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局勢逆轉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公子許字數:2735更新時間:24/06/26 15:39:54
    最大的投入才能攫取最大的利益,但同樣最大的投入也意味着最大的風險,似京兆韋氏這等傳承千年的大族,最最在意家族之傳承,幾乎從來不會爲了最大的利益而甘冒最大的風險。

    因爲世間利益無窮無盡,但家族傳承一旦斷絕,則血嗣無續、家廟傾頹,孰輕孰重,任誰也能權衡甄別。

    除非有十足之把握,亦或局勢所迫不得不爲之……

    京兆韋氏對於當下局勢可以有十足之把握麼?未必如此,長安局勢叵測,看似關隴佔據上風,但東宮根基仍在,即便天下門閥盡起襄助關隴,可一旦安西軍精銳自西域回援,誰勝誰負依舊難料,豈能輕言勝負?

    若說不得不爲之……天下又有何人能夠逼迫京兆韋氏這樣的千年大族甘冒奇險,不惜將家族傳承押上去?

    京兆韋氏忽然跳出來,其背後真正之意願耐人尋味。

    長孫嘉慶沉吟着道:“但無論如何,一旦京兆韋氏傾力襄助,勢必會影響天下門閥,這是好事。”

    連京兆韋氏這樣的關中大姓、千年豪族都不遺餘力的支持關隴,某種意義上就意味着關隴已經站在必勝的位置,否則京兆韋氏豈能將自家傳承都孤注一擲?

    這會使得天下門閥減少諸多顧忌,從而全力襄助關隴,致使關隴勢力暴增。

    長孫無忌嘆息道:“吾當然知道這是好事,可無論好事壞事,這種脫離掌控的局面總是令人難安。數十萬東征大軍引兵於外遲遲不歸,如今京兆韋氏又全無徵兆的跳出來……焉知這背後沒有什麼不可告人之陰謀?”

    他是天生的“陰謀論”者,對於一切自己無法掌控的事物都會生出懷疑之心,再是被動的局面也有信心憑藉自己的能力逆風翻盤、反敗爲勝,當年輔助李二陛下逆而奪取、成就霸業,早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但是對於一切未知,卻深感厭惡,哪怕明面上看來自己以及關隴因此得益無數……

    飲了口茶水,長孫嘉慶道:“眼下當如何應對?還請輔機示下,爲兄無有不遵。”

    長孫無忌又開始頭疼起來……

    龍首原作爲長安地區的制高點,戰略地位十分重要,他一直予以重視,先是讓長孫恆安率軍鎮守中渭橋,既是切斷玄武門與渭水北岸之聯絡,亦能拱衛龍首原。繼而將長孫嘉慶安置與龍首原上,以長孫家兩位宿老坐鎮,確保萬無一失。

    結果長孫恆安被房俊一個“回馬槍”擊潰,不僅數萬大軍潰散,連長孫恆安也身死軍中;眼下長孫嘉慶再遭重創,三萬大軍被擊潰,整個龍首原連帶大明宮盡皆落入右屯衛之手,對城東駐紮的關隴軍隊形成極大威脅。

    如今右屯衛士氣正盛,兵強馬壯,且佔據了龍首原,關隴想要奪回龍首原不僅要面對精銳至極、士氣高昂的右屯衛以及吐蕃胡騎,還要面臨“仰攻”這等極爲不利的地勢,又能有幾分勝算?

    要不要冒着風險反攻一下?

    還是甘於現狀全力防禦?

    一時間,長孫無忌左右權衡卻難以委決……

    長孫嘉慶也在認真思考,他不認爲這場失利是他自身的問題,當然自身問題或許有,那便是對火炮給予關隴兵卒的威懾力估計不足,導致關隴兵卒在火炮轟擊之下士氣崩潰、軍心盡失。可他本身的指揮並無錯誤,面對那等軍心崩潰之局面,縱然白起復生、韓信再世,又豈能有迴天之術?

