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謀逆大案拉開了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半程煙雨字數:3542更新時間:24/06/26 16:53:46
    科舉舞弊的案子已經結束了,牽連了權貴官員等將近三千多人。後面影響多少人更是數以萬計。

    這件事讓推事院名聲大噪。自己的威風和名聲在朝中站穩了腳跟。

    不過李卓想要獨立自主,發現自己真正的夢想,手持鋼刀宰割權貴如同殺雞宰狗。

    謀逆大案就是他的機會,所以說他已經挖空心思步步爲營。終於讓他在城陽侯猶豫的一瞬間意識到了這件事背後的不簡單。

    接下來城陽侯沉默了,李卓也沉默了,就像兩個高手即將過招的時候,進入提前準備運氣的階段。

    李卓的確是一句話,點醒了城陽侯。現在他有點後悔,不應該以身入局。正如李卓所說,身爲棋子的時候,一旦入局就再也沒辦法掌控自己的命運了。

    雖然很多事情都是事先說好的,但是萬一下去那個人改變了想法,他可就成了犧牲品。

    李卓一件一件把證據、口供全擺在了城陽侯的面前。

    “侯爺這些你怎麼解釋?”李卓問道。

    “我一概不知。”城陽侯坐在那裏四平八穩的說道。

    “侯爺這麼說就沒有意思了。你的管家都被我抓住了。還說您一概不知,誰會相信?”

    李卓冷笑說道。

    “頂多治我個御下不嚴就到頭了,還能怎麼樣。”城陽侯十分淡然的說道。

    “侯爺私藏鎧甲兵器,這可是謀反。你說你自己不知道,你覺得陛下會信呢?還是皇后娘娘會相信?”

    李卓說道。

    “你完全可以就此上奏。我也可以上摺子自辯。咱們朝堂上交鋒就是,又何必說這些廢話呢?因爲你知道就憑這些東西,奈何不了我。”

    城陽候淡然的說道。

    “侯爺貌似有些自信了。謀逆可是誅九族的大罪,到了現在竟然還如此淡定?等聖旨下來,本官一定好好招待侯爺。咱們到時候再詳細聊。”

    李卓說完之後不再跟城陽侯聊天,他現在能做的也就是把城陽候抓起來而已。

    因爲只要抓到了城陽侯坐實了這件事的證據,他就掌握了一切。這個案子就是一把刀,想牽連多大,就由他說的算了。

    自古謀逆沒有小事兒,到底有多少權貴跟這位城陽侯挨着,翻天覆地的大屠殺。李卓心裏明白,如果這件事做實了朝中的勳貴,至少可以有一大批不少於十個倒在他的刀下。

    讓得力的人看住城陽候,千萬不要再出事情,他則連夜寫奏章,去向皇后稟報這件事。

    城陽侯被抓,這個消息瞬間就傳遍了整個京城。

    周王府。

    “好!好極了。只要城陽候被抓,這件事情就再也沒有回頭的餘地了。李卓想要輕拿輕放都不可能了。”

    周王興奮地將一枚棋子落在棋盤之上。對面手指白子的是玉磐。促着柔順的眉毛想了一會兒,才小心翼翼的落下棋子,至於王爺在說什麼,她從來不問不答。

    周王就等着李卓去抓城陽候,之前設置的種種障礙都是堅定李卓的信心。如果太容易了,李卓反而會懷疑。

    只有死人了,見血了,困難重重了,李卓才相信這一切都是他努力的,結果才會一往無前的往前衝。

    “不知道李卓撥開迷霧之後會是個什麼表情。”周王興奮的說道。

    李卓的奏摺連夜就進了皇宮。

    自古以來能夠連夜進入皇宮的奏摺,皇帝無論在幹什麼都會在第一時間觀看。他正在哄孩子睡覺,一聽有奏摺,趕緊把孩子放下,拿起奏摺一看。

    不由得眉頭一緊。私藏武器的竟然是城陽侯?

    猶豫了半個呼吸,皇后立即意識到此事的嚴重性。城陽侯乃是世襲罔替的侯爵。在京城裏面樹大根深盤根錯節,跟各個勳貴之間聯姻更是數不勝數。

    如果他真心造反的話,不僅會藏這一點武器,恐怕還有其他後手,這水下的東西太深了。

    “來人,讓人給定安候蘭城送信,就說蘭貴妃得了急症,讓他連夜進宮。另外叫郭四來見本宮。”

    皇后下大了一個奇怪的命令。

    立即有小太監,持有特殊令牌順着門縫一道一道的塞出去,傳蘭城進宮。

    “郭總管,你想辦法把這個東西給定北王送去,讓他穩住大局,並且告訴他我已經調蘭城進宮。”皇后說着,把李卓的奏摺交給了郭郭四。

    郭四毫不猶豫的就啓動了跟定北王府的聯絡方法,沒過半個時辰,安小山就收到了這封奏摺和皇后的口訊。

    “皇后是越來越穩健了。”安小山說道。

    皇后的處置方式一點問題沒有。在京城誰都不重要,只有藍城最重要。

    一旦有謀逆之事,只需要完成的重兵在手,就什麼都不怕。之所以通知安小山,那是因爲接下來可能面對一場狂風暴雨。讓安小山心中有數,同時也要穩定住京城之中的大局和這天下的大局。

