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我們一起摧毀大英帝國吧(第二更,求訂閱)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小魚的命運字數:2642更新時間:24/06/26 15:25:37
新年伊始,倫敦,依然是滿目的瘡痍,濃霧瀰漫,宛如鬼境,
蕭條和陰冷,依然籠罩着英國。
在戰爭結束第四個,不,從亞洲那邊算的話,應該說是第三個年頭,英國的日子依然很難過。
其實,戰後的日子,沒有誰家的日子是好過的。
只不過,大英帝國更難捱。
因爲……印度正在鬧獨立。
無他,戰爭期間,英國政府曾答應戰後給予印度獨立。但實際上,英國並不肯放棄這一廣闊而重要的殖民地。不僅僅是曾任英國首相的丘吉爾一貫反對印度獨立,但凡是稍有遠見的帝國精英都反對印度獨立。
爲什麼戰前經濟大危機,英國和法國都能夠迅速擺脫經濟危機的影響?經濟得到迅速恢復?而美國卻陷入長期蕭條之中,本質就是因爲英法兩國擁有廣闊的殖民地作爲市場和原料供應地,只需要利用帝國特惠制和關稅保護,關起門來,靠着幾億人的大市場就能續一波血。
而沒有殖民地作爲後盾的美國,則陷入“大蕭條”之中。這也是爲什麼,美國一定要搞掉英法殖民帝國的原因,無他,利益使然。
嗯,代價是皇軍海軍又少了幾條主力艦。
但是倫敦的帝國精英們,肯定不會坐以待斃,無論是戰爭期間,還是戰後,以丘吉爾爲代表的帝國傳統精英,都在千方百計的確保印度不獨立。
緬甸子爵路易斯·弗朗西斯·艾伯特·維克托·尼古拉斯·蒙巴頓是維多利亞女皇的重孫。今年四十六歲的蒙巴頓,是英國名聲顯赫的人物之一。他軀高六英尺,體態勻稱。在過去的幾年裏,他雖然身負重任,但那張千百萬英國人從報紙上熟悉的面孔,絲毫未留下勞累或緊張的痕跡。
……
總之,按照丘吉爾的說法——“艾德禮那個混蛋在摧毀大英帝國的問題上,比希特勒還要厲害”。
這是艾德禮在國會上的演講,儘管當時響起了一片噓聲,但是他仍然讓所有人都相信——如果不體面的撤出印度,那麼英國就會被趕出來,大英帝國現在沒有能力去繼續統治它的殖民地了。
前提是……如果他沒有大規模裁軍,沒有把皇家海軍的軍艦送上船臺拆除的話,把軍艦的鋼板變成重建的鋼筋,或許,英國還是能扛得住的。
從這一點上來說,艾德禮被有些議員稱爲“俄國間諜”,是絕對不冤枉的。他口口聲聲說是爲了人民的福祉,可是事實上,在戰後的三年之中,他們壓根就沒有做過什麼事情——戰時的配給制依然沒有取消,民衆依然在物資匱乏中度日,艾德禮內閣唯一幹的事情,就是咬了咬牙,斥資1.5億英鎊,在倫敦建造了1500套簡易房,並開始修復在戰爭中受損的房子。
然並卵,他們的努力在過去的三年中,都被艾德禮給毀掉了——爲了消減國防開支,開始大規模裁軍,不僅將陸軍大規模裁撤,就連大英帝國賴以生存的海軍,也裁減了大量軍艦,包括龐大的戰列艦。曾經世界第二的皇家海軍,連當家的艦艇都不多剩,僅剩下2艘鷹級航母和1艘半人馬級競技神號航母。
現在,艾德禮召見他,是要他出任印度副王,也就是印度總督。首相決定把這項在印度至高無上的任務交給他,不是讓他去統治印度,而是讓他去安排英國撤出印度。
克萊門特·艾德禮及其工黨上臺執政後,就開始開始推行大英帝國的非殖民化計劃。他們認爲,這一歷史進程不可避免地將從印度開始。印度帝國宛如一座富麗堂皇的大廈,是大英帝國的基石和見證人,象徵大英帝國極其輝煌的業績,以及多年苦心經營的結晶。
在搞掉歐洲老列強殖民地上,美俄兩國的利益是一致的,前者爲了商業,後者爲了政治。
“明智而體面的撤出印度!”
