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5章 水下有魚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浪得虛名字數:3253更新時間:24/06/26 15:31:48
    京城,大雪。

    這不是京城的第一場雪,卻是今年的第一場大雪。

    紛紛揚揚,鵝毛般的大雪,從傍晚下起,至天黑已沒了腳踝。

    夜深,雪大,極寒。街上幾無行人,偶見提着燈籠縮着脖子的更夫又或兵馬司的巡查匆匆而過,路過青樓酒肆時聽到裏邊的絲竹歡笑聲,會側目看一眼,嘴角勾起不屑的咒罵幾

    句。

    安定門附近的一個三叉街口,有個餛飩店還沒關門,裏頭有兩三個客人坐着,在泡着茶閒聊着什麼。

    咯吱一聲,有人推門進來帶來一股風雪,裏頭的人忍不住打了個激靈朝門口看了一眼,見一人頭戴斗笠,滿身覆白。

    “勞煩趕緊關了門,冷死”,一個客人不滿的說道。

    那人彎腰賠了個不是,將門關上,隨手取下斗笠放在門口,又拍了拍身上的積雪,朝裏頭看了一眼:“掌櫃的來碗餛飩”。

    有夥計應了,不一會便端來一碗熱氣騰騰的餛飩,那人從懷裏取出一文錢,放在桌上。“客人,這餛飩漲價了,要兩文錢……”夥計說着突然目光盯住那桌上的一文錢,隨即撿起來放在眼前仔細看了看,又看了一眼那正在狼吞虎嚥的中年人,便

    急步走向櫃檯遞給了那掌櫃的。

    掌櫃的放在油燈上仔細瞧了,然後便走出櫃檯到那幾個客人跟前拱了拱手:“對不住了幾位爺,小店要打烊了”。

    “嘿,我說鄧九兒,今兒打烊這麼早,平日不是都到下半夜才打烊的麼,再說這裏頭還有客呢不是”。“對不住了,今兒大雪天寒,要早些關門了,諸位請吧”。掌櫃的賠着笑,那幾個客人其實是附近的街坊,平日到了晚間便將這兒當成茶館,邀三五好友閒嘮

    嗑打發時間。

    但聽掌櫃的這麼說,也不好在死乞白賴臉的呆着了,嘴裏嘟囔着便悻悻離去,夥計隨後關上門上了門插,轉身盯着那大漢看着。

    大漢還在埋頭吃餛飩,掌櫃的輕輕走到跟前,雙手在胸前做了個手勢,低聲吟道:“麒麟前殿拜天子”。

    那大漢這才放下筷子,雙手筆劃:“走馬西擊長城胡”。

    “原是自家兄弟,敢問哪個堂口的怎麼稱呼?”掌櫃的一臉淡笑。

    “杭州九天堂,魚籽兒”。大漢起身拱手道。

    “原來是宗主麾下三大金剛的魚兄,幸會,幸會”掌櫃的趕緊躬身見禮。“俺也久聞費老哥大名了,說是在這京城隱姓埋名小十個年頭了吧,上次來京遺憾沒見着,今兒終於見了真身”魚籽兒說着朝門口看了一眼:“宗主幾時到的

    ?”

    “來了有五天了,魚兄呢?”

    “在京城快遊了半個月了”魚籽兒嘿了一聲:“宗主何在?”相隔餛飩店兩條衚衕外的一個巷子裏有個叫三味鮮的雜貨鋪,取一日三餐味道鮮美之意,主營柴米油鹽醬醋茶,在附近街坊口碑極好,開了也有小十個年頭

    了。

    雜貨鋪依然是前店後院子的格局,院子有堂屋和東西廂房,此時夜深只有西廂房裏還亮着燈。

    油燈,如豆。

    昏昏搖擺不定,燈前坐一人,年近三十儒雅從容,一手持書一手撫茶壺暖手。

    叩門聲響起,三長兩短,剛纔還在塌上臥着的一人不知什麼時候已站在門口:“何人?”

    “九天堂的客人到了”門外的聲音很熟悉,門內的人將短刀入鞘,拔了門插開了門:“這麼晚了才來”。

    “風雪太大,還要避人耳目,自是慢了些”魚籽兒走去來,看了門口那人一眼:“鷹黃,你愈發謹慎了些”。

    “事關宗主安危,自是要謹慎”那人說着將門插上,魚籽兒淡淡一笑,快步走到那儒雅中年男人跟前,單膝跪拜:“屬下參見宗主”。中年男人放下手中書,探手將其扶起:“夜寒風大,喝口熱茶暖暖身子吧”說着起身欲倒茶,魚籽兒趕緊起身:“不敢勞駕宗主,屬下剛纔已經吃飽喝足了,

    暖和的很”。

    中年男子嗯了一聲:“你幾時到的京城?”

    “屬下進京已半月有餘”魚籽兒說着一頓:“聽說宗主進京才三五天,在泰安時您可是先屬下一步的,莫不是路上……”

    儒雅男子擺擺手:“路上倒是順暢,只不過到處走走看看耽擱了些時日,你進京半月有餘,可有什麼見聞?”

    魚籽兒嘆口氣:“若說見聞倒還不如感慨頗多”。

    哦,儒雅男子笑了笑:“那你且說說都有什麼感慨?”

    魚籽兒撓撓頭:“和兩年前相比,這京城面子不一樣了,裏子也不一樣了,給人的感覺大不同,若說什麼感覺……提心吊膽”。

    儒雅男子一怔,隨即默默點了點頭:“你可知道我進京五天,沒出這院子半步是爲何?”

