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二章 帝王之忍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公子許字數:2832更新時間:24/06/26 15:39:54
    在遼水岸邊巡視一番,感受了遼東大地的蒼莽遼闊,李二陛下便策騎率領一衆文武返回營地。

    寬敞的大帳就駐紮在遼水西岸不足十里之處,完全將遼水東側的高句麗軍隊視若無物,事實上,唐軍倒巴不得高句麗軍隊出來偷營,畢竟龜縮在城池之中的敵人很是難啃,可若是野戰,敵人完全不是對手……

    回到中軍大帳,李二陛下在隨軍內侍的服侍下脫去身上的鎧甲戰袍,內裏的中衣居然有一些汗溼。在水盆中濯洗一番手臉,又用溼帕子擦拭乾淨,這才坐到座位上,喝了一口茶水,長長的籲出一口氣。

    到底是年紀大了,這兩年身子衰竭得厲害……

    一衆文物在下首坐了,張亮問道:“陛下,何時發動總攻?”

    李二陛下又飲了一口茶水,沉聲道:“不急,待到盧國公所部運動至遠東城後方,形成東西夾擊之勢,穩住陣腳之後,一舉攻克遠東城,取得開戰之首勝,震懾敵寇!”

    衆人瞭然。

    雖然東徵之關鍵在於行軍速度,一旦被拖住就很容易陷入被動,甚至重蹈前隋之覆轍。但這兩日降下雨水之後,遼水河面暴漲、水流湍急,給渡河帶來一些困難,很可能半渡之時遭遇遠東城敵軍的狙擊,傷亡必定慘重。

    還不如等上兩日,穩固跟腳之後,一鼓而定,更加保險。

    畢竟算是大軍的首戰,對於軍心士氣太過重要,寧可慢一點,亦要確保萬無一失。

    正在說話,忽然見到率領麾下突厥本部隨軍出征的阿史那思摩急匆匆而來,急聲道:“陛下,長安急信!”

    李二陛下面容一沉,伸手道:“呈上來!”

    自己才離開長安一個多月,事先對於諸般事務都已經有了妥善之安排,驟然有急信送抵軍中,必然是出了什麼大事,太子難以決斷。

    “諾。”

    阿史那思摩快步上前,微微躬身,兩手將信信封呈給李二陛下。

    李二陛下結果信封,先看了看上面的火漆完好,印鑑完整,這才從懷中掏出一柄小巧的銀刀,將火漆挑開,取出內裏的信箋。

    一目十行的看完,頓時一股怒氣自胸腹之中升起,一掌排在身邊的案几上,嗔目怒叱道:“當真是狗膽包天!朕不在長安,難道就沒有王法律例約束,可以胡作非爲了麼?簡直豈有此理!”

    大帳裏數位文武噤若寒蟬。

    李二陛下本就征戰多年,一身勇武之氣並未因近些年居於深宮而有所稍減,此刻身在軍伍,周圍刀槍劍戟林立,愈發增添了幾分威勢,這般怒火迸發之下,那股子郡王之氣瀰漫開來,令人心頭一震,倍感壓力。

    李績忙問道:“陛下,不知長安發生何事?”

    李二陛下面呈怒色,將信箋遞給李績,冷聲道:“你自己看看這幫子混賬東西,都做下了何等狂悖之事!”

    李績結果信箋,快速看過,然後遞給身邊的尉遲恭,面容嚴肅。

    衆人一一傳閱,最終由諸遂良小心翼翼的將信箋摺疊,塞進信封之中,放在李二陛下身邊的案几上。

    李二陛下怒道:“玄武門那是何等險要之所在?平素就算飛過去一隻鳥,都要使得守城軍卒嚴陣以待,他柴哲威居然悍然縱火燒燬帳冊,不僅無視朝廷之法度,更將玄武門之安危視若等閒,使得整個長安城都震盪不休,簡直該死!”

    從皇帝口中說出“該死”這樣的話語,那就代表事態的嚴重程度已經無以復加……

    李績想了想,道:“陛下息怒。左屯衛軍營之中失火,柴哲威的確在責難逃。不過太子殿下的信箋之中也已說明,並未有任何人證物證能夠佐證是柴哲威故意縱火……雖然失火乃是事實,但是故意與無意,期間卻天差地別。微臣以爲,還是應當等朝廷進一步的調查結果出臺之後,再討論對柴哲威之處罰不遲。”

