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6章 第二個棋子(第三更,二合一)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小魚的命運字數:4127更新時間:24/08/11 17:12:01
    從古至今,任何狂熱都有退潮的時候,在退潮之後,只會留下一地雞毛。

    曾幾何時,伴隨着利比亞修改礦產法,爲外國投資石油鋪平道路,在短時間內,就有上百家歐美石油公司涌入利比亞,他們相信在利比亞的沙漠之中,蘊藏着大量的石油,至於從地質學上來說,這麼判斷似乎是合乎科學的。

    於是歐美石油紛紛費鉅款購買勘探權,然後紛紛派出最好的鑽井隊伍,來到利比亞,爲了尋找石油,他們在一個又一個區域進行鑽探,但是殘酷的現實卻狠狠的抽了他們一個耳光,儘管他們帶來了最先進的鑽井設備,但是鑽井鑽到5600英尺,也就是1700多米時,仍不見油氣反應。

    在接下來的時間裏,一家又一家公司,發現他們太過樂觀——即便是他們的鑽井鑽到8000英尺,也就是2400多米時仍不見任何油氣反應時,這些石油公司的決策者們坐不住了。

    現在每鑽進1英尺,都令人覺得,像是牙鑽鑽在歐美各國石油公司的牙根神經上,要是鑽探失敗,可以肯定,公司股票的價值就會被鑽出個大窟窿來。

    認爲耗資太多的石油公司們,無不是覺得再鑽下去很可能徒勞無功,難以自拔,便匆匆鳴鑼收兵,宣判了利比亞石油狂熱“死刑”。

    “儘管從地質學上來說,利比亞是有石油的,但是現實往往就是如此殘酷——這裏並沒有石油!”

    一時間,伴隨着歐美公司的撤出,只留下了一地的雞毛。

    一場石油狂熱,就這樣悄無聲息的退潮了!

    3月裏的陽光將利比亞天空烤成白晃晃的一片,快要着火的地面乾裂成片片碎土。營地裏的大多數人都已經離開,而剩下的那十多個則累得像條狗一樣,每天從第一線光明出現一直幹到最後一絲火苗退出地平線後很久。

    在歐美石油公司撤出來之後,南洋利比亞石油公司並沒有撤出。

    “國民年金在這裏投資了2500萬元!差不多相當於每一個南洋人投資了4毛多錢!”

    又一次,在鑽臺下方,嘴裏叼着香菸的王洪起,眼睛盯着鑽井,自言自語道。

    “我們所有人的退休金,都在這裏頭呢!”

    儘管在南洋現在還沒有多少人退休,但是所有人都知道,他們的退休金是需要國民年金支付的,而國民年金靠什麼支付退休金?除了他們繳納的養老保險之外,就是國民年金的各種投資了,而南洋的海外投資之中,國民年金又佔到了其中的50%左右,可以說,這座油田和所有的南洋人都是息息相通的。

    這也是王洪起會提到退休金的原因,因爲這確實關係到他們的切身利益。

    “不僅僅是退休金,還有咱們公司股票,要是採不油,咱們的員工股票,也就變成廢紙了,一文不值了……”

    一時間,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了,他們默默的抽着煙,神情變得越來越凝重,所有的一切都和他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無論是國民年金,還是員工股票。

    眼前殘酷的現實,壓得衆人一時間都喘不過氣來,他們都皺着眉頭,爲自己,同樣也是爲公司的將來擔心,看着眼前的這片沙漠,他們的心裏只剩下一個念頭——這裏真的能打出油來嗎?

    “公司怎麼說?我前幾天去的黎波里的時候,聽說又有一家法國的石油公司撤出去了。”

    “你說呢?”

    看了一眼李濤,王洪起說道。

    “如果現在我們撤出去,就等到幾千萬打了水飄!公司會破產的……”自從公司決定不搬動鑽塔以後,進展就慢得讓人絕望。現在改變主意已經遠遠來不及了——錢,分分鐘鍾的在從他們手中流去——但他們的失望苦澀得就像那些鑽進他們衣服、食物和被褥的風沙。

    哈拉姆六號已經鑽進了8000英尺!

