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章 佈局互聯網(第四更,求訂閱)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小魚的命運字數:2751更新時間:24/06/26 15:25:37
一夜之間,南洋變成了香餑餑。
不是一夜之間,應該說是在內憂外患之下,南洋成爲了香餑餑。
至於這個香餑餑到底值多少?
這其中自然充滿了未知數。
當然了,衆所周知,李毅安是個商人,作爲一個成功的商人,他絕對符合導師的那句“只要有利潤,資本家會把絞索賣給即將絞死他們的人。”
所以,在南洋一切都是可以商談的,
前提是——只要價格合適。
不過,對於美國佬的決定李毅安是不知道的。就像他不知道艾森豪威爾是如何評價他的一樣,如是說他是成功的商人,他絕對認可,但是敲竹槓?
這絕對是污辱!
那怕是那家夥當着他的面說,他也會堅決否認,衆所周知,商人只是商人,只是抓住供需市場而已,至於市場是否平衡那是市場的市場,關商有什麼關係?
既然不平衡那肯定要高價了,這是市場。
是經濟,不正是多年來美國所倡導的市場經濟嗎?
不過,李毅安壓根就沒有機會去和艾森豪威爾討論這個話題,畢竟,現在頭痛是艾森豪威爾,至於李毅安本人嘛!
這幾天,他的心情反倒是變得頗爲舒暢,不是因爲火箭,雖然給女王刷火箭,再和家人們玩玩單級火箭,多級火箭、捆綁火箭確實很舒暢。
但是,男人嘛,不能只顧得當榜一大哥,在那刷火箭。
火箭雖然好玩,但是還要有其它的人生目標。
其實,這兩天的心情,完全是被美帝那個樂子人逗樂的。
因爲美國——正像意料中的那樣,美國像瘋狗一樣的衝進了這個賽道。
他們第一時間成立了美國航空航天局——顯然是受到南洋航空航天局的啓示,所以才仿效南洋成立一個行政性科研機構,負責制定、實施美國的太空計劃。在學習其它國家的先進經驗上,美國絕對是敞開胸懷的。
而且還花了幾千萬來買通自己人拖延時間,結果自己又在全世界的面前丟盡了臉面。
雖然衆所周知,政客是不要臉的,但接連的丟人之後,美帝肯定會比歷史上更瘋狂。
他們會有多瘋狂,尚不清楚,但他們在太空競賽上,肯定會比歷史上跨出更大的步子。
“步子大了容易扯着蛋啊……”看着車窗外的城市,李毅安的嘴角輕揚。
“剩下的,就看他們能在這條路上走多遠了。”
一切順利!
得意之間,剛從國王試驗室回來的李毅安,又一次想到了在試驗室那邊見到的那一束紅光——激光。
國王實驗室已經發明了紅寶石激光器!
有了激光,下一步,就是光纖了。
有了光纖之後,就可以推出因特網了。
“應該叫互聯網才對!”
嘴角輕揚,李毅安發現這種由南洋去命名的感覺還是非常不錯的。
這種命名權,不正是南洋對人類文明做出貢獻的標誌嗎?
“其實,哪怕沒有光纖,也可以建立互聯網的,”
在另一個世界,60年代,隨着蘇聯經濟增長迅速,管理問題激增,產生的大量數據人工難以處理,許多任務需要藉助計算機和工業控制系統來完成,而各個工業部門幾乎不可能同步信息。這種信息互聯的需求,讓一些科學家致力於建設全國範圍的互聯網絡,讓蘇聯的經濟重新跑起來。他們一直在催促政府官員批准他們建立計算機網絡,把蘇聯的數千臺機器連接到一起。這一網絡本有可能匹敵美國和西歐當時正處萌芽狀態的網絡,後者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最終成爲後來的互聯網。但是官方卻並不支持他們的創舉。
儘管官方並不支持,但是他們最終還是一些城市建立了小規模的局域網。新西伯利亞的一所大學時,一臺計算機直接與幾千公裏外莫斯科的一臺計算機實現了聯網的。他們使用網線是實心金屬的,雖然效率很低,而且這只是網絡的雛形,並不是真正的網絡。可惜,最終,他們的創舉還是被官方給否決了,最終,導致了蘇聯互聯網的消失。
但是對於南洋來說,即便是失敗的經驗也是可以借鑑的。
如果先從這方面進行研究呢?
