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伽馬射線 第299章 腦機分離立法
類別:
科幻靈異
作者:
寫科幻不容易字數:2168更新時間:24/06/26 16:03:53
第二天,姜嶽升就從蒼洱市飛到了吐蕃北基地,他已經提前約好了力亞爾研究院的現任院長劉院長。
劉院長每次見到姜嶽升,都像粉絲見到偶像一樣,對姜嶽升非常恭敬。
“劉院長,我這次來是因爲我媽媽有一個很重的提議,我希望你能組織幾個得力的人,把老人家的提議寫成一份報告,我要交給國家。”姜嶽升開門見山。
“姜總,是哪方面的?我好找來對口的人。”劉院長問道。
“應該是屬於大規模的層級計算體系,涉及到全國範圍的。”姜嶽升解釋道。
“哦,好的,那我就讓搞數據結構和數據中心的人來,十個人夠不夠?”劉院長問。
“應該不需要十個人,文筆好的話,兩三個人就可以。”姜嶽升道。
“那我就先叫五個過來,您先給他們先講講思路,看看他們能不能理解您的思路再說。”劉院長道。
“行,可以先叫五個來,如果用不了,可以讓他們再回去,別耽誤他們正常的工作。”姜嶽升客氣道。
很快,五個寫文案的筆桿子就被劉院長叫來了。
姜嶽升把媽媽的想法對大家說了一下,大家都毫不費力地聽懂了,而且大家都對一位百歲老人的智慧表示讚歎。接着便馬上開始工作,幾個人把綱要討論清楚之後,便開始分工,分頭編寫。
一週以後,劉院長就把寫好的報告交給了姜嶽升。
姜嶽升在仔細地修改了幾遍之後,便把報告直接發給了最高領袖。
一個月後,最高領袖的回覆來了:“首先感謝姜嶽升同志,我已經把報告轉給科學院,讓他們派專人研究。”
又過了一個多月,姜嶽升收到了科學院趙院長的電話,說一週後在燕京專門召集一個研討會,來討論江玉女士和姜嶽升先生的建議。
趙院長親自作爲主持人,他先讓姜嶽升向大家宣講的報告的核心思想,然後讓各位參會的專家自由發言。
“我覺得腦機分離是一個非常好的概念,這樣就可以對機器人進行集中掌控,但是如果網絡出現的故障,機器人就沒有辦法工作了。如果是家庭機器人還好說,如果是作業機器人,比如正在建築工地幹活的機器人,突然網絡斷了,這個機器人拉着一車水泥,這一車水泥是不是就報廢了。”西交大的一位教授說。
“是,我也是擔心通訊問題,如果網絡斷了,機器人就癱瘓的。”清之華的一位教授說。
“我倒是不擔心網絡問題,因爲我們可以對特種機器人進行單獨管理,比如允許特種機器人腦機一體、不分離,或者對特種機器人的通訊網絡進行特殊的要求,比如要求它們有多條備份的通訊鏈路,等等。”川大的一位教授說。
“我覺得通訊不是問題,我擔心的是運行環境問題。現在全世界有五六個主流的機器人操作系統,而且還有十幾個小衆的機器人操作系統,在集中起來之後,是要求大家統一操作系統嗎?還是需要爲每一種系統都提供虛擬機?如果爲每一種系統都提供虛擬機的話,那效率可就下降太大了,等於資源浪費。”交大的一位教授說。
“我覺得統一操作系統不可行、也不應該,如果統一了操作系統,肯定會阻礙AI的發展,所以還是要維持機器人操作系統的多樣性,我倒是覺得可以給機器人廠家幾種選擇。第一種就是插卡式的集中管理中心,就是要求機器人廠家把機器人的智能卡單獨分離出來,把這一塊卡插在三級管理中心,由國家統一管理。這樣的話,機器人廠家可以自行決定在這塊卡上運行自己的操作系統,而且對於廠家來說,基本上不需要投入額外的研發費用,無非就是把現有的機器人的一塊智能卡從機器人身上拔出來,插在國家統一建的中心裏。而第二種,就是以虛擬機的形式,讓廠家把自己的機器人系統運行在國家提供的虛擬機上,這樣的話,廠家就不需要搞自己的智能卡了。”科學院的一位專家說。
“對對對,趙教授說得對,早期開始推行的時候,肯定很多廠家都會採用智能卡集中管理的方式,就是在銷售機器人時,分兩個部分銷售,一個是機器人的硬件,一個是機器人的智能卡,客戶需要把智能卡送到國家指定的計算中心,插在計算中心的指定的槽位上,然後機器人才能正常工作。”科學院的另一位專家說。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討論了一週,最後形成了一個會議紀要:
一、建議在全國推行機器人腦機分離的模式,通過立法來嚴格實行,目的是爲了保障人類自身的安全;
二、建議在全國建立三級集中管理中心,國家中心、省中心、市中心;
三、建議初期的腦機分離採取插卡方式的腦機分離。廠家需爲機器人製造單獨的智能卡,智能卡需符合國家頒佈的接口標準;
四、國家需頒佈特種機器人腦機分離赦免清單,規定清單上的特種機器人可不受相應法案的制約;
五、在此規劃實施的過程中,可逐步放開對機器人的管控,比如放開對層級鏈機器人的限制、對人格機器人的限制;
六、建議依然維持對慾望代碼的使用限制。
緊接着,全國羣大便召開了一個會議,討論這份會議紀要,決定由科學院牽頭,在西南地區進行試點。
這天,姜嶽升剛從燕京回到蒼洱市,就被火星生態研發基金的董事長拉去開會,會議的內容是關於火星初級生態系統建設的。
“姜總,”一位搞微生物的研究員說,“我們篩選出了一個經過了基因改造的藍藻品種,在地表也可以存活,可以快速繁殖,適應的溫度範圍極大,從零下35度到零上40度,它都可以存活。所以我們打算把這個藍藻品種推廣到火星。”
“哦……不錯!”姜嶽升點頭表示讚許。
“姜總,我們還搞了三個真菌品種,可以以死去的藍藻爲食,也可以在土壤中快速繁殖,耐低溫,很適合在火星推廣。”
大家都爭先恐後地向姜嶽升彙報自己的研究成果,讓姜嶽升感到熱血沸騰,彷彿又回到了當年戎馬生涯的戰爭年代。
他深知,他現在所做的這一切,他都享受不到成果,都是在給子孫後代打基礎。火星上有了早期的基礎生態系統,將來才能植樹、種莊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