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4章 轉轉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浪得虛名字數:2693更新時間:24/06/26 15:31:48
松山,說白了就是個丘陵山頭,沒多高也沒多陡峭,相比杏山和塔山那兩個土堆還是大了不少,在錦州和寧遠之間的這片平原上也算是個制高點,用來建堡屯兵是極好的。
只是上山無水源,也挖不出水井,若在此屯兵必爲敵所困,所以兵堡就建在松山西邊的兩裏地外臨水的地方,便是鬆山堡。
山上雖不能建城築堡,但也是有基本工事的,在戰事可駐兵用作據點,可瞭望,可奇襲,可合擊,甚至用來儲備糧草。
鬆錦大戰時候鬆山堡作爲主戰場,毀於兵火,那時候作爲進攻方的多爾袞怎麼也想不到幾年後風水輪流轉,如今要一磚一瓦的將當年毀掉的重修起來作爲錦州的屏障,抵擋明軍進攻的步伐。
當然,他也知道明軍不會讓他們輕輕鬆鬆的施工的,所以必須遣兵馬駐防,而最初的兵馬就駐紮在松山上。
山上雖有工事,但相當潦草,確切說他只是一個軍營而已。
只不過在這大半年駐防期間,又在山上加固了一些工事,比如設置了數道崗哨,加固加高圍牆,由原來的簡單兵營變成了一個山寨,但比之兵堡還是差了許多。
隨着鬆山堡工事逐漸完善,堡內也開始駐兵,但鰲拜還是習慣住在山上,站得高看的遠嘛,所以松山雖不是鬆山堡,但卻是鬆山堡的指揮中心,這兒常駐兵馬也有數千,皆爲清軍精銳。
此時,風雪漫天之際,姬際可率部三百騎(東廠衛麾下六營,宮字營,虎狼豹編制三百,鷹,熊兩營則爲一千)正繞着清軍的指揮中心遊走,不緊不慢緩緩而行。
風雪太大,姬際可甚至看不清山頭上的景物和人,但他能感覺到山上的人一定在看着他,不管能不能看清,但一定在看着他。
大人,咱們要不要靠近點,百戶孟國棟望着山頭低聲問道。
姬際可搖頭,***在山腳修了許多工事,挖了壕溝陷阱,這雪天一個不慎就會中了套,
那咱們就幹熘達?孟國棟嘿了一聲。
今兒就是來熘達的,他們不下山咱們就熘達,若下山就幹他!姬際可面無表情,這招看似無聊又無趣,卻是督公大人最擅長卻最有效的攻心計!
大人,前頭王輔臣數騎狂奔而至,臉上神采飛揚,指了指了胯下戰馬,姬際可看到他馬鞍上掛着兩個鮮血淋漓的***人頭,撞着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
把戲,鰲拜三人穩坐釣魚臺,聽着手下人彙報,臉上無波,甚至連脾氣暴躁着稱的阿濟格也最多擠出幾縷不屑之色。
稟王爺,明軍數人從北邊徒步登山……
幼呵,這是活得不耐煩了?阿濟格脫口而出,他這些***來多少死多少!
鰲拜和洪承疇則不由皺眉,明軍到底在打什麼算盤,數百騎冒風雪繞山而行,已是讓人不解,怎麼還不知死活竟還只派數人攻山……
愈發奇怪,愈發蹊蹺,也讓他們愈發謹慎。
急了,急了,他這是見咱們不上套,急了,釣魚釣不到,這是要跳河裏強捉了?鰲拜冷笑,看着洪承疇,老先生怎麼看?
以不變應萬變,不過以卑職來看,他此番襲擾不過是幌子,剛纔探子說了,其部之後尚有數千明軍,他們才是主力,這支主力所去的地方才是他們的目的,洪承疇想了一下道。
那數千明軍去了何處?阿濟格對着門口大聲問道。
回王爺,去了鬆山堡方向。
三人眉頭不由一皺。
據探子所報,這上千明軍並未攜帶攻城輜重,那就決然不會是去攻城的,既不是攻城的,你過來熘達幹啥來着?
真是越來越想不明白。
想不明白我也不好奇,我就窩在裏頭不出去,且看你能玩出個什麼花樣來。
傳令下去,所有兵馬不得出城!