    自古以來,住在這個皇宮之中的人,最擔心的就兩件事兒。其中一件就是有人謀逆。

    第二天早朝,皇后特意請了王元吉、周王、定北王安小山上殿。通報了城陽候謀反之事情。

    “三位都是國之幹臣,我大前的擎天玉柱,請說說吧這件事該怎麼處理?本宮一介女流已經心慌意亂了,那城陽侯乃是太祖所封的世襲罔替。”

    皇后淡淡的說到。嘴裏說着一介女流心慌意亂,實際上聲音沉穩的狠。

    昨天晚上後半夜蘭城就祕密的進到了皇城之內,隔着一道宮門皇后親手給他寫了一張祕旨,並且給了他調兵虎符。

    可以說有了這件東西,現在整個京城周圍的所有軍隊都已經在藍城的掌控之下了。

    “太祖給他世襲罔替,是讓他忠於國家忠於皇族,不是讓他私藏兵器造反的。徹查嚴查查實了誅他九族。”周王第一個表態語氣森然。

    這讓老狐狸王元吉都詫異地看了他一眼,要知道周王跟城陽侯兩個人可是姻親關係。

    可是此時他卻上躥下跳的要殺了城陽候,這其中有些古怪。王元吉看了周王一眼之後,又看看一言不發的安小山,他也有古怪。

    “人間自有規矩,聖人定下綱常,國朝也有法度。查實了,按法度來辦即可。”王元吉不動聲色,說了幾句老生常談。

    “城陽侯這個爵位畢竟是太祖封的世襲往替。趙闕在這京城也根深蒂固,他若謀反絕非小事。本王建議賜他尚方寶劍,方便他便宜行事。”

    周王自己跳出來先表個態,一點也不顧及,城陽侯是他的妹夫這件事兒。

    “周王果然高風亮節,城陽侯是您妹夫吧?這麼着急撇清關係嗎?”安小山突然間開口了。

    周王不動聲色地看了安小山一眼。

    “國法大於天,如若本王的妹妹捲入此案,本王定然不客氣。自然會以宗正之長的身份開出她的宗籍,然後讓他復發。這天下沒人能夠違反法度,更不會有人造反了還能逍遙法外。”

    周王鏗鏘有力的說道。

    “周王不愧是宗室之長。在下佩服佩服。”安小山不鹹不淡的說道。

    皇后不想聽兩個人這樣暗中交鋒扯來扯去,謀反之事早一日查清便能早日安心,這天下是她兒子的她不得不小心。

    “賜李卓尚方寶劍,可先斬後奏,早日查清謀逆大案。”皇后一聲令下朝野震驚。

    所有人都知道李卓是一個連送禮的人都打的混蛋,而且是一個妥妥的酷吏。現在這個酷吏手裏握着尚方寶劍,另外一隻手抓着一件謀逆大案。這要是一不小心卷進去,可就是人頭不保,毀家滅族。

    一時間朝中的權貴,全都感覺脖子發涼。下朝之後立即回家清理一下,首先檢查一下自己的家人是不是跟城陽侯有什麼關係,如果有趕緊切斷,如果沒有就緊守門戶最近風雨要來,千萬不可大意。

    散朝之後,安小山和周王兩個人一路閒聊着走出了大殿,彷彿是多年的忘年交好友一樣認誰也看不出來,在私底下已經是你死我活了。

    王元吉則跟皇后來到了後宮,父女二人很長時間沒見,自然要說點悄悄話別人也不會想多什麼。

    首先是看了自己健康的外孫。已經可以由宮女扶着在地上走來走去了。王元吉抱了一下,結果被抓掉好幾根鬍子,他不但沒有生氣,反而樂呵呵的。

    一方面是天倫之樂,這是他王家的第一個第三代,讓他不得不高興。

    另一方面孩子手勁之大,可見其健康。越健康越好,這是他王家未來百年興盛的根本保證。

    等把孩子讓宮女抱出去之後,王元吉跟皇后說話了。

    “皇后這件事背後透着詭異。周王和定北王兩個人的態度都十分的奇怪,你千萬要小心。”王元吉提醒皇后說道。

    對於久經宦海朝堂的老父親,皇后還是非常幸福的,他也隱約感覺這件事好像有點不對勁。

    “我已經給了藍城調兵虎符,他會密切注視着京城的動靜。一旦有什麼異動,大兵就會進城。”

    皇后跟自己的父親說道。王元吉欣慰的點了點頭,現在周王跟定北王這兩個王正卡在興頭上,他這個左相都不得不暫避鋒芒。

    女兒面對謀反大案,第一想到的是抓住兵權,這就非常之好,已經把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陛下還沒有出關的打算嗎?”王元吉突然間問了另外一個問題。

    這個問題看似平常卻在皇后心中如同一道驚雷一樣炸響。

    “陛下的事我哪裏知道,也許真的要羽化登仙了吧。修仙嘛,哪能說得準,哪裏是我們這等凡夫俗子所能揣測的。”皇后在顧左右而言其他。

    王元吉點了點頭,沒有說話。這是他心中最爲嚴重的一個祕密。他知道自己女兒生的是安小山的孩子。

    可是那個皇帝到底去哪兒了呢?

    但是不管去哪兒了,皇帝都一定掌控在安小山的手裏。除了重要節日的祭祖祭天,皇帝出來參加一些禮儀性的活動。整個過程表情也是淡淡的。

    如果不是皇帝經常會露一面,所有人都會認爲皇帝已經駕崩了。

    可是露面這個到底是不是皇帝?真皇帝到底在哪裏?王元吉只是試探了一句,皇后什麼也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