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2章 蛋糕就不給你吃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浪得虛名字數:3653更新時間:24/06/26 15:31:48
西安城裏的三個大佬各自被煩惱所擾,北京城的帝王至尊何嘗不也正皺眉抓狂。
武昌城裏頭出了大事,左良玉死了,這個消息常宇第一時間就八百裏急報崇禎帝,初聞之下崇禎帝也是驚慌失措,他知道左良玉突然暴斃可能引發的亂局。
這不同於劉澤清的死,可即便是劉澤清死那會兒他手下也差點暴亂,若非李巖黃得功等人都在旁邊以大兵力死死壓住,毫不誇張的說,若換個地方,若換了別人,馬花豹那夥人當時必反!
好在送這個消息的同時也送了顆定心丸,常宇親自去了。
可隨後,春祥說常宇在洛陽之後,就斷了消息。
確切說是,不能實時跟蹤實時定位了。
崇禎帝心裏頭就開始打鼓了,都啥時候了,你這小子還這麼貪玩。
果真是你擔心啥就來啥,袁繼鹹和呂大器的密奏八百裏加急送來了,一般的奏疏送到皇帝跟前都是要經過內閣的,但這密奏則不同,而且他倆用的不是郵政,是東廠順風。
這條線不經過內閣。
崇禎帝一看,你大爺的,左良玉都臭熏天了,那邊眼瞅着就捂不住了,可常宇還慢吞吞的不知道溜達哪去了。
那邊是快瞞不住了,這邊也沒必要瞞了,崇禎帝急召內閣,左良玉完蛋了,你們說怎麼辦。
我類個去,閣臣炸鍋了,這麼大的事,你現在才說,你可知道處理不當的後果。
各種吧啦皇帝的不是。
崇禎帝也懶得辯解,別比比了,說咋整吧。
當然要先穩住他們啊,比如先派人去安撫去弔唁……崇禎帝冷冷一笑:“常宇早令袁繼鹹和呂大器去了”。
衆閣臣一驚,常宇不是在黃河那邊麼,這太監也太神了,能提前知道左良玉死了,且立即做出反應部署,尼瑪,不服不行。
既然都派人去安撫穩住了,那還要咋地?
你當左良玉麾下那幾十萬將士都是三歲小兒啊,說兩句好聽的,丟顆糖果,就啥事沒了?
得拿出些實在的!
得給些什麼好呢?
武昌城。
左良玉病重,袁繼鹹,呂大器前來探視順便巡視軍務,召集在外將領回城議事。
這些將領一開始不疑有他,紛紛回武昌探病,卻都止步病房外,好在有兩位大佬在周旋拖延,每日以各種軍務問詢爲由分散諸人注意力,讓他們忙於應對。
不過這年頭哪有吃幹飯的,左良玉病重成這樣子,那是活不久了,諸將心裏頭都開始各自盤算小九九,左良玉只要一死,人心必散,就看朝廷給什麼價碼了。
這個時候也逐漸有人回過味來,袁繼鹹和呂大器真的僅是來探病和巡查軍務的麼,真的這麼巧合和這麼簡單的麼,怎麼感覺這倆人就是來問價的。
而且,左良玉真的還活着麼……
左良玉死了。
就在這日,回城的衆將領突然被緊急召至總兵府,然後大門一關,左夢庚披麻戴孝哀嚎不止,衆將恍然,惶然。
死了!
隨後呂大器和袁繼鹹召衆將於大堂說左良玉病故此事體大,爲免生亂諸將不得離開總兵府,靜候朝廷聖旨。
諸將這才反應過來,被軟禁了。
總兵府已被金聲桓的人團團圍住,另有武昌城內的錦衣衛和東廠番子,任何人不得隨意進出,違令殺無赦。
別說想趁機翻牆溜走或者傳個口信與外界,哪怕是上個茅廁都有人盯着。
這個時候,原本就有疑心的人也確定了,左良玉絕非剛死,從袁繼鹹和呂大器前後腳趕來巡查軍務,到有風聲說黃得功和王體中率部沿江西進,以及左良玉這纔剛死,兩個老狐狸就能從容不迫的按部就班,滴水不漏,這說明他們早有預謀!
只不過現在反應過來,爲時已晚。
兩個老狐狸在武昌城內和左夢庚密謀了快半個月,方方面面的細節都做好了準備。
這個時候衆將不管心裏有什麼小九九,也只能乾瞪眼。
乾瞪眼等着,他們也想看朝廷如何應對,皇帝的聖旨開了什麼價格。
左良玉病故的消息在極短的時間內傳遍了武昌城,全城爲之譁然,消息隨即往外蔓延,街頭巷尾百姓議論不絕,麾下各部兵馬也是蠢蠢欲動,但因爲各部將領都在總兵府內,說是要商議軍務以及善後之事,所以暫時還都在可控之中,並沒出現什麼亂子。
也有的手下懷疑上司被軟禁,前去總兵府試探,果真被攔着不讓進,但依然見到了自己的上司,就站在門裏頭揮了揮手:吾安好,有要事相商汝等先回勿再來擾。
手下想了想也沒再懷疑什麼,畢竟都知道左良玉一死會有很多事棘手事情,處理後事還是次要的,如何重新洗牌分蛋糕要好處,奔前程才是這些將領們最關心的事,想必他們現在就是關起大門討論這事呢,至於是留下是走還是反,那還要看商量的結果能否滿意。
而事實上也如他們所想那般,兩個老狐狸大門一關,天天在裏頭給諸將洗腦,收起你們那些小心思吧,老老實實的給老闆打工,別總想着做帶頭大哥,如今李闖都投誠了,混江湖沒前途咯,難不成你自以爲比李闖還牛逼麼?
