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牽動天下的決定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半程煙雨字數:3620更新時間:24/07/04 23:00:10
    李卓好不容易抓住機會,開始跟義父訴苦。

    “義父,這樣大好的事情,爲什麼便宜了他們。帶頭剿滅金蟬寺應該是我才是。”

    李卓對這幫賊禿是有氣的。這就好比他挨了別人一拳。但是報仇的機會卻給了別人。心裏難免不憋屈。

    “行了吧?你手上粘的和尚的血夠多了。總不能讓你殺的渾身是血,讓這些文官在邊兒上袖手旁觀看鬥雞。”

    安小山背着手說道。

    李卓還是有點兒不甘心,畢竟和尚把他欺負夠嗆。轉念一想義父所謀甚大,這是要把文官拉上對付佛門的戰車啊。只有這樣整個文官集團才能全力出手。

    總是他一個人單打獨鬥。這些人總是在邊上看笑話。甚至即便是出手也認爲是在幫李卓。現在他們下場了,還蹭了一身血。那就是他們自己的事情了。

    李卓是文官不假,但是他認安小山做義父的那一刻起,文官集團就已經開始排斥他,不認他了,無論他爲文官做過多少事情。沒人記得他的好。

    甚至還有人認爲他是別有用心。所以推師院出事的時候還有人來彈劾他。

    安小山早就看透了這一點,既然想讓李卓下獄,那便順其自然,滿足他們的要求。

    請出世祖元皇帝靈位這個主意,安小山原本是給李卓準備的。但是看文官這個架勢只有想袖手旁觀的意思。

    所以他順勢把李卓給拽出來,這個主意就給了文官集團。有了這麼個好辦法,這些文官自然蠢蠢欲動地想要摘桃子。

    只不過這桃子從來沒有那麼好摘的。不蹭他們一身血,安小山都對不起他們。

    他暗中安排了郭大海,任憑那些百姓殺進去。血染金蟬寺,把幾百條和尚的命全部砸在文官的手裏。

    否則憑藉尋城兵馬司的力量還奈何不了幾個和尚嗎?直接捧着世祖的靈位進去抓人就是了。

    這些百姓不怕和尚,難道還不怕尋城兵馬司的人嗎?完全可以阻止這些老百姓衝進去。

    但是安小山沒有這麼做。老百姓的怒火需要發泄。那些和尚也該死。只不過這筆血債不能李卓來背。

    閆璐成了倒黴蛋,只不過他是純粹的文官,整個文官集團要背這件事。

    現在這件事兒根本不用安小山和李卓操心了。文官爲了徹底解決問題,已經開始下令全國各地,清理寺廟財產覈查不法和尚。

    這就已經是徹底撕破臉了。

    以後這些和尚和僧兵起兵造反。可就跟李卓和安小山沒什麼關係了。

    “你信不信這事兒如果你來做,那些僧兵造反投向周王的懷抱的時候,這些文官會指着你的鼻子臭罵。會把一盆髒水全潑到咱們倆身上。”

    安小山說道。

    “一羣蠅營狗苟之輩,不足與之謀。”李卓也是久經官場的。只不過前一段時間熱血上頭被遮蔽了雙眼。

    此時經過安小山的一陣點撥,瞬間明白過來了。

    “也不能說他們是蠅營狗苟之輩,從他們的角度來看,如果能一舉解決佛門和我這個權閹,豈不是兩全其美。

    這幫文官的自詡智計無雙。最喜歡看的就是挑撥兩強相爭,從中間玩平衡之道。然後坐收漁翁之利。”

    安小山十分不屑地說道。用今天王元吉的話說,這就是文官的做事慣性。他們的一貫風格就是如此。

    用他們自己的話說叫鬥智不鬥力。

    “在絕對的力量面前,這些小智謀有個屁用。”李卓恨恨地說道。

    這話就有些偏頗了。智謀從來不會沒用,關鍵就看怎麼用。謀國、謀生,謀利、謀家。

    安小山不用跟李卓講這些。

    李卓讀的書安小山這輩子也看不完。道理他都懂,只是做事的時候難免是因爲一腔氣憤而一根筋。

    “放下心結,抓起來那些勳貴不用客氣了,儘快處理掉,反正流的血夠多的了,不差這幾顆人頭。”

    安小山說道。

    “忙完這事之後,還有其他的事情要忙。”

    李卓突然間意識到,義父的一盤大棋已經從暗到明,很可能需要自己做別的事情。

    這些勳貴支持了周王,卻沒想到李卓動手如此之快,他們現在等不到周王的勤王兵馬,首先自己的人頭就要落地了。

    周王府。

    “什麼,王妃和鼎兒跑出來了?”周王收到消息一驚,但是隨後並沒有欣喜。

    是真的機緣巧合逃出來了,還是李卓故意放的誘餌。他思考了許久。

    “你祕密派人把他們藏起來,不要回王府。另外此事不要讓任何人知道。”周王說道。

    黑甲武士面無表情的點頭離開。

    此時周王的心思陰沉,他現在需要乾玉山給他幫忙做機密的事情。所以王妃和自己的次子乾玉鼎從推事院出逃的消息,一定不能讓他知道。

    否則必然要起別的心思,而此時周王府已經到了關鍵時刻,每一步都不能行差踏錯。更不能讓已經成爲左膀右臂的兒子分心。

    可惜他的棋還剩下幾個關鍵的後手沒有佈置完成。

    “父王,大喜,大喜……”就在這個時候乾玉山不顧形象的衝了進來。

    “哦,我兒,有什麼好消息把你高興城這個樣子?”周王略帶疑惑的說道。

    “朝廷已經下令,天下州府立即清查所轄境內的寺廟田產,僧人度牒,以及僧人違法一律嚴懲的。”