    李二陛下心想哪那麼多的巧合?前腳朝廷派人去稽查賬冊,結果賬冊未等稽查完畢就失了火,一把火將所有的賬冊燒得乾乾淨淨,半點證據都沒留下……

    心中忽然一動,扭頭蹙眉看向李績。

    四目相對,李績微微頷首。

    李二陛下眉心越蹙越深,若有所思……

    大帳裏安靜下來。

    良久,李二陛下方纔婆娑着茶杯,緩緩說道:“懋功之言在理,是朕有些衝動了。朝堂之上,牽涉衆多,稍有不慎便會影響深遠,是應該穩妥爲上,不能急於處置。登善替朕草擬一份書信,叮囑太子不可動搖長安之穩定,要仔細調查左屯衛失火一案,不得魯莽疏忽。”

    “登善”是諸遂良的字,諸遂良被李二陛下帶在身邊來到遼東,更多是被當作一個行軍書記……

    “諾。”

    諸遂良趕緊應下,然後立即起身,來到一側的書案前研磨鋪紙,執筆一揮而就。

    這樣一份書信,其中之火候意味,對於才華卓絕的諸遂良來說自然毫無難度……

    然後吹乾墨跡,交給李二陛下御覽。

    李二陛下仔仔細細看了一遍,信中既有敲打之意,讓太子莫要依仗監國之權便驕縱恣意,亦有暗中提點不得貿然處置柴哲威,致使長安局勢動盪、進而影響整個關中……

    看過之後,略微頷首,便加蓋了印璽,又讓諸遂良將信箋仔細裝入一個新的信封之中,以火漆封口,在火漆尚未冷卻凝固之時又加蓋了一個御用的印鑑,使得火漆之上有了完整的圖形,防止被人偷看。

    然後諸遂良將信封拿出去,交由軍中快馬,火速送返長安。

    中軍帳內,衆降臨盡皆褪去,唯有李績被李二陛下留了下來。

    內侍重新沏了一壺茶,給兩人各自斟了一杯,便躬身告退,站在大帳門外,嚴防有人偷聽。

    李二陛下拈起茶杯呷了一口,品味了一下茶水的回甘,這才說道:“懋功的意思……是害怕長安惹起動亂?柴哲威沒那個膽子。”

    按照他的想法,乾脆就一道聖旨遞迴長安,將柴哲威軍權剝奪幽禁府中,另外委任一個左屯衛大將軍,與右屯衛一起宿衛玄武門。

    畢竟玄武門外縱火燒燬賬冊的行爲實在是太過惡劣,若是不予嚴懲,朝廷法度、帝王威嚴何存?

    但李績的態度使得他不得不慎而重之……說到底,固然平素很是不爽李績這廝“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脾性,但是對於其能力、忠誠,卻有着絕對的信任。

    李績罕見的反駁李二陛下的話語:“膽量並非是恆定的,特定的條件下,完全可以刺激一個人的膽量,使其作出平素絕不敢做的事情。玄武門乃是宮禁鎖鑰、大內咽喉,左右屯衛加上百騎司宿衛玄武門之外,宮廷禁衛駐守玄武門之上,各方相互協同,又相互牽制,這才能夠確保玄武門之安全。若是驟然發生變動,勢必會引起連鎖反應,導致玄武門的宿衛力量出現漏洞,一旦出現變故,後果不堪設想。”

    這話就嚴重了。

    李二陛下目光灼灼的盯着李績,緩緩問道:“你的意思,是說有人吃了豹子膽,敢趁着朕御駕親征,於長安起兵犯上作亂,謀朝篡位?”

    作爲皇帝,這是最怕的一件事。

    而一旦這樣的話語從皇帝口中說出,往往就意味着一場腥風血雨即將到來,畢竟“寧可殺錯,絕不放過”的信條是皇帝對於謀逆者不可置疑的處置方式,誰對誰錯、誰生誰死,只在皇帝的一念之間。

    證據?

    攸關帝位安穩、江山社稷,從來都不需要證據……

    李績搖搖頭,輕聲道:“人心齷蹉,誰心裏藏着不臣之念頭,跡象未露之前,旁人又如何能夠知曉呢?只不過眼下之局勢,大軍征伐在外,陛下御駕親征,重中之重便是確保長安之穩固。只要長安不亂,任何事情都可以容忍,等到陛下得勝還朝,那些個魑魅魍魎便猶如滾湯潑雪一般,又有何處遁逃?”

    “呵。”

    李二陛下冷笑一聲。

    他聽出了李績的意思,除去忍耐之外,也可以讓那些想心存不軌之人自己跳出來……殺伐決斷並非是帝王之術,忍耐才是。

    秦始皇若是能忍,何至於老大帝國雪崩瓦解、二世而亡?

    隋煬帝若是能忍,何至於煌煌大隋烽煙四起、國祚斷絕?

    忍一時,屑小叛逆便都蹦躂出來了,想要收拾易如反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