“要不然,就先讓大學之間嘗試一下?或者說,先給他們提供一個構想?”
很多時候,偉大的發明都起源於一個構想。
“互聯網是怎麼發展的來着?”
儘管李毅安的眉頭皺成了一團兒,那怕是有系統加強的記憶,關於因特網的歷史和發展,基本上都是一片空白,頂多也就是知道基本的一些概念。
“基本的概念就是各所大學和研究機構擁有的大型計算機,現在都是獨立的設備,可以通過某種標準協議,讓不同廠家生產的計算機能通信。”
“也就是說,在制定相應的標準,對,標準才是最貴的,”
其實標準不貴,標準之所以貴,是因爲標準制定者讓它變得昂貴,這正是李毅安從另一個世界帶來的經驗,所以一直以來,他都非常喜歡當行業開創者,無它,就是爲了制定標準!
“所有使用這個標準協議的計算機都能利用互連網相互通信,通信,這是互聯網的第一步,也就是“E-mail”之類的東西,然後呢……”
在李毅安思索着時候,汽車已經到了官邸,回到官邸之後,他就把自己關進書房之中,然後繼續研究起了互聯網,雖然對於互聯網,他並不怎麼瞭解。
但作爲一個人生完全成長於互聯網時代的新世紀青年,提出一些構想還是非常容易的。
其實,互聯網看起來很神祕。
但一開始的時候,這個構想並不複雜,無非就是通過網絡把電子計算機連接在一起,然後實現各所大學之間的信息傳遞。
也就是電子郵箱,是基本的數據共享。
當然這個網絡也可以交給軍方。
畢竟,在另一個世界互聯網的雛形就源自於軍方,說起來,也和最近風頭正勁的人造衛星有關。
另一個世界,在蘇聯 1957年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美國十分恐懼,蘇聯會通過太空手段直接摧毀了美國的指揮中心。美國防部認爲有必要建立一個分散的軍事指揮網絡,它由許多分散的指揮節點組成,即使部分被摧毀,仍能保持正常工作。
差不多十幾年後,美國開始研發 ARPANET,它將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斯坦福大學研究學院、加利福尼亞大學和猶他州大學的四臺主機連到了同一個網絡。雖然當時的傳輸速度只有 50Kbps,但是已經實現了信息的互聯互通,最終它發展成爲民用領域的遊樂場,並且在這一過程中不斷的發展,進而把人類帶進互聯網時代。
南洋完重複類似的道路,只不過走的更早一點,而且也更遠一些,沒吃過豬肉總見過豬走路,對於經歷過互聯網時代的李毅安來說,他至少不需要去猜測互聯網是什麼東西。
提出一個構想很容易,但是細化這個構想卻有些困難,從傍晚直到深夜,等到李毅安憑着記憶把互相網的概念和一些技術概念給寫出來的時候,已經是晚上十點多了。
或許是因爲即將一腳踢開互聯網的大門,等到忙活之後,李毅安依然感覺有些興奮,於是便一個人在官邸的花園散起步來。
“就這樣,光纖先等等再說,先用電話線也行,一步步的來,對了,還有個人電腦,這個問題也要解決掉。”
忙活着這麼多,也就是爲了上個網,沒準將來還有機會在論壇裏灌水,在聊天軟件裏約個網友,面個基呢。
想到這,李毅安的嘴角上揚,那臉上竟然全都是期待。
期待的倒不是什麼網友啦,面基之類的事情,而是一個更爲遙遠的未來。
畢竟,到時候,呈現在他眼前的那可是一個充滿無數可能的未來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