    乾玉山揮舞着手中的邸報興奮地說道。

    “什麼?”周王也愣了一下。

    自己爭正苦,如何讓佛門加入自己的一方,管家那邊的談判並不順利。

    佛門正在觀望,而且開的條件實在是太高了。血洗金蟬寺就讓他興奮了好久,這樣佛門的條件一定會降低很多。而且恐怕不會再猶豫了。

    誰知道朝廷剛鎮壓了金山寺,緊接着出了這麼一個政令。這簡直就是天助我也。

    “朝廷那些人果然都是蠢貨,王元吉更是徒有虛名,天助我也,天助我也……”

    周王興奮的大笑說道。

    如果說朝廷鎮壓了金蟬寺的和尚,算是這些和尚咎由自取。天下佛門還在觀望,可是這個政令一出,就是要掘佛門的根了。

    這政令發行天下之日,佛門一定會不計代價,到時候就是周王成就大事之時。

    “通知扶余山陳天壽,不用再等了拿下整個扶余山府。囤積糧草兵器,另外多給他派幾個能帶兵打仗的人過去。”

    周王興奮的說道。

    “那南邊……”乾玉山問道。

    “無需說什麼,無論怎麼接觸都是白搭。只要這邊動手了,他們自然會配合。”周王目光深邃的說道。

    “如果他們不配合,金城自然會逼他們配合。”周王微笑着補充一句。

    “父王,聽說母妃和二哥從推事院逃出來了,不知道您可有消息?”

    乾玉山臨走之前突然問了一句。

    “我也收到了消息,被金蟬寺的和尚搶走了,可是金蟬寺亂成一鍋粥,現在也不知道他們到底怎樣了。”周王嘆氣說道。

    “父王,如果母妃和二哥回來,我覺得還是送回推事院的好。李卓手段狠辣,怕是故意的。”

    乾玉山說道。

    “嗯,所見略同,李卓現在瘋了。那些曾經支持咱們的勳貴,正在挨個被他弄死。”

    周王說無奈的說道。

    “也是好事,當初讓他們跟咱們一起,一個個猶豫不決,捨不得自己那點家財。幫着金蟬寺運送和尚到是積極。李卓到是幫我們清除一些廢物了。”

    乾玉山說道。

    “所以時間不多了,他清理了這些勳貴就該輪到咱們王府了。”周王說道。

    “沒證據想動一位親王,沒那麼容易。王室這些分佈在外的王爺也不會同意的。”乾玉山說道。

    “這個時候,不能寄希望於朝廷還守規矩。尤其陛下突然成立了知軍都督府,此舉等於真正把軍權賦予給安小山了。這才是讓他名正言順的權勢滔天了。”

    周王很擔心的說道。

    “父王是擔心權勢刺激安小山,會讓他不顧一切的採取過激行爲?”

    乾玉山問道。

    “是啊,如今朝中能夠爭鋒的也就是我跟他了。王元吉雖然三心二意,但是若即若離心思難測。安小山一旦組建完知軍都督府,很可能他志得意滿驕狂之下,不顧一切的下手。”

    周王擔心的說道。

    安小山太年輕了,可是讓他很奇怪的是,該衝動的時候他不衝動。但是很多不應該衝動的事情,他卻堅決的往下做。

    比如支持女子出來做官這種吃力不到號的事情。

    “那個昏君,寵信宦官把他封王也就罷了,現在竟然把全部軍權賦予他。簡直是不可理喻。”

    乾玉山憤怒的說道。

    “也不是這麼說,這位陛下手段很高明。把安小山扶持起來,天下人針對的對象就是權閹了。沒人對他煉丹修仙的事情有注意力。而安小山的一切權勢都是他給的,反過來必須全力忠心於他。”

    “這就是一個奇妙的平衡,他可以安心修煉煉丹,而天下人都在對付安小山。安小山爲了自己的位置穩固,就要拼命忠心於他。”

    周王淡淡的分析道。

    乾玉山琢磨了一下,還真是這樣。目前大乾就是這樣一個怪圈,所以這位昏聵的陛下能夠安心煉丹,卻依舊能夠穩固的統治朝綱。

    “不是帝王之道,不是長治久安之術。”掐玉山依然給了評價。

    父子二人今天談到了帝王之道,顯然已經準備成功之後登上九五之位。

    而且周王也在隱晦的跟兒子傳遞一個信號,將來那個位置是我的,也是你的。

    這是一種承諾,也是一種安撫。

    乾玉山感覺到了,但是也感覺到了父親的心虛。

    “那妖婦和她兒子一定逃出來了,而且這位父親明知道他們在什麼地方。”

    乾玉山心中想道。

    此時時移世易,乾玉山也重新考慮自己跟定北王安小山之間的合作。

    當年他投靠過去,換來了大哥的消失。當初只是爲了復仇,弄死那個妖婦給母親復仇。

    當初他想要不顧一切,想要拉着周王府一起毀滅。

    可是如今他深得周王信任,如果幹掉妖婦和她的兒子,那自己就可能繼承王位。

    如果周王成功,自己也許可以坐上那個位置。

    會成功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