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調虎離山好抄家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半程煙雨字數:3578更新時間:24/06/26 16:53:46
    空海的話根本就沒有人聽在心裏。所有和尚都盯着那十八個護法大金剛的位置,那可是未來的帝師啊。

    嘴裏說着要普度衆生,要度化人間帝王,那不過都是做買賣之前喊的口號。

    他們內心嚮往的是無上的榮耀。還有青史留名,在佛教史上留下自己光輝形象的慾望而已。

    空海方丈徹底放權之後,整個金蟬寺內部就開始爭奪起來。皇后要的是得道高僧,修爲有成的大德,不過誰是修爲有成的大德,還不是佛門自己說了算。

    一夜之間金禪寺就自己選出來十八個人。當然這其中自然少不了武力威脅金錢誘惑甚至暗殺綁架等等手段。

    但是無論怎樣,天亮的時候十八位大德高僧已經就位了。

    其中空海方丈名列首位這倒不是其他人不想替換他,而是真的沒辦法,如果連着金禪寺方丈,都沒能列爲十八護法金剛。

    那就是實在沒有什麼說服力了。排在第二的就是主管積香廚的智遠大師。主要是真的沒人能夠競爭過他,他有錢有人有勢。

    如果不是因爲輩分不夠,而空海的名氣實在太大。這方丈之職,他恐怕早就搶走了。

    結果這個名單送到空海那裏的時候,空海直接拿出毛筆把自己的名字勾掉了。然後就開始稱病閉關不再外出了。

    一衆僧人知道他這是什麼意思?一個個不由得氣的直跺腳。因爲沒有空海率領總是少了那麼點意思。

    最後經過商量,他們得出了一個好辦法,就是找人代替空海去。就跟皇后說,空海大師閉關參悟生死禪。但是他的替身可以前來誦經祈福,跟他本人一個效果。

    虧他們着想的出來。

    十八個高僧已經準備完畢了,接下來就是準備進宮誦經祈福了。十八個高僧進京誦經,自然不能就這樣走着過去。

    場面自然要大,氣勢自然要恢宏。

    反正佛祖講經的場面什麼樣,就按照什麼樣的場面來佈置。黃沙鋪地,鮮花亂墜落。

    這個季節自然沒有什麼鮮花,不過金蟬寺財大氣粗,用彩絹裁剪成花朵,然後用香料薰染。

    一路從金蟬寺撒到了京城。

    三十六個身穿月白色僧袍的小沙彌在前面提着蓮花琉璃盞,一路香菸繚繞。

    同時還有一羣僧人,吹奏着樂器,營造出肅穆非凡的場景。

    十八個金色連臺,上面坐着身披袈裟十八個得道高僧,反正從面上看是寶相莊嚴。

    身後跟着一百零八個身披袈裟的雄壯武僧,最後是幾百個桌同樣袈裟的僧人跟着誦經。

    一路走撒花一路。周圍的百姓看見了以爲是佛祖下凡了,立即跪地叩頭,口誦佛號。

    也有頑童在隊伍經過之後,去搶奪路上的絹花。嬉鬧不止。

    爲首第一個蓮臺是空海的替身,第二個就是智遠的連臺。他坐在蓮臺之上,握着白玉念珠,嘴裏做誦經之狀。心中卻已經激動的如同戰鼓一樣狂跳。

    佛教歷史上一定會記住這一天,十八金剛進京城。從此改變整個歷史,成就無上佛國之歷史。

    一定要最著名的畫師把這個場景記錄下來,一定要把自己畫的寶象莊嚴。對,在畫面描繪上一定要畫上金磚鋪地祥瑞滿天,鮮花亂墜。

    這幅畫一定會名垂青史。將來或許改名字叫十八聖僧進京圖。雄偉高大的城牆,彷彿散發着爍爍金光。致遠覺得自己一定會站在京城的頂端俯視衆生。

    “好大的場面啊。”李卓在城門樓子上早早的就看到了十八僧人的隊伍。

    看到這個場面,他覺得很興奮。十八聖僧啊,簡直就是十八頭待宰的肥豬。

    正在走向屠宰場的肥豬。

    爲了迎接這十八位給皇子誦經的盛鬆成門大開而李卓帶着兵馬,悄悄的從另外一座城門出城了。

    一邊朝着金禪寺出發,李卓一邊暗中對安小山佩服的五體投地。

    先不說這一招讓佛門進退兩難,無論怎樣都會引起整個文官集團的激烈反應,接下來的打壓順理成章。

    就說這一招十八個高僧,恐怕就讓金蟬寺內部四分五裂相互猜疑。而且着十八個人能選出來肯定都是在寺中地位尊貴的人。

    否則也沒資格享受着護法大金剛這樣的潑天富貴。

    這也就意味着此時金蟬寺裏面,根本沒有主持事物的關鍵人物。山中無老虎他正好犁庭掃穴。

    當然李卓不知道的是,這十八位高僧想進皇城可沒那麼容易,進了城門之後隊伍就被擋住了,擋住路的是一羣儒生。

    致遠一個眼神,一百多位武僧提着棍子呼啦一下,就擋住了這一羣儒生。

    跟這羣肌肉橫生,氣勢洶洶的武僧相比,這些儒生要顯得弱了很多。

    但是他們依然不懼。

    “只聽說金禪寺佛法成名天下,沒想到這打砸搶的本事也是天下一流啊。”

    爲首的一個皓首老書生,身材乾瘦如同猴子,揹着雙手氣勢不凡。

    “何人攔路竟敢阻擋十八位大德高僧進宮爲皇子祈福?”爲首的武僧問道。

    “我只是一個整日讀書的沒用書生,偶然曾經讀過兩本佛經,既然是十八位大德高僧,能否回答老夫一個問題,解決老夫的一個疑惑呢?”