    “是因爲裏子也不一樣了?”魚籽兒神色沉重:“莫非宗主也有那種恐慌感?”“如你所言,這京城面子不一樣了,比之兩年前煥然一新,甚至可以說改頭換面了”儒雅男子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至於這裏子,猶記得兩年前,咱們來時滿

    大街的潑皮無賴尋釁滋事……當然這還只是裏子的表面,那時候咱們來時,若遊山玩水一般愜意,然如今一切令人感覺到陌生,便是這種陌生感令人心生恐慌”

    魚籽兒點點頭,:“京中大街衚衕從早到晚都有兵馬司和京營在巡查,往日咱們安插的人或者收買的線人,要麼暴露了,要麼也被點了”。

    “所以,才會讓吾等有恐慌感”儒雅男子嘆口氣:“可見這兩年東廠和錦衣衛下了功夫要挖咱們”。“還好咱們埋的深,少有動作,不似李闖和關外韃子,一個個咋咋呼呼當了愣頭青,也算給咱們打了掩護,據說去年李闖的幾個據點都是被連窩端,估摸着如

    今在京城裏已沒了他們的立足之地了”魚籽兒一臉的幸災樂禍。儒雅男子輕笑搖頭:“莫小覷了李闖麾下的神策,世人只知狡兔三窟,卻少有人知狐狸九個窩,那李闖可是成了精的狐狸,這京城裏有幾個窩誰也摸不清,即

    便城裏頭沒有,這城外也少不了”。“俺只聽過狐狸精有九個尾巴,沒聽說過九個窩的”魚籽兒撓撓頭,隨即又道:“好在兄弟們平日隱藏夠深行事謹慎又低調,雖被朝廷挖掉些,但都不過是外

    圍的小魚小蝦,未傷筋骨”。

    “謹慎些好”儒雅男子站起來在房間裏踱步:“原先在各行各業安插的人手以及收買的那些人,儘量不要輕易聯繫,要先摸查他們是否已暴露,又或反了水”。

    “這個屬下知道,來了半個月沒聯繫任何人,直到昨兒看到宗主印記知曉宗主來京城,這才聯繫京城堂口,尋到這兒來”。

    “嗯,你很謹慎”儒雅男子走到魚籽兒身邊拍了下他肩膀:“說說你這半個月在京城都聽聞了些什麼事”。

    “最近京城家喻戶曉的當數東宮選妃的事了……”魚籽兒輕咳一聲,剛開口就被儒雅男子打斷:“既是家喻戶曉又何必你再重複一便,說些我不知道的”。

    “是,宗主”魚籽兒略想一下便道:“宗主知道關外要打仗了吧”。

    “略有耳聞,知之不詳,說說你知道的”。“屬下也僅知一二,據說先是那太監去關外巡查軍務,不知就怎麼挑起了戰火,現在拉開架勢要和韃子在關外大幹一場……而且聽說朝鮮現在和韃子也撕破臉

    了”說到這兒魚籽兒一臉神祕的壓低聲音:“聽聞這裏頭也是東廠大太監挑唆的……”

    哦,儒雅男子皺了眉頭:“他手伸的這般長,管的這般多,當真是有三頭六臂不成!還探聽到什麼沒?”

    “嗯……還有,聽說朝廷以邊關戰事爲由募捐!”魚籽兒想了一下說道,儒雅男子忍不住啊了一聲:“好傢伙,不會又是對那些勳貴下手的吧”。“嘿,還真被宗主猜對了,聽聞皇帝帶頭捐了兩萬,餘下國公,侯爺,伯爺們以及三品以上文武大臣都要捐,最少五千打底”魚籽兒嘿嘿笑着:“說白了這哪

    是募捐啊,是逼着要啊!”

    儒雅男子也笑了:“去年募捐時得罪了一衆藩王勳貴,這是嫌得罪的不徹底啊,那時是那大太監當先鋒扛大旗,這次是誰,不會是皇帝親自下場吧?”

    “不,據說是戶部尚書倪元璐以及新樂侯劉文炳率先下場,皇帝順水推舟”。“嘿,有些意思,那太監手段毒辣,行事雷厲風行,光棍一條天不怕地不怕,更不怕得罪除了皇帝意外的任何人,可這戶部尚書和新樂侯是爲何,吃錯藥得了

    失心瘋了麼?”儒雅男子一臉疑惑。“那就不知道了”魚籽兒輕搖頭:“反正皇帝都帶頭打了樣,那些勳貴們在家跳腳罵娘,再怎麼哭喪叫窮終究也得割點肉出來,只是少不得問候那戶部尚書和

    新樂侯了的家人了”。“哼,勳貴,勳貴,他們是忘記自個家的榮華富貴怎麼來的了,都是誰給的了,朝廷有難時一個個的……嘿,若非如此,大明朝豈壞衰敗如此”儒雅男子眼中

    閃過一絲寒光,隨即又熄滅:“也幸好他們這般,吾等才機可趁!若是人人忠君衛國,鞠躬盡瘁,吾等何來機會一展宏圖霸業!”

    看魚籽兒不說話,儒雅男子又問:“你聽聞的確實比我多,只是如此隱祕消息都是從何探來,不是說沒聯繫過眼梢麼,這些內情可不是一般人能知曉的”

    “屬下確實沒有聯繫過任何眼梢,是在大世界探到的,宗主知道大世界麼?”魚籽兒饒有興趣的問道。

    “前門外那個銷金窟?”儒雅男子眉頭一挑。“對,對,對,就是那個銷金窟,那裏頭吃喝玩樂什麼都有,但確實是個銷金窟,俺第一天便在那兒花了六十多兩銀子!”魚籽兒一臉的心疼,儒雅男子一驚:“你在裏頭吃龍肉睡王母娘娘啦花那麼多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