唐寧街十號,被丘吉爾稱爲“那是一位典型的平庸之輩”的帝國首相艾德禮,這會臉色陰鬱地正在等待着一位年青的海軍上將的到來。
但……艾德禮堅持,堅持在拆解大英帝國的路上一路走到底。
和過去一樣,克萊門特·艾德禮首相面色慘白,神情陰鬱,身着一套質地低劣、佈滿皺紋的外套——只有如此,才能體現出他勞動人民的本色。
可蒙巴頓深知,這傢伙是教授出身,他一天的粗活都沒幹過,早在二十年代,艾德禮的月薪就幾百英鎊了。
一切都是政客的僞裝,可他的僞裝是成功的,成功的忽悠的那些愚民,他們相信他和他們是站在一起的。他是在爲他們的利益而努力。他成功了,成功的入主的唐寧街10號。
衣衫破舊的工黨領袖選擇風度翩翩的馬球運動員、英國國王的表兄弟,委任他親手毀掉大英帝國王冠上的明珠。
這個場面看起來荒唐且離奇,可事實就是如此,一位立志要拆散大英帝國的首相,和一位立志保護大英帝國的人就這樣站在了一起。
兩人一見面,艾德禮向蒙巴頓介紹了印度的陰暗局勢。他說。
“那裏的局勢一天天惡化,現在必須當機立斷採取決定……顯而易見,英國和印度正走向一場大規模災難。電報每天早上紛至沓來,告知倫敦說,新的流血事件在印度某地時有發生。因而必須儘快採取行動。現任副王已無力挽回局勢……”
首相陳述局勢時,並且宣稱“蒙巴頓應當把出任副王的職務,視作爲國效忠應盡的職責。”時,這位海軍上將的面部表情始終令人難以捉摸。在他看來,“這是一項毫無成功希望的使命”。
他瞭解韋維爾元帥,欽佩其卓越才華,他們兩人曾多次討論過印度問題。蒙巴頓暗自思忖:
“他失敗了,難道我能成功嗎?”
但是他越來越清楚地意識到,他不能推諉這一職務。
作爲國王的表兄,接到這樣親手瓦解大英帝國任命,並不能讓蒙巴頓興奮,相反,他的心底只剩下無邊的沮喪。
“我還是要重複一遍。”
蒙巴頓看着艾德禮首相,說道,
“我可以接受這一任命,作爲先決條件,政府必須公開宣佈,英國保證停止行使主權,同意印度獨立的確切日期,這樣便於我和國大黨和穆盟深入談判;第二,在我任職期間,我享有充分的權力和完全的自由,而無需向倫敦請示匯報,尤其不允許倫敦經常插手干預。”
面對蒙巴頓開出來的條件,艾德禮顯得有些不安,他清楚的知道,帝國傳統精英們是如何反對給予印度獨立的,蒙巴頓會不會用這個權力拖延印度的獨立?
“您大概不會要求享有特命全權,使您凌駕於國王陛下認可的政府內閣的權力之上吧?”
這個時候艾德禮真的有些不太確定蒙巴頓最後會站在哪一邊。
“這正是我擔心的,也是我所期望的。”
蒙巴頓回答說:
“請您想想,如果內閣經常干預的話,我將如何認真地和他們進行談判?”
面對蒙巴頓這個異乎尋常的要求,艾德禮首相大爲驚愕,他害怕被這些帝國精英們給玩弄了。
而蒙巴頓滿心喜悅,暗暗玩味着這一要求產生的效果,他希望能夠迫使首相收回任命。然而在思索良久之後,艾德禮仍然沒有改變主意。一小時後,路易斯·蒙巴頓走出唐寧街10號,此時的他滿面憂愁,怏怏不樂的擔負起痛苦的差事——出任最後一任印度副王,摧毀英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光輝業績。
這一天,倫敦正式對外宣佈,英屬印度的副王將正式上任。
這天在倫敦舉行的祕密會談,不可逆轉地加速了大英帝國這座龐然大物的崩潰過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