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幾個皇帝的遊戲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半程煙雨字數:3300更新時間:24/06/26 16:53:46
安小山不但不動地方了。還讓城裏的牧奴出去放牧牛羊。大有姨父在此安家立戶的架勢。甚至一定程度上還修復了皇宮,讓拓跋宏偉和香君皇后過的舒服一點。
一直在城裏住了兩個多月。任憑拓跋紅葉在外邊稱帝,登基招納人手。
安小山在等,等拓跋宏業做出選擇。是來上京城跟他決一死戰,還是帶着人趕緊跑路?
因爲他佔領了上京城。手裏俘虜了拓跋宏偉和皇后。拓跋紅葉要想在政治上取得一定的主導權,讓整個草原認可他。那就必須跟安小山一較高低。
只有打敗了安小山,他才能取得最巨大的聲望,重振整個草原的士氣。
安小山在草原上爬了一個月,到了上京城主要的目的就是把北巒的軍隊吸引到這裏決戰。
雖然整個北侖還是草原遊牧的一種思維,對於固定的地盤並不是特別執着。
可是他們的京城被佔領了,對於整個民族都是一種侮辱,何況他們的皇帝還被俘虜了,這是一種士氣上的打擊。
此時安小山對於自己的計劃更加有信心了,戰爭無論打成什麼樣子,都要在國外打。草原打爛了都沒事兒。
如果拓跋宏業選擇帶着人往西走,直接逃離這片土地。安小山倒是佩服他這個人的睿智了。對於他來說也是一個極大的麻煩。
忍常人之所不能忍,才能成就大業。過個三年五載的恢復一下元氣,再回來跟大乾爭一時之短長。這才是讓人頭疼之舉。
所以他採取了一系列的騷操作來刺激拓跋宏業。
這天拓跋紅葉正在跟手下的謀士計算着到底聚攏了多少軍隊,還有哪些部落可以徵招?
“陛下,託託部派人來哭訴,說是在來的路上被人給搶了。說是陛下派出去的徵糧隊幹的,所有的牲畜和戰馬都被搶走了。”
這時候有人進來稟告。
“胡說八道!朕什麼時候派過徵糧隊?就算是派也不能亂搶東西啊。我看託託部是故意不來,派人過去打他五十鞭子。讓他速來。”
拓跋宏業一揮袖子說道。然後繼續跟謀士討論現在的牲畜到底積攢多少了?夠不夠大軍行軍之用?
北方草原的蠻族行軍的時候自帶牲畜。如此肉和奶就能得到及時的補充,根本不用帶軍糧。
有的部落還在來的路上,有的部落還沒找到。畢竟去年那場大雪之後,各個部落不知道散落到哪裏去了。積聚的牲口倒是充足了。
就在這時又有兩人進來報告。
“陛下,朵顏部落和拓達部落,在半路上同樣被搶了。就是您派出去的徵糧隊幹的所有牲畜都被搶走了。”下邊的人報告。
“胡說八道!朕什麼時候派出去過徵糧隊?一個個狡詐之徒。派人去把他們的首領砍了。”拓跋宏業我不能惱怒的說道。
“且慢陛下,此事蹊蹺,嗯我們縱然沒有派出徵糧隊但是,不代表沒人。”謀士機警地說道。
拓跋宏業一下子就想明白了。
“安小山,你這個無恥之徒,竟然幹出這種卑鄙無恥齷齪之事。”拓跋宏業氣的破口大罵。
這些打着拓跋宏業名義的徵糧隊第,說我自然是安小山派出去的。就是故意敗壞他這個新皇帝的名聲。
“陛下,請立即派出軍隊對這些冒充者進行圍剿。”謀士立即說道。
拓拔宏業如何不知道,他本來就立足未穩根基不深由這些人敗壞他的名聲,後果不堪設想。
立即派出幾支軍隊四處去圍剿這些冒充他的徵糧隊。
他這邊兒剛把軍隊派出去。卻又接到了一道聖旨,拓跋宏偉的聖旨。
“朕已經與大乾議和,命你立刻去除皇位,俯首稱臣,解散軍隊。”
看着這道聖旨,拓跋宏業氣的的渾身哆嗦。
“議和,你老婆孩子都被人家給抓住了,你還講個屁和呀,騙鬼呢!”
