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進擊的朱厚照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朕聞上古字數:5782更新時間:24/06/26 16:28:39
廣告,廣而告之。
一聽就不是什麼好事。
但是叢蘭沒有辦法呀,難不成真讓他這個通政使自己出銀子補貼工作嗎?
開什麼玩笑!
他叢蘭一向潔身自好,家中並無餘財,就算是真有那也壓根就不夠用啊!
按照皇帝陛下的這個外刊新報設計,不只是要刊印新報,還要在地方上面設置分部,更是要在鄉野之中設置宣政吏,通政司需要爲此付出海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一點點銀子根本就填不滿這個窟窿!
嗯,粗略估算之下,少說每年都得耗費數十萬兩銀子,而且還是至少!
這麼龐大一筆資金,他叢蘭不招商引資打廣告,難不成指望焦芳那個卑鄙小人掏銀子嗎?
就算皇帝陛下開了口,焦芳這種小人也肯定不會多給,說不得會惹出些蠅營狗苟。
所以最好的辦法還是自力更生,叢蘭對商賈雖然沒有什麼好印象,但這是爲了國事爲了百姓,所以與這些卑賤商賈打交道,也不是不可以。
你看先前那戶部實行納銀開中的時候,戶部一衆官員不是跟商賈處得多開心嗎?
所以啊,只要可以拿到銀子,爲國朝做事,其他都可以忍受。
然而當事人都同意了,張敷華這位老大人卻不樂意了。
“陛下,國家大事,豈容那些卑賤商賈摻和?”
“這大明新報一旦創辦,即便是針對百姓發放,但不管如何那也是朝堂公器,怎麼能讓滿身銅臭的卑賤商賈參與其中?臣請皇帝陛下三思!”
什麼狗屁“招商引資”!
這大明新報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可是朝廷的新政!
皇帝陛下讓一羣卑賤商賈參與其中,那不是變了味道了嗎?
朝廷發行天下的大明新報,上面竟然出現商賈打的小廣告,張敷華只要一想起就覺得膈應人!
而且這件事情,已然成爲了皇帝陛下的新政,新政嘛不管什麼時候阻力都是最大的,萬一士紳縉紳拿這一點抹黑攻訐新政,甚至誣陷皇帝陛下勾結商戶攫取民利,那才是真正的顏面盡失了。
“商賈怎麼了?他們滿身銅臭又怎麼了?難道商賈就不是我大明子民嗎?”
朱厚照冷笑了一聲,對張敷華的說法嗤之以鼻。
可惜五朝元老怕什麼,直接據理力爭道:“陛下,商賈不知忠義不事生產,他們爲了錢財四處遊走流竄,就是一羣唯利是圖之輩,朝廷允許他們做生意養家餬口已經算是天大的恩德了,怎麼還要助其發展,讓他們藉助朝堂公器打廣告……”
此話一出,朱厚照都快被氣笑了。
不過他也沒沒有發怒,畢竟這不只是張敷華一個人的看法,而是整個大明朝的看法。
這古代的商賈,無論有錢還是沒錢,那地位可以說是比狗都不如。
如那元末明初的江南鉅富沈萬三,富甲江南甚至富可敵國,結果還不是被朝廷想收拾就給收拾了。
士農工商士農工商,這些士大夫們,那可是誰都看不起,尤其是這些卑賤商賈。
但諷刺的是,這些士紳縉紳貪腐受賄置辦產業的時候,偏偏還不願自降身段,所以驅使豢養這些商賈爲他們經商謀利攫取民利!
“張老,在你們這些名教子弟眼中,天下商賈都是不知忠義、看重利益的卑鄙小人,對吧?”
“那爲何你們這些名教子弟卻要豢養商賈爲你們自身打理產業?不是嫌棄人家嗎?爲什麼還要重用人家?”
“中山侯有句話說得好,當了婊子還要立牌坊,說的就是你們這些名教子弟!”
婊子?
牌坊?
狗賊中山侯!
安敢如此羞辱我們名教子弟?
叢蘭和張敷華氣得滿臉鐵青。
他們是不敢怪罪陛下的,陛下是不可能有錯的。
那麼問題就在於陛下身旁的人,以前是那權閹劉瑾,現在就變成了這個中山侯!
難怪皇帝陛下一直對名教儒學充滿了厭惡,合着問題根源就是出在這個中山侯湯昊身上,當真是無恥至極!
