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長孫陰人的權謀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公子許字數:2671更新時間:24/06/26 15:39:54
    太極宮內,李二陛下將幾位宰輔召集過來開會。

    年關將近,以往都是馬放南山刀槍入庫的時候,今年卻是麻煩事一樁接這一樁。先是高句麗遣使請求冊封高藏爲高句麗王,接着郭孝恪在西域兵敗身死導致西域局勢糜爛,再然後堂堂京兆尹、華亭侯、封疆大吏之首的房俊居然在長安城內鬧市遭遇刺殺……

    李二陛下的怒火已然瀕臨爆發的邊緣。

    三位宰輔亦是一時沉默。

    良久,岑文本說道:“陛下,如今首要之事便是西域的策略,倒底是撫是剿,若是安撫爲主,有誰繼任安西都護之職?若是剿滅爲主,又有誰前往西域主持大局?”

    西域不靖,則關中難安,兩者看似距離遙遠,實則脣齒相依,半點不可疏忽大意。

    現在西域局勢糜爛,焉耆、龜茲等國反叛,大月氏、柔然等國冷眼旁觀立場不定,高昌城已然是獨木難支,隨時隨地都有可能在突厥、焉耆、龜茲的聯軍功績之下淪陷,這對於大唐來說絕對不是不可承受之後果。

    房玄齡淡然道:“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單純的安撫已然全無用處,必須在西域狠狠的打一仗,將郭孝恪丟掉的軍威和尊嚴都打回來,不然如何震懾羣倫、號令西域三十六國?但是大規模的出兵亦不現實,畢竟現在帝國的軍事力量全部東傾,若是貿然轉而攻略西域必然靡費巨大且喪失士氣。依老臣看來,不若剿撫並用,雙管齊下,一方面聯絡大月氏、柔然等態度曖昧的部族許以條件一個個拉攏,一方面集中兵力強勢攻打焉耆、龜茲等國,務必一戰而定,則西域必可回復之前的安穩。”

    李二陛下緩緩點頭。

    這才是老成謀國之言,取捨之中不偏不倚,面面俱到。

    長孫無忌則有些出神。

    西域是撫是剿都無所謂,反正房玄齡必然和岑文本站在一起支持李二陛下打壓關隴集團,就算出兵征剿,關隴集團一系的武將也不可能擔當重任。

    高句麗王是誰更與他沒有任何關係……

    至於房俊被刺殺一事,死掉自然最好,沒死也沒什麼大不了,這場波及整個關中的鬥爭的雙方是關隴集團與李二陛下,房俊只不過是一個馬前卒,是李二陛下手裏的刀,他的死活無關大局,鬥爭還是要繼續。

    長孫無忌所擔憂的是政事堂的構成。

    一共三個人,房玄齡和岑文本還同氣連枝打壓自己,這日子怎麼過?自己雖然是當朝宰輔,但是實際上在政事堂裏一句話都說不算,完完全全就是個擺設,這簡直就是個笑話……

    怎麼進諫才能讓李二陛下答允增加政事堂的人數呢?

    頭痛啊……

    長孫無忌神遊物外,李二陛下也不理他。

    對於長孫無忌的種種作爲,李二陛下心裏憤恨算不上,不滿總是有的。朕器重你親近你,結果你就這麼兩邊和稀泥將家族的榮譽置於國家榮譽之上,難道你心中就不會愧疚?

    沒有朕,沒有大唐,你長孫家族會有如今顯赫一時的超然地位?而長孫無忌現在分明是捨本逐末,他在乎的只有家族能不能將輝煌富貴延續下去,卻無視唯有大唐強盛才有長孫家族的福澤綿長……

    聰明人犯起糊塗來,格外令人惱火!

    李二陛下問道:“接任安西都護一職者,諸位以爲誰最適合?”

    岑文本與房玄齡對視一眼,前者說道:“回陛下,微臣認爲英國公、兵部尚書李績最爲合適。”

    房玄齡附和道:“老臣附議。”

    長孫無忌回過神來,亦沒有反對:“臣也認爲英國公最合適。”

    這句其實是廢話,無論他贊成亦或反對都沒什麼用,三票之中兩票贊成,他反對又有什麼用?

    少數服從多數,這就是政事堂的規矩!

