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不太一樣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倚樓聽濤字數:2022更新時間:24/06/26 18:20:27
    不多時,小院裏有了動靜。

    一個花白頭髮的乾癟老頭出現在院子裏,眯着眼睛問:“你找我?”

    李餘年立即笑道:“您就是楊伯伯吧?我姓李,從千豐來的!您還記得李文生嗎?”

    “李文生?哦,記得!當年下鄉插隊的知青嘛!你是?”

    “我叫李餘年,李文生是我爸!我大學畢業被分到了牌坊鎮實習,我爸囑咐一定要來看看您!”李餘年笑道。

    聽到這話,楊有福立即露出了笑容:“好好好!沒想到小李子還能想着我!孩子,快點進來吧!”

    李餘年的父親說過,當初他在牌坊鎮插隊的時候,楊有福對他很照顧,尤其特別喜歡和他下棋,棋藝十分精湛,看問題總有獨到之處。

    但李餘年卻知道楊有福更多的事情……

    舊社會,楊家原本是牌坊鎮數一數二的大戶人家,牌坊鎮周邊半數的礦山都是楊家的。

    改天換地之後,楊家主動將礦山全都上交給了國家,換了十幾年的安穩,卻沒有躲過後來的浩劫,所以才家道中落至斯。

    這位楊有福老先生,看起來歲數不小,可實際上卻也只比李餘年的父親大十幾歲,膝下有個兒子叫楊秀山,如今在鎮上的一家國營小礦石加工廠工作。

    楊有福在舊社會受到過良好的教育,談吐不俗。

    他熱情地把李餘年讓進屋,笑着說道:“沒想到,你父親竟然真的給你取名叫餘年!你怕是不知道吧?這個名字,還是我當初幫他想的!”

    “還有這個典故?”

    “是啊!你父親下棋總輸給我,有一次他總算贏了我一盤,高興得冒着大雪跑到供銷社,買了一斤高粱燒,喝多了之後就非讓我給他未來的兒子起個名字!”

    說到這裏,楊有福嘆了口氣:“說起來,我倒是有點對不起你!餘年、餘年,餘生之年……卻讓你這年輕人,多了幾分老氣!只不過那時,我幾乎每天都要被批鬥、遊街,心中哪有詩情畫意?只想着餘年幾何而已!”

    細碎訴說往事之間,楊有福彷彿又回到了那大雪紛飛,牛棚中衣衫襤褸二人,面前一張棋盤,棋子與酒,醃菜與冷風,卑微如塵埃卻在棋盤上縱橫捭闔……

    片刻後,楊有福意識到有些怠慢了來訪的年輕人,歉意笑道:“餘年,你不要介意,我這老頭子就是喜歡囉嗦。”

    李餘年搖頭微笑:“能銘記於心的往事從不囉嗦,當初您和我父親風雪弈棋,倒是頗有古人之風,讓我心生嚮往。”

    “呵呵,現在回想起來,卻只是少不經事罷了!一盤棋,耽誤了他半天勞作,一頓酒,花了他半個月的工分!不值啊!”

    “但我卻覺得很值。”

    楊有福饒有興致地看向李餘年:“這麼說,你也喜歡下棋?”

    “父親說,我來牌坊鎮一定要來拜訪您,因爲我和您的棋風很像!”

    “太好了!你若不忙的話,我們爺倆來一盤?”楊有福興致勃勃。

    李餘年當然不會推拒,片刻後,一老一小兩人便在破舊的堂屋裏擺開了陣勢。

    片刻之後,楊有福詫異問:“你這棋,是你父親教你的?”

    李餘年說:“父親教我的是基礎,弈棋如做人,每一步都要自己來領悟。”

    “不錯……不錯!”

    楊有福輕輕點頭,忽然問道:“剛纔你說,你在市政府實習一個月,昨天才調到了牌坊鎮小學?按常理說,不應該啊……”

    李餘年笑問:“楊伯伯覺得哪裏不應該?”

    “你的棋風和我一樣,喜歡劍走偏鋒,看似虛浮的落子,卻隱約間皆有根可循!我也覺得,弈棋如做人,你不應該是坐失良機的人。”

    “楊伯伯認爲,我坐失了良機?”

    李餘年這個問題,不禁讓楊有福陷入沉默。

    大約半分鐘之後,楊有福卻忽然擡頭似笑非笑地看向李餘年:“除非,你小子是在下一盤大棋!”

    與老部長範林寬不同,楊有福的大半人生,走的都是逆風棋,所以他更加能體會到,李餘年棋風之中的所蘊含的深意。

    因爲李餘年同樣也是小人物,沒有大開大合的根基,沒有堂堂正正的資本,他這樣的人若肯放棄絕佳時機,唯一的答案就是所圖更大!

    此刻李餘年也在看向楊有福,笑着說:“我知道楊伯伯當初也是有過極好機會的,那麼我是不是也可以認爲,您其實也是在下一盤大棋?”

    楊有福沉默下來,微眯的眼中似乎精芒一閃而過。

    李餘年看似閒聊,實則卻是旁敲側擊,因爲他知道楊有福的這盤大棋是什麼,接下來又會給牌坊鎮,乃至雲城市帶來多麼大的震撼。

    他知道,楊有福的腦子現在一定是在飛快地思索和回憶,是不是當初在無意中,對那個愛下棋的知青李文生泄露過什麼消息……

    “楊伯,其實我這次來,也是有點小事請您幫忙的。”李餘年忽然話鋒一轉說道。

    楊有福問:“什麼事?”

    李餘年說:“我聽說,楊伯和我們朱校長的關係很好。”

    此刻楊有福已經恢復了平靜,聞言反問道:“是不是在學校裏遇到什麼事了?”

    “楊伯想多了,我只是覺得學校老師們的居住環境不太理想,想建議朱校長集資建房。”

    “集資建房?”

    楊有福露出詫異的表情,聽到前半句話的時候,他以爲李餘年是想找人說情,換個好點的住處,卻沒想到這小子野心竟然這麼大!

    “這事兒,你還是別想了。”楊有福走了一步棋,搖頭說道。

    李餘年說:“我知道楊伯爲什麼這樣說,但我的建議,卻和楊伯理解的不太一樣。”

    “有什麼不一樣?”

    “我說的集資建房,其實重點不是建房,而是集資。”

    “哦?”楊有福疑惑地看向李餘年。

    李餘年也慢條斯理地走了一步棋,笑道:“這次集資,領導和豪紳帶頭捐款。集資之後,領導和豪紳的錢如數奉還,百姓的錢,三七分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