“陛下,名教子弟中只是部分人與商賈勾結罷了……”
張敷華想要挽回一下名教子弟在皇帝陛下心中的惡劣印象,然而朱厚照聽後更是大笑不止。
“部分?是少部分還是大部分?張老何必自欺欺人呢?這滿朝公卿不論文武,誰家府上名下沒有一大片大業,而這些公卿又要上朝議政又要處理公務,那他們這些家業是誰打理的呢?”
“真以爲朕什麼都不知道嗎?就好比壽寧侯和建昌伯,朕這兩個好舅舅,家中就豢養了朱達、周洪、杜成、譚景清這四個商賈,可是侵吞了不少國利啊,鹽引一口氣可就是好幾萬引!”
面對皇帝陛下毫不遮掩地道出實情,張敷華一張老臉都有些掛不住了。
他沒想到短短五年時間,這位皇帝陛下竟然成長到了如今的地步。
遙想當初,皇帝朱厚照剛剛即位的時候,遇到文臣縉紳的刻意刁難掣肘,立刻就會勃然大怒,顯得稚嫩無比。
可是五年時間過去了,眼前這位正德皇帝陛下,卻是成長爲了足以洞悉朝臣目的的大明帝王!
中山侯啊中山侯,這就是你的功績嗎?
朱厚照也不願苛責張敷華這位五朝元老,人家不但爲大明操勞了一生,而且還在最後時刻替他朱厚照打造出了一個清廉高效的都察院!
所以不管怎麼說,這位張老大人都是值得朱厚照尊敬的。
“老大人,這先賢不是也說過一句話嗎?”
叢蘭靜靜地聽了良久,立馬補充道:“法家先驅管仲有言:‘士農工商四民者,國之石(柱石)民也’。”
朱厚照掃了他一眼,對叢蘭的上道很是滿意,繼續道:“叢愛卿說的不錯,士農工商,乃是國家柱石,缺一不可。”
“國家要興旺,社會要繁榮,工、農、商的發展,同樣缺一不可!”
“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活,再加上王朝根基之士,士農工商缺一不可,這才是正道!”
“這句中山侯告訴朕的醒世真言,你們要銘記於心!”
無農不穩!
無工不富!
無商不活!
再加上王朝根基之士!
果真是……醒世真言!
這句話如同一記驚雷,響徹在三人耳畔。
畢竟這話意思粗淺易懂,沒有農業,王朝就不穩定;沒有工業,國家就不富足;沒有商業,經濟生活就不活躍。
叢蘭眼睛一亮,暗自讚歎皇帝陛下這話精闢。
他到底還是年輕,所以相比於張敷華可以更容易接受新事物。
張敷華兀自呢喃了幾遍,同樣琢磨出了些許味道。
不過因爲他壽命走到了盡頭,三觀早就定型了,所以對於新事物,也沒那麼容易接受。
朱厚照見狀笑了笑,當初湯昊告訴他這話的時候,他何嘗不是這樣,直接愣在了原地。
所以啊,野人這個該死的傢伙,很多時候當真是讓人又愛又恨,偏偏還充滿了……哲理。
“舉個簡單的例子!”
“比如大學士丘濬先前呈上的貢品龍吉米。”
“在龍吉米沒有成爲貢品之前,澄邁縣老城鎮龍吉村只是一個貧瘠的小山村。”
“即便龍吉村百姓每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從不敢有絲毫懈怠,可是他們依舊生活得窮困潦倒,很是艱難。”
“因爲我們方纔說過的賦稅攤派問題,所以他們的負擔只會越來越重,到了最後就會逼得成爲佃戶流民。”
朱厚照順着湯昊這個例子,眼睛越說越亮。
因爲聽別人說,和自己在腦子裏面過一遍,親口說出來,那對此事的理解完全就是不一樣得。
朱厚照笑着解釋道:“可龍吉米成爲貢品之後,一切都不一樣了。”
“丘濬大學士將這龍吉米推薦給了先帝爺,先帝爺聽後大悅,因爲龍代表皇帝,吉代表吉祥,寓意爲皇帝龍體吉祥的意思,因此龍吉米也被成爲宮廷的貢米,終年不絕。”
“龍吉村的男女老少,都因此而大力種植龍吉米,無數商賈蜂擁而至,從他們手中收購這皇室貢米,龍吉村百姓的日子也漸漸地好了起來,爲了提高龍吉米的產量,地方百姓大力專研種植技術,最後成功做到了家家戶戶都能種出龍吉米,都可以憑藉這貢米改善生活,這就是‘無工不富’!”