以阿濟格的尿性,下這個軍令實在是心不甘情不願,若是往常,不管是不是明軍的伎倆,他都要遣一支兵馬出城試探,管他有啥後招,都得先幹一場再說。
但現在,他謹記多爾袞的那句話,勿亂大局!
相隔裏許地外的另一邊,李過率千餘明軍抵鬆山堡外,自是引起堡內清軍的注意和好奇,但並無驚慌,畢竟此時兵堡城牆的工事已完工,即便外邊的護城河面結冰,但僅憑千餘沒有攻城器械的明軍,對他們根本造不成任何威脅,哪怕他們有攻城器械,就憑這上千人想破城?
玩呢!
所以,堡內的清軍絲毫不慌張,更多的是好奇。
好奇這些明軍過來幹啥的,是不是有啥大病啊,這大雪天的不窩在塔山堡,跑這挨凍呢,而且不乏很多清軍心中疑惑,爲啥上頭不下令出城幹他們啊,就這點人,還不是輕輕鬆鬆就給砍了呢。
城上的人往外看,城外的人往上看。
祖澤潤眯着眼,看着鬆山堡面無表情,甚至內心都無一絲波瀾,畢竟這麼久了,該有的情緒波動,該有的感慨早都有過了,他今兒就是陪李過走一趟,至於李過想幹啥,想看啥,他不知道,也並不太想知道。
兵馬列陣鬆山堡正南二百餘米外,這是城頭強弩之末的距離,而且城頭的幾個清將也並沒有下令放箭,只因上頭傳了令,按兵不動!
城上不動,城下的卻在繞圈圈,祖澤潤奉命列陣以待,李過則率十餘騎繞鬆山堡或快或慢遊走觀察,來來回回繞了三四圈。
「先生怎麼看?」李過眯着眼看着城頭,身邊宋獻策縮着脖子面無表情:「五千兵馬,十門火炮,半日可下」。
李過哦了一聲,擡手一指正東,加上那邊呢?
「圍一打一,也用不到一萬兵」宋獻策嘆了口氣:「所憂不在東邊,而是在北邊」。
「若加上北邊呢?」李過又問。
「那就不是兵力多少的事了,也不是掰手腕看誰力氣大,得用這兒了」宋獻策擡手點了點自己腦門:「若那太監能出一支兵馬擋住北邊援兵,這鬆山堡,不堪一擊」。
李過忽的笑了一下:「若打松山,他自會出兵抵***錦州援兵,但***豈能料不到這招,必有應對之策,不好攔,甚至攔不
住的,而且先生好像忘記了一點」。
宋獻策一怔:「請少主明言」。
「你說兵量是指咱們大順軍,但眼下可都是朝廷的兵馬,戰力或許比咱們強上那麼一點,但戰術和兵力……」嘿嘿,李過冷笑着,宋獻策恍悟。
在某一段時間,也就是崇禎十五年後,闖軍攻城掠地幾乎無往不利,但是他們靠的可絕對不是戰鬥力!
其最大成功因素是忽悠和炮灰。
所經之處裹挾流民百姓,動輒成千上萬,這些人戰時用作炮灰,戰前則是對官兵的心理攻勢,一般守將,看到這麼多人,這麼多老百姓,早就沒了戰意,一般攻城,炮灰都是兵力的數倍至多。
可眼下不同,這兒都是職業軍人,指揮官不可能拿他們當不要錢的炮灰去填坑,至少不會毫無底線,毫不吝嗇去填坑!反觀那時候的闖軍則無所顧忌,使勁的用炮灰填坑,死的越多壓力越輕,炮灰越多越能消耗對方。
「貧道聽聽少主的看法」宋獻策捋了捋鬍鬚,李過長呼一口氣:「鬆山堡雖只是區區一兵堡,卻是錦州屏障,多爾袞豈容這邊那麼容易得手,想破之,不是不能,但寧遠至少要斷條腿」。
「若犧牲這麼大,只怕輪不到少主咯」宋獻策苦笑搖頭。
李過哼了一聲:「不管他用誰,便是他自己親自上也是斷條大腿!而且這斷腿也是有區別的,有的斷了養養還能好,有的則就直接廢掉了!」
那……宋獻策剛要再問,這時一騎奔來:「大太監來了,在南邊」。
哦,李過和宋獻策一怔,他怎麼也來了,心道這太監確實很膽大啊,隨時隨地瞎熘達,若被裏頭清軍知道他來了,只怕他們會瘋一般的殺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