    在殼牌石油的鑽井鑽到8300英尺後,面對沒有任何油氣反應的現實,殼牌石油曾經失望的預言:在該死的利比亞是發現不了一滴油的!

    然後殼牌就放棄了在利比亞的嘗試。

    現在他們也到了這深度,再往下,每鑽進一英尺,對於他們來都是一種折磨,他們期待着有所發現,但每一次等待他們的都是失望,他們甚至已經不再小心翼翼地收集樣本。

    如果他們挖到石油,那他們就挖到石油。如果沒挖到,那就沒挖到。事情已經是——由老天爺決定。

    不管挖不挖得出來石油,岩石標本都幫不了太大的忙。

    很快沉寂了一夜的鑽機又一次開始工作了,這些已經被風沙和絕望折磨的心灰意冷的傢伙,再一次啓動鑽機,慢慢地越鑽越深。

    認爲已經鑽不出油來的他們,一邊工作,一邊抽着煙,完全沒有任何防火意識。

    “8100英尺!”

    “8200英尺……”

    這一天,他們鑽過報8300英尺!

    那是殼牌石油宣佈的“死刑標準”,當天晚上,他們和往常一樣,從附近的牧民那裏買來一隻羊,然後烤起了羊,喝起了酒,喝的酩酊大醉。

    次日清晨,公司打開了電話。

    “繼續!”

    那就繼續吧!

    王洪起和同事們和往常一樣,有些心不在焉的繼續着他們的工作。

    從上午到中午,從8300英尺到8500英尺。伴隨着鑽機的工作,終於,在加上一根鑽桿後,不過只是鑽進了幾十釐米,王洪起就大喊道。

    “8600英尺!”

    他們又一次突破了一個極限——這是2600多米的深井!

    就在這時,空氣中就傳來一種他們聽說過的聲音,這種聲音他們聽說過,卻沒有親耳聽到過!

    從地中心順着井杆傳來的低沉的隆隆聲。在這一聲隆隆聲後傳來其它的轟隆聲,這些轟隆聲混合在一起又聚成了持續的雷鳴聲。

    “油,要噴油了,要噴油了……”王洪起大叫道,

    他們瘋狂的叫喊着,與此同時,那種被擠壓的聲音像雷鳴一般,從地下涌出。

    然後它就出來了。

    石油。

    藉着噴入上百英尺高空的噴泉涌出地面。濃稠的、含有硫磺味的石油,就這麼噴了出來。

    在這片區域,已經有九口井超過了8000英尺,在他們突破8500英尺的之後,每口井都陸續挖出了石油。流動速度很好。油田壓力仍然很大。

    油田出油了!

    那些放棄的人們並不知道的是——他們只需要再深入一點,地下的壓力就足以將石油壓到地面上。

    “石油!我們挖到石油了!我們——”

    “上帝啊,我們挖到了!我就知道,這裏肯定有油——”

    現在歡呼屬於那些堅持下來的人!

    當石油決定噴涌而出的時候,它就這樣噴涌而出。當那些試着讓它發生的人們再試着阻止它時——嗯,有時真不知道哪一樣更難做到。

    整整十七天,石油都無法阻擋地向外噴涌着。

    這些曾經拼盡全力,想讓石油噴出來的人們試過了,也努力了,但是他們的努力全都徒勞無功。石油從地下噴出的速度太快,除了山崩之外沒有東西能夠蓋住這口井。

    然後,他們很快就將精力轉到下一個任務上:建一個大到足夠存放石油的儲蓄池。但是僅僅只靠鑽井上的十多個筋疲力盡的人,幾乎不可能完成這個任務,雖然他們幹了一個通宵,但幾乎沒有取得進展,一直忙到第二天。

    很快,沙漠裏就以驚人的速度聚滿了附近部落的男人,領頭的正是部落酋長穆罕默德·阿里。他聽說了這個消息,便騎馬進來視察“他的”油井——根據石油公司與部落聯盟達成的協議,每開採一噸石油,他就可以得到50美分!

    甚至都不需要王洪起去說,只要看到流淌的石油,阿里就知道,這流走的不是石油,而是他的錢。隨着酋長的一聲令下,男人立即忙活了起來,在這個時候,沒有人是爲了酬勞而幹活。

    他們幹活是因爲沙谷裏到處都是石油,而且人人都知道這流淌着的是財富,這是屬於他們的財富。

    當消息傳到南洋的時候,身爲石油公司經理的赫爾曼先是沉默片刻,然後才說道。

    “原來堅持一下,真的會有收穫!”