“而等到龍吉米徹底爆火之後,不只是澄邁縣,鄰近州府的商賈都嗅到了商機,所以才會馬不停蹄地趕來,想要倒賣龍吉米賺取差價利潤,而也正因爲大量商賈的涌入,給龍吉村注入了難以想象的活力,這個先前窮困潦倒的小山村,此刻也變成了一個熱鬧繁華的集鎮,這就是‘無商不活’!”
“至於‘無農不穩’,這就不需要朕多說什麼了,華夏自古以來便首重農桑,因爲農桑是王朝的根基,而糧食則是王朝的命脈,所以這一點沒什麼好說的。”
“士農工商,此四民乃是朝廷的基石,四民缺一不可,朝廷一味打壓商賈輕賤工匠,並不是一件好事!”
話音一落,全場皆寂。
震撼人心!
張敷華心頭劇震。
他從未想過,工匠與商賈還有如此能力。
古往今來,歷朝歷代都是打壓商賈輕賤工匠,大明王朝自然也不例外。
畢竟只有安安分分地耕田種地,這才是朝廷需要的良善百姓!
而不是如商賈這般遊走四方追逐利益,反倒會給官府帶來不安因素。
總言而之,朝廷想要江山穩固,那老百姓就必須老老實實地在鄉野耕田種地!
所以商人不事生產也就罷了,還時常躥到外省經商貿易,故而官府對其一直持打壓態度。
至於工匠,那更是無人在意了。
工匠隸屬於匠籍,地位只比商賈好出那麼一點。
因爲工匠幹的都是最苦最累的活兒,他們乃是朝廷徭役的主力軍,所以誰會在意這些卑賤的苦力勞力?
打壓商賈,輕賤工匠,重視農桑,這是歷朝歷代都在做的事情。
可問題在於,眼前這位正德皇帝陛下,卻是給出了全新的四民解釋。
而皇帝陛下提及的那個繁華富庶的龍吉村,正好可以恰恰證明他這番理論!
無農不穩!
無工不富!
無商不活!
張敷華自詡博覽羣書,卻對這套理論聞所未聞!
但偏偏事實就擺在眼前,他想要反駁也找不到什麼理由!
龍吉村以前只是個貧瘠的破敗小山村,正是因爲龍吉米變成了皇室貢米,給龍吉村百姓提供了其他生存下去的希望,然後他們抓住機會鑽研龍吉米的種植技術,並且將之推廣到整個村子裏,這才大大地改善了他們的生活!
這不就是“無工不富”?
而因爲龍吉米的爆火,各地州府商賈蜂擁而至,去往那龍吉村購買龍吉米,給龍吉村注入了一股全新的活力,以致於形成了現如今這般繁華喧鬧的盛世景象!
這不就是“無商不活”?
至於耕田種地的農戶良民,那更是歷代王朝的根基命脈,只有農戶良民老老實實地耕田種地,歷代王朝的大好江山才會穩固!
這不就是“無農不穩”?
還能怎麼反駁?
壓根就反駁不了!
張敷華深吸了一口氣,怔怔地看着面前的皇帝陛下。
如果說皇帝陛下說的都是真理,那豈不是意味着大明王朝歷代帝王都做錯了,甚至是華夏王朝的歷代都做錯了?
這怎麼可能?
然而龍吉村的事實就擺在眼前!
一時間,張敷華心亂如麻。
叢蘭倒是不以爲意,他聽完這個鮮明的例子之後,已經收起了對商賈的輕視之心。
畢竟皇帝陛下說的對,如果不是因爲這些商賈,龍吉村自然富不起來,那裏的百姓也不會像現在這般富庶,過上好日子。
再者他從未接觸過財政方面的工作,與其糾結皇帝陛下這話有沒有道理,不如繼續商討自己接下來的辦報紙工作。
“陛下,您剛纔說讓通政司於各地州府設立分部,還要設置什麼‘宣政吏’遊走鄉野,這方案看似沒什麼問題,可是……”
“可是什麼?但說無妨!有問題就提出來,畢竟這是你通政司接下來的主要任務!”
