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燒了個富可敵國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半程煙雨字數:3665更新時間:24/06/26 16:53:46
    “阿彌陀佛!”

    空海對着熊熊的火光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這一刻他在李卓身上,看到了佛性。

    這是一個複雜的人,他如來自地獄的惡鬼,他也卻如同萬家生佛。佛魔只在一念之間呢。

    李卓一把火燒了個富可敵國。

    金蟬寺經營幾十年的放貸款,加上跟勳貴勾結積攢下了富可敵國的財富。

    可是金蟬寺有一個自己的認知,歷代積香廚的管理者,決不允許留有太多的金銀。這些錢最好動起來。

    只有錢動起來才能變成財富,只有錢不在自己手裏,在外面流轉才能保證安全。

    太平盛世不要藏黃金和股東,只要讓錢在外面流通就吃用不盡。亂世到了,廟裏沒錢也能保住平安。

    這是生存的大智慧,是佛門延續的智慧寶藏。

    經是好經,就怕唸經的和尚嘴歪歪。其實這事兒也不止智遠一個人在幹。他的上一代人也在幹。

    他們對於高超智慧有自己的理解。他們認爲錢應該用來放高利貸。

    把所有的錢變成高利貸的借據,這樣可以有源源不斷的錢,而且還可以用最快的速度生錢。

    所以金蟬寺的放貸生意遍布全國,尤其是在勳貴這個羣體的幫助下,他們可以忘了保證借出去的債務及時收回來。

    就變得更加肆無忌憚了,近乎七成的財富都放出去了。

    現在被李卓一把火給燒了。

    欠金蟬寺的錢可以不用還了,因爲沒有證據。

    “從此以後,金蟬寺所有的債券都是假的,如果有人拿着金蟬寺的債券找你們去收債,往死裏打,官府給你們撐腰,我李卓說的。

    如果官府不給你們撐腰,我推事院問問他,怎麼當的這個官。”李卓擲地有聲的說道。

    和尚手裏的棍子有用了,生怕燒的不徹底,很多人上來幫忙,用棍子挑燒債券。

    整個京城大街陷入了歡樂的海洋,京城很多商人都是金蟬寺的債務人。

    而且很多人已經快要被逼到破產的邊緣,現在沒了,壓在頭上的大山沒了。

    “李大人,你來晚了啊%”也有人在捶足頓胸的哭。

    顯然他們早就被金蟬寺逼得破產了。

    “沒關係有怨報怨,有仇報仇。金蟬寺的賬本還在,明日起,歡迎各位到京畿府去報案。咱們一個個跟他們算。”

    李卓說道。

    他今天風光無限。就在他洋洋得意心滿意足的時候,腦袋上來了一下子。

    “那個小犢子,搶我風頭?”一聲怒吼。

    李卓大怒,回頭看見了那個乾瘦跟猴子一樣的老頭。

    “大膽……”李卓的手下哪裏見過大人受過這種欺負,得虧是一個茶碗,如果是暗器不就麻煩了。

    剛喊完,只見那個小老頭把鞋脫下來砸了過來,沒打中人落在了地上。

    護衛急了,就要上去被李卓一把拉住。

    “住手,別動。”

    李卓說着下馬,然後在衆目睽睽之下,把鞋撿起來畢恭畢敬的給老頭送過去。

    跟猴子一樣的老頭冷哼一聲,把臭腳丫子一伸。李卓趕緊蹲下給他穿上。

    老頭趁機掏出一個木如意一下子敲在李卓的腦袋上。衆人看的倒吸一口涼氣。心說這老東西真過分啊。

    李卓大人那是京城的活閻王,你這老東西太倚老賣老了吧。幾個護衛把刀都抽出來了。

    然後尷尬的放回去了。

    李卓挨了一下之後,不但不生氣還眉開眼笑的給老頭倒茶,尷尬的發現茶水沒了。

    然後回頭跟護衛要了一個酒葫蘆,倒了一杯給老頭。

    老頭喝了之後,一抹參差不齊的鬍子。

    開罵:

    “你個王八蛋小癟犢子,我從早上跟着幫賊禿吵到晚上,好不容易贏了,萬衆矚目正風光的時候,你來搶我風頭。我一輩子就這麼風光一會……”

    老頭氣的精神亢奮,鬍子都翹起來了。拎着木如意跳着腳對着李卓就是一頓打。李卓趕緊小步的跑着。

    不能讓他打實在了,也不能讓他打不到。跑了幾圈老頭累了。

    “你站住,再來一杯。”竟然恬不知恥的要酒喝。

    李卓只能嘿嘿一笑,又給倒了一杯。

    “曾祖,機會難得啊。現在不把事兒辦了後果難料。我不稀罕萬家生佛,只是讓升斗小民有個活路,割一塊那些勳貴的肉而已。”

    李卓低聲說道。

    “聽說你認乾爹了?還是個太監?”老頭眼神裏面閃着危險的光芒。

    “曾祖,你聽我說……”李卓話沒說完轉頭就跑。這次可不是假裝的了,真的撒丫子就跑。

    上馬之後轉身帶着護衛轟隆隆的就跑。那老頭從地上抄起一塊轉頭要給他開瓢,不過最後沒追上。

    這一幕把安小山也看蒙了。李卓跟這個來歷不明的老頭兒到底是什麼關係?竟然捱揍都不還手。

    還知道小杖受大杖走,這是盡孝道那?

    沒聽說他們家裏有這麼牛逼的長輩呀,否則李卓怎麼會混得這麼慘?