    他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感慨,是因爲……早在兩個月前,他就已經想要放棄在利比亞,但是在官邸和閣下就這個問題是行溝通後,在閣下的要求下,他只能繼續堅持下去。

    又一次,赫爾曼來了官邸那巨大的柚木房門之前,在門打開後,他走了進去。

    “恭喜你,公司在利比亞發現了大油田!”

    一見到赫爾曼,李毅安就恭喜道。

    “閣下,正像您說的那樣——堅持一下,可能就會有意外的收穫,那些放棄的人,永遠都看不到這一天了!”

    赫爾曼的臉上帶着笑容。

    “這麼說,公司已經買下了他們的開採權?”

    李毅安的嘴角輕揚,神情中充滿了得意,在赫爾曼要求撤離時,他不僅加以反對,甚至還要求其進加大投資力度,並且收購其它石油公司的開採權。這正是站在歷史巨人肩膀上的好處,在得知歐美石油公司宣佈利比亞石油的死刑之後,他看到的就是機會,沒辦法,誰讓卡大佐那麼猖狂呢?沒有石油,他狂個什麼啊!

    所以,要利比亞石油勘探上,他一直堅持着,這並不僅僅只是因爲利比亞有石油,更重要的是,利比亞石油是他的第二個棋子——關於石油的棋子,第一個棋子是波斯灣。

    現在,波斯灣油田已經在自己的控制之中,那座油田未來的年產量不多……也就是兩億噸而已,至於利比亞高峯時年產量爲一億多噸。掌握了這兩個棋子之後,南洋就等於擁有了接近四億噸的石油產能,這意味着,南洋再也不需考慮石油問題。

    “是的,閣下,現在利比亞80%的石油開採權都屬於我們!那些放棄的石油公司,永遠都想不到,他們距離發現石油只差了幾百英尺!”

    隨後赫爾曼說起,他是如何授意下屬成立小公司,然後一家家的去洽談,去收購那些石油公司的勘探權,用地權。

    “閣下,如果不是您的堅持,我很難想象,我們能夠堅持下來,而且能夠取得如此豐厚的回報,目前我們在利比亞的112座鑽臺中的72座已經發現了石油,根據公司專家的推測,利比亞的石油儲量可能超過20億噸,它是距離歐洲最近的大油田,僅僅只是運輸成本,公司每年就可以節省幾千萬元。”

    看着滿面歡喜的赫爾曼,李毅安則顯得非常平靜,他知道,這或許是他掌握的最後一個大油田了,還有其它沒有發現的大油田嗎?

    有……在大慶。

    南洋肯定不可能有機會到那裏開採石油。

    不對,除了大慶,還有什麼地方?

    伊拉克,在伊拉克同樣也有大油田啊!

    還有波斯,雖然不能像現在這樣撿漏,但是至少可以增加南洋石油公司的油田儲備啊!

    並不僅僅只是石油儲備,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掌握這些油田,南洋不僅將會擁有了穩定的石油供應,甚至還在一定程度上握住了全世界的油閥,只要願意,南洋隨時可以擰上這個油閥。

    可以像石油輸出國組織一樣,去隨意操縱國際油價!

    操縱國際油價……這件事,也不是不能搞啊,不搞的話,怎麼能推進電動汽車的發展呢?

    可油價高了,蘇聯還會改革嗎?

    想到老大哥的命運,李毅安不禁心嘆一聲,旋即還是這些念頭都拋之腦後,畢竟,這一切只是剛剛開始,想了下,他說道:

    “嗯,利比亞雖然有石油,但是它的石油儲量還是沒有辦法和波斯灣相比,一月份的時候,我們和伊拉克簽署了石油勘探的協議,公司下一步,可以組建一家新公司,到當地去勘探石油,現在那裏的冬天的已經結束了,正好是春天的時候,可以先從調查伊拉克的地質開始。”

    在提到伊拉克的時候,李毅安忍不住看了一眼桌上的另一個信封,那是從伊拉克寄來的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