拓宏業氣的把聖旨扔在地上,抽出刀就把使者給砍了。
但是已經於事無補。我把宏偉的另外一道聖旨已經傳遍了草原。
大致的意思就是,朕已經跟大乾議和,結束戰爭。拓跋宏業是篡權自立的逆臣,所有草原部落不得依附。能取得拓跋紅葉人頭者封王。並且賞賜萬石糧食。
拓拔宏業知道這個消息之後,氣得腦頭疼欲裂。大罵安小山卑鄙無恥。
拓跋宏偉的人在安小山手上玉璽自然也在。這樣的聖旨,安小山想寫多少就有多少。
安小山這麼一折騰,導致整個草原有兩個皇帝在執政,不同命令在不停地下達。
安小山同時還以大乾徵北大將軍的名義,發佈消息,願意跟北巒正統皇帝,一起討伐逆臣拓跋宏業。
只要拓跋宏業一死,兩國立即恢復和平,而且大乾可以開房榷場,解開糧食和食鹽鐵器等禁令。
政治很多時候都是作秀,安小山的這些話自然也是騙人的鬼話。主要作用也就是氣一氣拓拔宏業。
讓他的位置做的不那麼牢,挑撥一下他的火氣。
但是不要小看這種冠冕堂皇的騙局。這是給草原上很多部落一個臺階,一個藉口。
有了拓跋宏偉宏偉的聖旨,也有了安小山的允諾。雖然不知道有多少人能相信,甚至不指望有人能相信。
但是很多部落拿着這個藉口,就可以拒絕拓跋徵召的徵召。也讓拓跋紅葉軍心不穩。
不在於讓草原的人相信他的謊言,而在於離間拓跋宏業和這些部落之間的關係。
隨着快馬不斷運動,拓跋宏偉的聖旨和安小山的允諾像風一樣傳遍了整個草原。原本接受徵召的部落在接到聖旨之後,立即產生了猶豫。
然後就地不前了,沒人願意在這個時候捲入這場戰爭。部落在去年那場大雪之中損失的太嚴重了。那簡直是一場幾十年不遇的大雪災。
不但部落的牲口減產的嚴重,就連人也存在着巨大的傷亡。如果在捲入一場殘酷的戰爭,很可能部落就此消失了。
尤其他們不是拓跋紅葉的嫡系部落,很有可能被當成消耗部隊派上去。既然前景一片暗淡,自然要考慮清楚。
當有一個大部落果斷的拒絕了拓跋宏業的徵召。轉身離開之後,其他部落也有樣學樣。
他們立即掉頭,趕着自己的牲口朝更遠的地方遷徙過去。他們明白這場戰爭打完拓跋宏業就算是勝了也是慘勝。
與其這樣,不如自保。
拓跋宏業聽到這些消息之後已經顧不上暴跳如雷了。因爲他已經徵召過來的部落已經出現不穩的跡象。這幾天有很多人過來跟他哭窮。
不是跟他要糧食,就是跟他要牲口。否則就放他們離開去遠處放牧。
拓跋宏業忍耐到了極限。最後砍了兩個部落的首領,這才壓下這種聲音。
“陛下,要戰則速戰。否則我們就準備遷徙吧。”拓跋宏業手下的謀士說道。
“我們不能遷徙。一旦走了這片草地很可能就再也回不來了。所以必須跟他決一死戰。”拓跋宏業惡狠狠的說道。
“能徵召的部落越來越少了。算能來的部落,一個個都是窮鬼,奔着吃我們來的。”拓跋宏業手下的謀士說道。
“我知道,讓戰馬再貼貼膘,讓牲口再長長肉。”拓跋宏業說道。
時間一晃就已經到了五月。拓跋宏業在龍城軍隊越聚越多,總兵力已經超過四十萬,周圍放牧的牛羊已經佔滿了附近的草原。
看起來十分強大。
安小山知道拓跋宏業選擇了跟他硬拼。如果是想逃走的話,他不會聚集這麼多人,完全可以把這些人散掉,然後帶着自己的精銳離開就是。
安小山早就命令人不斷加固上京城地城牆。南方的特製軍糧正在源源不斷的運來,還給他補充了三萬騎兵。
袁百車也沒閒着,以梓潼關爲中心大乾的軍隊在聚集,同樣超過了五十萬。
兩國大戰一觸即發。
在南蕭,卯金刀的流言已經愈演愈烈。甚至突然有一天南蕭的皇帝找到劉塘虎。
“太師,朕德薄才淺導致國家如此衰弱。能力挽狂瀾者,非太師莫屬,朕願禪位於你。”
此時的南蕭皇帝早就沒有了當初的風流自賞。甚至年紀輕輕就已經頭髮花白。
他身邊無論是太監,宮女甚至是妃子,都已經被劉塘虎完全收買。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在劉塘虎的監視之下。
“陛下何出此言?臣絕無此意。”劉塘虎的態度很堅決。
“太師,真是發自肺腑之言。蕭家氣數已盡,能得善終,已算天大的幸運了。”
這句話皇帝暗示了一個要求,那就是能保證他蕭家安全,保證他這個皇帝的安全。
劉塘虎挑了挑眉毛,似笑非笑。這讓皇帝遍體生寒,難道這個要求也不能滿足自己嗎?
“陛下對南蕭還是有功勞的,怎麼會如此妄自菲薄。臣何德何能居此九五之位。”
劉塘虎再次謙虛了一下。但是話鋒已經跟剛纔不一樣了。皇帝已經聽明白。玩的是三辭三讓之計。
“朕替南蕭百姓,請太師等位,拯救黎民於水火。”皇帝第三次請求讓位。
“臣不敢由此妄想,還請陛下收回成命。”劉塘虎第三次拒絕。
“太師不敢居此位,朕也不敢,還請太師承擔重任。”皇帝第四次讓位。
“如此,臣就勉強接此重擔吧。蕭家一族必會與國同休。”劉塘虎挺直身子接受了禪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