    其實長孫無忌哪裏願意讓李績前往西域?李績與山東世家的聯繫千絲萬縷,與關隴集團根本尿不到一個壺裏,雙方敵對的態勢遠遠勝過合作,幾乎凡是他長孫無忌贊成的,李績統統都要反對……

    可他若是反對,出了丟損顏面之外又能如何?

    改變不了大局。

    故此,長孫無忌又續道:“只是西域局勢糜爛,即便以英國公之文韜武略亦無法在一時半刻之內穩定大局,微臣提議在衆皇子之中擇一聰慧之人陪同英國公前往西域,一則可以幫助英國公處理軍務,一則亦可鍛鍊陛下諸位皇子的能力。吾等之輩終究會老去,天下風雲激盪從來亦不會有風平浪靜之時,若是將來朝中人才青黃不接遇事無人可用,豈不煩惱?這天下是陛下的,將來亦是陛下衆位皇子的,何不現在就鍛鍊皇子們的能力,將來方能撐得起這老大帝國?”

    李二陛下甚是欣慰。

    正如長孫無忌所說,等他百年之後,這錦繡河山皆要傳到自己的兒孫手中。說到底,他李家才是這諾大帝國君臨天下的真正主人!

    現在儲君之位穩固,自己亦不曾再動過易儲之心思,衆位皇子自然也就偃旗息鼓,不再妄想。若是當真能夠如長孫無忌所言將諸位皇子的能力培養起來,未來兄弟齊心治理大唐,豈不是最完美的結局?

    哪怕那個時候自己埋入皇陵,怕是亦會心滿意足!

    況且知子莫若父,自己的兒子能力如何,他這個做父親的怎會不清楚?令他驕傲的是,他的任何一個兒子拎出來都當得起一句年青俊彥的讚賞,哪怕是最渾不吝的齊王李佑,沉下心辦事的時候亦能有着出色表現,更遑論比他遠遠優秀的多的太子、吳王、魏王。

    甚至就連幾個小的諸如蜀王晉王,都展露出超人一等的學識和能力!

    的確值得培養……

    李二陛下看着房玄齡和岑文本,問道:“二位以爲輔機之提議如何?”

    這種事情誰會反對?

    爹打江山兒坐殿,這是千古不易的至理,反正整個大唐都是人家的,只要不是瞎折騰動搖國本,何苦妄作惡人?

    二人皆道:“臣等附議。”

    李二陛下捋須微笑:“那諸位且看看,誰輔佐英國公去西域爲佳?”

    房玄齡和岑文本稍作沉吟,長孫無忌已然說道:“依微臣看來,魏王泰最佳。”

    李二陛下稍稍點頭,李泰是他最喜愛的兒子,才學能力樣樣出類拔萃。心中滿意,不過並未敲板定論,而是看着房玄齡和岑文本,他尊重宰輔的意見,若是這兩人反對,他心裏不會太舒服,但是不會一意孤行。

    房玄齡與岑文本稍做沉思,齊聲道:“臣等附議。”

    長孫無忌見到李二陛下喜色顏動,趁熱打鐵道:“帝國現在日新月異繁華昌盛,諸多新生事物見所未見聞所未聞,吾等老臣已然漸漸感到心力交瘁,難以爲繼。陛下,依老臣之間,何必趁着吾等尚未老去之時,對新生代的官員多多培養、多多扶持,使得更多的年青官員可以同衆位皇子一般經受歷練,異日亦可成爲中流砥柱,保扶大唐順利過渡?”

    房玄齡與岑文本對視一眼,皆看出雙方眼底的隱憂。

    長孫陰人不說話則已,一說話就專挑陛下愛聽的說,定然有所圖謀……

    可是這種事情正是每一個政權都必須經歷的更新換代,這個時候培養年青官員能夠更有利未來政權的平穩過渡,否則等到這一茬名臣武將老去,新生代卻因爲缺乏歷練導致青黃不接,豈不是朝政動盪、天下飄搖?

    李二陛下沉默一下,看着長孫無忌問道:“輔機有話,當可明言。”

    長孫無忌拱手道:“諾!老臣請陛下下詔,將皇子當中如太子、吳王等,將老臣當中如李績、褚遂良等,將年青官員如馬周、房俊等,調入政事堂,賜予其參政之權。”

    房玄齡一揪鬍子,心裏大罵:這個老東西,果然陰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