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招待宴會比作詩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半程煙雨字數:3213更新時間:24/06/26 16:53:46
殿試還是如期舉行了,畢竟這是皇帝的一次改革,心情再不好也要推進下去。
不出意料地有很多人放棄了,打算苦讀兩年再考。不過大部分人還是難以放棄這次誘惑參加了殿試。兩天之後,皇帝的第一批天子門生就新鮮出爐了。
不過這兩天彈劾安小山的奏章又堆滿了皇帝的案頭。不能因爲科舉的事罵他,但是文官想要罵一個人,隨便找個理由就行。
何況安小山身上還真有事兒。他向各地派監察太監。雖然經過了皇帝的批准。但是這些文官對聖旨視而不見,危言聳聽的說安小山是禍國亂政,圖謀不軌。
“他們是閒着沒事兒嗎?”皇帝跟安小山閒聊的時候抱怨。
其實這些大臣沒明白。安小山是爲了給皇帝籌集煉丹的資金,他們在罵安小山就等於是在罵皇帝。
或者他們明知道是這樣,故意這樣做。
“奴婢倒是覺得,他們罵才正常,畢竟奴婢可能動了他們的利益。這些當官的呀,把這治理天下當成是他們的地盤,生怕別人跟他們搶。恨不得這天下所有事都歸他們管才好。”
安小山很無恥的給他們落井下石。他這是有意的讓皇帝和文臣之間相互猜忌。
也是讓皇帝相信這些大臣之所以罵他不是爲了國家,而是爲了一己之私或者整個文官集團的利益。
以後這些文官越罵的狠,安小山的位置就越穩當。
“朕如何不知道他們的心思,有幾個是真心爲國的?”皇帝冷笑着說道。
隨着皇帝越來越寵幸安小山。很多朝中的事,也偶爾聽一聽他的意見。
殿試放榜之後,皇帝就確定了招待兩國使臣的日子。而且這次皇后和大長公主一起出席,甚至還加上了二公主。這讓很多人想入非非。
皇后作爲國母出席沒什麼值得驚訝的,但是大長公主和小公主一同出席,難道是爲了跟兩個國家和親?
除了這些核心的重要人物,翰林院也選出七八個翰林郎,還有新科的前三甲都要參加這次集會。
南蕭的使團達到三十餘人,北巒的也有四十人,所以大乾這邊人數只能多不能少。
按照以前招待的原則,這種宴會還按照每個人的品級排列座位。
可是這一次參會人員的等級實在是複雜,而且還涉及到三個國家混亂不堪。就算是再有經驗的人,也會鬧出不滿來。
安小山索性直接給拉平了。不是圓桌似的,也不是分餐式的,更沒有什麼座位排列。
除了皇帝皇后,拓跋宏業,拓跋胭脂、蕭承江以及衡王是固定坐位。
其他人沒有固定座位,安小山舉行了一個冷餐會。天南海北南蕭、北巒、大乾各色廚師八十多個。
所有的菜色都可以現場烹製,只要你能點得出來的。
除此之外,全天下的小吃,水果、乾果、海鮮。全都集聚一堂陳列在周圍。想吃什麼儘管自取。
安小山還蒐集各種酒類一百多種,也都陳列在此。任何人喜歡任何酒都可以自去自飲,桌子上放着精美的磁盤。
任何一個貴人身後都隨時跟着一個服務人員,只需要伸伸手指頭,服務人員自然把相應的東西取到位。
除此之外就是菊花裂陣,擺了一個小迷宮一樣的玩意兒。可以長陽期間,而且周圍豎起空白屏風。
筆墨一應俱全,喝酒賦詩。盡可書寫在屏風之上。
安小山還召集了三十餘位宮廷畫師,要把新日之盛景全都畫下來。
最重要的是他還準備了大量的遊戲。北巒人喜歡的射箭投壺,南蕭人喜歡的猜枚,大乾人喜歡的各種棋類遊戲和蹴鞠。
除此之外,還有歌舞雜技戲耍。
皇帝和皇后盛裝出席,其他兩國使臣進來一看。全都被這壯大華麗的場景給驚呆了。
縱然是這個時代生在富貴之家,也沒有見過如此龐大的盛況。酒池肉林都不足以比喻。
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你看不到。大家徜徉於美食美酒之間。驚歎於各個廚師的精彩技藝。
皇后帶着大長公主,小公主、關可卿和拓跋胭脂,以及一衆高官女眷,徜徉在帷幕屏風和菊花之間,這些女子歲數都不是很大,今日徹底放下架子,一起遊玩起來。
而那些男人們對酒肉更感興趣皇帝,衡王、拓跋宏業,蕭承江。帶着各自的臣子,難得放下架子。欣賞這些大廚們,品嚐各色小吃美食,還有喝不完的酒。
“大乾,果然國力雄厚。竟然能辦出這等宴會,簡直聞所未聞。”蕭承江不由得說道。
這話讓皇帝聽了心中難免滋生幾分得意之情。
“有勞民傷財之嫌,這一次宴會辦下來恐怕得幾十萬兩吧。”拓跋宏業的口氣不算客氣。
皇帝聽了就當他是酸了。這事兒是安小山操持的,他一向放心。這一次也非常滿意,無論是恭維還是冷嘲熱諷。
“些許飲食玩物,諸位開心就好。”皇帝淡淡的說道。
喝多了就開始飲酒賦詩。前一段時間被南消的人摁在地上摩擦,尤其是對聯這一道。
今天大乾翰林學士們早就憋着一肚子詩詞要壓一壓他們。今年恩科科這些人考試不行,讓你南蕭的女娃娃佔了便宜,真當我們大乾的讀書人不行嗎?