    李卓這邊剛跑,左相就姍姍來遲的趕到。見到這老頭之後,立即彎腰鞠躬,態度恭敬的行禮。

    “辛師,今日辛苦了。”左相十分誠懇的說道。

    “區區幾個無恥賊禿而已,算不得什麼事兒。”老頭背着手倨傲的很。

    “事情搞到這個地步,你這百官之首怎麼當的?內有權臣當道也就算了,就連一幫禿驢都搞不定?”

    老頭氣呼呼的說道。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慢慢化解吧。”左相也不着急,探口氣說道。

    “看來是我多嘴了,這麼大歲數了這個毛病還是改不了,看人挑擔肩不沉。想來你關了這麼大個國家也不容易。”

    老頭開始自我反省。

    “多謝辛師理解。”王元吉感慨着說道。

    “有什麼理解不理解的?你幹的着實不錯,瑕不掩瑜。這兩年大乾的國力眼看着蒸蒸日上。一統天下指日可待,你功不可沒。”

    老頭說道。

    “能得到辛師的肯定,足矣。”王元吉萬分感慨的說道。

    “那個定北王那,今天這麼大的場面,他不露個面嗎?”老頭四處踅摸了一下說道。

    “辛師此人不簡單,無論是我還是金蟬寺都捲入這個風波知之中,眼看着波詭雲譎,風雲變幻,他卻獨坐釣魚臺。人雖然年輕,手段卻老辣的很。”

    王源吉自然有自己的情報系統,雖然事情知道的不是十分詳細。但是他連猜帶蒙就知道,這次金蟬寺的風波完全是安小山在背後一手策劃的。

    “這世間無論成就英雄還是梟雄,豈有機緣巧合之說。帶兵破一國滅一國哪裏能是易與之輩。那些嘴裏罵他是權閹誤國的,不過是無能之輩嫉妒而已。”

    老頭揮揮手說道。

    “辛師見解高明,絕非一般人能比。”左相說道。

    “你覺得他最後的志向在哪裏?”老頭突然停下來問道。

    左相自然知道這位老人家說的最後的志向指的是什麼?一時間他沒有回答。

    這是一個鄭重的問題,但是也是一個他摸不準的問題。

    “如果連你都摸不準,那就是暫時還沒有。”老者說道。

    一個布衣老者跟一個國家的宰相談一個權臣是否要造反的問題。這個組合怎麼看都怎麼怪異。

    但是王元吉沒有任何不耐,也沒有任何不敬的意思。反而認真思考着老者的話。

    “我始終覺得他沒有。他對那個位置並沒有多大的渴望。這人說是貪圖享受,大概是有的,但是對於權力好像沒有太大的慾望。”

    左相說道。

    “你竟然說一個權臣對權力沒有慾望,你是如何得出這個判斷的呢?”

    老者問道。

    “經過這麼長時間的觀察,我發現他對權力的掌控只基於一個底線,那就是安全。只要沒人威脅到他的地位,他對權力沒有擴張的慾望。”

    王元吉說道。

    “你這完全就是一個荒誕的理由。也是一個無法解決的問題。”老者探口氣說道。

    兩個人後邊說的這些話完全就像在講禪機,很多人根本是聽不懂的。

    根本問題在於安全的底線在哪裏?一個人所認爲的安全,其他人會不會認爲是威脅?

    然後就不可避免的產生了戰爭。但戰爭開啓了就只有勝利者能夠結束。勝利者能夠結束戰爭的時候也就意味着進入了絕對掌控。

    然後就會驚訝的發現自己屁股底下那張椅子該換換了。

    有些事情不是人不想就能拒絕的。

    “至少他現在還是一個講道理的人。”王元吉說道。

    他對於安小山的感官是非常復雜的。拋棄兩個人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之外,他並不認爲安小山是一個壞人。

    甚至不認爲安小山會對這個國家造成什麼樣的危害。或者將來有一天會篡權奪位。

    可是正如眼前這個老者所說的那樣,安小山想不想有的時候根本不重要。

    時事造英雄。

    “你對李卓做這件事怎麼看?”老頭又問道。

    “李卓呀!也算是舍身取義吧。”左相評價道。

    老者和左相兩個人都沉默了。因爲他們都知道李卓的瘋狂在於他自己根本不想活了。他不怕死,他要在死之前拉上更多的人死。

    不怕死的人已經很可怕了。意志堅定無法動搖。而李卓不是不怕死,而是一心在找死。

    老者原本打算開口讓王元吉幫幫這個小子。沒錯,雖然李卓歲數不小了,但是按照輩分,老者是他的曾祖輩。

    可是聽到王元吉的評價,他就知道沒人能夠幫得了李卓了。王元吉也已經拉不住這匹下坡狂奔的瘋馬了。

    “我不行,不代表別人不行。”王元吉說道。

    “你說他真的能行嗎?我去見見他。”老者說道。

    他們兩個人說的自然是安小山。

    左相陪着老人在京城的長街上揹着夕陽。如同父子兩個老人一般徜徉着。

    兩個人肆無忌憚的享受夕陽的餘暉,周圍卻有好幾百個護衛,在暗中防護。

    這一天有兩人一戰成名。

    一代宗師辛子醜,舌戰十八高僧。

    萬家生佛李卓,火燒金蟬寺債券。

    “那個老頭兒到底是誰呀?收拾李卓我也能理解,怎麼連左向都對他這麼客氣?咱們大乾什麼時候出現過這麼牛的人物?我以前怎麼沒聽說?”

    安小山問道。

    旁邊就是崇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