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產業(2)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仗劍至天涯字數:2068更新時間:24/07/03 04:28:58
第410章 產業(2)
第410章 產業(2)
小農經濟的一大標誌即男耕女織、自給自足,只要滿足這一基本需求,對於生產力的基本要求,就沒有了更高的刺激,畢竟都夠用了嘛,爲何還要挖空心思提升生產力?
不過恰恰也是因爲這樣吧,導致神州儘管出現過幾次萌芽,但始終沒有一次生根成長起來。
在天津治下的脫產女工,有一部分是遺孀羣體,爲了能讓她們有尊嚴的活下去,這部分遺孀會被優先安排進官營諸廠。
恩養遺孀遺孤,絕非是朝廷定期給些能餬口的錢糧,一切就萬事大吉了,人生說短很短,說長很長,這一路會遇到很多事,讓這部分羣體能自信的生活,過好自己的小日子,是朱由校要做到的!
這也是朱由校爲何從最開始的時候,一定要將分散各地的遺孀遺孤,讓他們離開故土,集中在北直隸治下各地皇莊的原因。
這絕非是面子工程。
一個是大明的禮教問題,一個是朱由校能夠兼顧到,爲了可以讓這一特殊羣體,能夠擁有新的人生,哪怕耗費再多心思與錢糧,這一切也必須要做到。
因爲他們值得!!
她們的丈夫,他們的父輩,爲了大明戰死沙場,流盡了鮮血,誰都可以忘記他們,唯獨朝廷不能!!
“陛下,官營造船廠的水準,代表着天津造船業的最高水平。”
陳奇瑜收斂心神,看向對坐的天子繼續道:“而十七處私營造船廠,造船水準就參差不齊了,其中有十一處私營造船廠,乃是隸屬於天津十三行的。”
“該部分的造船廠規格最高,其中竣工的僅佔了兩處,剩下的九處是在此前與遼東往來的各項貿易中,天津十三行嚐到甜頭後,才分批在天津沿海籌建的,用的土地,是拿天津十三行所轄田畝置換的。”
“在過去與遼東的往來中,份額最大的莫過於糧食、棉花、布匹、大豆等,而採買最多的屬遼東總督府,其次是遼東巡撫府,如此規模的貿易往來,促成天津航運業的蓬勃發展,這也是刺激造船業發展的主要原因。”
“看來當初在遼東查抄的那筆金銀,朕沒有讓遼東有司解遞進京,是正確的選擇啊。”朱由校露出淡淡笑意道。
“天津十三行的主體,是在京的那幫勳貴不假,但在他們的身後,更準確的來講,是他們門下,聚集着一批士紳商賈等羣體。”
“陛下說的沒錯。”
陳奇瑜點點頭道:“最初十三行在天津籌設時,步伐是極爲謹慎的,他們也怕最後沒賺到銀子,反倒賠進去很多。”
“如果說跟遼東的貿易,讓他們嚐到甜頭,那麼最先趕赴天津的西班牙海商,就深深的刺激到他們,這也是他們加大造船比重的一項重要因素。”
“而在此之後,陛下在京明確要重開榷關,雖說主要是走登萊沿海開赴遼東沿海,但天津也是能參與進來的,這一消息傳至天津時,十三行的那些人都爲之振奮。”
朱由校笑笑。
天下熙熙皆因利來,天下攘攘皆因利往。
這個道理不管在什麼時候都適用。
天津十三行半數的銀股,總價值是2600萬兩,儘管這其中有一部分,是用田產等抵充進來的,但這也是實實在在的資產啊。
想要讓十三行在天津紮根,積極參與到對外開海通商中,爲天津的整體發展蓄力謀勢,就必須要叫他們見到實實在在的利益才行。
賠本的買賣,誰會幹?
“放心吧,他們今後會更振奮的。”
朱由校收斂笑意,看向陳奇瑜道:“與藩屬朝鮮的海貿,朕已命有司推動了,若是順利的話,很快大宗海貿就能促成,而且朝廷會在濟州島開設港口,用以震懾北上的西夷,還有加大對緝私的力度。”
當初跟那幫在京勳貴交談時,就明確會增加朝鮮海貿,相較於糧食、布匹、棉花這些附加值低的產品,不管是遼東,亦或是朝鮮,都有一批附加值高的存在,像藥材、皮草、高麗蔘等,這些產品要能販賣進關,那能賺取的利潤會很可觀的。
與此同時,伴隨着天津造船業的蓬勃發展,大規模的木材海運是不可逆的,這又是一項穩定財源!
“要是這樣的話,十三行在天津的發展會更進一步。”
陳奇瑜難掩激動道:“眼下天津的主體產業,是以造船爲主的上下產業,這使得天津出現一批產業工坊,吸納着衆多的脫產羣體。”
“其次便是紡織產業,除了少府在津籌建的官營紡織諸廠,十三行也涉足該產業了,遼東對這類需求太大了,這也造成山東等地種植的棉花,都向天津涌進來,只是棉價對應也增加不少。”
“這是不可避免的。”
朱由校雙眼微眯道:“等到北直隸各地皆發展起來,這種現象會愈發的明顯,甚至會打破北地諸省的格局。”
陳奇瑜點點頭表示認可。
發展集約型手工製造業,絕非是嘴上說說那麼簡單,伴隨着時間的推移,體量和規模不斷增加,圍繞北直隸而產生的虹吸效應,會表現得愈發明顯,到時各種原材料會涌進北直隸各地,龐大的破產羣體會涌進北直隸各地。
這在神州漫長的歲月中,先前是從沒有過的現象,所以朱由校不敢將步子邁的太大,獨將集約型手工製作業,聚焦在皇權可以輻射影響到的北直隸,範圍再大一些的話,那就很容易玩脫。
而刺激集約型手工製造業的發展,除了對內的種種調整外,對外的開海通商政策,必須要逐步擴大開,要能涉及到更多地域,要將生產出的東西傾銷出去,或置換來原材料,或賺取大批金銀,否則這一模式就很難維繫下去。
只不過伴隨着這一態勢的發展,勢必會加大南北矛盾,但是朱由校並不怕,想要徹掌東南的關鍵,就是要幹掉一批特權羣體,就是要將本屬朝廷的一切全都奪取回來,這必然會出現鮮血橫流!!
(本章完)