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淳化模式,聲名遠播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劍西來字數:2215更新時間:24/06/26 17:33:32
    到底怎麼做到的?

    要知道,現在死死盯着淳化縣的,可不只是大明皇帝朱元璋。

    朱元璋是衝着秦楓來的,但其他人雖然聽不到秦楓的心聲,至少能看到那一塊塊水田裏金燦燦的稻穀,能看到那滿圈的肥豬,能看到天天長大的雞雛,能看到家家戶戶用一根奇怪的管子就能點火做飯的神蹟。

    於是,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

    上元縣來了、江寧縣來了、句容縣來了、溧陽縣來了、溧水縣來了、江浦縣來了、六合縣來了……

    他們當中,有的是聞名而至的農人,想要學習淳化模式,在自己家也搞一點動靜出來。

    有的甚至是當地的縣令派人前來,學習考察,看看有沒有什麼先進的經驗在自己的地界上也能鋪開,往大了說改善老百姓生活,往小了說也是自己未來升遷的政治資本。

    這其中有消息靈通的,甚至已經輾轉打聽到,其實淳化縣縣令秦楓,憑藉這些不可思議的政績,早就夠得上提拔重用了,但因爲他自作主張,扣下稅糧私自使用,這才讓上官不喜,最後鬧了個無功無過。

    可是,秦楓會犯錯,他們不會啊!

    只要去蕪存菁,做出成績但又不得罪上官,鋪在面前的,豈不就是通天的青雲之路?

    別說派人來學習了,有好幾個毗鄰縣的縣令本人,都不止一次撥冗前來,想要學一手本事。

    漸漸地,秦楓和秦楓所掌管的這一方淳化縣的土地,名聲不脛而走,很快就已經不限於應天府之地。

    只不過在那個年代,交通極爲不便,路途遙遠的外鄉人,縱然聽到淳化縣的種種神奇,一方面不敢置信,另一方面也很難千里迢迢過來,只爲了實地考察一番。

    難,是客觀的。

    但不代表所有人都會被困難擋住。

    尤其在前途渺茫,甚至性命攸關的時候,人們往往會選擇鋌而走險,更何況只是遠赴千里來學習一些足以逆轉形勢的新技術,新方法。

    這一日,恰逢大豐收,淳化縣卻迎來了數位不速之客。

    這些人都是男性,身材矮小,卻目光精悍,常透着一種警惕的光芒,似乎對身邊的一切都絕不信任,甚至包括自己的同伴。

    爲首的一位,名叫堀部彌兵衛,自幼習武,身手不凡,此番遠渡重洋來到大明的國土,聽說了淳化奇蹟,再三思忖之後,還是決定親自來看一看,或許這裏就隱藏着他苦苦尋覓的破局之法。

    破局,自然不是指大明的時局。

    堀部彌兵衛來自日本,隸屬於醍醐天皇麾下,對醍醐天皇誓死效忠。

    這時候是洪武三年,也就是1370年。

    與大明一海之隔的日本,正處在“南北朝時代”,國內爲了政權更迭,形勢越發激烈,雙方劍拔弩張。

    從1336年開始,醍醐天皇便逃離京都,在奈良北部的吉野一帶重新建立政權,號召各武士集團爲自己所用,以便重新一統天下。

    而另一邊,足利幕府也在京都重新擁立“光明天皇”,否認後醍醐天皇的合法性,並要求民衆徹底效忠。

    由於兩個天皇背後都有政治勢力支持,所以後醍醐天皇與光明天皇的兩黨相爭,遲遲分不出勝負。

    久而久之,日本便形成了“一天兩帝南北京”的混亂局面,上至皇族、貴族,下至武士,都在爲不同的天皇效忠賣命,分化出吉野、京都這兩個政治中心。

    到1363年的時候,也就是朱元璋正在進行統一天下最重要一戰“鄱陽湖之戰”的同時期,日本兩個頗具勢力的武士集團———大內家族和山名家族宣佈效忠幕府,這就導致光明天皇逐漸佔據上風,憑藉背後的足利幕府力壓後醍醐天皇。

    之後,雖然醍醐天皇也全力抵抗,但武士集團的高調效忠,還是讓醍醐天皇方面元氣大傷,漸漸失去了跟足利幕府抗衡的資本。

    至現在的1370年,光明天皇已經逐步掌控日本大部分的地區,所謂南朝的勢力,日漸衰微。

    但是即便如此,依然有誓死效忠醍醐天皇的武士集團。

    現在已經接近淳化縣地界的堀部彌兵衛,就是出自這個武士集團,身邊隨行的也都是隨時願意爲醍醐天皇赴死的日本武士,寧可犧牲生命,也要給予光明天皇致命的打擊!

    兩大天皇的鬥爭,早已嚴重失衡。

    若要破局,須得藉助外力。

    因此堀部彌兵衛來到大明,希望能找到力挽狂瀾的辦法。

    可是大明天下初定,正在休養生息,哪有空理會海外的一個彈丸之地,也根本不會有人想到,這麼一個不起眼的國家,未來會給華夏造成那樣深重的苦難。

    堀部彌兵衛四處碰壁,直到聽說了淳化奇蹟的一系列消息。

    一開始,堀部彌兵衛覺得不可思議,認爲多半是好大喜功的大明官員,吹噓出來的東西。

    一畝田,畝產五石稻穀?

    用人畜的便溺,經過處理,就能點火做飯?

    雖然大明的確是天朝上國,但這些宛如神話一樣的描述,實在是令人難以置信。

    但是,傳得多了,再加上堀部彌兵衛實在沒法拉到有力的臂助,橫豎也是閒着,便索性遠赴千里,到這淳化縣來看個究竟。

    萬一是真的呢!

    倘若我效忠的醍醐天皇,能夠給民衆帶來這麼多現實的利益,未必不能反戈一擊,將局勢重新拉回平衡。

    現在,堀部彌兵衛率領手下的七個精銳武士,終於不辭辛苦,來到淳化縣。

    “諸位,這裏就是大明淳化縣了。”堀部彌兵衛神色凝重,用本國語言提醒道:“你們的漢話不好,進入淳化縣之後,跟在我身邊,按計劃扮作是鄰縣的農人,要來學習經驗的。”

    “是!”衆日本武士齊聲答應,神色都有些興奮。

    因爲遠遠地,只是瞥一眼那沉甸甸的稻穗,就覺得跟日本國內那些低矮乾癟的品種截然不同。

    至少,不全是謠言,這個淳化縣,還真有點門道!

    若是真能學到一點不凡的東西,回到日本國內,就能拉動更多的民衆支持醍醐天皇,甚至那些已經倒向足利幕府的武士集團,也未必不能因此而回心轉意,重新爭取。

    “站住!”

    一聲冷喝,止住了堀部彌兵衛等人的腳步。

    身着勁裝的淳化縣捕快,伸手先亮了腰牌,然後淡淡道:“哪邊來的?來這裏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