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封王之議問皇帝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半程煙雨字數:3185更新時間:24/06/26 16:53:46
    安小山在北方取得了空前的勝利,這一次他沒有讓全國人失望,他一戰滅國,抓了拓跋宏偉和皇后。順勢還殺死了第二個皇帝拓跋宏業。

    從戰果上來看,安小山這一戰,擒一個皇帝,殺一個皇帝。可以說取得了亙古未有的巨大勝利,而且整個北面草原全都併入了大乾的疆土。

    這一下戰報傳回來的時候,立即舉國歡慶。雖然軍隊還在草原追亡逐北,但是國內已經開始了大肆的慶祝。

    這是大乾立國以來從未發生過的巨大勝利。一下子刺激了整個國民的自信心。

    此時無論文臣們怎麼瞧不起安小山或者抹黑他,都已經沒有用了,南北兩次戰爭徹底奠定了安小山戰神之名。

    無論安小山在私德上或者出身上有什麼瑕疵,都無法掩蓋他那爍爍生輝的功績。

    雖然此次北伐把老百姓的壓力很大,不過終究是取得了輝煌的戰果,一切都能說得過去。

    安小山兩戰,讓大乾的國土增加一倍。吏部忙着篩選官吏,首先奔赴北巒的七個城。

    滿天下都很高新,可是左相卻很擔心。安小山着一仗打了快半年了。而且還沒有結束的架勢。

    一方面國內壓力很大,需要他儘快結束戰鬥。二來,封賞該怎麼辦?現在陛下閉關,主持事物的皇后有孕在身,不宜過度操勞。

    實際上整個國家都在他的操控下運作。可是他卻一點也沒有大權獨攬的風光。

    首先這個封賞是個大問題,安小山手握重兵,而且是滅國的得勝的驕兵悍將。

    這就是一個手持利刃的狂徒,一旦安撫不好就是麻煩。

    左相腹誹着陛下這個瘋狂的決定,給安小山如此大的權利,竟然沒有任何控制手段。

    按照道理滅國之戰可以封候,可是安小山現在已經是紫蘇侯了,那就只能封公。

    但是封個什麼公?其他人大概封個什麼爵位,這些都要找陛下決斷,這可是國家大事啊。

    外邊打着一場滅國之戰。皇帝卻在煉丹不聞窗外之事。歷史上,從未見過如此,荒唐之事。

    這一刻左相心中甚至在想,當時如果是衡王造反成功,也許現在……

    也許就沒有北伐了,也沒有安小山什麼事兒。雖然不這麼離譜,但是也可能沒有這滅國之功。

    我想有的沒的,響了一圈,跟吏部尚書王元吉商量了一番,有跟六部的其他幾位尚書琢磨了一下。最後出了一個封賞的方案,直接遞給了皇后。

    皇后看了方案沒有任何疑問,只有一點,那就是安小山,爲何不能直接封王?

    皇后問的這句話不是沒有道理。按着功績給安小山封個王,的確是夠了。

    “回皇后。將來若是,安江卷在,滅了難消。可就封無可封了,總要給他留個念想不是。”

    左相給了一個似乎說的過去的理由。

    “左向老城謀國,但是下官認爲,可以風王,畢竟國家百戰,雄師尚在。助我爲將軍,磨刀立馬破南蕭也許用不到安侯爺了。”

    王元吉這時候開口說話了。

    王元吉考慮的比誰想的都清楚,他現在已經投靠安小山了,只有安小山的權勢越大,他才能越安全,他這一檔才能發展的越來越快。

    現在給安小山封王,那麼他這一檔就徹底有了一棵參天大樹。而且安小山蜂王最不會引起陛下的注意。

    因爲他是個太監,本身就不存在造反的先天條件,一個太監造反爲了誰呢?連子孫後代都沒有。

    所以他需要安小山封王。左相深沉的看了一眼王元吉。都是千年的狐狸王元吉在想什麼他很清楚。

    這也正是他不想讓安小山封王的根本所在。安小山南征北戰已經把觸角伸進了軍方。此時在有王元吉這幫文官跟他搖旗吶喊,絕非國家之福,退一萬步講也絕非他本人之福。

    “封王之事太過重大,老臣認爲還是請示陛下吧。”左相來了太極推手。

    他認爲只要皇帝現在不糊塗,就不可能給安小山封王。畢竟南簫還在。很有可能需要安小山再次南征。

    而且他也願意積極促成陛下這樣想,只要把蜂王這件事拖延下來。那就是個遙遙無期的事情。

    “的確取得如此巨大輝煌的勝利,怎麼能不給陛下道喜,怎麼也要去太廟祭天吧。”王元吉也十分篤定地說道。

    兩個人這樣談話,皇后卻已經十分忐忑了。因爲她腹中的胎兒根本就不是皇帝的,皇帝一旦出官將真相大白,又是一場血雨腥風。

    可是封王之意是他提出來的,此時一時之間她倒是無法反口了,心中無比後悔着自己,爲何要節外生枝呢?