    皓首老書生問道。

    “大膽!哪裏來的無知匹夫,也敢來攔高僧進宮之路,不怕下十八層地獄麼?”

    武僧怒道。

    “我輩讀書人,讀的是聖賢書,養的是浩然正氣,十八層地獄是留給你們這些人的,跟我有何關係?”老者淡然的說道。

    不過說的話能氣死人。

    “莫跟他廢話。耽誤了時辰,誰也擔待不起。”智遠開口了說道。

    武僧剛要動手,卻不得不停下了。

    因爲從街道兩旁呼啦啦走出好幾百個書生,這些人都是一身白衣,光頭不戴帽子,就這樣把大路堵死了。

    “爾等意欲何爲。”智遠不得不開口問道。

    實在是沒辦法了,雖然他是帶着武僧進來的,可是難道真的要在京城開打嗎?

    他已經影影綽綽的看見在兩側建築物之後,藏滿了兵馬,真要是開打這些兵馬衝出來,可是連僧人一起抓了。

    智遠意識到這是對方的計策。這些人顯然就指望着佛門動手呢。

    而且今天是重要的日子,一旦佛門動手了,那形象就會一落千丈,而且給皇長子祈福誦經。人沒到先打了一架,皇后一定心生不喜,萬一改變主意可就麻煩了。

    所以智遠開口了。

    “既然大師這樣問了,那我們也不妨直說,進攻給黃掌子誦經必然是得到高僧。可是我們怕有人濫竽充數,充斥期間影響黃長子的福祉,自然有些佛學上的疑問要請教一二。”

    其中一個書生站出來鬥志昂揚的說道。智遠一聽明白了,這是來爲難他們了。

    這一點智遠倒不怕,雖然他的心思都在抓錢和搶權上,但是畢竟在金蟬寺待了好幾十年了,耳濡目染之下還怕什麼辯經。

    更何況這十八個人裏面不都全是草包,還有幾位真正是學問精深之人。

    所以智遠不但不害怕,反而內心有些興奮,這簡直是送來的最好臺階今日進攻之前先一戰成名。那就更加弘揚佛法了。

    於是這一場載入史冊的長街辯經就開始了。

    雙方一開始還沒什麼,都是平日裏辯的相關內容,你來我往,這十八個高僧自然應對自如,氣勢恢宏寶相莊嚴,贏得了信徒的一陣歡呼。

    可是那個攔路的老書生開口之後,一切就都變了。

    這個書生別看戴着頭髮卻被這些光頭的對佛經研究的更深。每一個問題都切紙,要害甚至每一個問題都出自佛家內部不同的門派,自然有不同的見解和爭論,佛家自己都沒有搞定的事情。

    很快這十八位高僧,陸續敗退離場。最後還剩下三四個僧人與之辯論。

    而他們正在辯論激昂的時候,李卓已經帶着兵衝進了金禪寺。因爲致智遠不在,其他主事的僧人也不在,所以說寺內是羣龍無首。

    一羣武僧嗚嗷喊叫的拎着棍子衝出來,想要展示一下自己卓絕的武功。結果還沒衝到跟前,就被勁弩先射翻了一片。

    剛衝到跟前就被林立的刀槍捅的渾身窟窿,砍的血肉橫飛。

    這些武僧平日裏仗着自己一身功夫沒少欺壓良善。自覺得自己一身本事不俗,這些個當兵根本就是土雞瓦狗。

    殊不知,這只不過是他們的錯覺。一羣散亂衝鋒的武僧怎麼能扛得住鐵甲森嚴的軍陣?

    僅僅是一個交鋒就被殺的狼奔豕突。然後李卓就對金禪寺進行了清理。

    最後在金禪寺後面的一個堅固的大院子裏,殺光了防護的武僧之後,找到了整整三層樓的賬本。

    這賬本比藏經閣都蔚爲壯觀。

    在巨大的書架之上,按照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門類存放着。李卓看了的目瞪口呆,他想過所有的場景沒有一個配得上這裏。

    他一路走過去發現有商、農、書、官、妓。各種各樣的分類。

    尤其是妓這個門類,李卓很好奇。

    拿起來一看竟然是所有關於逼良爲娼的記錄,很多女子的家裏欠了寺裏的錢,還不起就到市裏專門的青樓裏面去賣身還債。

    李卓看得渾身發抖。這些哪裏是什麼賬本分明是一本本血淋淋的閻王債啊。

    “把金蟬寺所有的和尚都給我抓了,封鎖整個寺院,如有抵抗格殺勿論。”李卓怒了。

    李卓覺得連苦主都不用找了,這賬本上記得清清楚楚啊。

    當然除了這些丈夫之外,在一間密室裏李卓還發現了金蟬寺跟勳貴之間往來的賬目。

    勳貴把錢放在金蟬寺,讓金蟬寺給他們放債賺錢。當然金蟬寺雖然是和尚,但是也不是真的慈悲。

    這些勳貴自然要在某一個地區,某一個行業給他們保護,甚至幫助他們侵吞當地的產業。

    神奇的是,李卓在這裏找到了賬目,卻沒找到一分錢。按照道理來說金蟬寺放債收錢,一定是日進斗金,應該有大量的金銀才對啊。

    可是這裏竟然找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