    戰敗已成定局,多想無益,更應該好生思索如何面對眼下之局面,儘可能將損失與影響減少至最小。

    他提議道:“如今右屯衛佔據龍首原,連同大明宮在內皆需防禦,勢必導致其兵力分散,更何況還要兼顧玄武門之防禦?若是盡起一支五萬人的軍隊,自南、東、北三面猛攻龍首原,右屯衛必然顧此失彼,皆是咱們突入大明宮內,依託宮闕殿宇與右屯衛展開巷戰,使其騎兵威力難以發揮,定能將龍首原重新奪回。”

    長孫無忌認真傾聽,好一會兒,起身拄着柺杖,忍着傷腿疼痛來到牆壁一側的輿圖前,仔細觀看輿圖。

    長孫嘉慶也起身來到他身旁。

    仔仔細細的看了好一陣,長孫無忌才搖頭道:“風險實在太大……雖然依你之戰術的確有可能攻下龍首原,重新佔據對於玄武門的壓制,可一旦失敗,那等後果絕對是巨大的災難。”

    自起兵之日起,除去剛開始關隴軍隊順利進入長安城,對東宮展開全力壓制之後,便處處受制。尤其是當東宮六率放棄皇城退守太極宮,致使關隴軍隊猶如泥足深陷,只能與東宮六率在太極宮內血戰連連,空有十餘萬大軍卻完全發揮不出兵力上的優勢。

    再到房俊數千裏回援,關隴軍隊又是一連串的失利,軍心士氣已經低迷至極點,這從長孫嘉慶部慘敗之中便可窺得一斑——一旦對上右屯衛,關隴兵卒沒有半分必勝之氣勢,佔據稍有不順,便士氣低落、軍心動搖,進而招致一場慘敗。

    如果調集五萬人的軍隊反攻龍首原而不勝,甚至繼續損兵折將,關隴軍隊的士氣會低落至何等地步?

    此消彼長,右屯衛以及東宮六率愈發士氣如虹,說不定房二那個棒槌乾脆揮師自龍首原居高臨下衝過來……

    “眼下局勢,還是應穩妥爲重,既然不能將右屯衛一擊即潰,還需隱忍爲上,畢竟時間在我們這一邊。”

    思慮良久,長孫無忌還是絕對穩妥爲好,不應冒險。

    安西軍距離長安數千裏,未等其回援長安,天下門閥增援之軍隊必然早一步抵達關中,皆是足夠以壓倒性的優勢一舉將東宮覆滅。待到定鼎大局之後,再從容思慮數十萬東征大軍之立場。

    若此刻貿然反攻,不慎再敗,局面實在是太過被動,不得不謹慎從事……

    長孫嘉慶面色有些不好看,雖然他不認爲先前龍首原之敗乃是他之過錯,但敗了就是敗了,顏面掃地是一定的,若能儘快調動大軍予以反攻,以眼下關隴缺少將帥之現實,再加上長孫家宿老的地位,大概率還是由他領軍。

    若能反攻勝利,自可一雪前恥,將自己敗掉的名聲掙回來。

    可長孫無忌反駁了他的意見,雪恥之事自然暫且擱置,難免一口鬱氣堵在胸口,分外不爽。但長孫無忌在家族之中一手遮天、一言九鼎,即便是那幾位叔祖輩的老祖宗也不敢反駁長孫無忌的意見,更何況是他?

    只得悶聲道:“輔機所言甚是,一切皆由你定奪即可。爲兄只一句話,無論何時何地,只要用得上爲兄,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長孫無忌欣然道:“正所謂兄弟齊心、其利斷金!咱們長孫家正值緊要關頭,只要躍過眼前的困厄,便能再現往昔榮光,子子孫孫都將受益無盡。你我兄弟,自當攜手奮進、不畏生死,爲家族、爲子孫掙一個餘蔭滿門、福澤綿長!”

    長孫嘉慶大受鼓舞,心頭略微不爽隨即拋諸腦後,沉聲道:“輔機所言正是!”

    享受慣了貞觀初年那等權傾天下的富貴榮華,簡直不敢想象太子延續李二陛下之國策繼續對門閥打壓削弱之後的日子怎麼過,尤其是家中子弟自那以後泯然衆人,舉凡出仕都必須歷經科舉考試……關隴門閥乃是軍功起家,祖祖輩輩都流淌着塞外民族剽悍的血脈,若說殺伐征戰自然不懼任何人,可說起科舉考試那些個四書五經,如何能夠與詩書傳家的山東世家相提並論?

    即便是江南士族,也大部分都是中原門閥衣冠南渡之後裔,家學淵源未必比山東世家差多少,待到朝堂以科舉取士,哪裏還有關隴門閥的前途?

    可笑河東、河西那些門閥居然連關隴門閥到底爲何悍然起事、意欲廢黜東宮都看不懂,反而出兵出錢襄助關隴擊敗東宮,簡直猶如蠢蠹一般。

    更有甚者,眼下身處太極宮內太子身邊的一些人,居然也遞出消息不斷向關隴示好,渾然不知太子之政策其實對他們這些詩書傳家的門閥最爲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