    他心中在默唸,冤家呀冤家你快點回來吧,我的肚子一天比一天大,再不回來我可就生了。

    實際上皇后腹中的胎兒早就牽動聞官,牽動武將,牽動宗室,甚至是太后了,這個孩子太重要了,如果是個女孩還好說,如果是個男孩,那將引發一系列的政治後果。

    就比如在安小山未出征之前,和文官們爭奪的衡王三個兒子的教育權,就成了笑話。

    皇帝無後,這三個孩子自然有皇位的繼承權,而且很大可能就是從他們三人中間選擇。

    所以現在這三個孩子都過得風聲鶴唳,前一段時間朝中的文臣拼了命的想教他們三個,可是現在朝中的這些大臣再也不提此事了,他們三個人甚至連課都沒得上了。

    大乾這邊所有的煩惱是因爲戰勝引起的。當消息傳到南蕭,現在改名字叫南漢了。

    劉唐虎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曾經強大無匹,讓大錢頭疼不已的北巒,竟然就這樣被滅了。

    曾經齊名天下的三個帝王之一,拓跋宏偉被安小山活捉了,剛剛繼承皇位的拓跋宏業,被安小山給殺了整個草原現在殺的血流漂櫓,兩支軍隊正在追亡逐北擴大疆域。

    劉塘虎有點後悔了,他爲什麼要從人家把這個皇帝的寶座搶過來?他害怕怕安小山攜大勝之威,把所有的兵馬調過長江以南。

    那他剛成立的南漢就滅亡了。開國之君混成亡國之君,在歷史上就成了一個笑話了。正所謂生前事身後名,他劉塘虎還是在乎的。

    所以現在整個南漢朝廷上下都戰戰兢兢,生怕大錢打個噴嚏就給他們帶來滅頂之災。

    外有強敵環伺國家內部也動盪不安,那些姓蕭的王爺們一個個都不安分,私底下小動作不斷,還希望恢復他們南蕭的政權。

    劉皇帝在鬱悶,賀蘭南顧在磨刀霍霍。。上一次南征它起到了關鍵作用,差一點就把南梟給打滅國了,但是也讓他過了一把指揮軍隊打仗的癮,也留下了彪炳史冊的戰功。

    可是今時今日他有點後悔。爲什麼當時自己沒有爭取一下北上呢?滅國之戰呢,自己就天天坐在這裏看着南蕭那幫王八犢子唱戲,他寶刀都快磨薄了,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殺過去。

    想想袁百車那個傻子,蘭城那個撒嘴巴,白鐵兵那看門狗,童剛那個白癡,這些人竟然能縱馬草原追亡逐北何其快哉。

    所以他一天寫了三道奏摺,希望朝廷趁着大勝之威一鼓作氣把南漢也吞了吧。

    可惜所有奏摺到了朝中,全都是石沉大海,所有人都忙着北方的事兒,哪有空搭理他這個怨婦一樣的將軍。

    大長公主接到安小山戰勝的消息之後,一直興奮的睡不着覺,就進宮去找了蘭貴妃,兩個人一起聊天。

    現在彼此都心知肚明,都成了安小山的女人。雖然以前有一些心中的芥蒂,但此時安小山征戰在外,兩個人也就擱置了爭議。

    “這仗都打完了,他一個大將軍還在北邊坐着幹什麼?爲何不早點回來?”蘭貴妃一邊喝着冰鎮酸梅湯,一邊抱院長。

    自從皇后有了身孕之後,這顆躁動的心就沒停止過,憑什麼自己懷孕要在她後邊。小安子明明是最早認識自己的。

    所以他一心盼着安小山回來,早點耕地,早點播種,她也早點能生下孩子。反正他能安排好皇后,就一定能安排好自己。

    “國家大事爲重,老擔心他在幹什麼。還有皇后懷孕了,你就不怕哪天皇帝也去招你侍寢。”

    大長公主一直不知道,安小山跟皇后其實也有關係,他以爲這後宮之中就蘭貴妃跟安小山有關係。

    所以現在皇后懷孕了。萬一皇帝哪天興致來了,招安貴妃去侍寢,那她該怎麼辦?

    “不會有那麼一天了。你看皇帝陛下這些年……反正是輪不到我了。就算是真要招,我也會百般推脫,這輩子我只會跟一個男人了。”

    蘭貴妃話到嘴邊上,猛然警覺,立即中途轉了。

    大長公主畢竟是皇帝的妹妹,有些事還是不讓他知道的爲好,就比如皇后肚子裏那個孩子根本不是皇帝的,而是安小山的。

    皇帝陛下此時在參天觀裏面服用丹藥,全力以赴的在修煉,至於國家打了大勝仗,對於他來說根本不重要。

    最近皇帝總是能看到,從天而降一條金光大道,接他羽化登仙。

    而且這種感覺越來越真實,越來越讓他沉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