所以不一會兒吟哦之聲涌起來,潑墨如水一般在各類屏風上寫起詩來。
果然不出半個時辰南蕭的和大乾的就幹起來了。
這些大人物們一個個高高在上,就當是一場遊戲而已,實際上下邊的人已經暗中較勁起來。你一闕我一闕的不斷地寫着。
皇后看了看站在角落裏一身金甲的安小山。怎麼看都那麼英俊瀟灑。心中免不得一陣陣甜蜜,至於身邊坐着的皇帝,就當他是一尊冰冷的塑像。
大長公主也在偷看安小山。那一日安小山一曲秋風詞,讓她明白了這個小太監的心意。這一段時間就故意躲着他。
今天再看南蕭和大乾這些肆意揮灑潑墨的才子們所寫的詩,竟然沒有一首比得上的秋風詞。更不要說安小山曾經給他寫過的“雲想衣裳花想容”了。
偏偏他們在那兒一個個裝腔作勢,好像意態風流,殊不知才情比安小山差得太遠。大長公主心中帶着煩惱。帶着遺憾。
如果他不是小太監,自己會不會?
關可卿也在偷偷的觀察安小山。怎麼看怎麼心中滿意,但是還不夠滿意。她眼睛一轉有了主意。
今日這些人所做的詩無非都是圍繞着秋或者滿地的菊花,或者此時的盛會所寫。着實出了幾篇讓人眼前一亮的。
南蕭和大乾的這些書生們依然在較着勁兒。關客卿卻覺得意猶未盡,沒有安小山做的詩,總是少了點什麼。
當喜歡上一個人之後,總覺得他在任何場合都應該是最耀眼的那一個,都應該是最明亮的那一刻。
於是她盈盈走了出來,直接來到了皇帝的身邊。
“陛下,安公公在對聯一道頗有造詣,想來這詩詞上竟然是也不錯的。外臣之女想求一首。”
皇帝一聽這個要求,不由得莞爾一笑。沒想到這小安子竟然已經名聲在外了嗎?今日着實高興他,也就放浪形骸了一回。
“南蕭關家姑娘,果然奇女子。這要求也有點奇怪。不過讓一個小太監做詩,着實爲難。我大前還有一些書讀的不錯的,不如讓他們送你一首如何?”
皇帝指着那些正在潑墨寫詩的翰林郎說道。
“外臣之女不才,作詩也能追得上這些翰林學士,但是獨獨佩服安公公的才學,還請陛下成全。”
關可卿依然咬着這事不放,她是一個小姑娘,不至於被人爲難,所以就舍了臉皮非要這樣說。
皇后一聽臉色上沒有表現出來什麼,但心中有些不悅,他憑什麼爲你作詩?
要做也是偷偷的給我做一首,你這裏唧唧歪歪的幹什麼。
安小山起初還沒有注意這件事兒,可是關可卿在那裏一而再的請求措施,他也聽到了信說這姑娘你是不是有毛病?
這個時候我出這種風頭,實無必要啊。
“關姑娘,這個要求着實有些過分了。對聯兒不過娛樂文字的小道,不可跟詩詞同日而語,你讓我朝一個太監做詩,這不是故意爲難嗎?”
這個時候新科狀元正好走過來插嘴說道。這位新科狀元喝的稍微有點多了,手指上還沾着墨跡。所以跟關可卿說話也不太客氣。
“小道尚且不精,大道能精幾分,恐怕也是未知之事!壘牆不打地基。那還不是隨風就倒。狀元郎,您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關可卿微微一笑,反脣相譏。你小道都不精通,還張嘴閉嘴跟我說大道,不覺得丟人嗎?
狀元被他反駁的辯論一下子給噎的說不出話來,酒氣一下醒了三分。
“關姑娘此言差矣。正所謂成大事者不拘小節。我輩讀書人應把精力放在治國,富民上,而不是皓首窮經的研究那幾個文字遊戲。一個太監,不過有幾分機靈。千萬別以爲他有什麼大能耐。”
這個時候探花郎上來了,給狀元郎解圍了。
他不但給狀元郎解圍,還順勢把安小山給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