叢蘭也沒有遲疑,索性提出了自己的憂慮。
“如此大幅度設置官吏,地方官的數量將會大大增加,這會給朝廷帶來極大的負擔!”
“而且這樣大肆擴編地方官員隊伍,倉促之下極易造成某些人投機取巧,給了他們入仕爲官的機會,屆時只怕我大明將會有前宋的三冗之患啊!”
三冗之患!
朱厚照沒有想到,叢蘭會提到這個問題。
所謂“三冗”,通俗點講就是就是“冗兵”、“冗費”、“冗員”。
前宋的軍隊因爲防止軍隊作亂,所以時長調任主帥,而最高的指揮權則在樞密院的文官手中,又因爲正規軍也就是禁軍被三衙(殿前司、侍衛馬軍司、侍衛步軍司)分開管理,所以各個分開的衙門也就在各自擴張。
而且除去禁軍外還有廂兵,這些地方上的武裝依然快速擴張,雖然兵員越來越多,但財政還是依靠中央的。
長此以往下去,兵員的戰鬥力低下,裝備也越來越差,但他們上報的軍費卻是越來越多。
朝廷如果想要裁軍,就會侵害一些靠着當兵吃飯的軍戶的利益,激起將士譁變,同時也會引起一些守舊派的不滿。
這就是前宋的“冗兵”。
“冗員”指的就是文官,前宋的行政體系其實比較先進,職能部門衆多,而且被層層細化,每一個部門都有好幾個官員。
例如如有的負責審批,但蓋章不屬於他管,得着其他人。
這樣細化的衙門帶來的問題就是辦事拖沓,且互相推諉踢皮球。
而且前宋是帝與士大夫共天下,越來越多的官員士大夫互相抱團,形成了朋黨派系黨同伐異,最終結果就是尾大不掉,吏治腐敗!
“冗費”就簡單多了,就是“冗兵”、“冗員”等諸多原因下來產生的經費越來越多。
前宋的稅收在所有王朝裏面那都可以說是驚爲天人,雖然支付了周圍蠻夷外爹大哥的歲幣歲貢,但這點錢通過海上貿易是可以賺回來的。
然而前宋末年依然國庫空虛,其根本原因就是冗費。
叢蘭這話雖然說得有些誇大其詞,但不可否認,這樣做還真有可能導致“冗員”的問題。
“這事兒可以放到明日的朝會上議一議,關於通政司的擴張問題,朕只是有這個想法,到時候讓朝臣們拿出個章程來。”
“不過外刊新報伱們現在就可以着手去辦了,必須落到實處!”
聽到這話,叢蘭總算是放心了。
二人繼續興致勃勃地大明新報的細節,張敷華在一旁越聽越覺得心慌,終於忍不住開口道:“陛下當真打算……開啓民智?”
“嗯?難道有什麼問題嗎?”
“陛下,一旦開啓民智,朝廷沒了威嚴,皇上沒了威嚴,那百姓自然就會不滿於現狀!”
“老臣說句大逆不道的話語,憑什麼坐在這龍椅上面的人,不是他們自己?”
“這種想法一旦蔓延開來,那我大明危矣,天下亂矣啊……”
張敷華這話意思很簡單,人人都開啓了民智,那些老百姓意識到你老朱家也沒什麼了不起,那爲何還要聽你號令服從於你?
心如溝壑,后土難填!
這句話並非沒有道理!
只是他這話太過直白了些,不過他是五朝元老,所以也不好追究什麼。
朱厚照聞言也不發怒,而是笑問道:“張老,我老朱家是如何坐上九五之尊這個位置的?”
叢蘭聞言神情一振,慷慨激昂地高喝道:“當然是因爲太祖高皇帝驅逐勒虜、恢復中華,救萬民於水火,拯救黎民於傾倒!”
“自古得國之正,無出其右者!”
這句話,是對太祖朱元璋一生功績最大的肯定!
“既然如此,我老朱家還需要怕什麼?”
“叢蘭,大明新報的頭版頭條,就刊登太祖高皇帝的生平與功績,堂堂正正地告訴天下百姓,我老朱家有資格坐在這個位置上面,從來不是因爲什麼‘君權天授’,而是因爲我老朱家驅逐勒虜、恢復中華,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績!”
“自古得國之正,唯我泱泱大明,無出其右者!”
“這一點,要讓天下百姓都知道,要讓整個大明都知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