    “那爲什麼現在無人問津呢?”方明華故意問道。

    “嗯我覺得吧,缺少一個契機,譬如拍成電視劇,或者改成廣播稿在廣播上播音!對,後者最經濟而且受衆面最廣!廣播家家有,電視可不是。”

    “媳婦真厲害!”方明華笑着翹起大拇指。

    面對丈夫的稱讚,宋棠棠當然很開心,她突然想到什麼:“明華,陸遙這部剛寫出來,你就讓紅軍趕緊把出版權搶過來,是不是早就看到這一點?”

    “你故意讓一次只印刷1萬本,是不是也在等時機?!”

    呵?

    方明華只好點點頭。

    “你還記得我寫的那本《闖關東》嗎?”

    “當然知道呀,伱當時找央廣電臺的節目負責人將這部書錄播,影響非常大,你是不是也想讓陸遙這麼做?”

    “對,央廣電臺長篇連播節目組負責人葉永梅,本身就是路遙的朋友,這次去燕京我們去見見她,請她將陸遙的書錄播,我想產生的效果比《闖關東》還好!”

    “好呀,那公司就可以加印了!”

    其實,按照歷史上,陸遙好像第二部出版之後,偶然的機會遇到葉永梅,事情才有了轉機。

    還是早點去找吧,對誰都有好處。

    第二天中午,方明華和陸遙提着旅行包踏上去燕京的火車。

    坐了一夜火車,到了第二天早上到達燕京火車站,兩人坐公交直奔魯迅文學院。

    84年秋天,方明華參加第二次全國文學獎評委會辦公地點就臨時設在這裏,方明華作爲評委在這裏呆過幾天,所以這次來是輕車熟路。

    魯院在八裏莊二道溝河的北岸,兩人乘公交車在就在魯院附近一家國營招待所住下來,上次方明華也住在這地方。

    兩人住下不久,見到早一天趕到的王宇。

    王宇自從和方明華競聘《延河》雜誌社主編失敗之後,就帶着一幫人去創刊《評論》雜誌,從雜誌社搬到了作協大院,兩人有時候偶爾見面。

    關係當然恢復不到當初兩人都市雜誌社副主編熱絡,只是禮節性的點點頭而已,很少說話。

    不過今天卻爲陸遙這本書兩人又坐在一起。

    在方明華和陸遙的房間裏,王宇神色嚴肅,坐在椅子上對陸遙說道:“我是昨天到的,見到《花城》雜誌社的副主編謝望新,他是這次研討會的組織者,向我提供了這次參會的人員名單。”

    說完,王宇從襯衣口袋裏拿出一張紙遞給陸遙。

    方明華也湊過去看了看。

    鮑昌、何西來、謝永旺、何振邦、雷達、黎坨、馮立三足足有二十人!

    規模不小啊。

    而且名單的人名,方明華沒有來到這個時代之前許多都沒聽過,但現在一個個名字如雷貫耳,都是文學評論界的大佬。

    鮑昌:時任中國作協書記處常務書記、出版《詩經》研究的論文集《風詩名篇新解》和題爲《一粟集》的文學論文集。

    何西來: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副所長,著有《新時期文學思潮論》《文格與人格》《論藝術風格》等作品,

    謝永旺:時任中國作協理事,《文藝報》主編,撰有評論文章《獨樹一幟——論高曉聲的》《在嚴峻的生活面前——論張賢亮的》《作家心裏有春天》《用溼潤的心迎接明天》《近年來文學論爭》和評論集《當代聞見錄》等。

    陸遙很認真看完,擡起頭對王宇笑着說道:“王主編,沒想到謝主編竟然如此重視這場座談會,請了這麼多名家。”

    “是啊,謝主編給我說了,說這你這部發表後讀者反映沒有你寫的《人生》反映那麼強烈。他希望通過這次研討會,一方面聽聽大家的意見和建議,有利於你第二部的創作,同時通過這次研討會,對你作品也是一種宣傳。”

    “我希望也如此。”

    方明華坐在一邊沒有說話。

    王宇說的話並沒有什麼大問題,在這個年代,好多作家的重要著作發表後,都喜歡開個研討會會,邀請國內評論家對作品點評。

    與會代表當然會指出作品中的不足,但基本上都是肯定、讚揚爲主,其實無形中也是一種宣傳,甚至形成一種風氣。

    可是這次不是。

    這幫人會將陸遙的這部作品批評的體無完膚。

    哎.

    謝望新這次是偷雞不成蝕把米嘍。

    陸遙和王宇聊着,突然發現方明華沒有說話,於是問道:“明華,你怎麼不說話?看看,你現在不僅是大作家,也是著名文學評論家嘍。”

    “陸大哥,你就別開我玩笑了。”方明華謙虛了句,看着兩人說道:“我個人覺得,這次評論會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

    “什麼意思?難道會開成對我的批鬥會?”陸遙開起玩笑來。

    “還真有這種可能。”

    “明華,你這是什麼意思?難道你認爲陸遙寫的不好?”王宇聽了有些不悅。

    “不是我認爲,是他們認爲當然,王主編,你如果能舌戰羣儒,將他們反駁的無話可說,那絕對是大功一件。”方明華半開玩笑半認真說道。

    “危言聳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