東廠大太監打仗那麼厲害,在朝廷最困難的時候都能拳打李闖腳踢多爾袞,如今他又多了李闖這把大砍刀,還有誰收拾不了的,張獻忠?
那您瞧好吧,且看他還能蹦躂多久。
警鐘天天敲,一天敲三次,次次不一樣,原本有小心思的將領被他倆越敲越是一身冷汗,而且更震驚的是在他們弔唁左良玉的時候聞到那香料都無法抑制的沖天臭味就知道,這少說也死了半個月了!
這說明啥,至少半個月前朝廷就知道左良玉死了,而且左夢庚也偷偷透了點底:確實死了好久,可前腳死,後腳倆老狐狸就來了,朝廷就像提前知道了一樣,早做好了各種準備,這又說明了啥?
說明朝廷的眼睛一直盯着這裏,一舉一動都在監視之下,而且早就做好了萬全之策!
你有別的心思,那就好好掂量掂量着吧。
當然了,左夢庚爲了拉攏人心不承認自己故意對他們隱瞞消息,說是一早就被城中錦衣衛暗探給控制了,逼他不準泄露消息。
衆人聽了更是膽寒。
這也忒嚇人了啊,錦衣衛當真是無孔不入。
被軟禁的第四天聖旨到了。
總兵府內,衆人激動又緊張。
朝廷痛失大將,皇帝如何傷心等等一番說辭之後,便是兵不可一日無將,武昌重鎮不可無主,念左良玉生前之功,蔭其子左夢庚爲顯武將軍,守備武昌……
額……衆將譁然。
從四品的軍銜,正五品的軍職!
這啥呀!
左夢庚和他的一衆幕僚的臉,頓時就黑了!
心裏的小九九落了空,被兩個老狐狸和朝廷給算計了。
要知道他爹可是手握數十萬大軍的武昌王啊,人走茶涼的也太快了吧,若是樹倒獼猴散你們落井下石倒也罷了,問題是這獼猴都還在呢,你們就敢這麼下手!真的不怕亂麼?
雖說我年紀輕也沒啥軍功,但就憑我是左良玉的兒子再怎麼着也得給弄個副總兵或者正三從三品吧。
你現在一個守備就把我打發了,別說老子不樂意,就是手下那麼多人也不願意啊不服氣啊。
果真,諸將心裏是各種不服不爽啊,左良玉之前幹噁心事是多,也曾有反心,朝廷對他厭惡痛恨至極衆人心裏也都是明白的,但是你們這樣也太心急了,就不怕燙着嘴麼。
真當俺們是擺設,不敢生事?
“加王允成總兵武昌,馬進忠爲副……”隨着宣旨太監望下讀,衆將先是譁然隨後瞠目結舌,面面相覷用眼神交流!
架空,分化!
左良玉手下以王允成和馬進忠實力和勢力最爲強大,朝廷順勢給他加官進爵,然後給左夢庚一個不大不小的官職,意圖很明顯,你倆鬥去吧。
王允成和馬進忠勢力本就大現在朝廷又給了甜頭,他自然不會反,從而還會吸引一批小山頭追隨,而對於左家,朝廷並沒有真的直接給拍死,這樣既不會落人口實也還給王允成和馬進忠留了個絆子,可謂一舉兩得。
兩人自此之後不可能再一條心了。
之前我給你老子打工,現在你給老子打工。
而左夢庚你若想往上爬,那就要靠自己的本事了,你爹死的早算他走運,活着朝廷早晚收拾他,至於你,要麼就繼續給大老闆當個中低層領導打工,要麼你有本事就自立山頭當江湖大哥去。
你敢麼?
你爹在的時候一呼百應,你爹死了,你呼有幾個會應的。只怕是現在手底下人都在想着怎麼去巴結王允成去了吧。
一道聖旨,衆相繽紛。
左夢庚和一衆幕僚面若死灰,他知道一切成空,且很快連着總兵府他都要搬出去了,王允成和馬進忠兩人看似面無表情實則仔細看便可瞧出兩人臉上都有若有若無強忍不住的笑意,而餘下諸將但凡能叫的上名的大小也都有晉升,有人甚至都要忍不住立刻去給王馬兩人道喜,只是突然意識到這邊還在辦喪事呢。
而表情最豐富的還當屬袁繼鹹和呂大器,從皺眉,驚訝,意外,到面無表情到似笑非笑。
這安撫之功,兩人是穩了。
但這道聖旨還是出乎兩人意外,本以爲朝廷會給左夢庚一塊大蛋糕,然後餘下人一人一塊糖來安撫,可誰知,蛋糕給王馬,左夢庚落了塊口香糖,也就剛嚼着那幾口舔,之後索然無味。
仔細想來又覺得朝廷這棋下的妙。
左夢庚無功無德僅靠他老爹生前那點餘威服不了衆,給他蛋糕反而容易惹出亂子,而且朝廷本就厭惡他父子,倒不如重新提拔一個聽話的龍頭大哥,既能穩住局勢還能拉攏人心,更重要的還能打壓左夢庚派系,多少能解點心頭之恨,還能給王馬添堵讓他倆不至於飄。
總而言之,左夢庚一派,暫時算是無出頭之日。
左良玉一死,左家沒落了。
他辛苦經營數年,都給王馬做了嫁衣。
你說朝廷壞不壞。
朝廷一定會說,這壞主意是別人出的。
忙活了半個多月,終於塵埃落定,呂大器和袁繼鹹總算鬆了一口氣,但也不敢掉以輕心,因爲他倆知道,山雨纔剛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